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立夏繪蛋作文精彩多篇

立夏繪蛋作文精彩多篇

立夏作文 篇一

我們班在“立夏”這天進行了“拄蛋”活動。

同學們都帶了不同的蛋來參加活動,孔晨涵和吳詩珩開始了他們鵝蛋的“拄蛋”比賽。只見她們用力地頂住對方的蛋,面紅耳赤不分上下,突然“啪”的一生,吳詩珩的大鵝蛋被頂破了。

我和石憶益開始了比賽,我帶了一個茶葉蛋,她帶了兩個鴨蛋。我們先用尖尖的箭頭頂了一會,鴨蛋先碎了,接着圓頭對圓頭,我們用盡全力狠狠地頂向對方,“啪”的一聲鴨蛋又碎了。

石憶益她害怕了,不肯拿出另外一個鴨蛋跟我比,想不到笑笑茶葉蛋贏了比它大了許多的鹹鴨蛋,太開心了!

“拄蛋”太有趣了,明年“立夏”我要準備一個大鵝蛋,爭取拿個“拄蛋”王!

立夏作文 篇二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度,交立夏節氣。這個季節,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被確立了,預示着季節的轉換,爲古時按農曆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如《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縷煙鳴。又五日,販繃出。又五日,王瓜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其實,按照現代氣候學的標準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進人物候學上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如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驕《山亭夏日》)的夏季。而東北、西北部分地區,這時剛剛踏人春季。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如華北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多在18一20℃之間波動,正是“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晚春〉)的仲春或暮春季節。

“立夏”作爲一個季節的開始,自古人們都十分注重。如據《禮記·月令》篇記載,在立夏那天,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舉行迎接夏天的禮儀。回來後要賞賜諸侯百官,令樂師教授聯合禮樂,令太尉引薦勇武、推薦賢良,並令主管田野山林的官吏巡行天地平原,代表天子慰勞勉勵農人抓緊耕作。天子還要在農官獻上新麥時,要獻豬到宗廟,舉行嘗新麥的禮儀。在民間,同樣也要在“立夏”之日“供神祭先”。

如顧祿《清嘉錄》雲:“立夏日,家設櫻桃、青梅、麥,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見三新。”這裏的“神”指民間信仰中的神靈,“先”指祖先。表示有了新的收穫,首先想到的是獻給神靈與祖先享用,且有告訴神靈與祖先,這些蔬菜、糧食已經收穫之意。同時,“立夏”以後,天氣漸熱,危害莊稼的冰雹災害會開始出現並漸多起來。

於是,古時農人又有立夏日於郊野祭攘雹神之俗,以祈消去雹災獲取豐收。如《高陽縣誌》雲:“立夏節,置備祭品,並備墨魚一尾,麪餅一張,赴郊外十字路口旁,將魚與餅埋於地下,祭祀雹神,祈免雹災。”另一方面,“立夏’舊以後,暑熱日勝,人常會出現身體不適,或消瘦,或食慾不振,或睡眠不佳,或整日昏昏欲睡、氣虛神倦、乏力等“疰夏”症狀。因而,千百年來,各地還形成了在“立夏”日魘夏的習俗,以祈免受疰夏之苦。其習俗有吠季、替麥穗、食梅、飲七家茶、試着葛衣等。

立夏時節,夏收作物進人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年景基本成定局,如農諺就有“立夏看夏”之說。而“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之農諺,則說明此時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大忙季節,同時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十分重要,所以范成大在《村居即事》中感嘆:“綠滿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種田”。另一方面,江南在立夏以後,將進人“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的梅雨季節。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農田管理既要防止漬澇災的同時,還要謹防因雨溼較重誘發的各種病害,如小麥赤黴病。另外,在“四月清和雨乍晴”的乍熱乍冷天氣條件下,要注意棉花炭疽病、立枯病的暴發流行。管理上要早追肥、早耕田、早治病蟲,以促早發。

就茶樹而言,此時節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會老化,如民諺所云:“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因此要集中精力分批突擊採製。華北、西北等地,雖氣溫回升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對春小麥的灌漿以及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春作物苗期生長十分不利,應採取化控、中耕、補水等多種措施抗旱防災,以爭取小麥的高產和確保春作物幼苗的健壯生長。

立夏作文 篇三

與立夏相關的民間諺語很多。有盼望下點兒雨的:“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有盼望在炎熱開始之後身體仍然健康的,於是“稱人”:“大秤稱一稱,流汗去百病。”有表現這一天烹茶、飲茶的:“不飲立夏茶,一夏苦巴巴。”

立夏,是四月節,爲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禮記·月令》記載,周代每逢這一天,皇帝必親自帶領公卿大夫到京城的南郊迎夏,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隆重典儀。這種迎夏禮,爲歷代統治者所承傳。到宋代時,皇帝還要向大臣們賜茶、賜冰,以防暑防病。

古代爲什麼如此重視立夏呢?

