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清明節徵文【精彩多篇】

徵文稿1.71W

清明節徵文【精彩多篇】

我們的節日清明徵文 篇一

幾年前,我對清明節不太瞭解。只覺得和第一個月的氛圍不一樣。但它所有的習俗和更深層次的含義都不是一無所知,我也不太懂,但我也說不出有什麼不解的。

清朗的氣氛蒼涼悽清,古詩詞中有云:清明時節雨水多,路上行人慾斷魂,幾句話,勾勒出一幅悲傷的畫面。你看,清明的悲哀總是不一樣的,總是淡淡的,但又是悲哀的,似乎是由於人的&ldquo擔心時間久了,都融進了這一天

四月很晴朗,但我不禁感到第一個月的寒意。也許上帝也把思念和淚水送到了這裏,不想變美。夜晚的黎明,灰暗的雲彩和煙雨被取代,雨中的遠眺呈現出一種朦朧的美,大面積相連。偶爾,幾座高聳的青山映入眼簾。毛毛雨過後,涼風伴隨着淡淡的霧氣,更冷了。

會有一行人走下山,路挺長的,說是郊遊。雨後的樹葉特別綠,泥土的味道被風翻起,和空氣中的草香一起醞釀。山依舊,路上的荊棘比以前少了。後來又有人陸續來了,孩子跟着大人,大人除了荊棘,前面還有兩條,後者開路。汗水從臉頰滴落到泥土裏。

掃墓後,回家路上的涼風沁人心脾。在別處,可以聞到淡淡的苦味,也就是艾草的味道。如果有未燃盡的艾草,可以聞到它自己的氣味。與氣候較爲乾燥的時候相比,有一股淡淡的潮水味浸透了艾香的心。

雨下得不多也不長,但總是斷斷續續的,難免讓人覺得煩躁。米飯是涼的,但絕不是生的。我記得有一種深綠色的小吃,清明節的時候在幾個攤位上賣。攤主一般都是說話和藹的中年婦女。點心油油的,有艾草香的,但是不驚豔,但是需要在地攤上買一些。一是稀有(至少在島外沒見過,而且很稀有),二是不怕沒人吃。很甜,似乎洗去了清明節的苦澀,把甜味帶到了心裏最苦的地方。

清雨伴愁。看着清澈的雨,心底會不由自主的掀起漣漪,在我的印象裏永遠不會晴。之前有老朋友抱怨清明氣氛的傷感,之後也有很多人迴應。我現在還沒有完全理解,但現在基本理解了。也許,如果我不懂,我可能永遠都不會懂。有時候,我也不用太執着。

清明節作文 篇二

今天是星期二,本是個上學的日子,可是我們卻來到了鄉下,哦,原來今天是清明節。

我們一家人吃完早餐,走進鄉下的山林中。我聽到了許多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有嘩嘩的溪水聲;小鳥的鳴唱;微風在樹葉間的低語……啊,大自然的聲音真動聽!

終於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前,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爸爸在割爺爺墳前的雜草,伯伯在用鋤頭挖土掃墓,叔叔在爺爺墳前插樹枝,並且在枝上掛上白色的紙條,我和哥哥就在焚燒紙錢。

我問媽媽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媽媽給我講述了關於清明節來歷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介子推的人,他不顧一切的救了國王的命。但過了一段時間,那國王竟然忘了介子推救了他的命。在其他大臣的提醒下,國王非常慚愧,便派人去請介子推,可介子不想當官,也不想受賞,於是就逃往山林,不想見到那國王。可國王回想起介子推對他的恩德,不想放棄,於是派千軍萬馬搜尋介子推。但介子推執意不見國王,國王無法,只能用火焚燒山林來尋介子推。介子推寧願被活活燒死也不願見國王。國王爲了紀念他,就設這一天爲清明節。

我聽完這個故事,明白了原來清明節是爲了紀念先輩們的豐功偉績。於是我跪在爺爺的墳前扣了三次頭,並心裏祈福:爺爺,希望您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安康!

