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精彩多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精彩多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篇一

歷史長河浩瀚如大海,在這漫漫的五千年間出現過不少歷史名人,由以忠誠出名的趙雲、也有以老奸巨猾出名的秦檜。但我不喜歡愛國的屈原,也不喜歡心狠手辣的曹操。我最喜愛、也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神機妙算的三國著名軍事家——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顧茅廬”……這些故事無一不表示了諸葛亮的才智多謀。但我認爲,最能表現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的故事是“空城計”。

諸葛亮在衆人慌張不已時能鎮定自若,設下空城計,這是多麼了不起啊!當時大部分軍士去運糧食了,城中只剩五百軍士,但司馬懿卻已經引領大軍來進攻了。諸葛亮靈機一動,令人大開城門,並叫幾人去城門灑水掃街,裝作旁若無人的樣子。他又領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上望敵樓坐下撫琴,一書童在旁握寶劍,一書童輕搖毛扇。司馬懿看到這一幕,以爲城中有埋伏,便快速撤了兵。就這樣,諸葛亮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救了全城人的命。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他能在最危險的時刻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化險爲夷,並保持鎮定。甚至在臨死前,他都擔心國家的安危,讓我感動不已。他就是在我心中最忠誠、最神機妙算的`軍事家——諸葛亮。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篇二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曹操是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但我卻極其喜愛曹操。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社會上沒有人認爲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樑國的橋玄等人認爲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從這些評價中便可見他年輕時的能力。

建安元年,曹操把漢獻帝挾持到許昌,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形式。聽到這個消息,離漢宮較近的袁紹對曹操嫉妒得咬牙切齒,十分後悔,痛罵他的卑鄙作爲。殊不知,明明是他沒有這份智慧以及深謀遠慮。

官渡之戰,羣雄實力最強的是袁紹,曹操最終戰勝其原因就在於能正確分析客觀條件,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所以能揚長避短,採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使戰爭向有利於自己的方面轉化,經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終於贏得了勝利。

赤壁之戰對於曹操是當頭一棒,但曹操不是一個輕易言敗的人。所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也絕非自吹自擂。赤壁戰敗,只不過把他從飄飄然的驕傲情緒中拉回現實。他並不爲了自己戰敗就急於“將功補過”,而是採取了一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纔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儘量把人才收羅到自己身邊,可見他的足智多謀。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勇氣和謀慮;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裸足迎才”的愛才之舉;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割發代首”的誠信;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廢除寒食節”的體諒民情;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提倡薄葬”的節儉;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在《龜雖壽》中體現的豪情壯志。

曹操不僅是軍事方面的人才,還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我喜歡曹操!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篇三

《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紙醉金迷,笑語嫣然,只不過是過眼雲煙;茫茫蒼穹之上,徒留你一人,匆匆走過,無痕跡——題記

南唐滅了,從前那個鼎盛的朝代,在你手中,轉眼間,灰飛煙滅了。

人去樓空,該走的都走了,該逃的都逃了,心愛的小周後此刻不知在對方手中受盡怎樣的羞辱,你站在毫無生氣的大殿裏,遙想當年這裏的燈火闌珊,心中一片悵然。夜涼如水,你踏上高樓,擡頭望着那如鉤月,恍惚看見了家,只是,如今的南唐,國破人亡,家對你來說,只是奢望。“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現在你心頭的滋味是怎樣的?是否只有苦澀了呢?一無所有的你,有多痛苦?歷史的濃霧中,你消瘦的背影,給人無限哀思。我想,經歷了千年,我是讀不懂你的。我只知道,你不是個好皇帝,你給人民帶來了亡國之痛。

