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思想彙報

入黨積極分子學習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思想彙報(精選多篇)

第一篇:入黨積極分子學習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思想彙報

入黨積極分子學習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思想彙報(精選多篇)

尊敬的黨組織:

距離辛亥革命的發生已經100多年了。歲月更迭,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耳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這樣說,隨着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鑑.

1911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全世界。它敲響了兩千多年封建專制制度覆滅的喪鐘,引發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這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也不僅僅是豐厚的物質文化財富,更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以孫中山爲代表的革命黨人的卓越貢獻和光輝的業績,這場革命所產生的偉大而深遠的影響,是永遠不可磨滅的;它所留下來的寶貴的歷史經驗教訓,也爲後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鑑。它推動歷史前進的偉大意義,它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永載史冊,彪炳千秋。

在孫中山領導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非常有意義。辛亥革命100多年非常值得紀念和回顧,能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爲主要內容,緬懷民主革命先驅的光榮業績,通過紀念活動,認識先烈志士們爲中國富強所做的工作。通過社會各界、各黨派愛國人士共同參與,促進團結發展.

讓年輕人銘記歷史,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舉行種種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讓我們年青一代能銘記這段歷史,弘揚辛亥革命的精神和文化理念,推動中國的進步發展。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誰就會變成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會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臺。袁世凱的皇帝壽命只不過八十三天,張勳的復辟則更加短命,和從這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於試登這個寶座即可爲證。

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專制是一個延續了幾千年的制度,所要創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種全新的制度,儘管困難重重,歷盡艱險,但革命先驅者仍然堅持不懈,不屈不撓,嘔心瀝血,努力發掘那些曾經在數千年漫長歲月裏凝聚、團結、鼓舞、振奮億萬國人的經濟、政治、文化乃至心理素質的各種積極因素,以此來喚起“我同胞之國民”,共同救亡圖強, 通過艱辛的奮鬥終於達到革故鼎新的目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遭受剝削壓迫、貧困苦難的根源,它嚴重地阻礙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到了近代則大大便利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奴役。徹底推翻君主專制制度是中國人民從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統治下極端貧困和落後狀態中解放出來的前提。在民族危亡嚴重時刻的二十世紀初年,以孫中山爲代表的革命黨人提出推翻清朝專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主張,這就開闢了幾千年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開始了近代中國人民鬥爭的新階段。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給我們的是一種敢闖、敢幹、敢試,敢爲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具有爆發力、原創力,是一種寶貴的人文精神。參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是一羣以近代知識分子和思想進步的資產階級爲主導的愛國進步羣體,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懷着一心救國赤子情懷,投身到民主革命當中,發動了武昌起義,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表現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以孫中山爲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在短短的三個月內,頒佈了三十幾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陽曆,

以下是網站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熱門思想彙報:

黨的三大優良作風思想彙報

對四風問題心得體會思想彙報

黨員對三嚴三實心得體會思想彙報

教師思想政治表現彙報

限期剪辮子,廢除跪拜,禁止纏足,禁止吸食鴉片,禁止刑訊,銷燬刑具,頒佈一些關於“振興實業,改良商貨”的通告等,無一不帶有移風易俗,革故鼎新,發揚資產階級的民主精神。用孫中山名義公佈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了國內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權利,雖然主要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但毫無疑義是帶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國家根本大法。它的公佈,爲人民的民主權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據,大大有利於民主精神的發揚。

辛亥革命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我們今天紀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記歷史所給予我們(推薦訪問範文網:)的教育和啓迪,就是要繼承革命先輩們的優良傳統,特別是要學習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優秀品格。隨着時代的發展,這股熾烈愛國精神日益成爲我們民族永恆的感召力量。今天,我們要完成祖的統一大業,仍然要高舉這面大旗,把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需要以愛國主義爲力量源泉。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點深入人心。中國人民長期進行的反帝反封建鬥爭,以辛亥革命爲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作爲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瞭方向,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爲之一新。從此中國共產黨代表着“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帶領着中國走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繼而奔向了社會主義社會;引領着中國人民走出了剝削和壓迫,奔向了自由幸福的新時代。

