靈感範文站

國小勞動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國小勞動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學生勞動教育心得 篇一

走進大二的我迎來了我的第一次勞動周,在勞動周之前,心裡有一些畏懼和擔心,我想對於一個還從來沒幹過什麼活的我,能把老師交給我的任務做好嗎?到了正式勞動的時候,我才意識到,之前的擔心和畏懼是沒必要的。只要你認真的對待你的工作,勤於動手,不懂不會就問,你一定會把你的工作做好的。工作是這樣,學習也是這樣。

一週的勞動課,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苦中有樂,酸中有甜,留下不盡思索。勞動周的第一天,對一些要做的事情還不是很熟悉,幹起來有些吃力,總是忙的手忙腳亂,總是問老師,做什麼,怎麼做。雖然很累,但是感到很充實,使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很好的鍛鍊了我的體力,生命在於運動嗎?人就不應該總呆著,要適當的做一些勞動。通過勞動,你才可以接觸社會,增長經驗,增長技巧,豐富你的閱歷。慢慢的,我對我要做的工作就很熟悉了,在慢慢的做的就得心應手。

通過本次實習,我知道了,要認真的對待生活中的每件事,即使他是一件小事。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件小事,如果你連一件小事都做不好,更何況大事呢?所以,從現在開始,認真的對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我們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做任何事,都要發掘他的技巧,怎麼能既簡單又完美的完成他,充分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

勞動創造了美,它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完美結合。在我們的汗水澆灌下,一棟寢室樓裡裡外外煥然一新——從垃圾散亂到窗明几淨,這凝聚了我們的無盡心血。

勞動使我們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次勞動課,我們總共7個人打掃一棟寢室樓。我們各負其責、配合默契、互幫互助,逐漸縮短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勞動質量。

一週的勞動,雖然時間有些短,但它使我的思想發生了質的飛躍,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將會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擔,不畏艱險,奮發有為!

勞動教育心得體會 篇二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下簡《意見》),勞動教育也成為教育領域頗受關注的熱詞。

根據《意見》,未來將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大中國小都將設立這一必修課程,家庭、學校、社會都將在勞動教育中發揮作用,有條件的師範院校將開設相關專業,而勞動素養也將成為評優評先、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教育部提出,他們將把勞動教育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的重點工作來抓。未來,這一《意見》將進一步細化。

前蘇聯著名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曾經說過:“我知道什麼是勞動: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毛主席也非常重視勞動教育,他寫過一篇文章《教育與勞動結合的原則是不可移易的》,原文如下:

一、中國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的有教無類,孟子的民貴君輕,荀子的人定勝天,屈原的批判君惡,司馬遷的頌揚反抗,王充、範縝、柳宗元、張載、王夫之的古代唯物論,關漢卿、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的民主文學,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諸人情況不同,許多人並無教育專著,然而上舉那些,不能不影響對人民的教育,談中國教育史,應當提到他們。但是就教育史的主要側面說來,幾千年來的教育,確是剝削階級手中的工具,而社會主義教育乃是工人階級手中的工具。

二、兒童時期需要發展身體,這種發展要是健全的。兒童時期需要發展共產主義的情操、風格和集體英雄主義的氣概,就是我們時代的德育。這二者同智育是連結一道的。二者都同從事勞動有關,所以教育與勞動結合的原則是不可移易的。總結以上所說,我們所主張的全面發展,是要使學生得到比較完全的和比較廣博的知識,發展健全的身體,發展共產主義的道德。

在建國初期,對於勞動教育也曾有過深刻的討論:

當時政府嘗試實行了“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以求在低投入的條件下提高人民的整體文化和技術水平。同時,在建國初期的勞動教育問題上,政府與學界也展開了充分的討論。當時他們敏銳地意識到——教育不應該作為一種社會的上升通道,因為“教育作為社會上升通道,對應著社會中職業的貴賤差別,而職業貴賤等級的基礎是‘勞心’和‘勞力’的分離,是對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的輕視,說到底是對工人和農民,尤其是對農民的輕視”。

令人惋惜的是,這一嘗試並沒有得到堅持,但是回顧這段教育歷史,依舊能夠幫我們在今天重新關於勞動教育的討論,幫助我們去真正思考以及解決今天的問題。

在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密切的今天,卻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農村的孩子不會做農活,城市的孩子不認識農作物,男孩子不懂電線線路,女孩子不會拿針線……為什麼會出現學校教育與勞動教育“相脫離”的現象呢?