可是,我不認爲你錯了,生於帝王家,是你的不幸,你多想一葉扁舟,靜立湖上,做一個平凡人。沉迷於酒色,也不是你想要的,似乎大小周後是你在勾心鬥角的宮廷中唯一的籍慰吧。你太過於善良,所有人都不知道,你這個皇帝爲他們做出了多大的犧牲。你不願打仗,不願使人民陷於戰亂,所以你放棄江山皇權,保人民一個平安,隻身做了宋軍的俘虜。千百年來,人們對你的評價褒貶不一,也許你不會想到,你的詩詞,在後來的日子裏,溫暖了太多人。而我,始終留戀的,就是你的詩詞。你的作品大多香豔,可是靜下心讀,更多是你鬱苦的發泄罷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那殘月見證了無數次的悲傷離合,今夜依舊如此,庭院之中,茂密的梧桐葉不知何時只剩下嶙峋的樹幹和幾片殘葉,黑暗中的影子,全是寂寞。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你被鎖於這看似繁華尊貴的宮城之中,人,落魄,心,孤寂,空氣中彷彿全是寂寞的氣息,沒有人比你更寂寞。做了階下囚後,你受盡屈辱,卻仍能把感情詩意地抒發出。“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終究是愧疚的,“亡國之君”四個字會一直折磨着你。陰冷的囚室中,思念之情不斷累加。你知道你沒有多少時間了,滾滾紅塵中,夾雜着你的遺憾與愁怨,穿越了千年,流轉在我心中。希望你有一天可以明白,你的作品是你生命的延續,千年前的七夕,你魂斷人間,千年後,你的生命依舊散發光彩。

哪怕一生短暫,在我心中,你生如夏花絢爛,死如秋葉壯麗。總在夜晚,幽幽聽見你吟唱:“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你會是我永遠忘不掉的人,永遠……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篇四

你從歷史中走來,不攜一絲污泥,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站在現實的浪尖上,極目遠眺。勾心鬥角的黑暗中,唯有你,如梅花般一枝獨秀,那顆正直無私的心中裝的永遠是百姓。從“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絕不屈服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體恤民心,我認識到了一個如竹一般的君子——鄭板橋。

你的正直無私,讓我感動。身爲“揚州八怪”之首的你,一身坎坷清貧。雖喜中進士,卻被分到偏遠荒涼的濰縣當縣令,即使這樣,你也將“得志加澤於民”的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初到濰縣便遇饑荒,百姓苦不堪言,你深知官僚機構辦事拖拉,若等到上級命令傳達下來,百姓早已奄奄一息,於是你當機立斷,立刻開倉賑貸,並說出“有遣,我任之。”的豪言壯語,才挽救了萬餘條生命。正是因爲你的正直無私,纔會有離濰之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的感人一幕。

你的高潔堅韌,讓我敬佩。晉有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清則有你“寫取一枝清瘦竹,烏紗擲去不爲官。”寧可不要榮華富貴,也不能有愧於心,這便是你——竹一般的君子。你如陶一般清高,卻又不同於他。在強權和污流面前,你沒有退縮,哪怕儘自己最後的力量也要爲民請命。官場的規則束縛不了你,權利和富貴誘惑不了你,你依舊布衣草鞋,走在體察民情的石子路上。恍然間,我好像看到了在一片勁拔的竹林旁,站着一位同樣剛正的詩人,他在仰望藍天,他在放聲吟唱……

你的執着堅持,讓我沉醉。素來有“詩書畫”三絕的你最引以爲傲的自然是獨樹一幟的“六分半書”了。此書隸楷摻半,寫來大小不一,歪斜不整,可謂是“亂石鋪街、浪裏插篙”,這樣一種新奇的書體在開始時自然是不被推崇的。朋友的不解和路人的嘲諷並沒有阻擋你前進的步伐,在濁流中,你艱難地摸索着,努力着,始終堅持自己,力求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書體,“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你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你的“六分半書”也隨之被後世所流傳。

一個“經世濟民”的夢讓你勞碌半生,數十寒暑換來“難得糊塗”四字。你如一杯清茶,甘甜可口,沁人心脾,讓人回味無窮,細細品味,我嚐到了拼搏,嚐到了堅持,嚐到了正直……雖然你已被如沙的歷史所掩埋,但你的精神卻永垂不朽,引領着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篇五

三國時期,是的,大家很瞭解。怎麼形容三國?兩個字亂世。正所謂亂世出英雄,這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趙雲,字子龍。坐下汗血寶馬。手中長槍飛舞趙子龍渾身都是膽!這可不是什麼虛名,我很佩服他那一身膽呢!長阪坡一戰,面對着曹兵八萬雄獅,如入無人之境。要換了別人,早嚇的大叫一聲,滾鞍下馬了吧!何況還懷抱後主呢!

