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一等獎多篇

徵文稿1.22W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一等獎多篇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一

文明伊始的那一刻起,人類對夢想的探求就從未停止過。歷史、此刻和將來,都有着無數鮮活躍動的生命前赴後繼。他們身上有着太多相似的閃光點:他們的執著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們的勝利是人們共同的驕傲。

亂世,出英雄。

他自幼聰慧,少年時就開始潛心鑽研天文、數學和機械等科學理論。年紀輕輕就被推崇爲“博學多識”,被派到華林學省進行學術研究。後來,生活的艱辛和社會的動盪都再沒能讓他停止下鑽研和思索的腳步。他的嚴謹是空前的,“搜煉古今”,反覆實踐,絕不盲從。那些曾在他腦海中靈光一閃的念頭,被他落實在了紙張上,落實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他一直被世人崇敬,因爲他創造的科學成就輝煌得讓人歎服和景仰。

祖沖之,他的名字被人們定義爲一個科技的巔峯時代。

苦難,造人傑。

他飽經磨難,年幼時國家衰亡,外敵入侵,民不聊生。他懷着滿腔報國熱血,在清苦艱難的條件下努力鑽研。後赴美留學,成績優異,卻毅然放棄優越條件,回國振興中華。沒有什麼阻擋得了他,他事事奮勇當先,親力親爲。茫茫戈壁,只有他孤寂的身影在反覆地勘測、估算。8年的日以繼夜,毫無怨言。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爲祖國核彈事業的突飛猛進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生前隱姓埋名,但生後他的事蹟被所有人欽佩。

鄧稼先,他的名字被人們劃分爲一個無私的奉獻羣體。

中國夢,是一個十四億人的凝聚。

青年夢,是一個青春無畏,積極奮勇的沸騰。

科技夢,是一個追尋已久卻從未終止,充滿無盡未知的旅途。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我們知道,前人耗盡生命的燭燈,爲我們開闢的天地,是世間真真正正的獨一無二。它無時無刻不警醒着我們:發展,奮勇,創新,圓夢。我們的夢想意味着我們應該走得紮實,走得遠。正是這樣的信念,讓我們從上世紀的屈辱,到這個世紀的世界大國。科技讓我們不斷進步:讓外國的貨架上,有了“made in china”;讓航天探索的道路上,有了中國的腳步;讓世界的目光中,有了我們的奇蹟。然而我們要走的,遠遠不止於此。

夢想從未止步,少年理當自強。我們不僅要實現我們的偉大復興,更要去開闢未來,開闢一個我們的夢想時代。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二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關於自己未來的夢,而這個夢也正是少年們爲之努力與奮鬥的目標。我的夢是科技夢。

巍巍中華,有着五千年的歷史,也有着無數令中華兒女爲之驕傲的科技成果。那一串串的科技之光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熠熠發光。

古代中國——科學技術成就輝煌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古時候就已經舉世聞名,爲當時人類提供了不少便利。西漢時期,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公元105年左右中國科學家蔡倫又改進了造紙技術,從而使造紙技術在中國迅速推廣開來。到唐朝,中國科學家發明了火藥,並在公元9世紀首次將其用於戰爭之中。在11世紀中期的宋朝,中國科學家發明的指南針和活字印刷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指南針與火藥的出現,造紙術與印刷術的發明,把中國引向了世界科技的巔峯,使中國成爲了萬衆矚目的焦點,讓當時中國的商業更加繁榮。著名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認爲,中國“在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

如今中華——科教興國面向未來

雖然中國的科技在明清兩代時因皇帝的愚昧,閉關鎖國發展而停滯不前,但這都是過去,如今,中國的科技發展與歐洲其他國家的距離正在逐漸縮短1959年,地質學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陸相生油”理論,打破了西方學者的“中國貧油”說;1960年,物理學家王淦昌等人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學家們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1966年,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成功;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70年代初期,數學家陳景潤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着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邁進了一大步。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中國的科技掌握在我們這羣少年身上,中國的未來也由我們這羣少年創造。少時的我只知道幻想未來,幻想自己可以去創造科技,創造奇蹟。而現在的我懂得把幻想付諸於行動,雖然我知道在追尋科技之路上肯定會佈滿荊棘,充滿艱辛與困苦,但是我不怕,只要我心中充滿信念,我的夢就一定會實現。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三