一、勞動教育的地位不高。

古人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平民子弟想通過讀書尋找發展出路,與書本比起來,勞動成了一種“庸俗”的活動。自提出“人的全面發展”理念以來,勞動教育的地位一直不高。

二、應試教育高溫不減。

迫於升學壓力,學生的時間被學科課程擠佔,實踐活動課程形式化、課堂化,學校缺少相應的勞動陣地,學生得不到應有的動手實踐機會,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下降,眼睛近視度數卻在上升。

三、家庭教育觀念不正。

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不讓其幹家務活,或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會造成孩子不愛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

當然原因還有很多,以上只是簡單陳述幾點。我們不能只看到問題,還要看到此問題背後所做出的努力。

黨的教育方針裡明確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的教育目標,勞動教育作為教育目標的重要內容不容忽視。教育不僅是要培養有知識的新人,也要培養具有一定勞動素養和勞動能力的現代化新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勞動教育在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下,許多學生卻已然遠離了勞動教育。在家長眼中,孩子忙於學習,根本無暇顧及勞動;再者,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安逸生活,他們的勞動機會在無形中被“剝奪”。勞動對他們來說已經成了活生生的擺設。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知識分子,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出能適應現代化發展要求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應該重視勞動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家長,要將勞動的權利還給孩子,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勞動最光榮”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家長要做勞動教育的有心人,從細微之處入手培養孩子的勞動素養和動手能力。

加強學生勞動教育要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落實,而不能只是走過場,讓勞動教育成為孩子成長不可缺少的必修課,讓孩子在勞動中體會作為一個勞動者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幸福!

勞動教育心得體會 篇三

北上漠河,早見一番冰雪;南下三沙,海鷗追逐,浪花飛瀉;東抵撫遠,遙望日出東海;西陲烏恰,背倚天山,大漠橫絕。我們的祖國,有著廣袤無垠的土地,我親愛的祖國,如此江山。我親愛的兄弟姐妹,都在身邊,國旗之下,一國一家一心,十四億家人同行一定贏。

今年的勞動節註定著不會平凡,年初的一場疫情,打破了所有人原本的計劃。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力量,疫情爆發,364支醫療隊,無數的醫護人員奔赴一線,白衣執甲。社群工作者走進千家萬戶,確保社群人員的安全。外賣小哥堅守崗位,為一線人員送去食物。交警打通施工道具,保障後方。全體中國人民聽從黨的領導,自行在家隔離,不給祖國添麻煩。這個勞動節,我們感恩全體中國人,感恩他們用行動讓我們看到中國力量,感恩他們讓世界看到中國擔當。感恩他們捍衛我們的國家,捍衛我們的民族。

袁隆平院士說:“在祖國的田野上,播下希望的種子。”為此,他致力於研究雜交水稻,幫助無數人民擺脫飢餓。鍾南山院士說:“中國之所以戰無不勝,因為我們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為此,鍾老帶領醫護人員堅守在抗擊疫情的前線絕不退縮。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場疫情中,在20XX年,我們的勞動人民,挺起民族脊樑,展現大國擔當,發射最強訊號,做好應急保障,送戰士出征,接英雄回家,交付火神山雷神山奔赴新徵程,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們的使命。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為生命加油,向未來出發。

感恩每一個勞動人民,感恩每一箇中國人民,我們用我們的勞動創造了屬於我們的幸福。我們中國勞動人民,幹就幹一流,爭就爭第一。我們用勞動捍衛我們的祖國,捍衛我們的民族。

勞動教育課程心得體會 篇四

在將近一個學期的公益勞動的課程即將結束,我感到收穫良多,從中我不僅看到了生活走進大學的一面,也深深的明白了學校讓我們學習這門課程的原因了。

八榮八恥中說“以辛勤勞動為榮”。從古至今許多名人聖人都提倡勞動。勞動是社會中人們不可避免的一項義務。人們常說,勞動是偉大的、是光榮的,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於“公益”所要求的無私奉獻的品格和“勞動”所要求的吃苦耐勞的品格都有所欠缺。在這種情況下,這門課程的開設顯得尤為重要。

