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常用文書

音樂家申請書(精選多篇)

第一篇:音樂家

音樂家申請書(精選多篇)

淺談《假如你愛我》在聲樂訓練中的價值

中文摘要及關鍵詞

中文摘要:文章從對情感的表達,氣息的運用和吐字3個方面來論述意大利藝術歌曲《假如你愛我》在聲樂訓練中的價值。認爲此曲是一首好的聲樂教本,對歌唱者的聲樂訓練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情感氣息運用吐字藝術歌曲歌唱者意大利

英文摘要及關鍵詞

abstract: article from to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the usage of breathing with vomit a word three aspects to discuss italian art song 《if you love me》 train medium value in the vocal music. thank a song is a good vocal music to teach and origin, have important function to the vocal music training which sings.

key words: emotionbreathingusagevomit a wordart songsingitaly

引言

現在的聲樂作品浩如煙海,多不勝數,歌唱者在學習過程中,選擇適當的曲目作爲訓練的教本是邁向成功之路的一個重要因素。

藝術歌曲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盛行的一種抒情歌曲的通稱。其特點是歌詞多采用著名詩歌,側重表現人的內心世界,曲調表現力強,表現手段與作曲技法比較複雜,伴奏佔重要地位。是人類藝術寶庫裏的瑰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音樂體裁。

許多藝術歌曲現已成爲聲樂教材或音樂會的保留曲目,意大利藝術歌曲也是如此,它們經過三四百年的考驗仍然能保存到今天,仍然受人民所喜愛,西洋的聲樂教授把它們當作聲樂學生所必修的課目,由此可證明意大利藝術歌曲對聲樂訓練的重要性。

意大利歌曲《假如你愛我》感情豐富,旋律優美流暢,要求歌唱者具有紮實的演唱功底,豐富的情感體驗,它的藝術欣賞價值已得到人們公認,成爲許多音樂會的保留曲目。

根據我對《假如你愛我》的學習和分析,認爲其在聲樂教學中的訓練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情感與歌唱

學習西洋唱法的歌唱者,較普通地存在“***唯唱聲”的現象。作曲家羅西尼曾回答一個學習者說:“聲、聲、聲、第四個還是聲”。這句話很典型地描畫了當時的聲樂教學要求,如今這種觀念依然被強調。我們也追求聲音的完善,但詮釋一首歌曲,必須要用情感來演唱,方能使歌唱藝術的品格昇華;才能使歌唱具有更高的生命力;才能感染人們,在心靈深處引起共鳴,這種歌唱纔是完美無缺的。徐大椿在《樂府傳聲》中論及“曲情”時道:“唱曲之法,不但聲不宜講,而得曲之情爲尤重。”他又談到:“樂記日,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可見,從古時起,人們就已如此重視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了。《假如你愛我》是柏戈萊西曲,是十七、十八世紀的意大利作曲家,那個時期歌曲的內容主要是愛情的歡樂和痛苦。許多人一向認爲音樂是較文學、戲劇、美術是更抽象的藝術,不可能描寫得那樣具體,但是這些歌曲卻把那個時代男女的專質和精神面貌刻畫得細緻真實,使人聽了以後如臨其境,彷彿看見了那個時代男女的具體形象。

《假如你愛我》第一段詞中寫到:“假如你愛我,爲我嘆息,親愛的牧羊少年”表達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深情,心中渴望的愛。後又說:“我爲你的煩惱而痛苦,我爲你的愛情而幸福”表現女主角以男主角的苦爲苦,以他的樂爲樂,證明愛他的程度之深。

“你若認爲我只應該接受你的愛憐,牧羊少年,你太輕易受你自己的欺騙”對男主角講述他可能造成的誤會

第二段“美麗可愛紫紅的玫瑰,今天西爾維雅把它摘選,但又託詞花梗有刺,明天就此拋一邊。那些男子們的勸告,我決不會記心間,並不因爲我愛百合,其餘花兒就此疏遠。”表達女主角對男主角的一片真心,不願接受別人的愛墓,只願愛他一個人。