擡頭看,北斗組網,戰機翱翔;俯首察,蛟龍深潛,稻穀飄香;放眼望,國泰民安,盛世輝煌。六十多年來科技發展,積貧積弱的中國早已載上強國的夢想,揚帆遠航。

科技,彰顯中國砥礪前行的新奇蹟。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有海無防,香港被佔,國土被侵,人民被殺,我們有心而無力。銀河號被查,大使館被炸,我們空有怒火而無可奈何;強盜的飛機被騷擾,我們只有落後的殲-8……沒有實實在在幹出來的力量,我們的屈辱無論如何不會減少,正是無數志士的埋頭苦幹,纔有了遼寧山東劈波斬浪,飛鯊威龍呼嘯天空,殲-20戰機的自主研製,東風-41洲際戰略核導彈的威懾,海陸空的協調演練……幾十年來的櫛風沐雨,才讓那些揹負着苦難的日子,迎來了安穩和平的此生光陰,才讓“不被欺辱”的簡單夢想,迎來了強國道路上的盛大開放。

科技奏響中華強國夢的主旋律。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陸月球背面,實現中國人民一代又一代“望月”的浪漫夢想,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使中國與科技前沿僅差一步之遙;“雪龍2”登陸南極首航成功,將中國人的腳步散落在各地四方;北斗導航全球組網進入衝刺期,擺脫了美國如影隨行的窺探和控制;5a商用加速推出,讓中國科技領跑世界……無數的成就,強大了國家,振奮了民心,鼓勵更多年輕人選擇用科技報效祖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老一輩科學家有“做驚天動地事,當隱姓埋名人,戈壁寒暑成大器,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驚天壯舉,新時代的科學家也有“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民族振興,國家強大。”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並不總是一馬平川。科技強國路上難免遇到阻力,或有強權打壓,或有治理困境,但我們有無數風華中茂的年輕科學家,有老一輩專攻一術的業界脊樑,有衆志成城,堅定不移的決心,定能撥雲見日,望見強國路上的累累碩果。

再回首,拳握古今,肩挑明,國民齊心見證大國崛起;睹當下,鍛自烈火,履過薄冰,科教興國事業如日中天;望明朝,國泰民安,車水馬龍,發展創新開啓新航程!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四

當歲月輕染,穿過五千年的風雨,當時光溫潤,鑄就五千年的輝煌。輕撫歷史的畫卷,回望中華民族走過的漫漫征程,堅實的足跡,鐫刻着美麗而溫馨的記憶。

披千里冷月寒星,望一路鼓角連營!輝煌在這一刻仰望,仰望那一段記載輝煌的崢嶸歲月。中華民族的滄桑鉅變,是科技創新、不斷髮展進步的成果,是無數炎黃子孫用智慧和科技創新精神凝結的累累碩果。

四大發明締結的文明在史冊中銘刻;絲綢之路上清越的駝鈴響徹在遙遠的異鄉。神舟飛船一次次地飛躍太空、嫦娥探月、港珠澳大橋開通、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5G網絡的使用……這些不勝枚舉的光輝成就,是我們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國家強盛的體現,彰顯着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大國風采。

站在時光的路口,回望歷史的暮靄煙雲。曾經,我們的國家也飽受風雨侵蝕,歷經磨難坎坷,是中華兒女們,傲然地挺起不屈的脊樑,砥礪前行,用拼搏和信念、科技和創新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民族精魂。

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這是古人神奇的暢想,在今天卻是美好的事實。科技已經走進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已成爲生活的新潮流。我們的衣食住行和通訊方式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高科技密不可分、深度融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中國要強盛,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搶佔科技創新的新高地,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國後,我們國家堅定不移地在執行科技強國戰略,驅動創新發展引擎,努力建設科技創新型國家。

2017年4月,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國產航母——山東艦,在大連正式下水,開啓了我國國防和軍事領域的新徵程;2019年9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隆重舉行,機場建設立足科技創新,開發應用多項新專利新技術,創造許多世界之最;2020年6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在茫茫夜色中進入浩瀚無垠的太空,成功完成了全球組網,創造了世界航天史的奇蹟。