我們的節日清明徵文 篇三

時是清明,綿綿細雨,古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流水飛逝今年應如是,坐在回家的車上,閒暇使我塞上耳塞,聽着許嵩的《清明雨上》,望着窗外,綿綿的陰雨天氣給這清明添上一股濃濃的淒涼,頓時寂寞籠罩着我,思緒亂飛寂寞是條長線還懸掛在天邊,我心人緊緊抓住它,默默等着另一頭的牽線人,即使那人已遠去,不禁想起某些人,似乎還在,但卻已遠去某些事,似乎還在昨天,但已回不去,某些話,至今還營繞在耳,卻已往事凡塵,想把一些事忘卻,即使使用格式化,還是無法忘記一句“算了吧”告訴自己不要執著於不可能的事,一句“不要緊”告訴自己還殘留的剛強,一句“會過去的”告訴自己不要去刻意,時間走了,久了就淡了。

無法刪除的記憶佔據這記憶的空間,我把它轉存在記憶的相冊裏,塵封着,久了,等到有一天,悠閒時打開已被塵土覆蓋的相冊,瞬間,歷史充滿充滿整個房間那一時段的人,的事,的話,的景衝刺着我,把我帶回,使我站在現實裏一度虛幻,無可否認的是依舊的是過去,留給自己的只是一陣的空虛和不時的回味也許只是想在其中找出點什麼,但又是什麼呢?也許也是也許而已,也許也沒有也許,走在青石板的小路上,看着滿臉凝重的念舊者這情,這景,這境,竟會傳染人,我也懷舊了,綿綿細雨續,溫柔得讓人心疼“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那迷濛的小雨一點一滴地打落在衣衫上,誰說這感情不滂沱,飛舞旋轉飄落在青石路上,鋪滿整條幽徑,心靈深處埋藏着的…是不爲人知的被寂寞上了鎖,黑暗籠罩着整個北半球,站在窗前,微弱的路燈照進來,似乎要被這綿綿的細雨打滅,只有殘燈照着孤影,暗風吹雨入寒窗愁時,古人有明月可寄託,而現在無月,我以何堪--想登到山頂,望盡天涯路,天涯一望斷人腸,好好的,把人帶走的是-鍾,人們喜歡的字-佳,人們都說的是-言。

我們的節日清明徵文 篇四

清明,煙雨。

呷一口碧螺春茶,飲不盡我對祖母的悠悠思念。

“碧螺飛翠太湖美,新雨吟香雲水閒”。祖母家住太湖邊。每逢清明穀雨之前,她會斜背一個自制棉布袋,趁着白露剛晞,趕往碧綠葳蕤的茶園,採摘新茶。

“手提着籃兒將茶採,片片採來片片香……”祖母雖是個村婦,不懂音律,卻不想能將採茶的民謠唱得如此宛轉,像一隻黃鶯在枝頭歌吟;她身着藏青衣服,頭扎一塊藍印花布,看上去是那麼的淳樸自然;而我,像一隻蜜蜂尾隨着她。看她蘭花指輕翹,傾着上身,像一羽輕盈的蝴蝶在翠綠的茶園裏翩躚起舞。

春雨過後的茶葉瘋長。狹長的葉片根部掖着一小枚翡翠般碧綠的幼芽,那就是新茶了;祖母的眼特別尖,只要長度略滿一個小指甲就微微低頭,輕輕一掐,拳頭一握,待掌心裏茶葉鼓鼓囊囊,便可放進那隻粉紅色的布袋裏了。聽她說,這隻布袋還是用我兒時的小衣縫製而成的呢。我卻不以爲然,笑她的傻。不就是一隻茶袋麼,買個不就成了。

祖母,站在茶圃裏繼續採摘着新茶,一刻也不願停歇,說是:“採茶,要趁早。好賣個高價,供娃唸書。”我不懂,鬧着祖母要陪我玩。扯她的衣角,抓她的頭巾,在空中甩着玩。

有一次,祖母突然停下來,招手示意我過去;只見,她小心翼翼地從葉子間掐一粒芽尖,放進自己的嘴裏,抿一抿,嚼一嚼,眉頭漸漸皺成一個“川”字,又漸漸舒展開來,綻放成一朵菊花。我覺得好奇,也伸手摘一枚,吐出舌頭,輕輕放在舌中央,一卷,嘴裏頓覺苦澀,鼻子陡然一酸,罵祖母壞。

祖母,彎下身子,用衣角輕輕擦拭我的淚水;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娃啊,生活就像這枚新芽,在沒炒熟前,是有點苦味的。你再仔細地回味下,這苦中是不是還帶點甘甜呢?”我默默點了點頭,似懂非懂。