第三段對第一段歌詞的重複,aba的曲式結構,再一次宣告對男主角的深情,真愛。因此《假如你愛我》這首曲子應飽含深情,充滿激情,內心應深刻體會女主角的感情。那麼,如何用情於歌唱呢?通過學習這首作品,我認爲:1、要了解曲作家的創作意圖,創作背景;2、分析歌曲結構,並找出高潮;3、熟悉作品中的音樂術語,掌握各類歌曲的風格及不同的民族特徵及節奏特點,掌握好藝術表達分寸;4、以第一人稱的感情置身於歌曲的情景之中,充滿激情地演唱。

二、合理運用氣息

呼吸是人體發聲的動力,也是歌唱藝術的基礎。發聲方法正確與否對呼吸起決定性的因素。在我國古代聲樂理論中就有“善歌聲必先調其氣”的論述。在我國民族傳統唱法中,也認爲氣息是歌唱的基礎,“氣爲聲之本,氣乃聲之帥,”並強調“氣催聲發,聲靠氣傳,無氣不發聲,發聲必用氣。”這說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世界聞名的歌唱大師卡魯索在談及有關歌唱與發聲方法的關係時,曾闡述了這樣的觀點:“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藝術,學習聲樂者也就算走上了可觀的文藝高峯的第一步。”[i]此話強調了氣息是歌唱的動力,是歌唱的基礎。意大利歌曲《假如你愛我》中上行和下行的音階使人感受到那行雲流水般的氣息,五度跳躍音程讓人感受到在橫膈模紮實的氣息感覺。

1、音階式音的氣息運用

世界上許多著名歌唱家在談到他們的聲樂技巧時,認爲音階練習可以幫助鍛鍊氣息功力,擴展音域。著名抒情男中音歌唱家帕布諾洛·埃爾韋拉(pablo elvira)認爲音階練習可以減輕喉部的緊張感,增強呼吸肌肉的收縮能力,由此看來,音階式的旋律練習在聲樂訓練過程中所佔的位置是相當重要的。

《假如你愛我》 例1

例1是音階式旋律下行,十六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爲主,着重鍛鍊橫隔膜的控制力和氣息的保持力,以便於連貫性,每一個不同母音之間的銜接過程一定要做到圓滑,位置不變;第2小節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之間有一個換氣口,需要演唱者穩定呼吸位置,快吸快唱,。

《假如你愛我》例2

例2是以十六分音符爲主的快速音階式上、下進行,對於演唱者鍛鍊呼吸的耐力和持久性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需要氣息的流動感和聲音的靈活性訓練。注意掌握氣息控制力度的變化規律,即逐漸“張”、“弛”的規律(高音張,低音弛),始終保持支持點的穩固狀態,不能因音高變化而移動。

快速的音階進行,使橫隔膜迅速產生動力,這種動力導致其它肌肉的徹底放鬆,當喉部的肌肉力量得到解放,聲音就會在氣息的推動下,隨着音樂的線條自然流淌,在這種氣息流動的狀態下,就能輕鬆地拓寬音域了。

2、跳躍音程的氣息運用

《假如你愛我》例3

例3是由十六分音符爲主的五度跳躍音程的模進下行。跳躍音程應注意聲音要柔和、清晰,位置要準確,氣息控制要平穩,從低到高略有加強的感覺,用氣息的連貫性把高音唱出來,位置要統一,有氣息向下或向外平着走的感覺,不能向上,壓在胸前,要保持在橫隔膜一圈,要唱得圓潤而連貫。