科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科技創新更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體現,而國家實力是科技創新的保障。在新冠肺炎防控和抗擊中,中國智造再次展現了震驚世界的力量。10天建成了火神山醫院,熱成像技術快速鎖定疑似病例,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奔忙在抗疫一線……高科技元素的助力,提高了診治時效,堅定着中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時此刻,我願用最美的詩、最深的情,爲祖**親的強盛、爲那些用科技創新推動祖國發展強大的英雄譜寫一首激昂的讚歌。

今日的精彩依然閃耀光芒,祖國的未來更加絢麗斑斕。在時光的隧道里眺望,偉大的強國夢凝聚着每個中華兒女的遠大抱負,我們要把一個個美好的夢想描繪成民族的錦繡藍圖——爲了祖**親更加強大,我就要做其中一個勇敢無畏的追夢人,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勇攀科技高峯,樹立科技點燃夢想,創新鑄就輝煌的新理念,用科學技術和創新精神托起祖國更加強大的明天!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五

每一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目標,每一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夢想。青年,是華夏兒女繼承人,是龍的傳人。肩負着自己讓民族富強,科技發達創新的重大責任。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的新星。

隨着時代的變遷,古代人民飛天的願望早已不在是夢,古代的萬戶飛天雖然失敗了,可身爲後人的我們卻實現了他的夢想,實現了飛天的夢想。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它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標誌着中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直到今天,我們中國一共102次火箭,而其中成功發射的載人火箭就有5次:第一次是2003年發射的“神州五號”;第二次是2005年發射的“神州六號”;第三次是2008年發射的“神州七號”;第四次是2012年發射的“神州九號”;第五次是2013年發射的“神州十號”。這些火箭平均2年就發射一架,可想而知我國的航空事業發展是如何的迅速。在我國這102次發射火箭中,成功發射的無人駕駛的火箭更是多。這些都說明了我國科技發展的迅速。再放眼看看我們周圍,我們周圍的空調、電扇、電腦、手機,無一不是古代人民想都不敢想的,這些難道不是古代中國的夢,古代人民老少的夢嗎,他們都標誌着我們科技的巨大進步。

中國夢便是青年的夢想,青年的夢想便是科技的夢。現在在許多的學校都有什麼航母模型的比賽,飛機模型飛行的比賽,這些比賽雖然很微不足道,但它們卻是青年夢想的起步點。

中國夢,青年夢,科技夢,其實這些夢的本質不外乎是一個強國的夢。現在的我們還太過年幼,不能做什麼重大的事,能做的只有好好讀書,在將來回報祖國。所以請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六

在1840年,英國對我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之後,我們的國家就一蹶不振,度過了屈辱的__年。今日的祖國,已非往昔!

中國製造的高鐵是當今“新四大發明”之一,而新的“復興號”則是中國擁有完整自主產權的高鐵,應用的半導體和軟件都是國產的,它的時速可達每小時400公里。

飛機也是我們常用的交通工具,成飛集團的大飛機c919在2017年4月份已經首飛成功了,它的綜合性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完全可以與美國波音747和空客的a320媲美。

遼寧號是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它是保衛國家的利器,標誌着我們國家的實力,有航母自然就有護航艦隊,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也在2017年6月份完成了下水實驗,咱們的武器已經由進口模仿成功轉型爲自主研發出口了。

太空一直是我們人類的夢想之地,中國科學家圓了中國人民千百年來的飛天夢,從1999年到2017年,神舟飛船一共發射了11次。我們也要開始籌建自己的空間站了,可是光有空間站,運輸系統跟不上也不行啊,“天宮1號”貨運飛船的成功發射,爲我們建立自己的空間站鋪平了道路。

地上跑的、空中飛的、海上游的、天上轉的,我們全部都掌握了核心技術,再也不會被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進行技術壟斷了。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陳列在我國貴州的黔東南,它將爲科學家提供性能最強大的天文設備,能讓科學家清晰的觀察到各類星球的變化,這也標誌着我們將成爲科技大國。