沒想到,這一句箴言竟成了祖母最後留給我的珍貴遺言。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又是一年清明至。祖母,我和爸媽說好了,等這個週末就回來看您。我還想沏一壺今年剛出鍋的碧螺春,灑在您荒涼而寂寞的青冢。

因爲,只有我知道,您最愛喝碧螺春。

我們的節日清明徵文 篇五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媽媽,姑姑,妹妹,一起去了奶奶家。

媽媽開着車拉着我,我們從八點半開始走,走了40多分鐘,到了姑姑家,我們接上了姑姑和妹妹。

在路上,到了十點的時候,所有的車都要鳴笛三分鐘,因爲今天是全國哀悼日,紀念革命先烈致敬所有用生命守護生命的勇士哀悼所有逝去的同胞。在車上太陽曬得我們都很熱,到了11點多,我們纔到了奶奶家,平常到奶奶家,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因爲今天路上很堵,堵了一個小時,所以我們用了兩個半小時纔到奶奶家。

到了奶奶家,我們先下了車,拿着給老奶奶買的東西,去看老奶奶。然後我們又拿着剩下的東西去了奶奶家,進了奶奶家。我們就放下東西,拿着我和妹妹每人買的零食去吃。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吃飯,吃的飯很豐盛。有一條很大的大魚,和好幾樣菜,我和妹妹比賽,一人吃了一大碗米飯。

中午我和妹妹睡了一覺,下午媽媽和姑姑就帶着我和妹妹一起去了奶奶家旁邊的小河邊,小河邊有已經開了花的桃樹,還有高高的蘆葦蕩,就在小河的對面,我們還跳到對岸去蘆葦叢裏玩了,那個蘆葦從比我媽媽還要高,大約有兩米那麼高了,只要你躲在裏面,誰也看不見你。

小河裏流着清澈的水,水很清晰,在水面上都能看見很深的水底,旁邊還有人在釣魚。然後我和妹妹在水邊玩,突然姑姑跑過來,說她找到一種她們小時候經常吃的東西,裏面的果肉很甜。然後姑姑就帶我們去她找到那個菜的地方,我們一開始看不見,結果妹妹看見在黃色的一個小草裏面包着有那個東西,我們就開始找那個草,那種草長得比較細,她們找了很多,但是我才找到了一個,妹妹說太少了她還要找,但是姑姑說這麼多不夠你吃的嗎?

然後我們就回去了,回到奶奶家,妹妹寫她的作業,我畫我的畫,媽媽讓我快點畫,因爲這是美術老師佈置的作業,老師說是週五就要上交,但是呢,現在已經週六了。

到了晚上我們吃完飯,然後就吃了點水果玩了一會兒,就睡覺了

我們的節日清明徵文 篇六

窗透初曉,日照西橋,雲自搖。

清明就在繁忙中不知不覺地來到。

回到故鄉,恍如遺世,不見日常的高樓大廈,只見黑白色的老臺門好像昔日的照片,輕輕翹起的屋檐述說着江南的古老,歲月漣漪磨損了的門檻旁一隻靜臥的花黃狗兒默默地看蝶兒繞花吟,花顧水中影,在微風中梳理細膩的毛,淺淺地笑。

爲何身在清明的江南,只想倚望春水綠如藍?

清明節氣,萬物伊始,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遠離紛繁事物。去田間踏青,只見阡陌交通。路上淡紫色的野草直衝天空,向頭頂的飛鳥叫囂。路旁油菜盛開,沒有人讚美,沒有人欣賞,只是靜靜地開在天地之間,淡然卻蓬勃,黃得一發不可收拾,就像黃顏料從天傾瀉,在空中瀰漫。也有五彩的風箏悠然地在空中俯視大地,像一朵有色的雲。好像這盈滿天地之間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向上,好像我周圍的空氣都是豎直向上的,萬物就是那麼有朝氣。我笑,在如山的作業間彷徨,尋不到這樣的天堂。

不高的山上漾開了綠色,猶如天地正在上淺綠色的淡妝,每一痕,都精心所畫,卻散散零零,更似自然隨意。雲醒了,於是雨上清明,風,微微送來雨腥味,雨,飄飄灑灑地佈滿空間,分不清是山巒翠樹還是雲霧霞彩,辨不出是田野苗圃還是溪流曲徑,一陣煙雨融化了天地,把所有的色彩都捧在手裏。