三、歌唱的吐字

歌唱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音樂與語言的結合,我國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說:“古之善歌者有語,謂‘當使聲中無字,字中有聲’”。這就是說要把字融化在歌聲之中,即“聲中有字”;將字變成音樂化的有聲字,即“字中有聲”。意大利是美聲唱法的發源地,它由拉丁語演變而來,元音、輔音的音素單純直接,語言清晰,接近發聲器官的自然語音位置,使歌唱者較容易掌握其發音特點。正如《卡魯素的發聲方法》書中所寫:“意大利是自然位置的語言,是聲音訓練的基礎。”[ii]

1、舌根音

舌根音又叫軟顎音,古漢語爲牙音,是輔音的發育部份之一。發音時,舌面後部接近軟顎,中古漢語的舌根音包括見、羣、疑、曉、匣六種聲類。現在普通的有三種舌根音g、k、h。在《假如你愛我》中就有許多g、k、h的舌根音。

“gen”、“ge”、“ho”這種“舌根音”發音有三個過程,(1)準備舌根向軟齶擡起、貼察;(2)蓄氣,使氣息停在舌根和軟齶後面形成阻力;(3)發音,貼緊的舌根和軟齶突然放開,把舌根、軟齶後面的氣用些力氣噴出來,這就是“gen”、“ge”的唱法。

“ho”對練習氣息的流動、彈跳、感受氣息與聲帶的配合很有幫助。

歌唱的發聲最忌位置低,因爲那樣聲音只在口腔,無法進入鼻咽腔獲得高位置共鳴。《假如你愛我》中的“gen”、“ge”、“ho”能引導韻母進入通往高音位的通道,發聲狀態必然很好,所以有很好的訓練價值。

2、雙元音

意大利語有五個元音“a、i、e、o、u”元音中“a、e、o”屬強元音,“i、u”屬弱元音,雙元音可由一個強元音和一個弱元音組成,也可由兩個弱元音組成,還三個元音組合在一起的。

《假如你愛我》中有“tuoi、tuo、poi、giu”在演唱中,雙元音重音多半在第一個元音演唱時應強調重元音;如在延長音符時,應先把重音唱出,非重元音要唱得短一些。如果重元音在後面的,應很快把後面的重元音發出,唱延長音符相應延長後面的重音,不能隨意改變或延長其雙元音的重音,這樣歌詞表達的意思大家才聽得明白。在發音時,如“giu”不能把“i”吃掉,要有短暫的過渡。

結語

綜上所述,《假如你愛我》在聲樂訓練中具有重要的價值。首先,它能讓人歌唱者從歌詞和曲式結構中深刻體會到女主角對男主角一片深情,使歌唱者能身臨其境,對培養歌唱者的情感體驗有很大幫助。

其次,它能幫助歌唱者合理的運用氣息。該曲的音階式和跳躍音程的訓練,能幫助歌唱者拓展音域、鍛鍊模膈膜的控制力和氣息的保持力,最後舌根音“g、k、h”能引導韻母進入高音位置,對歌唱者感受氣息與聲帶的配合很有幫助,雙元音讓人重視意大利語音的輕、重音不同位置,使歌唱者能更好的表達歌曲內容。總之,這首歌曲的藝術欣賞價值使之爲許多音樂會的曲目,同樣,其全面、豐富的聲樂訓練價值也將使其成爲一種經典的聲樂教本而久遠流傳。

曲概述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作品第13號,創作於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獻贈給他的贊助人與仰慕者利赫諾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峯的傑作,也是因其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

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爲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着一種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詞彙,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悽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爲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c小調,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宏偉的奏鳴曲式。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爲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重板的引子充滿古希臘式的悲劇氣氛,雄辯的語調具有巨人的氣概,絕無兒女情長似的纏綿悱惻,對命運的激憤之情和身處絕境卻剛毅不屈的氣度使聽者熱血沸騰。

第二樂章 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本樂章是極爲優雅的慢板音樂,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無詞歌曲。本樂章的主題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 它曾被現代輕音樂隊改編爲輕音樂曲,成爲通俗音樂中的精品。