那麼,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的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爲把新時代建設的更加美好繁榮出一份力而做好準備呢?是的,我們正用行動證明着,我們不是垮掉的墮落的一代。浩瀚的自願者隊伍中有我們活躍的身影,自主創業的人羣中有我們奮鬥的汗水,同時我們正努力地改正自身的缺點。2014年,在這個衆多歷史事件都將迎來週年慶的時候,我們將繼續堅定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勇前進。

作爲辛亥革命首義之地——武昌的大學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百年辛亥留給我們的首義精神,我們也有責任去重溫那段歷史,以自己的切身行動,向那些爲爭取革命勝利而英勇奮鬥、流血犧牲的志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時間的車輪沿着辛亥革命的印跡已碾過一個世紀,可越過一個世紀的追求與目標卻從未改變。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手段達到了“國富”,使得我國日益從經濟、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強大起來,在“國富”的同時也關注着“民強”。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改善民生,推進民生髮展。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下,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爲出發點,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他們始終保持着黨的先進性,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他們始終奉獻者自己卻毫無怨言,哪裏都有着他們的身影:地震處,山洪處,火災中……哪裏需要他們,他們就會出現在哪裏。他們是人民心中一堵永不會倒的牆,他們是中國大地上不可缺少的亮麗風景線。

歷史的風塵在長城上劃下了深深淺淺的印記,但卻磨滅不了人們心中堅守的信念;歷史的車輪壓過了抗日戰爭期間流下的鮮血,但卻消減不了人們心中守望的黎明。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中國共產黨依然記得“國”和“民”這兩個字的重量,孫中山留下了“三民主義”,而中國共產黨則堅守了同樣精彩的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理論體系。這是60多年來這個政黨堅守的信念,是一直以來“爲人民服務”的行動準則。

在武昌這片響過辛亥革命第一槍的地方,首義廣場、紀念館,甚至是華師的黎元洪墓,經常迎來一批批的參觀者,我感到慶幸,就讓辛亥革命的精神越傳越久,越傳越旺。

重溫百年辛亥,傳承首義精神。作爲武昌地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大力弘揚辛亥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敢闖、敢幹、敢試的創新精神,同時也要弘揚“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特別是爲人民服務的廣大幹部,更要學習和借鑑這種精神。勇敢地與腐敗勢力做鬥爭,廉潔自身,以人爲本,情爲老百姓系,利爲老百姓謀,急羣衆之所急,想羣衆之所想,解羣衆之所困,這樣種精神必將成爲中華民族光耀千秋的精神財富。現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是躍出東方地平線的一輪絢麗的紅日,這輪紅日是註定要高高升起來的。我們爲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業而自豪,更爲即將到來的明天而意氣風發。世界有一天會再次向中國尋求文化活力、創新思想,世界將在最古老的國家的幫助下獲得新生。

彙報人:haoword

2014年5月26日

第二篇:入黨思想彙報 辛亥革命

回顧辛亥革命,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一百零一週年。公曆1911年10月10日,清政府駐湖北的新軍發動了反抗清朝腐朽統治的武裝起義。革命的風潮隨着起義的成功席捲全國, 窮途末路的清政府最終不得不在公曆1912年2月12日宣佈宣統皇帝退位,結束了清朝二百多年的統治。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它終止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的封建統治,開創了由民主選舉產生國家元首的新紀元。通過此次革命, 中國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時期的愛國主義有着鮮明的時代特色:一是把愛國主義與民族獨立要求相結合,以“造成獨立自由之國家”爲重要目標;二是把愛國主義與民主主義相結合,爲建立共和政治而奮鬥不息;三是把愛國主義與國家統一相結合,指出只有國家的“統一獨立”纔有國家的“興盛”,只有建立統一的國家才能“達革新之目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古老中國由於積貧積弱,內憂外患接踵而至,民族苦難空前深重,而愛國主義傳統在爭取民族獨立、振興中華的奮鬥中不斷得到繼承和弘揚,並且愛國主義精神在時代進步洪流中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愛國主義旗幟始終在民族復興征程上高高飄揚。