我國素以農立國,春天插秧是禾翟的肇始,到了夏天,除草、耘田,亦是重要的農事活動,否則難有秋獲冬藏的好收成,所以各朝各代十分重視這個節氣。同時,皇帝迎立夏於南郊,原本是一種祭祀,“漢朝帝永平二年,是歲,初迎氣於五郊”(資治通鑑);“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車服皆赤,歌未明,舞如迎春”(《續漢書》)。

爲什麼必須在南郊迎夏呢?因爲南是祝融的方位,屬火,祝融本身就是火神。

民間在立夏日,以祭神享先,嘗新饋節以及稱人、烹茶等活動爲主。

嘗新即品嚐時鮮,如夏收麥穗、金花菜、櫻桃、李子、青梅等。先請神明、祖先享用,然後親友、鄰里之間互相饋贈。

立夏烹製新茶,是宋元以來的習俗,實際上是民間茶藝比賽。家家選用好茶,輔料調配,汲來活水,升爐細烹,茶中還摻上茉莉、桂芯、薔薇、丁檀、蘇杏等,搭配細果,與鄰里互相贈送,互相品嚐。一些富豪人家還藉此爭奢鬥闊,用名窯精瓷茶具盛茗,將水果雕刻成各種形狀,以金箔進行裝飾,放在茶盤裏奉獻。文人墨客則要舉辦“鬥茶會”,品茶食果,分韻賦詩,以示慶賀。

立夏稱人,此俗時興於南方,據說起源於三國時的蜀國。劉備死後,諸葛亮把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請劉備的繼室孫夫人帶養。這一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着趙子龍的面給阿斗稱了體重,悉心養護,到來年立夏再稱一次,看體重增長多少。此後便流傳開去,成爲立夏稱人的習俗。當然,立夏稱人的起源,還有其他的說法。

在古代的立夏稱人,分室外、室內兩種。於室外懸秤於大樹上,主要是爲老人和孩子稱體重,以驗一年的肥瘦。室內則懸秤於屋樑,婦女們互相稱量,笑語紛飛,成爲一種閨房遊戲。清代詩人蔡雲曾寫過這樣一首詩:“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爲掛量才上官秤,稱量燕瘦與環肥。”

至今,一些地方仍流傳在立夏日,吃“立夏蛋”,吃螺螄,吃“五虎丹”:紅棗、黑棗、胡桃、桂圓、荔枝,是立夏嘗新古風的遺存。

立夏的作文 篇四

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讓我告訴你吧,今天是立夏節氣。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鬥蛋比賽。第一局我和我的同桌鬥蛋,我同桌認輸我自動勝出。

第二局我和張左右比,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蛋和張左右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輸了。但我並不服輸,我又拿了一個“寶蛋”又和我的同桌何靖鬥。我勝利在握地說:“我的蛋肯定會羸,你還是乖乖認輸吧!”何靖什麼也沒說就開始應戰。突然蛋殼破碎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以爲是何靖的蛋碎了,一看原來是我自己的蛋碎了,我懷疑何靖用了“調包計”,可是這個問題立刻被我否定了,我灰溜溜的回到座位上。

這時我看見舒帥就要得到“蛋王”的稱號了,我想去阻止他,但又無能爲力。最後舒帥成了我們班的“蛋王”我懊惱極了。

立夏作文 篇五

說起立夏,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那轉暖的天氣,還是隻是一個節氣。對於我來說,立夏是一道美食,是一次有意義的體驗,更是美好的童年回憶。

記得去年的一天,爸爸看着掛在牆上的日曆,一拍腦門說:“今天是立夏,我們小時候每到這一天總是會燒立夏飯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的童年吧!”一聽說要燒立夏飯,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立刻跑到外公家院子前那寬敞的場地上,找石頭、搭竈頭。一會兒工夫,竈搭好了,我的汗也來了,手也紅了,可我卻樂此不疲 。爸爸也拿來鏟子在竈膛裏挖了個坑,並放入一些小石子,我很疑惑。爸爸笑着答道:“挖坑能使竈膛更大,空氣更流通,有利於燃燒。放一些小石子可以使熱量不會很快散去。”噢,沒想到玩中也能學到知識。科學知識真是無處不在呀!這時候,媽媽把淘好的米、洗好的豌豆、切好的鹹肉,一併放入鍋中,最後放入適量水。一切準備停當,就開燒了。橙色的火焰在鍋下跳起了舞蹈。我的心情也像火焰一樣無比興奮。一會兒,鍋裏的水發出咕嘟咕嘟的響聲,水開了。我愈加興奮了。但我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爲了不把飯燒糊,我改燒小火。當鍋裏傳來嗶嗶叭叭的聲音時爸爸讓我停火。緊接着,飯菜的香味從鍋蓋的縫隙中竄出,我不自覺地咽口水。幾分鐘後,我打開鍋蓋,一股濃濃的飯香味撲面而來。白的飯、青的豆、紅的肉,那副可愛的畫面引入我的眼簾,刻入我的心間。我趕緊用筷子夾起一口嚐了嚐。啊,怎一個“鮮”字了得?

吃中飯了,我把立夏飯也端上來桌。我們一家邊品嚐這初夏的美味,邊聊着立夏那些事。

爸爸說,他小時候,同村的幾個孩子會在立夏的前一天會分頭行動:“偷蠶豆”的,抓野味的,帶鍋碗瓢盆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會在門外的場地上忙活開來:搭竈、撿柴、開燒……我彷彿聽到了鍋碗瓢盆的噼噼啪啪聲和着孩子們的嘻嘻哈哈聲,交織成一曲動人的歌。

外婆說,她小時候,大人們在這一天會給小孩子稱體重。據說:立夏稱一稱,體重不會輕。這樣的說法可真有趣。我竟看到了,一家的幾個孩子腰栓紅繩,爭着讓大人稱重呢……

飯後,我打開電腦,查詢“立夏”一詞,我看到了許多關於立夏的風俗:燒立夏飯、稱重…→←…我還看到了,吃立夏飯還有一年四季五穀豐登的寓意呢!

立夏,快樂多多,情意濃濃!“美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