第三樂章,快板,c小調,2/2拍子,迴旋奏鳴曲式。樂章主題與第一樂章主題動機有相通之處,優美的旋律中帶有欠穩定的遊移情緒,似乎處於一種徘徊不定的心態之中。一開頭便是如雨珠傾瀉而下的連奏,主部主題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歡笑的背後,是微微的不安和騷動。大調的副部主題雖然明朗,卻也以急速的運動暗示着心態的不穩定。插部以一種宣言式的堅定語調錶達了真正堅強穩定的意志。這個樂章的好幾個段落都有貝多芬慣用的“簽名式”結尾,讓人領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瀟灑。

第二篇:大自然的音樂家

大自然的音樂家

大自然的音樂家數不勝數,只要你用心去傾聽,一定會發現這些奇妙、可愛的音樂家們。

你聽,天空中是什麼聲音:嘰嘰喳喳、嘰嘰喳喳……咦,究竟是什麼聲音這麼有魅力?哦!原來是燕子姐姐正在用那清脆又響亮的歌聲唱着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她的歌聲使我癡迷、使我陶醉、使我……燕子姐姐真不愧是天空中最傑出的音樂家呀!

你聽,樹上是什麼聲音:知了、知了、知了……咦,究竟是什麼聲音這麼有魄力?哦!原來是蟬叔叔正在用細而又有力的歌聲唱着一首又一首明亮的小曲。他的歌聲使我充滿活力、充滿精神、充滿……蟬叔叔真不愧是樹上最棒的音樂天才。

你聽,是什麼聲音:呱呱、呱呱……咦,究竟是什麼聲音?哦!我知道了,一定是青蛙弟弟的歌聲!難道這世上還有比青蛙弟弟還好的金嗓子嗎?是啊!青蛙弟弟的歌聲好象有魔力似的,每當聽到他的聲音都不得不停下腳步。青蛙弟弟真不愧是池塘裏最有天賦的音樂家呀!

像這樣的音樂家還有很多嘞!像泥土中的蚯蚓哥哥、小溪裏的小魚妹妹、還有田野中的螳螂爺爺……

讓我們用心去傾聽吧!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音樂是何等的天籟之音;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音樂是何等的美妙之音;大自然賜予我們的音樂是何等的奇妙之音。啊!我願意牽着你的手,一起去聽遍這大自然中所有的天籟之音!

六年級:李雲瀅

第三篇:音樂家的小故事

音樂家貝多芬的小故事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是歐洲音樂史上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國的波恩,在貝多芬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爲莫扎特式的音樂神童。在貝多芬才4歲的時候,父親便把一堆的曲譜放在貝多芬面前讓他彈奏,有時候貝多芬把小手都練腫了還是不敢休息。一天,教堂的鐘聲都已經敲了12下了,貝多芬還在練習,他必須等到父親回來檢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覺,母親看着眼睛眯成一條縫的貝多芬,垂憐的對他說:“孩子,都12點了,先去睡覺吧。”

“不行,爸爸等會回來看見我沒有練琴,會打我的。”

媽媽對這個酒徒的丈夫也沒有辦法,只好抱着貝多芬在琴邊流淚,很快,貝多芬在母親的懷抱睡着了,媽媽便把他抱上了牀。

當鐘聲再次敲響的時候,貝多芬的酒徒父親回來了,“那個小兔崽子呢,怎麼不練琴了?”