色彩交疊,線條參差,雨輕吟淺唱。就像水彩在水中渲染;就像深深淺淺的色彩有了生命,肆意流淌;就像大海漲潮時波浪的共鳴;就像牀前的風鈴在訴說着江南的墨韻色點,擦皴水影……就像遠方有琴,愀然空靈。

雨中飄來清香,青的味道,好像驅散了空氣中原本的糟粕。路邊的青都靜默着,好像都是大師,袖手無言味最長。狗兒輕邁着步子,在微雨中踏着沒蹄淺草,悠然地行走。成雙的鳥兒品味追逐的快樂,便把垂釣春水的柳枝作爲中轉站。悠悠的,幾篇柳葉脈脈含情地飄下……

我走在一條田間小路上,一邊走着,一邊忘記了自己在幹什麼,更說不出曾經的焦頭爛額是什麼樣子,也記不清考試後悲傷快樂是什麼感覺,一切都溶在了清明的雨裏。

我們的節日清明徵文 篇七

清明來臨,春風細雨杏花歸。

古往今來,關於清明的文字大多飽含着淚水與哀思,從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到白居易的“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她更像是一株株青柳,隨風搖曳着纖細的枝條,召喚着遊子歸鄉的腳步。

年少時感知的清明,總與烈士紀念碑分不開。每到此時,我都要和老師同學一起去烈士紀念碑前掃墓。浩浩蕩蕩,將各樣的紙花獻給不畏犧牲的烈士。但如今所感知的清明,是親人腮邊那滴眼淚,是故人墳前那縷青煙,隔着空間和時間的距離,連着天堂與人間的祝願,用悽苦纏綿的雨絲,訴說着剪不斷的離愁別緒。

陵園和公園相隔不遠,掃完墓後,大家會騰出時間在山丘上踏青,我分明看到地上的草,正從枯根中擠出一絲綠,雖不旺盛,卻透着春的生機。幾株不畏寒的無名花,悄然地開着。所以,清明不僅有祭掃墳冢生死離別的悲酸淚,也有踏青賞綠生機盎然的覓春行。

既如此,到底何謂清明?古人眼裏,清明是佳節,親朋相約出門旅遊,盪鞦韆、蹴鞠、插柳;老人眼裏,清明是祭祀,墓前培土哀思如潮,有素花、眼淚、紙灰;孩童眼裏,清明是一朵小白花,是長長的隊伍,沿途春苗青蔥、彩蝶紛飛;詩人眼裏,清明是景象,是催生麗辭佳句的意境,杏花、春雨、斷魂……日曆裏,清明是節氣,陽光露水、細雨和風,是點瓜種豆、植樹造林的好時節;歷史裏,清明是一幅風俗畫,彰顯一個時代的氣質;政治裏,清明是一種作風,高風亮節,道明公正。

然而,在我年輕的心裏,清明是一種味道,是青草、葉子的嫩香,是香燭、紙錢的青煙,是雨水打溼泥土的氣味,是遠處飄來的酒香。清明是一種心情,祭祀沒有悲傷,是看望,是想念;踏青沒有縱樂,是清閒,是明朗。清明是一種文字,下筆沒有濃豔綺麗,飄逸豪放,有的只是新芽吐芬芳,綠草映春意。清明讓春天悄悄到來,讓生命感受“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妙,感悟“一日之計在於晨”的可貴。

春風細雨裏,你看河堤上,柳條舒軟展新姿,隨風飄舞春之秀,一切都那麼清新明淨、生機勃勃,透着春的氣息。清明是哀思的季節,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我們在哀思中暢想未來,因爲春暖的時候,花總會開的……

我們的節日清明徵文 篇八

回首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重陽,中秋。哪一個不是喜氣洋洋,熱熱鬧鬧!唯獨它,成爲了“愁”的代言詞。愁,心上的秋。秋天……

渾渾噩噩的人們總是忘卻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總是忘記我們居住地的原本面貌,這是所有忙碌的人類和大自然的又一次親近,每到清明,男女老少紛紛結伴同行到山澗野外,古人稱此爲“踏青”、“春”。清明成爲春遊宜人的盛節。因而說這是人類又一次延續與大自然十分的親近,也是所有生物欣欣向榮和大自然再一次的親近……可這卻也是一個收起歡顏開始緬懷的圓點,人們在這天開始前往那個曾經荒遠的區域。從前的悲傷,開始延續着……

