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秋節小報(新版多篇)

中秋節小報(新版多篇)

中秋節小報 篇一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裡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樑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

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中秋節小報 篇二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唱響“我們的節日”這一主題,推進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紮實開展,切實做好“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x月xx日到xx日在全校學生中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日小報評比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宣傳準備

利用升旗儀式,進行專題宣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的興趣。倡議學生利用各種渠道瞭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鑑於中秋的知曉率很高,特意提請學生挖掘中秋的民俗風情和民族文化內涵。

二、小報的製作和展評…本站 …

在中秋假日期間,同學們廣泛查閱了中秋的相關知識,並通過向長輩瞭解中秋的風俗,對中秋節有了更直觀和感性的認識。學生們利用這些知識和感悟,運用各種製作手段,認真製作小報。

節日過去後,每個教學點都收到為數眾多的優秀作品。這些小報版面新穎、內容豐富,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筆描繪出一幅幅精美的圖畫,每一張小報都體現了學生們對中秋節的認識和理解,充分展示了中秋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傳遞著一份份濃濃的傳統文化的魅力。大隊部選出一批特別出色的作品,製成展板,在漁業教學點校園內展出。小報展出後各班同學踴躍參觀,從中學到了許多端午知識。

本次製作、展覽手抄報的活動讓廣大學生豐富了知識、陶冶了情操,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次活動順利結束,學生們通過資料彙編、老師、家長的講解、風土人情介紹等設計編寫小報。小報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學生對這一傳統節日的理解和詮釋。在實踐和創新過程中加深認知民族傳統增強民族意識、尊崇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不僅在親身感受中瞭解中秋、認同中秋、喜愛中秋、過好中秋,還在感受傳統文化氛圍的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

中秋節小報 篇三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這個時候家人團圓,家家戶戶都喜歡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因為那天的月亮最圓。據說吃月餅象徵著閤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一直有這傳統風俗。

關於中秋的月亮還有許多美妙的故事,帶著這些憧憬,今年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我便叫上媽媽,一起來到門口賞月。圓圓的月亮在天空上,把它那皎潔的光芒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看著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什麼東西?噢,那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嫦娥和玉兔吧,正望著亮晶晶的大地。不一會兒,月亮不見了,藉著月光看那是雲。原來,晚上也有云呀。月亮多麼迷人啊!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