“你不看看都幾點了,還讓孩子練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罷休啊?”“對,你說的對”貝多芬父親一邊說着,一邊來到貝多芬牀邊,把貝多芬提了起來,母親怎麼攔也攔不住。

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邊彈,一邊閉着眼睛,儘管如此,貝多芬的琴聲還是十分流暢自然。

“行,這還有點莫扎特的樣子。”父親在一邊高興的說。

一晃幾年過去了,貝多芬從4歲長到了8歲,經過4年的刻苦練習,他的鋼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親也感到滿意,於是便讓他在音樂院舉行了一次獨奏音樂會,這次演出非常成功,父親享受到了兒子成功的喜悅。

17歲的時候,貝多芬來到維也納,他以非常崇敬的心情拜見了莫扎特,莫扎特給了他一個很難的曲子讓他即興演奏,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說:“你們要注意這個孩子,他將來會驚動全世界的。”由於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終於在維也納藝術舞臺上佔有了一席之地,經常以鋼琴家的身份登臺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人們的肯定。

正當他飛黃騰達的時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後來徹底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是個殘酷的打擊,然而,這一切並沒有打垮貝多芬,他還是靠頑強的毅力創造了大量優秀作品,在他的《命運交響曲》裏,我們都能聽到他和命運做鬥爭的聲音。

1807年,貝多芬正住在維也納李希諾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裏來了一大批客人,他們都是當時拿破崙派駐佔領維也納的法國軍官。公爵想請客人們聽音樂,就派人去請貝多芬,但未向貝多芬說明情況。貝多芬不明就裏,帶着自己新寫完的《熱情奏鳴曲》興致勃勃地趕來。進客廳一看,竟是一幫佔領軍,貝多芬當即就拒絕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惱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對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貝多芬爲李希諾夫斯基的無恥賣國行徑憤怒到極點,他不顧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樂譜忿然離去,並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個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這樣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爲公爵,只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爲貝多芬,則全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還有的是,而我貝多芬卻永遠只有一個!”

莫扎特的小故事

奧地利作曲家沃爾夫岡·阿瑪臺烏斯·莫扎特,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於薩爾茨堡一位宮廷樂師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於維也納。莫扎特三歲起顯露音樂才能,四歲跟隨父親學習鋼琴,五歲作曲,六歲又隨父親學小提琴,八歲創作了一批奏鳴曲和交響曲,十一歲寫了第一首歌劇。他僅僅活了三十六歲。繁重的創作、演出和貧困的生活損害了他的健康,使他過早地離開人世,他的音樂作品成爲世界音樂寶庫的珍貴遺產。

1762年,六歲的莫扎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嘗試性的巡迴演出,獲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們先後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國作爲期十年的旅行演出,獲得成功。這些旅行演出對莫扎特的藝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有機會接觸到歐洲當時最先進的音樂藝術--意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的器樂,這使他以後能成爲他那個時代在創作上風格最廣泛的一位作曲家。

自1774年起,他的創作開始進入成熟時期。1777年在他又一次旅行演出時,在和社會各階層廣泛的接觸中,特別是與曼亥姆市民藝術家們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遠非傳統觀念所能給予他的啓示和激勵。這不僅是藝術鑑賞力的提高,而首先是對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深切體會。他愈加認識到,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與道德所決定。這時已經成人的莫扎特,對自己的

奴僕地位感到不滿。爲了爭取人身與創作自由,1781年,他徹底地同僱傭他的大主教決裂,毅然辭職。成爲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有勇氣和決心反抗宮廷和教會、維護個人尊嚴的自由作曲家。同年,他到了維也納,並寫出了著名的歌劇《後宮誘逃》。

1782年7月首演,獲得成功。1782年,在沒有徵得父親同意的情況下他同一位曼亥姆音樂家的女兒康坦絲·韋伯結了婚。此間,莫扎特和當時正在維也納的海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向海頓學習四重奏和交響曲的創作經驗。自從他走上自由作曲家道路到他逝世的十年間,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創作時期。這期間的作品,無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曲,都展現出新的風貌。這些作品反映了處於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所具有的堅定、樂觀的階級意識,表現了維也納進步知識分子典型的思想感情。然而,作爲第一個力圖掙脫束縛、維護自己尊嚴的藝術家,他在享受“自由”樂趣的同時,也對“自由”的艱辛有了更實際的體驗。莫扎特在音樂裏開始體現他的悲傷、憤懣、甚至抗議,同時仍然對美好的未來抱着天真、誠摯的嚮往,一打開美麗的外殼,就迸射出如火的激情。

