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青春新徵程奮進十四五徵文【精品多篇】

徵文稿1.19W

青春新徵程奮進十四五徵文【精品多篇】

青春新徵程奮進十四五觀後感 篇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條原則,其中第一位的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我們必須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深刻領會爲什麼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怎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等重大問題,切實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上來。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這一切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在於黨的堅強領導。今後,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好這個最大優勢。

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保證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說過:“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提出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極大深化了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才能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

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爲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增添動力。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經過40多年不斷改革,很多容易改的問題已經得到有效解決,留下來的大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甚至是牽動全局的敏感問題和重大問題。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凝聚起強大力量,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跳出條條框框限制,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主義,暢通國內大循環,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重大改革開放舉措,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着眼長遠、統籌全局,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實現穩中求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是一個接續奮鬥、不斷積累的過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有利於既謀劃長遠,又幹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幹,保持戰略定力,實現穩中求進。這是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優勢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的突出體現。也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立足國家整體利益、根本利益,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相互抵消。特別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變化,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之多,涉及矛盾和問題之尖銳、鬥爭形勢之複雜,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強化政治責任,健全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體系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是一句空話,必須強化政治責任,健全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制度體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實。

強化政治責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最重要的就是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反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的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山頭主義、地方保護主義。絕不允許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選擇性執行,更不能隨意編新詞、提新說法,另搞一套,也要防止不切實際定目標,口號震天響、光說不練。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把落實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作爲政治責任,黨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必須執行,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案必須落實。對黨中央決定的政策不能走樣,不能打折扣,更不能陽奉陰違。要建立問責機制,對不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必須嚴肅追責問責。

與時俱進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必須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強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經濟形勢、決定重大經濟事項,中央財經委員會及時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及時研究經濟社會領域重大改革,其他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重大工作進行頂層設計、總體佈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各級黨委要加強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領導,強化重大事項的決策權、監督權,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沒有廣大黨員、幹部的積極性和執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會落空。要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幹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增強改革創新精神,增強主動擔當、積極作爲的勇氣,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進一步改進政績考覈工作,加快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體系、考覈辦法、獎懲機制,着力解決一些幹部不作爲、亂作爲等問題,讓那些想幹事、肯幹事、能幹成事的幹部有更好用武之地,激發全黨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增強創造活力。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使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落地生根。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的一支強大的組織力量,是團結帶領羣衆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強大的組織資源和組織優勢。使黨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和各項舉措落地生根,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爲固本之舉,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廣大幹部的骨幹帶頭作用。要着力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能履行好管黨政治責任、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成爲堅強戰鬥堡壘,把黨的政策轉化爲羣衆的行動,把廣大羣衆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切實推動基層黨組織更好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羣衆、服務黨員,在服務中體現黨的政治優勢。

健全全面從嚴治黨、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堅持嚴的精神、實的作風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作風建設作爲全面從嚴治黨的切入口,通過理論武裝凝心聚魂,通過整飭作風激濁揚清,通過嚴明紀律強化約束,通過從嚴治吏匡正用人導向,通過“打虎”“拍蠅”“獵狐”懲治腐敗,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大正能量。但是,作風問題具有反覆性和頑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規定和嚴格的制度執行,確保改進作風規範化、常態化、長效化。

堅持辯證思維,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最關鍵的就是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總攬全局,集中體現在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上,不是事無鉅細都抓在手上。協調各方,就是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發揮好各方面積極性,就是要使各項工作在綜合平衡中協調推進。這就要增強辯證思維,妥善處理各種關係。

處理好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的關係。比如,要處理好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和立足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關係、集中統一領導和分工負責的關係、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堅持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的關係等。在指導思想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關係全局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全黨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時要增強各方面工作主動性和責任感,敢抓敢管、敢作敢爲,把該擔的責擔起來,把該抓的事抓到位。再比如,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一方面政府要有所爲,更好發揮政府在創造制度環境、編制發展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加強社會治理等方面的職能。另一方面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放寬市場準入、拓寬投融資渠道、消除政策障礙,增加資源供給、優化結構,滿足羣衆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需求。

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和其他各項工作的關係。比如,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社會發生的變革前所未有,同時又保持了安定團結。這充分證明,只有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只有改革發展不斷推進,社會穩定才能具有堅實基礎。現在,我國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尤爲重要。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比如,要處理好執行黨的政策與依法辦事的關係。要善於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爲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黨的政策成爲國家法律後,實施法律就是貫徹黨的意志,依法辦事就是執行黨的政策。這兩者是統一的。要改變一些地方和部門習慣於僅靠行政命令等方式來管理經濟,用超越法律法規的手段和政策來抓企業、上項目,採取陳舊的計劃手段、強制手段完成財稅收入任務的做法。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依法辦事,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再比如,現階段要特別注意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係,把維護國家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內部的各種關係。比如,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中穩和進的關係,穩是主基調,要在保持大局穩定的前提下謀進。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爲,不是強力維穩、機械求穩,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爲,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特別是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提高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精準度。比如,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爲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再比如,正確處理發展和安全生產的關係,堅持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爲代價這條紅線。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環節都要以安全爲前提,不能有絲毫疏漏。