歷史的風風雨雨儘管無情,卻無法沖淡我們對故人的懷念;歲月的河流盡管匆匆,卻無發沖掉我們對故人的思念。他們曾經的歡顏,我們曾經熟悉的輪廓,他們和我們的談笑風聲彷彿仍在耳邊迴響。他們的離開,誰又情願,這是百般無奈。

在這季節,涼風颳傷了我的納悶,我的無奈。望着這荒亂的墳墓,這淒涼的滿地落葉與殘枝,心裏很是沉重。樹梢上的黃葉枯萎而落,無情的風把它吹落。最終,是誰充當了劊子手結束了它?萬物總無情,但那活在我心中的那團熊熊火焰,卻不曾熄過,雖然他們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氣息卻似乎還縈繞在我們身邊,伴隨着我們的悼念。

每逢清明倍思親,又到春天,又將清明,每逢此節人們都以各種形式悼念已故的親人;從春秋介子推因由的寒食節,秦漢就行的掃墓,到現代子孫的尋根歸祖,貧富無分一代一代的都在承襲這人間的親近……這是我們對仙去的故人,緬懷曾在人世間,漫長一生數也數不清的的親近。這是中華民族多麼偉大的情結。

而仙逝的他們真的知道嗎?我想,不僅僅我們要對於他們的死充滿着哀悼與悔恨,我們應該在有生之年好好珍惜這一個個我們應該珍惜的人,好好善待和親近自己,好好善待和親近親人朋友,好好善待和親近所有認識的人,一面之緣或是一笑而過的朋友們。不要在生前不聞不問、不賢不愛、不和不睦、不敬不愛……我想我們應該至誠至愛地多多在人間至親至近。我們用一束鮮花或文字默默地悼念親人朋友,我們也會感受到逝去的親情友情依然留在身邊,從而也會竭力去積累更多的人間的親近吧?

清明紛雨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親人、友人們,請接受我的禮物,那是一串微帶鹹澀的水珠,是用我的思念和淚水穿成,它會帶着我的祝福穿透地層,滋潤你們的心田……

我們的節日清明徵文 篇九

那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緬懷先烈祭奠已逝的親人。

那一天,天空陰沉的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滿山遍野的桃花開了,像一朵朵朝霞輝映下彩色的浮雲,在這陰沉的氣氛,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的展現,別有一番雅緻,韻味。雨,越下越大,由淅瀝的小雨變成傾盆大雨,彷彿蒼天也在悲痛的哭泣。

曲折蜿蜒的小道,路人面帶愁容,失魂落魄的站在親人墓前,久久不肯離去。這裏躺着他們最親的人,怎能不讓人留戀?可是他們再也醒不來了!

於是,擰開祭奠的酒,一半獻給先輩。一半,麻醉悲傷的自己。可是,又有什麼用?到頭來只不過是“舉杯澆愁愁更愁”罷了。

天空愈加陰沉,遠處,就像被輕紗籠罩起來。我和爺爺走在掃墓的路上,近了,更近了,哀思,悲痛的哀思,充滿了我的心。悲痛,沉重的悲痛,縈繞在我身邊。這裏躺着最親的人啊!卻永遠,醒不來了。

改革開放,可最親的人感受不到。我們吃上雪白的饅頭,用上明亮的燈,穿上溫暖的衣服……可是,在那個戰亂的年代,那個貧窮的年代,先輩爲了我們,付出多少?

掃出一片空地,拿出祭祀的祭品。爺爺跪了下來,我也跪下。我強忍着閉住自己的眼睛,沒讓眼淚掉下。可是,那又有什麼用?——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早已掛滿我的臉。

紙燒成了灰,被微風吹散了,冥幣燒完了,被風帶走了。風兒啊風兒請帶着我真摯的祝福,到太爺爺那兒,寄託我們悲痛的哀思;風兒啊風兒請帶着我們的問候,到太爺爺那兒,最近身體還好嗎?

我默默地哀悼,想起太爺爺生前對我百般寵愛,一滴熱淚掉下。想起我被一羣孩子欺負,是太爺爺幫了我。想起……一幕幕往事浮現在我面前,我,真的好害怕。

如今桃花成蔭,愛吃桃的太爺爺卻不在了,物是人非!物在人沒!

該走了,可我還不想離開。慢點兒走吧,讓我再看一看太爺爺。於是,我回頭望着,望着……

窗前的那棵柳樹,在大樹的呵護下,茁壯成長。可是,雨還在淅瀝淅瀝地下。我知道它會守護它一輩子,而它,也會思念它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