在課上,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公益勞動的發展和意義,又通過各種資料讓我們瞭解了一些公益勞動模範以及公益專案建設者的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能夠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增強參加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而現在,由於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幹什麼事都講錢,幹活不講報酬認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勞動”也變相要錢。而公益勞動這門課讓我們深切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創造世界的真理,抵制了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同時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公益勞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願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大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記報酬也是我們大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課上我們也在導生的帶領下真正進行了三次公益勞動——在校園裡拾垃圾兩次和在果園勞動一次。雖然只有三節課的時間,但是我相信參加過的每位同學都會對“公益勞動”這四個字有了真真切切的體會。勞動不是孤立的個人的活動,而是處於一定社會中的現實的人的社會性活動。勞動是聯結人與人的中介,我們通過勞動結識,通過勞動成長。公益勞動活動不僅僅增強了我們學生的勞動觀念,更增強了我們的勞動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鍛鍊了學生的意志品格,讓我們懂得了我們要尊重別人的勞動,珍惜每個人的勞動成果。並把這種觀念和思想帶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當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優良作風,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為我們的文明時代盡一點微薄之力,我們會時刻牢記我們的一小步,也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小步。不僅如此,勞動還是聯結人與自然的媒介。自然界為勞動提供了基礎和條件,同時也貫穿於勞動過程的始終。我通過勞動了解自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總而言之它會使我們的文明意識、文明行為日益增強,愛護花草樹木、講究衛生習慣、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等行為通過公益勞動形成並將一直保持下去!公益勞動的場所選擇在校園我想除了受各種條件制約和對各項因素的考慮,更是因為校園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場所,校園的衛生和環境時刻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的心情和我們的日常生活。通過一次勞動,讓我們學生自己體會到了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同時也體驗到了我們學校以及所有保潔人員勞動的艱辛和他們對我們所作出的貢獻,更深一步體會了“苦盡甘來”的內涵。經過這次的勞動,我們知道了,現在我們的安心的學習是由我們背後一群人努力所造就的!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珍惜,好好學習,不忘記他們的辛勞,不辜負他們的汗水。

勞動是人類產生的源泉,也同樣是世界上一切快樂樂和一切美好東西的源泉。學校每年安排學生在學生進行勞動,讓我們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並能夠通過勞動提升自身能力與素質。因此,在此我想對學校的領導們說出我作為一名普通學員心中的一點想法:希望學校學校對公益勞動這一門課程能夠投入更大的教學力度。經過公益勞動實踐,我們學到的不僅僅是勞動方法,更是為人處事之道,我們的這個小集體雖小,但我想成千上萬個這樣的小集體無疑會是巨大的。團結就是力量!我們同學累著並快樂著,經歷過越多,我想理解的也會會越多。

公益勞動結束在即,短短一學期的勞動課學習跟在工作崗位上的勞動人員是遠遠沒法相提並論的,我們也不能因為公益勞動這門課的結束就此停住自己腳步,我們要把勞動當成一項長期的、必需的、自發性的任務和要求。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在學習上刻苦鑽研,更應該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去做個文明人,熱愛勞動的人和具有公益人格的大寫的人!

勞動教育課心得體會 篇五

星期二下午我們有一節勞動課。勞動課上我們要用老師給的材料學著書上的做紙橋方法,搭一個紙橋。

程老師先讓我們仔細研究了製作方法,然後對我們說:“五個小組比賽,看看誰組的紙橋穩,紙橋的質量更高。這需要每組的同學們團結一心,互相合作才行。”說完便每組給了三張A4紙。

我們組一拿到紙便開始分工做紙橋了,為了不浪費紙,我決定先做個草稿,萬伯言用尺子量出長度與寬度,讓劉彤桐按照所畫的線剪下來,韓一諾也在幫忙剪。草稿做好了,接下來我便一心一意把紙圈成橋墩。但是我們的橋墩容易散架,老師又不讓用粘合材料,萬伯言就用唾液把它們粘了起來。