一百多年前,大批革命黨人和無數愛國志士集聚在“振興中華”的旗幟下,“內地同志捨命,海外同志舍財”,不斷髮動起義並最終建立民國政府,開啓了中國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樹立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愛國主義的豐碑。一百多年年來,一代代的中國先進分子和中國人民懷着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深沉憂患、對現代化理想的美好憧憬,不怕艱難困苦,甘於犧牲奉獻,“一心一意爲國來奮鬥”,書寫了中華民族頑強拼搏、不懈奮鬥的壯麗史詩。

無論是在“我們萬衆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的革命歲月,還是各階級階層踊躍參與建設和改革的火熱年代,無論是在海內外中華兒女衆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危難關頭,還是在合力籌辦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的榮耀時刻,“振興中華”總是響遏行雲的時代強音,“民族復興”總是激動人心的美好夢想。百年曆史表明,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動員和凝聚全民族爲振興中華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

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人是最堅定、最徹底的愛國主義者,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忠實代表。在中國共產黨這一核心力量領導下,愛國主義精神在傳承中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愛國主義旗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得到極大增強。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建立了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動員最廣大社會力量的社會主義制度,開創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促進着共建共享的和諧社會建設,譜寫了中國發展的輝煌篇章。

百年滄桑鉅變,記錄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巨大命運轉折。“積人成國,國人一體,強弱存亡,責任在己。”歷史啓示我們,國運的興衰浮沉,影響個體的安危榮辱。在波瀾壯闊的民族復興進程中,個人命運已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個人發展已與民族發展融爲一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全體中華兒女的團 1

結奮鬥,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職責。

今天,中國共產黨人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繼承與發揚着辛亥革命先烈們的精神,率領中國人民在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征途上迅猛向前。中華民族正在崛起於世界的東方。團結在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下,帶着先輩的期許,肩負着歷史的責任,這也是我本人作爲羣衆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先鋒隊組織的原因之一。而通過加入這個先進組織,我本人作爲全體中華兒女一員,將有望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第三篇:2014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彙報《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

尊敬的黨組織:

孫中山先生曾說:“天下爲公”,此言出自儒家《禮記·禮運·大同篇》,是儒家的最高社會理想,也是三民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即“國富”“民強”。它描繪了一副藍圖,一副國泰民安的藍圖。我們可曾記得,孫中山先生寥寥數字的遺書,他一生牽掛的唯國家和人民。爲了國家,爲了人民,他曾努力過,他曾希冀過,希望建立一個政黨,一個爲國爲民的政黨,政黨建立起來了,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我們怎麼忍心讓他一個人來揹負這歷史的使命?

溫總理曾把“天下最大事,莫非萬民之憂樂。行事要思萬民之憂樂,立身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爲他的座右銘,句句表真意,點點露深情。我想,在我們心中,在中國人心中,總有這樣一位“平民總理”的形象,一個泱泱大國的總理,總出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心解讀着“人民”,與人民羣衆同甘苦共患難。這是一個國家的形象,這是一個民族的形象,這是一個執政黨的光輝形象。

這個執政黨如此強大?是的。因爲,我們不肯把歷史的擔子交給孫中山先生一個人來揹負。我們要給他些許安慰,我們建立了一個一心爲民爲國的政黨——中國***。中國***自1949年成立以來,經歷着風雨,共度着難關,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走向成熟。當然,黨的日益壯大離不開***員。他們始終保持着黨的先進性,他們始終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他們始終奉獻者自己卻毫無怨言,哪裏都有着他們的身影:地震處,山洪處,火災中……哪裏需要他們,他們就會出現在哪裏。他們是人民心中一堵永不會倒的牆,他們是中國大地上不可缺少的亮麗風景線。

看來,時間不是總無情,它並沒有將所有的東西都化爲虛無。只保留,那一點,純粹的無雜質的乾淨,那就是“國”“民”,那就是信念,那就是“爲民服務”。從此處可以看出,三民主義與現代中國所追求的目標和文化傳承具有一致性,是跨越百年的心繫民情!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亦續百年情!