音樂史書上稱莫扎特爲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卻留下了那麼豐富的作品。他的創作幾乎涉及了音樂的所有領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當推歌劇。他繼承格魯克歌劇改革的理想,而且更進了一步。與格魯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張“詩必服從音樂”。他的歌劇具有強烈的音樂感染力,旋律非常優美、流暢自然而深情,宣敘調也富於歌唱性。不同類型的音樂,將各種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鮮明而生動。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爲安排戲劇性衝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簡練、個性化,在音樂的性質上與全劇有了更多的內在聯繫。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德國歌劇藝術的開拓史上立下了不朽業績。其中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最爲傑出。

交響樂也是莫扎特創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響曲是他最後的三部,即降e大調、g小調和c大調交響曲。其中《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明朗愉快、充滿詩意;《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富有戲劇性,有海頓式的樂觀主義情緒,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於海頓,被稱爲莫扎特的“英雄”交響曲;《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通常被稱爲《朱彼特》)宏偉豪邁、東觀向上,預示了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響曲的出現。莫扎特的交響曲(尤其是最後三首),是貝多芬

之前的全部交響曲創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貢獻在於各樂章之間的主題之間的對比性。

莫扎特一生中最後的兩年是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他曾說道:“我的舌頭已經嚐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創作還是樂觀的。”1791年12月5日這位偉大而優雅的天才在維也納的貧民窟裏離開了這個讓他多災多難的世界。

當時妻子正患重病,家裏沒有一個零用錢,三十五歲的莫扎特就被埋葬在窮人的無名公墓裏,沒有一個親屬給他送葬,荒草隱蔽,雨露沖洗,讓今天無數對他崇敬的後人欲祭無處。他爲未能完成《安魂曲》而抱憾終生,但如今全世界都在讚美他的天才,他的靈魂真正可以安息了。

總的來說,莫扎特的創作成就遍及各個領域。它們反映了十八世紀末,處在被壓迫地位的德奧知識分子擺脫封建專制主義的羈絆,對美好社會和光明、正義、人的尊嚴的追求。他的音樂風格具有誠摯、細膩、通俗、優雅、輕靈、流麗的特徵,大都充滿了樂觀主義的情緒,反映了上升時期的德奧資產階級向上的精神狀態,在維也納後期的創作中,也出現了悲劇性、戲劇性的風格,對社會矛盾的反映更趨深刻。

第四篇:小音樂家楊科

《小音樂家楊科》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二、三、四段,瞭解揚科怎樣愛音樂,理解句子的含義,瞭解在剝削制度下,窮人孩子的悲慘命運,感受作者對剝削制度的憎恨。有感情朗讀課文。

設計理念:

以學法引路 ,多讀多悟,通過多元互動,讓學生在聽、說、讀、看、想的過程中,切身體會楊科對音樂的喜愛和當時現實的殘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明確課堂學習任務。

1、檢查對文章大概意思和第一段內容的瞭解。

2、強調單元訓練目標——理解句子的含義,出示課堂學習任務。

二、深入學習第二段,着重指導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

1、個別朗讀,找出這一段的總起句:揚科無論走到哪裏,總能聽到樂聲;圈出揚科聽到的樂聲。

2、爲什麼揚科把這些聽到的響聲說成是樂聲呢?出示“凡是鄉村裏能聽到的一切響聲,他都注意聽着,他覺得都是音樂。”①指導學習:“凡是”提出條件,“都”表示結果。

②聯繫課文,說說揚科是怎樣“注意聽着”的。

3、理解“田野裏,小蟲爲他演奏;果園裏,麻雀爲他歌唱。”