時間到了,我們要開始比賽了。我們是第一組,老師把一些測量紙橋承重量的加油幣給了我們,我們全組同學都屏氣凝神地把它們一層一層疊,生怕出一點兒錯橋就塌了。我們一共疊放了二十個。閆雅琪組去了講臺上,他們運用了三角形最堅固的原理做成了橋墩,遠處看像一張桌子,看他們疊放了三十個加油幣,同學們發出了驚歎聲。我心想:他們組不會是第一了吧。再看劉鄭怡組的紙橋,這個紙橋是十分不起眼,連橋墩都沒有立好,怎麼可能疊放物品?其他人紛紛討論,但他們最後的結果令人不可思議,他們竟然疊放了四十個加油幣,這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看他們欣喜若狂的樣子真讓人羨慕。

“叮,叮,叮”下課鈴響了,但我們還沉浸在勞動課的樂趣中。這次勞動課不但提升了各組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還讓我看到了每組同學之間的合作和團結是成功的祕訣。

假期勞動教育心得體會 篇六

5月1日勞動節,我們家進行了一次大掃除。

爸爸把家裡的窗戶擦得透亮潔淨好像沒有玻璃了,媽媽把地板拖的能照出人影了,我把我的房間整理的乾乾淨淨,奶奶還把我們的被子全拿出去晒。我又和媽媽出去買了一頂蚊帳,它像一個蒙古包,罩在了我的床上。

我很開心,我的家又變成新家了。

明年的5月1日,我還要和家人一起大掃除。

勞動教育心得體會700字 篇七

勞動創造了美,它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完美結合。在我們的汗水澆灌下,一棟教學樓裡裡外外煥然一新——從垃圾散亂到窗明几淨,這凝聚了我們的無盡心血。

勞動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前的我,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太陽”。在家懶懶散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初上勞動課,感到新鮮。上完一天,腰痠背疼。第二天清晨,遲遲不願起床,結果誤了時間,造成惡性迴圈。經過幾天的磨練,我已有所改變了,變得不怕髒,不怕累,儼然一個勞動者了。

勞動使我們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次勞動課,我和三個女生負責打掃教學區的清潔衛生,可謂人少任務重。我們統籌兼顧、各負其責、配合默契、互幫互助,逐漸縮短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勞動質量。

勞動啟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勞動如此,學習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認定目標,腳踏實地,才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我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發揚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正視一切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勞動培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它使我認識到:課本知識是不夠的,應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經風雨,見世面,豐富人生閱歷,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勞動還培養了我們的責任心,使我們樹立了要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的人生觀。它使我們認識到: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鞠躬盡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努力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

一週的勞動如白駒過隙,但它使我的思想發生了質的飛躍,它促使我早日摒棄那些“小太陽”的思想,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將會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擔,銳意進取,不畏艱險,奮發有為!

謝謝你,勞動課!

勞動教育心得體會 篇八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是美好的,光榮的。拉喬乃尼奧裡曾說:“勞動是產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

我們黨校提高班經管八班的全體成員在校園裡進行了義務勞動。由於在我們的校園中經常存在自行車擺放亂的現象,影響校園的美觀,並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我們把這次義務勞動的內容定為擺放自行車。

在勞動過程中,每一位同學都幹得非常認真。大家扶起了一輛輛被風吹倒在地上的自行車,把停放不整齊的自行車擺正。經過一陣忙碌,一排排自行車變得井然有序。看到這樣的成果,我們都非常開心。雖然勞動的過程是辛苦的,但是勞動的果實是甜美的。我們用自己的勞動使校園變得更加整潔而美麗,並且消除了一些安全隱患,這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勞動的價值和意義。

義務勞動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能力,更增進了我們團結合作的精神。現在學生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大多數在家裡嬌生慣養,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來到大學裡,離開家,離開自己的父母,投入到集體生活中來,特別需要鍛鍊與其他同學交流、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培養團結的精神,增強為他人服務的意識。而義務勞動正可以給同學們提供這樣的機會。

雖然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中用雙手去搬自行車有些辛苦,但是同學們沒有一個偷懶,每個人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勞動中去,為校園環境建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在這樣的義務勞動中培養自己的勞動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對我們以後走向社會是很有幫助的。每一個工作崗位都需要踏實勤奮、吃苦耐勞的人,沒有哪個公司想聘用一個遊手好閒、懶惰的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們現在多參加一些勞動,多讓自己把握一些鍛鍊的機會,可以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勤奮踏實地幹好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勞動讓我們認識到,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只有學會堅持,我們才能達到目標。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不畏辛苦,一點一滴的努力,最終換來令人滿意的成果。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也都是如此,前進的道路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而我們應該做的,是勇敢地面對,不畏懼,不退縮,向著目標不斷邁進,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收穫成功。

