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2021重陽節的話題作文

2021重陽節的話題作文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爲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那我們知道重陽節作文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重陽節的話題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重陽節的話題作文1

隨着候鳥遠走高飛,我們迎來了碩果累累秋天。金菊爭豔,秋高氣爽,金秋時節讓人心曠神怡。此時,九九重陽節帶着所有人對老人尊敬與愛戴,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重陽節前夕,我們去了外婆家,讓她們享享清福,一起來度過這個一年一度老人節。

“快,放面!”我和媽媽在廚房裏忙得不亦悅乎,這不,我們正在做第一道菜――長壽麪。我拿了一個雞蛋,輕輕沿着鍋碗一磕,蛋清和蛋白就都流到鍋裏了。我又加入青菜,堆點肉末,散點小蔥。一碗香噴噴長壽麪就做好了。“上菜――”外婆臉上皺紋剎那間沒了,而外公頭上白髮似乎也少了數根,一邊品嚐着長壽麪,一邊誇着我和媽媽傑作。“外公外婆,這長壽麪阿,可是我們用特別長面煮,你們吃了呀,保準能活到100歲,身體康健得不得了!”我調皮地對外公外婆說到。“你這丫頭!”外婆點了點我腦門。“上重陽糕!”只見媽媽端着一盤松軟可口重陽糕來了。“外公外婆,這叫‘九九重陽糕’。這個‘糕’阿,預祝你們步步高昇,上面畫兩頭羊,象徵‘重陽’,而這‘九’呢,古代時爲陽數,兩個‘九’在一起,就是最大長久之數,長命百歲不成問題!”看,外婆笑得連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

我們還上了西紅柿炒雞蛋、大閘蟹、雞湯……只剩下最後一道“壽比南山”了。

我們先將準備好哈密瓜、桔子、葡萄、蘋果洗淨、去皮,開始做我們招牌菜――水果拼盤。我先將哈密瓜分成4份,每一份我都將哈密瓜切成桃子模樣,把前端削得尖尖,後端削成圓圓,中間刻上一條縫兒,嘿!真像個‘壽桃’。我再分別刻上‘壽’‘比’‘南’‘山’四個字,放在盤子東南西北四個角,成了我主打。我再將桔子一週畫上波浪線,沿着波浪線把桔子分成兩部分,側面一看可真像花瓣!我接着在桔子中心插上了根牙籤,把葡萄插在牙籤上,葡萄就成了花蕊,兩種水果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朵‘花’。我把蘋果切成薄薄一小片,把它切成五角形,讓它與‘花’一起來當點綴。哇!我做水果拼盤還真不錯!我立即把它獻給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每一條皺紋上都盪漾着歡樂,笑得開心極了,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傑作,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外公外婆,這叫‘壽比南山’,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健康,天天快樂!”“好,好,每道菜都好。只要是我們外孫女兒做,樣樣都好!”……

唐代詩人王維有這麼一首詩:“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事情。我們不但要在老人節多幫助老人,給老人們多一些心理慰藉,其實我們要時時刻刻關注老人,從點滴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讓我們,去關心身邊每一位老人吧!

2021重陽節的話題作文2

1、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起源荒誕,隨着歲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漸淡薄,登高已不再是爲了躲避災難,而成爲人們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氣爽、山青雲淡的時節。此時登高遠眺,使人心曠神怡,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許多地方都在這期間舉行登山會。

重陽節前後,北京西山的幾十萬棵黃櫨變成一片徘紅,將西山裝點得分外美麗,別有風情。漫山遍野,猶似披上了一件紅色的盛裝。幾個親朋好友,三五結伴同登西山看紅葉已成爲北京人秋季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2、賞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黃蟹肥時。菊花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千姿百態,非常逗人喜愛。人們喜愛的不僅僅是她美麗的容顏,更值得稱讚的還是菊花剛強的氣質。在深秋的冷風中,唯有菊花爭奇鬥豔,使秋日多了生氣,多了豔麗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賞菊的風俗一直保留下來。在蕭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園裏還舉辦菊花會、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情景,吸引着衆多的遊客。

3、飲菊花酒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屈原的《離騷》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風俗早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後來,飲菊花酒又被附會上神話色彩,說飲菊花酒可以躲避災難。菊花在秋日冷霜中開放,氣味芬芳。人們認爲它是延年益壽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時候,人們便將花蕾莖葉一起採摘下來,和黍米一起釀製,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時候纔開壇飲用。

