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精品多篇

懷化的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篇一

龍舟活動:

居於江河兩岸的民眾,有賽龍舟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俗。以懷化沉陵、辰溪等地濱江或寬敞溪河水面最為熱鬧。沉陵城區龍舟有紅、黃、白三種,各為一組,開展競賽。近年,又增加黑、花、綠各種,共有龍舟:30餘艘。

龍舟競渡,城區數萬人聚於河灘觀賽。公路沿線,沉、酉水上下民眾,外縣群眾紛紛乘車、船前往觀看龍船。賽程從初五直到十五方止。

端午忌鰍魚:

端午節前不準吃鰍魚,不許下田捉鰍魚。吃過粽子後,才許下田捉鰍魚。在陰曆立夏後到五月初五前,也不準直說“泥鰍”,而要說是“短蛇”。有時小孩在溪壕中撈魚,偶然撈著,也要說“短蛇呀,我們不要你,下次不要來”,更不許帶回家拿進屋。只有到五月初五後,用鰍魚敬了祖宗才允許吃。

端午節的來歷之屈原故事 篇二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

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習俗 篇三

端午節,是集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由來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納祥、辟邪攘災。

習俗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吃龍舟飯、吃粽子、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 篇四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來歷——屈原故事介紹 篇五

一、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被人們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

“端午節”為我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在有的地方還要喝雄黃酒,賽龍舟。

傳說端午節跟我國古代一位名人有關——屈原,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二、屈原與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在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聽到了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

他雖然有心報國,但是也無法挽救這一局面了,於是屈原選擇了以死明志,毅然決然的寫下絕筆詩《懷沙》之後,便抱著石頭投入了汨羅江,以身殉國。

沿江的百姓聽聞此事,因為怕屈原的身體被江裡面的魚蝦吃掉,於是都划著小舟去打撈,也有一位老醫師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了江裡。這樣子是為了驅趕蛟龍水怪以免傷害了屈原的身體。看到老醫師這樣子做,百姓們也紛紛將米糧投進江中,希望魚蝦吃飽了米糧,就不會傷害屈原的身體。

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懷化的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篇六

懷化境內民間以五月初五為小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有的看重小端午,有的看重大端午。在洪江還有以初十為節的。凡端午節這一天,城鄉家家門前懸艾葉、菖蒲,以“避邪”;同時搗首蒲、蒜頭拌雄黃,取汁灑牆壁屋角以消毒,老少用百草煎湯洗澡,以“防百毒”。各家各戶包粽子、煮鹽蛋、上雄黃酒過午。

這一天,家家用紅紙寫咒語:“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我今把筆畫,蟲蟻歸地府”。貼於牆上,可避蛇蟻。

相傳端午節百草可藥,此日採藥藥性好。民間採車前草、金銀花、紫蘇、艾葉煮湯沐浴可防生瘡療。又取蟾蜍灌墨汁,倒掛風乾,備治癲癰。所以俗語云:“癲蛤蟆躲端午,躲過初五,躲不過十五”。靖州城於端午這天趕藥場,大街小巷擺滿營蒲、艾葉等草藥。

龍舟活動:

居於江河兩岸的民眾,有賽龍舟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俗。以懷化沉陵、辰溪等地濱江或寬敞溪河水面最為熱鬧。沉陵城區龍舟有紅、黃、白三種,各為一組,開展競賽。近年,又增加黑、花、綠各種,共有龍舟:30餘艘。

龍舟競渡,城區數萬人聚於河灘觀賽。公路沿線,沉、酉水上下民眾,外縣群眾紛紛乘車、船前往觀看龍船。賽程從初五直到十五方止。

端午忌鰍魚:

端午節前不準吃鰍魚,不許下田捉鰍魚。吃過粽子後,才許下田捉鰍魚。在陰曆立夏後到五月初五前,也不準直說“泥鰍”,而要說是“短蛇”。有時小孩在溪壕中撈魚,偶然撈著,也要說“短蛇呀,我們不要你,下次不要來”,更不許帶回家拿進屋。只有到五月初五後,用鰍魚敬了祖宗才允許吃。

端午節來歷的故事 篇七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端午節粽子

端午節(英文為DragonBoatFestival或DoubleFifthFestival)又稱為端陽節,為每年的農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貴

端午賽龍舟活動

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2010年,6月14日,6月15日,6月16日為法定放假日子。2010年6月16日為端午節。

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法定節日

《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條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五)端午節,放假一天(農曆端午當日)……”據此,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日。在文化逐漸多元、資訊日益豐富的今天,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面臨著不少挑戰。這迫切需要人們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傳統,又要適應當今人們需要。

名稱由來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節日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陽節

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

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

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人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面板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汙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

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端禮節

在湘南地區沿古俗,於在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為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的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

菖蒲節

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佩飾

舊時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健人一說與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雲:“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駱虎狀,婦人皆戴之,”似此則當有驅邪辟疫之作用;一說即古時的步搖,純為婦女裝飾品(蔡雲《吳獻》注)。兒童頭上還會用雄黃酒畫上一個“王”

豆娘,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作文素材大全《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艾虎,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闢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畫額,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七年級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長命縷,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闢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係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闢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鬆、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鬥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緻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夥的物件心靈手巧。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採藥,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是人民群眾與疾病、毒蟲做鬥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端午的衛生習俗

採藥。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採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製藥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藥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製藥之俗,源於漢代“蟾蜍闢兵”之傳說。又如湖北監利於端午“採百草”,亦採藥草之俗。採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

端午節故事來歷 篇八

紀念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戰國詩人及政治家,因主張政治改革,觸犯到貴族大臣們的利益,遭到排擠和流放,最後楚國被秦國打敗,屈原悲憤難耐,跳入汨羅江,以身殉國,老百姓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他跳江的日子定為端午節。

紀念孝女曹娥的故事

曹娥是端午節其中一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身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

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的節日。

紀念吳國大將伍子胥的故事

端午節的其中一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身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