本站範文網[]

第四篇:入黨積極分子關於辛亥革命100週年的思想彙報1

懷着無比沉重的心情,我們看了了辛亥革命這部影片,緬懷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封建帝制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的復國運動,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館址爲中華民國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全由紅磚紅瓦雕砌而成,武漢人稱之爲紅樓,又尊崇爲“民國之門”。館內收藏的上千萬件辛亥革命歷史文物和歷史資料圖片,把辛亥革命的全貌顯示的淋漓盡致。從中,我們似乎聽到辛亥革命起義的號角聲,聞到愛國戰爭的炮火硝煙,看到了一代愛國者在救國道路上的奮鬥,震撼於他們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誓與強敵奮戰到底的氣概,他們爲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戰的英姿,和炙熱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的偉大情懷......勾勒出一幕幕令人動容的畫面。

沿着革命先烈的遺蹟,我們漸漸地翻開了歷史的書頁。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這是一件有着破天荒意義的大事。作爲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的帝制,開啓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作爲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對中國國內的民族關係及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重要影響。辛亥革命前後的一系列事件不僅結束了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中國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等都起到了關鍵的影響。辛亥革命被稱爲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在此之前的中國的歷次起義都是以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而結束,但辛亥革命卻徹底推翻帝制。朱德同志在他的詩作中讚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帶來了希望。他的“戎馬少年半同學,傾心爲國志無違”抒發了參加辛亥革命的一代革命者傾心報國的豪情壯志。***同志論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爲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

可惜,後來民主共和的規則受到北洋軍閥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壞,炮黨漢奸集團數次勾結外敵發動叛亂,終結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族之悲,中華民族之痛。還好,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產生了。共產黨人經過28年奮鬥,領導中國人民剷除炮黨漢奸,中華民族再現復興的署光!

我主要產生了以下三點感想:

其一,辛亥革命紀念館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座里程碑。“紅樓”是無數忠貞志士的集結地,在這裏孫中山先生領導湖北地區的革命人士成功地發動了武昌起義,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後來又在這裏組建了中華民國鄂軍都督府,並建立了中華民國,從而一舉結束了中國綿延2014餘年的封建帝制。從那以後,“紅樓”便成了人們的嚮往之地方、奮發之起點、拓展之源泉。被譽爲“民國之門”。

其二,辛亥革命紀念館在展現中國革命史,使我深受愛國主義教育。一張張彌足珍貴的照片,一個個令人動容的故事,總是能使參觀者的心靈受到震撼,認識到辛亥革命的艱辛,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其三,辛亥革命紀念館周邊雖高樓林立,仍不失英雄名樓之風貌。它宏偉壯觀,裝飾典雅,讓人們留連忘返:它的宏偉顯示了民國時期建築工藝之高超;它的壯觀,體現了當時人民的聰明才智。光陰似箭,近百年已經過去,“紅樓”卻仍舊英名長存、璀璨至今,可見“紅樓”所代表的英勇無畏、敢於創新、甘於奉獻、愛國愛民的精神不倒。“紅樓”經過時間的歷練,已化身爲一種精神、一種品格,深植於廣大人民心中,激勵有志之士發揚傳統精神,不怕吃苦、奮鬥不息,把我們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起義的槍聲已經渺遠,辛亥革命帶給古老中國的變化卻是巨大的。時至今日,其影響依舊可見。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徹底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封建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爲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當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意氣風發地跨入新世紀的時候,回顧中國人在上個世紀走過的艱難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肅然起敬?