我親愛的祖國,用行動圓了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強國夢。

祖國,我以你爲榮!我愛你!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七

夢想永遠是現在式,而決非將來式。——題記

夢想,如同童話般牽領着勤勞的華夏兒女編織着中國夢,一個民族的夢。

歲月悠悠,而中國夢一直在那流淌,傳承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四大發明將人的智慧的結晶傳揚萬里;嫦娥飛船載着夢想的結晶飛向月球。從萬里長城到水立方,從一葉扁舟到載人飛船,追夢人的腳步何曾停止。

驀然回首,五千年的漫漫長路,五千年的斗轉星移,五千年的世變滄桑,艱辛歷程隱隱可見:火燒圓明園、鴉片戰爭、南京大屠殺。這一幕幕都如利劍刺痛了華夏兒女的心靈最深處,心,在淌血。但堅強的中國人何曾就此淪陷於黑暗中?擦掉眼淚,揩乾血跡,展開不屈不撓的抗爭:孫中山大展文采治國,使祖國掀開嶄新並且輝煌的一頁!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承載億萬兒女的夢想。

如果說夢是一種慾望,那麼想就是一種行動,而夢想就是夢與想的結晶。

歲月的齒輪滾滾向前,科技進步也捲入時代的漩渦。

自上世紀末,中國經濟繁榮昌盛,各國“made in China”的商品也隨處可見,想到日用品,大到頂尖科技,中國所向披靡。

何曾想到,三百多年前,還是康乾盛世,沒有汽車,沒有電腦,也沒有載人飛船。如今,蛟龍、天宮、高鐵已橫空出世。“made in China”逐漸被“created in China”代替。

再看2011年底中國軍事力量世界第三,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中國本身耀眼的光芒不在埋沒。

從“made in China”到“created in China”,科技夢逐漸向現實靠近,種種成就逐漸匯聚成中國夢,而中華兒女仍在努力創新,他們認定,夢想是現在式。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八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5月30日是我國第__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長大了我想當科學家”,這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如今祖國的花朵已長大,夢想雖未如願,但科學家們鍥而不捨、甘於奉獻的精神卻無時無刻不在激勵着、影響着我們。今天,少年們,請繼續懷揣“科技夢”。

築牢思想根基,“科技夢”需有“勞筋骨、餓體膚”的決心。擦亮“奮鬥”底色,永葆“奉獻”情懷,魯迅先生曾談到“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科學的研究從“進食”到“消化”再到“產出”是個漫長的過程,需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情願,更要爲國爲民“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抱負。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研究、應用與推廣,創建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不斷刷新畝產紀錄闡釋了“讓大家吃飽又吃好”的畢生追求。嫦娥工程總指揮葉培建克服一個又一個挑戰和困難,實現了國人“蒼穹逐夢”的期待。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這是國士無雙的共同標籤,在科技強國的道路上,我們都不是旁觀者,要堅定“四個自信”,築牢思想的根基,不畏險阻,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當科學金字塔的墊土者。

夯實學習地基,“科技夢”需有“好讀書、求甚解”的誠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 。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嚴謹的科學研究更離不開龐大的知識儲備,所以我們必須有“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下一番心無旁騖的功夫,在“讀”“學”“做”中堅定“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治學之道。在孜孜不倦中錘鍊能力,以“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爲座右銘,汲取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精益求精的精神能量。科技是撬動地球的槓桿,要秉持着強烈的創新熱情和信心,在實踐中攻堅克難、追求卓越。

拓寬進取路基,“科技夢”需有“重執着,貴堅持”的恆心。“勝利往往產生於在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科學研究沒有捷徑可走,有志者應腳踏實地、着眼於小、努力進取。高水平的研究結果離不開“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着、良好的科學作風及持之以恆的精神。“苦心人,天不負”,FAST工程奠基人南仁東帶領團隊20多年嘔心瀝血做研究,讓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成爲看得最遠的國家。這些“科技革命”上的開拓者,用生命講述了科技人的勇敢和堅持。打破了我國科技重要領域一度被“卡脖子”的現狀。“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勇攀登科技高峯的路上,大家都是戰士,“號角”吹響時,衝鋒是對青春最好的獻禮。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少年們,“科技爲民,奮鬥有我”在這你我責無旁貸的戰場上,請繼續懷揣“科技夢”,爲建設科技強國匯聚磅礴力量,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九

