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民情日記

“訪惠聚”個人工作總結

“訪惠聚”讓我結緣沙漠中那一抹綠

“訪惠聚”個人工作總結

——“訪惠聚”個人工作總結

從北斗衛星地圖上看,在昌吉州奇臺縣西地鎮沿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有一抹綠,宛如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鑲嵌在沙漠中。

2018年1月31日,我成爲新疆兵團第六師奇台農場駐奇臺縣西地鎮旱溝村“訪惠聚”工作隊的一名新隊員,從一個“兵三代”投入到“訪惠聚”駐村工作中,使我有緣接觸這片綠色,走進這片綠色,瞭解隱藏在這片綠色中不爲人知的感人故事。

在走訪入戶中,我時常聽到村民們褒貶不一的說着古稀老人許XX放棄優越生活,獨自一人來到沙漠邊緣,植樹造林,與風沙做鬥爭的故事。這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也讓我產生了很多的疑問。一個年過六旬的普通農民,爲何願意承包村裏無人願意種植的400多畝退耕還林地?十年間,在這名符其實的乾旱缺水村裏,他是如何種出了1000畝的各類苗木?我迫不急待的想要見到這位老人。

初次見面,我便急切提出:“爲何頤養天年的年紀卻要在這沙漠腹地忍受寂寞、咀嚼孤獨呢?”老人只是嘿嘿一笑,隨即邀請我跟他一起去看這些年種下的樹。

就在老人矮趴趴的屋子背後,種植着白楊樹、蘋果樹、梭梭等。老人如數家珍般的向我介紹着每一種樹的種植過程,10年前爲了照顧他視若生命的小樹,他在距離村莊5公里遠的沙漠中安了家,2間60平米土木結構的趴趴房就是他的新家。沒有水、沒有電就投資架線、鑿井;沒有吃、沒有穿就讓兒女從外面把生活物資送進來;冬天風吹雪道路封堵,就步行進出,只爲堅守沙漠中那一抹綠色,雖然他說的風輕雲淡,可我卻感受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如今這些小樹苗都已長成大樹,置身林中讓我心生恍惚,彷彿自己站在一片綠洲裏。

無須過多言語,我瞬間理解了老人爲何捨不得離開這裏了。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些樹就是他的生命,他的兒女,他一輩子的希望啊!”。從此,我每個星期都去老人家,瞭解老人生產生活情況,一來二去我們成了無話不說的“忘年交”,有什麼事他也會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只要力所能及的事,我和我的隊友都會盡力去辦。執着的信念是老人的生活支撐,每週一的升國旗儀式,無論風霜雨雪許XX從未缺勤,看着年歲逐漸增長的老人如此辛苦,我們在他家門口設立升旗點,讓他省去跋涉也能表達愛國情懷。

在他家東頭有一個用鐵絲網編織的大門,我以爲是荒漠自然保護區設置的屏障,卻不曾想到是許XX老人自費購買5000米鐵絲,自己投工投勞4.3萬元建起的生態保護區。他說:“這後面就是原始沙漠植被,裏面生長着紅柳、梭梭、阿巍等植物,生態十分脆弱。每年春季都有人藉着觀光的理由到沙漠裏挖阿巍、蓯蓉,或是進行非法放牧,把這裏禍害的不成樣子,看着讓人心疼啊!所以我把這裏圈了起來還裝上了門,勸他們不要進沙漠破壞”。這是一個真正懂沙漠、愛綠色的人,不但花費巨資綠化荒漠,還義務擔當起了“生態衛士”的角色,他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們、教育着我們。

從許XX老人的口中得知,當初他承包的400畝退耕還林地,全部種植的是枸杞和沙棘,因爲這些樹種不適應沙漠大面積死亡,老人家痛定思痛後決定種植沙漠植物梭梭,在5到6年的精心照料下,梭梭的長勢喜人。多年的無償投入老人的生活越來越拮据,如何能實現堅守讓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如何能讓老人辛勤的付出得到回報,實現治沙與致富緊密結合,這成了擺在我們工作隊面前的頭等大事。

我們積極上網查詢治沙致富資料,瞭解到鄯善縣利用梭梭套種肉蓯蓉,在綠化沙漠的同時、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我們立刻安排一名工作隊員和老人去鄯善縣實地參觀學習,同時邀請團部農藝師到西地鎮手把手指導梭梭套種肉蓯蓉,經過2年的努力,2019年5月老人的400畝地肉蓯蓉在梭梭根部紮下了根,套種終於獲得成功。

見到效益的老人高興地說:“工組隊給我們出的點子好,今年每畝產量有150多公斤,按照市場價每公斤20元,僅一年收入就達120萬元”。看着老人那皴裂手中黃橙橙的肉蓯蓉,和他飽經風霜的臉上綻放出的笑容,我的眼睛溼潤了。

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趟出了一條適合旱溝村沙漠種植的新型路子,相信肉蓯蓉種植最終能走上產業化、規模化種植的道路,能爲旱溝老百姓創造一條沙產業致富之路。

當每一個黎明來臨,我們迎接新的一天,當每一次國旗升起,豪情在我們心中激盪,當我們在駐村工作中遇到困難,老人那面對質疑不爭辯、面對嘲諷不氣餒、面對成功不張揚的樸素精神總是激勵着我們勇往直前,給我們的駐村工作注入了信念,注入了活力。

標籤:訪惠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