我們紀念武昌起義,紀念辛亥革命,紀念這個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偉大事件。雖然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但是我們要把這段歷史永遠銘刻在心裏。請黨組織檢驗我。

第五篇:入黨積極分子關於辛亥革命100週年的思想彙報

風格 內容 主題 觀念

入黨積極分子關於辛亥革命100週年的思想彙報

敬愛的黨組織:

懷着無比沉重的心情,我們走進了辛亥革命歷史博物館,緬懷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封建帝制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的復國運動,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館址爲中華民國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全由紅磚紅瓦雕砌而成,武漢人稱之爲紅樓,又尊崇爲“民國之門”。館內收藏的上千萬件辛亥革命歷史文物和歷史資料圖片,把辛亥革命的全貌顯示的淋漓盡致。從中,我們似乎聽到辛亥革命起義的號角聲,聞到愛國戰爭的炮火硝煙,看到了一代愛國者在救國道路上的奮鬥,震撼於他們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誓與強敵奮戰到底的氣概,他們爲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戰的英姿,和炙熱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的偉大情懷......勾勒出一幕幕令人動容的畫面。

沿着革命先烈的遺蹟,我們漸漸地翻開了歷史的書頁。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這是一件有着破天荒意義的大事。作爲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

結束了中國的帝制,開啓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作爲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對中國國內的民族關係及同時期亞洲其他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重要影響。辛亥革命前後的一系列事件不僅結束了此前立憲派實行君主立憲的努力,而且對此後中國憲政與法治發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與地方關係等都起到了關鍵的影響。辛亥革命被稱爲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餘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在此之前的中國的歷次起義都是以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而結束,但辛亥革命卻徹底推翻帝制。朱德同志在他的詩作中讚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帶來了希望。他的“戎馬少年半同學,傾心爲國志無違”抒發了參加辛亥革命的一代革命者傾心報國的豪情壯志。***同志論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爲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

可惜,後來民主共和的規則受到北洋軍閥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壞,炮黨漢奸集團數次勾結外敵發動叛亂,終結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族之悲,中華民族之痛。還好,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產生了。共產黨人經過28年奮鬥,領導中國人民剷除炮黨漢奸,中華民族再現復興的署光!

此次參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我主要產生了以下三點感想:

其一,辛亥革命紀念館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座里程碑。“紅樓”是無數忠貞志士的集結地,在這裏孫中山先生領導湖北地區的革命人士成功地發動了武昌起義,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後來又在這裏組建了中華民國鄂軍都督府,並建立了中華民國,從而一舉結束了中國綿延2014餘年的封建帝制。從那以後,“紅樓”便成了人們的嚮往之地方、奮發之起點、拓展之源泉。被譽爲“民國之門”。

其二,辛亥革命紀念館在展現中國革命史,使我深受愛國主義教育。一張張彌足珍貴的照片,一個個令人動容的故事,總是能使參觀者的心靈受到震撼,認識到辛亥革命的艱辛,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其三,辛亥革命紀念館周邊雖高樓林立,仍不失英雄名樓之風貌。它宏偉壯觀,裝飾典雅,讓人們留連忘返:它的宏偉顯示了民國時期建築工藝之高超;它的壯觀,體現了當時人民的聰明才智。光陰似箭,近百年已經過去,“紅樓”卻仍舊英名長存、璀璨至今,可見“紅樓”所代表的英勇無畏、敢於創新、甘於奉獻、愛國愛民的精神不倒。“紅樓”經過時間的歷練,已化身爲一種精神、一種品格,深植於廣大人

民心中,激勵有志之士發揚傳統精神,不怕吃苦、奮鬥不息,把我們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起義的槍聲已經渺遠,辛亥革命帶給古老中國的變化卻是巨大的。時至今日,其影響依舊可見。辛亥革命是第一次徹底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封建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爲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當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意氣風發地跨入新世紀的時候,回顧中國人在上個世紀走過的艱難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肅然起敬?

我們紀念武昌起義,紀念辛亥革命,紀念這個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偉大事件。雖然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但是我們要把這段歷史永遠銘刻在心裏。請黨組織檢驗我。

此致

敬禮

彙報人:xx

2014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