說說這句話的表面意思,

①根據對“注意聽着”的理解說說這句話包含着的意思。②指導感情朗讀,體現揚科“沉浸在美妙的音響中”。

③迴歸學習提示進一步領會理解句子的方法,完成作業題四

(1)。

4、集體朗讀這一段填空:凡是揚科有空的時候,他都——。

5、小結:對揚科來說自然界的響聲都是美妙的音樂,揚科愛音樂真是如癡如醉。

三、學習第三段,嘗試運用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獨立操作。

1、自由朗讀思考:揚科愛聽樂聲,當他聽到真正的音樂和歌聲,又有怎樣的感受呢?劃出揚科感受的語句。

①反饋出示:揚科覺得旅店裏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演奏。用“凡是??教??”改寫這句話,說出表面意思。

②播放提琴合奏曲,(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範讀。學生體會揚科的感受,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③指導感情朗讀,比較“興奮”和“陶醉”的不同讀法。

2、找出最能看出揚科愛音樂的語句讀一讀。自由討論並反饋。說出“要是有一把小提琴,揚科真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換”的含義。

3、配樂朗讀出示幻燈(揚科拉提琴)想象畫面及揚科的感受。

4、小結:這段主要寫了揚科聽音樂愛提琴,通過句子含義的理

解,可以看出揚科愛音樂愛提琴已到了不顧一切的程度,他願意爲音樂獻出一切甚至於生命。

四、獨立學習第四段,運用方法,理解句子的含義。

1、自學、提出要求:

a默讀第四段,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b運用“理解句子的含義”的方法,完成作業四。

c想想揚科是怎樣愛音樂的,尋找疑難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

(1)說說從第四段中你學懂了什麼?

(2)出示“??但是有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慢慢地向着移動。”說含義: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揚科“愛音樂”而“不顧一切”?“無法抗拒的力量”又是什麼力量?

(3)指導朗讀:學生自由練讀、評議、指名讀、集體讀。

3、質疑問難。學生自由討論還有什麼不懂?教師點撥。

4、結合這一段的內容,用“凡是??都??”談談感受,說一句話。

五、圍繞課堂學習任務總結。

六、作業六:用“凡是??都??”造句。

附板書:11、小音樂家揚科愛樂聲沉浸愛樂器陶醉

摸小提琴不顧一切

第五篇:音樂家名人名言

音樂家名人名言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古人

2、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貝多芬

3、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只有音樂能夠說明安靜和靜穆。———柴科夫斯基

4、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冼星海

5、音樂只對安寧的心境具有魅力。----蒲柏聲

6、音樂使一個民族的氣質更高貴。———福樓拜

7、音樂是屬於羣衆的,這是人人有份的。——威爾第

8、人們時常埋怨音樂是這樣的模糊,聽音樂時,簡直不知如何去想纔好。但每個人對文學總是能夠理解的。不過,對我來說……一首我喜愛的樂曲所傳達給我的思想和意義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這不是因爲音樂不夠具體,而是因爲它太具體了。因此,我發現:每當我試圖用文字或語言來說明一段音樂時,好象是說過了,但又好象說的都不令人滿意。——門德爾鬆

9、生活的苦難壓不垮我。我心中的歡樂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歡樂注進音樂,爲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

10、音樂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純淨之和聲愉悅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動或激發人的熱情。———羅傑·諾斯

11、音樂與音符並沒有任何關係,音符不過是傳達音樂實體的媒介物而已。———柴利畢達克

12、擁有音樂,對人的一生而言已然足夠,但是,只用有限的一生去擁抱音樂,是不夠的。———拉赫曼尼諾夫

13、藝術正如生活那樣,他是無窮無盡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什幺能使我們認爲:還有比本身就是時代的海洋的音樂更美好的東西。———羅曼。羅蘭

14、音樂是一種語言,它能確切地反映個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質。--—艾涅斯庫

15、留神細聽所有的民歌,因爲它們是最優美的旋律的寶庫。它們會打開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種不同的民族性格。———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