4、插茱萸

插茱萸的習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藥用植物,有益於內臟。晉朝的時候,人們就已認識到它的藥用價值,並開始種植。重陽時節,人們折下茱萸插在頭上,據說這樣可以抵禦寒冷,躲避災難。此時茱萸的作用已被誇大,成爲驅邪的神物。宋朝的時候,人們還給茱萸和菊花起了兩個雅稱,稱茱萸爲“避邪翁”,叫菊花爲“延壽客”。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真實地描述了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習俗,也表達了詩人渴望重陽節闔家團圓的願望。宋朝以後,插茱萸的風俗逐漸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視爲神物,僅僅是作爲藥材使用了。現在這一風俗已很少見了。

5、吃重陽糕

重陽糕是重陽節的應時食品,就如同元宵節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陽糕是用麪粉加上棗、栗子或其它乾果蒸製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時候,人們吃重陽糕頗有講究,還伴有一個小小的禮節。在九月初九這日清晨,長輩們將重陽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頭上,口中還祝福道:“願我的孩子事事皆高。”這是取“糕”與“高”同音,表達了人們對兒女的殷切祝福。人們認爲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徵着未來的日子步步高

2021重陽節的話題作文3

農曆九月九日,日月並陽,是爲重陽。因“九九”諧音“久久”,俗嘉其名,常於今日祭祖與敬老,取其長久之意。

長長久久的日子,子女心念父母健康長壽,父母唯望子女環繞膝邊。無奈人生易老,事業親情難兼顧,天南地北兩遙遙。龍應臺的《目送》,細緻地描述了這種感受:“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百度首頁上兩位老人的背影,伴着夕陽下並行的影子,緩緩走向大雁南飛的深秋。畫面如此安詳,就像你我每次的目送。終有一天,擁抱之時,開始爲父母滿頭的白髮而心痛,“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說與朋友,還有一種慷慨與灑脫,說與父母,真是一種悲愴。面對終將到來的別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最好的方式應該是珍惜當下吧,盡好爲人子女之孝。

自古烏鴉反哺,人盡孝道,天經地義。孝道應有三,即孝心、孝力和孝順。

沒有孝心的人,即便萬貫家財,也於孝無補。當然,有孝心無孝力,想盡孝道也是枉然:整日自顧不暇,拿什麼去孝敬父母?沒錢買肉,割下自己的臀肉給母親解饞;買不起活鯉,寒冬臘月用肚皮焐冰求魚——這種自殘式的封建愚孝,不過是得不到兒女孝敬的古人的可憐夢想。在市場經濟時代,想盡孝,還得盡力去掙錢,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創造美好生活。

老人的需求不僅有物質的,更多還是精神上的。要讓父母精神上充實愉悅,光孝不行,還得順,“老小孩,小小孩”嘛,多多寵愛他們,取悅他們,即使不在身邊,記得常打電話給他們,並且告訴他們,有他們的陪伴何等幸福。

羅素說:“一個人如果對自己身外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並從事適當的運動,那麼他的晚年生活就可能過得很好。”這話不假。以興趣爲基礎的情趣,可使老年人的生活品味高雅,才情煥發,退而不休,樂而忘老。

這就不得不推薦百度專門爲老年人推出的全球首個老年搜索引擎——百度“老年搜索它將老年人熱衷的如醫療、天氣、曲藝、花鳥、養生等網站在同一頁面列出,不用打字,直接點擊便可查找所需內容。通過這個便捷的窗口,老年人的興趣愛好有了海量優質信息的支持,從此日子不再單調,也不會寂寞,身心越來越歡快。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百度祝願天下老人精神矍鑠,樂而忘老!

2021重陽節的話題作文4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裏跳舞、唱歌爲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蘊着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着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爲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重陽節它又可以稱爲茱萸節、菊花節,甚至“野餐節”。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爲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爲爺爺奶奶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奶奶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孫子孫女的應該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笑着說:“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奶奶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奶奶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國慶節?”“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攙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邊談,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池水,飽覽壯麗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奶奶過老年節。上面綴着各種花紋,有的是嵌着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輕了五年。一家人嘴裏甜甜蜜蜜,心裏更加甜蜜。爽朗的笑聲傳遍了……

2021重陽節的話題作文5

今天是重陽節,我還像平常那樣早早的起牀,走去“小桔燈”培訓中心。到了“小桔燈”培訓中心,同學疑惑的問我:“重陽節是什麼呀?”我耐心地說起了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爲“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裏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裏就把瘟疫帶到哪裏。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爲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着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爲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着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着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裏,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擡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裏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怎麼樣?沒先到重陽節還有這樣的故事吧!

標籤: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