昔,借渾儀,觀絢麗星河,聽筒車,擊歷史長河,今,憑“嫦娥”,覽月背之景,乘高鐵,睹山河萬里。

溯古觀今,科技之力貫穿中華之魂。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背後是科技的推動。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點燃中國夢。

科技爲燈,照我盛世和平夢。當一架架戰機飛過天安門,一輛輛戰車駛入閱兵場,我們感受到了祖國軍工事業的強大。今日的我們能遠離戰火,享歲月靜好,皆因鋼鐵長城築國之屏障。數百年前,夜郎自大的清帝緊鎖國門,使全國科技遠遠落後於世界的腳步。當英美的機械聲響起,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愚昧軟弱的統治者用一篇篇條約書寫了中國近代史的屈辱篇章……彼時他們沒有科技,沒有能力,在歷史的浪濤下被迫艱難前進。而如今的新中國着眼於時代大局,從“一五”到“十三五”,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改變了科技落後的面貌,纔有了中國如今國際地位的提高。可見,科技點燃和平夢。

科技爲光,耀我千年復興夢。古代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科技大國。文化,思想,科技都走在世界前列。當世人觀蠶蛾,中國的土地上已經出現了華美的絲綢;世人持陶瓦,中國的土地上已經有了細膩的瓷器;當世人爲地震所擾,中國的土地上已有了先進的地動儀。當四大發明飛越歷史的星河,我們不難看出古代中國科技之繁榮。既有復興,我想,復興的鑰匙,就是科技的復興。

科技爲火,燃我華夏復興夢。無可爭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歷史的經驗使我們明白,科技發展必然推動經濟的繁榮。在大數據時代,科技永遠是發展的首要驅動。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的進步,更便捷的生產降低了生活成本。科技更促進了新產業的出現,作爲一代年輕產業,計算機行業以它深厚的科技底蘊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這背後我看到的是科技助動的繁榮。科技助推中國夢。

神舟飛船在太空飛翔,北斗衛星爲我們指明方向。當科技之火點亮文明的古國,東方巨龍正展現出它的創新與活力。科技築我中華魂,科技燃我中國夢。

科技強國築夢未來徵文十

欲國強,必先聚神凝魂,以科技助其萬年久立。“中國”二字正以5G速度刷新世界的認識,用實際行動書寫什麼是“傳奇”。

“民以食爲天”。嚴峻的疫情下應有很多人會感到疑問“封閉管理下,中國的糧食夠不夠吃?”袁隆平院士曾說到“中國這一代年青人是最幸福的,他們沒吃過缺糧少糧的苦。”如今中國的糧食儲量完全可以在不進口條件下實現自給自足。從中國最北端的寒地水稻,到最南端的南繁基地;從東海“開漁”到西部的節水農業、海拔最高的數千座溫室大棚;從傳統農耕文化到現代農業和新農人羣體……科技對中國農業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響亮的回答了“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這一世紀之問。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拼命到底。”《流浪地球》的成功上映給中國科幻電影行業樹起了一座里程碑,緊隨其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亦是使動畫電影行業向前邁進一大步,成功打破了歐美對科幻電影以及日韓對動畫行業的壟斷。中國人也首次在科幻電影製作中“拯救全人類”。“我命由我不由天”既是哪吒對命運不公的斥喊,也是中國影視行業的“示威”。如今,越來越多精品影視出現在衆人眼中,見證着中國影視業的飛速發展。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從“兩彈一星”到“神舟”再到“北斗”,歷史一再證明,中國科技的發展,靠的就是自主創新,靠的就是不屈不撓。“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要不來,討不來的”。要想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掌握主動權,就要化“爲我所用”爲“爲我所創”。“我們是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在跑馬拉松”一位北斗研究員這樣形容,他們不敢鬆一口氣。在今天當“北斗三號“劃破蒼穹,衝向太空,他們依然沒有放慢腳步,並堅定許諾還會給世界帶來更多驚喜。

高樓萬丈平地起,手可摘星辰。神舟飛天創造了“中國高度”;蛟龍潛海成就了“中國深度”;中國高鐵刷新了“中國速度”,“天眼FAST”拓寬了“中國維度”……中國正不斷擡高世界標準。身爲學生的我們更應立足當下,化筆紙爲刀槍,挺起中國脊樑。

蛟龍長嘯,聲陣四方。科技於蒼莽中凝起中華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