增強執政本領,切實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化水平

現在,我國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分工日趨複雜、形態更加高級、國際國內聯動更加緊密,對黨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無論是分析形勢還是作出決策,無論是解決發展難題還是解決涉及羣衆利益的問題,都需要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那種習慣於拍腦袋決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法規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經很難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更加註重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和預判,完善決策機制,注重發揮智庫和專業研究機構作用,提高科學決策能力,確保制定的重大戰略、出臺的重要政策措施符合客觀規律。

面對新徵程、新矛盾、新目標、新部署,幹部能力不足、本領不夠問題日益突出。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領導幹部要勝任工作,不說外行話、不幹外行事,必須下大氣力完善知識結構、增長實踐才幹,缺什麼補什麼,既要多學一些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知識,也要多學一點國際、戰略、心理等方面的知識。要培養科學鑽研精神,培養專業能力,弘揚專業精神,既要當好領導,又要成爲專家,不斷提高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能力,不斷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本領。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意義重大,任務艱鉅,前景光明。我們一定要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爲第一位的原則,加強政治責任,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爲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青春新徵程奮進十四五學習心得 篇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提出“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強調“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深刻理解這一重大部署,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準確把握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既是全面理解、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的堅實基礎,也爲“十四五”時期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重塑競爭新優勢、確保我國發展行穩致遠指明瞭科學路徑。

兩個大局,是重大的戰略判斷;胸懷兩個大局,是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和外部環境下形成展開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是外在於中國的變局,不是置中國於局外的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這一大變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大變局的關鍵變量。兩個大局相互交織、相互作用、融合交匯,爲我們辦好自己的事提供了大有可爲的空間。

統籌兩個大局,就必須充分認識這兩個大局的發展大勢和基本特徵。“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發展環境呈現出“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化,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國內發展環境深刻變化,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同時,我國制度優勢顯著、物質基礎雄厚、發展韌性強大、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並沒有改變,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並沒有改變。

統籌兩個大局,必須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在“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中必須辦好的自己的事,是我們的主動作爲、不是被動應對,是我們的長期戰略、不是權宜之計。

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的是國內國際雙循環,國內循環也是建立在國內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大循環。這就意味着,在各項具體工作中,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方向。催生新發展動能、實現內涵型增長,離不開創新驅動;應對產業鏈供應鏈的重塑挑戰,暢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要深入推動協調發展;將生態作爲重要資本,提升綜合競爭力,綠色發展是關鍵;推動與各國的分工合作、互利共贏,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依靠的是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挖掘內需潛力,要在共享發展上下功夫。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只有以新理念引領新實踐,我們才能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御風前行。

回望“十三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這讓我們更有信心、底氣、本領去迎接新挑戰。前瞻“十四五”,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堅強領導下,在14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用自身發展的確定性對衝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在統籌兩個大局中不斷贏得新勝利。

青春新徵程奮進十四五心得體會 篇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大明確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爲什麼要推動高質量發展、什麼是高質量發展、怎樣推動高質量發展等問題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爲我們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內涵、核心要義和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需求條件、要素條件和潛在增長率發生重要變化,如果不顧客觀實際追求高速增長,勢必帶來較大風險隱患。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只有大力提高發展質量,才能解決好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經濟發展規律表明,一個國家進入工業化中後期,只有實現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順利完成工業化、實現現代化。當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挑戰,關鍵在於辦好自己的事,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禦風險能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

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爲第一動力、協調成爲內生特點、綠色成爲普遍形態、開放成爲必由之路、共享成爲根本目的的發展”“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不斷改善供給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堅持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相結合,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更高質量發展;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十四五”乃至今後更長時期,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要體現在國家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

青春新徵程奮進十四五心得體會 篇四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由中國共產黨來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具有充分的歷史依據、理論依據、現實依據。近100年來,中國共產黨秉持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領導全國人民接續奮鬥,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巨大勝利,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得到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美國知名公關公司日前發佈信任度調查顯示,中國民衆對本國政府信任度達95%,在受訪國家中排名第一。今年,我國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不能脫離的最大現實。“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解決許多難題,將會面臨一系列風險挑戰。越是這樣,就越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個指引方向的指南針、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就越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道理就在這裏。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最高原則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馬克思說過:“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只有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我們黨纔能有效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有黨的堅強領導,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就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這就要求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通過發揮黨的強大政治優勢、思想優勢、組織優勢,把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加強黨的建設,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揮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要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以黨的初心使命激發全黨同志團結奮鬥的不竭動力,以正確的用人導向激發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優良作風和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凝聚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強大力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強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議》同時強調,要“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兩者有什麼聯繫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不僅僅是指經濟領域,還包括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其他各個領域。這表明,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和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爲,黨的建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揮部”的建設,只有黨的建設是高質量的,“指揮部”才能堅強有力,才能更好領導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因此,黨的建設必須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遵循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長期貫徹嚴的總基調,堅決防止和糾正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從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