勞動還培養了我們的責任心,讓我們認識到,作為這個社會的一員,我們有義務去為社會發展建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我們同樣要保持高度的責任心,不能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要顧全大局,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回報社會,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勞動創造了文明和財富,它促進人類的發展,推動著歷史前進。李大釗這樣表述它對勞動的看法:“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們必須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和光榮性,大力倡導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的良好社會風氣。

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先進的組織,是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代表。倡導熱愛勞動的美德,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等群體應該起到帶頭作用。當前,全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活動,是加強黨執政能力的需要,也是加強共產黨與廣大勞動人民聯絡交流的需要,黨員應該深入到群眾中去,發揮出其表率作用,積極踐行和倡導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的精神。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以特有的熱情和活力,積極投入到勞動中去。多參加一些義務勞動,在鍛鍊自己的的同時也服務他人。

勞動教育心得體會 篇九

毛主席他老人家說過:勞動最共榮。勞動是社會每個人不可避免的義務。通過我自行參與的暑假兼職活動,使我對“勞動創造價值”有了更深刻認識與理解,深刻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與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儘管生活不易,我們也應該在勞動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這次暑假兼職,是對我個人能力的一種磨練,也是我瞭解社會並從中學習融入社會的機會,通過這次勞動,引導了我對勞動創造深刻理解與體會。我成功的被濱江物業公司錄取成為了一名安保人員,保安保安保衛小區平安,在職期間,我認真對待-本站§ 工作。以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去面對工作任務。我們以軍事化管理,高標準,高要求嚴格規範行為,使我鍛煉出了強健的體魄,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而且增強了安全意識和愛國意識,使我更加熱衷於成為一名中華人民解放軍戰士。

通過暑假兼職,我收到的工資剛好能用作我的學費,看著這些勞動成果,從未覺得勞累,反而以我能為父母分憂而感到高興,你牽掛的孩子長大了。自覺地去面對工作,讓我對勞動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與光榮,重視勞動,重視從勞動中學習並積累經驗。勞動幫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如何適應社會也是即將面臨的問題。對於現在的大學生,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所以暑假兼職活動是我融入社會所經歷的重要一步,也是鍛鍊我自己能力的關鍵一步。我對生活充滿希望,也希望生活能夠善待我!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心得體會 篇十

中國夢,用最美的雙手,用最美的勞動,用最美的付出,託舉起每個勞動者最美的夢想。“中國夢”是什麼?它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它是民族的夢,是勞動者的夢。“勞動美”是什麼?它是辛勤勞動的一種美,是平凡勞動的一種美,是平等勞動的一種美,是創新勞動一種美,是堅持不解勞動的一種永恆美。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是通過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勞動才能;生命中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勞動才能鑄就。”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勞動”不就是辛勤勞動、平凡的勞動、平等的勞動、創新勞動、堅持不解的勞動麼。辛勤勞動是勞動的基本,人間萬事出艱辛,越是美好的未來,越需要我們用辛勤去實現,夢想看似遙遠,那是因為我們的辛勤還不夠。

平凡的勞動是最美的勞動,它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實“地基”。“只有創新勞動,才能實現中國夢”。創新能體現出一個勞動者的發展潛力,在工作中的每一次創新,都像是新綻放的花朵,是那樣的叫人欣喜,使人信心倍增。

作為一名新近參加工作的實習教師,如何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如何對民族和國家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是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教師這個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依然不斷感動我的心靈,洗滌我的靈魂,催發我的中國夢。人不一定非得幹出轟轟烈烈的事業就是成功,不一定“拋頭顱、灑熱血”就是英雄,不一定位高權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就活的有意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也是人生的另一種幸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是人生的另一種成就。我相信,將教師這個職業當成一項事業來幹就一定能夠取得令人讚許的成績,就一定能為民族和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

“中國夢”我的夢,作為一名教師我將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思想水平,用“耐心、細心、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努力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健康的“新鮮血液”,以此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報國之心。勞動因辛動美麗,辛勤因夢想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