大家都知道趙雲是武將,可我認爲他是全才,不易怒不驕傲。文武兼備。關羽因爲傲,先歿了。張飛因爲怒,也歿了。諸葛亮因爲操勞過度調理不佳而歿了。他雖然不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不過,我們是不是都要向他學習呢?他的忠心不可否認。不然,幾次被圍之時,他怎麼不向別人一樣投降呢?

趙子龍可是舉世聞名的人。當曹操把劉備的兵圍成了包子餡兒的時候,他帶幾千人馬殺入陣中,嚇得曹操領軍轉頭就跑。當陸遜把劉備一把火燒得進退不得,左右爲難之際,他又來救駕了。殺入重圍,救出劉備。陸遜一聽吾乃常山趙子龍!急令退兵,連把劉備困死在白帝城的心都沒有了!可見一身膽的名字絕不會錯啊!

好了,說這麼多。就講一個他的事蹟吧!當年孫權荊州被奪之時,曾多次派人去要,都被諸葛亮和劉備漂亮的演技哄了回去。於是孫權放大招,把劉備夫人孫小妹召回,還帶着阿斗。本以爲阿斗可以換回荊州。可是啊,他們還是低估了趙雲。趙雲正在不遠處,看見孫小妹抱着阿斗上了船,大驚。飛馬趕來。小船追大船。看看趕上來了,東吳將士一起放箭。他直接跳上去把阿斗奪回來。可以說,趙雲真可謂是劉阿斗的福星啊!長阪坡一戰是他,現在還是他。沒有趙雲,就沒有阿斗了!

好了,到此爲止吧!常勝將軍的威名,趙子龍一身的膽量,可不是想有就有的啊!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篇六

歷史的車輪碾過公元前771年的時候,開始變得沉重,刀光劍影中。一羣兇蠻的犬戎人圍住了鎬京,鎬京淪陷,西周滅亡。“禮樂征伐天子出”的狀況一去不復返。諸侯們征戰不絕,整個社會演繹着“武君五十二,亡國三十六,諸侯奔走,不得不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的鬧劇。於是此起彼伏的戰鼓顫慄着華夏,四起的狼煙籠罩了大江南北。一個還未成熟的社會在戰火中開始迷茫—拯救它的將是哲學。

於是衣帶飄飄的孔子帶着他的弟子們緩緩走來,帶着一種神聖的憫世情懷,帶着一種似乎是上天賜予的責任感開始關注這個世界——惱人的戰鼓,恢復它的一片寧靜;驅散吃人的狼煙,還原它的一片透明。

從此神州大地上便出現這樣一個忙碌的身影。他一遍一遍地教導他的學生諸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方法,“不恥下問”的道理,“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精神,不厭其煩地說服他們,他還身體力行,以自身爲典範,向廣大民衆表演他的“食不言,寢不語”,坐在車上則不張望,不大聲說話等有着衆多規範的行爲,然而在繁縟的禮儀下,他卻如同戴着腳鐐的舞者般自由而灑脫,因爲這一切只爲了心中的“烏托邦”。

那裏沒有戰爭和苛稅,那裏一片祥和安寧。人們自覺的用道德規範着自己,因此就無所謂偷盜、搶劫。君主用自己高尚的道德讓大家信服,因此就無所謂征伐、權謀,人們的生活必定是幸福的。

還是這個理想的世外桃源,讓他做着這一切,成爲他一心的信念,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異並未使他沮喪,反而使他對理想更加渴望,他的原始的人道主義與博愛精神告訴他實現這種理想不能靠武力,只能靠“仁政”。

於是,這個倔強的老人便開始了無休無止的講學與說服。他沒有莊子持竿而不顧的不屑與灑脫,他同下大夫說話,溫暖而快樂,同上大夫說話,正直而恭敬,他沒有阮籍的放蕩不羈,他喝酒從來都適可而止,生活有規律,他甚至衣着打扮都很講究,不用深青色的布鑲邊黑色的罩衣配黑色的羊皮襖,白色的罩衣套白色的鹿皮襖,他的禮儀與規範數不勝數。

他自信一片陽光可以照亮哪怕再黑暗的角落,他也自信每人都是一片樹葉,對道德的渴求如綠葉之下的陽光,他以爲整個世界就是暫時進入了黑暗的一片土地,道德的恩澤將使它生機勃勃,容光煥發,於是他盡力發光,然而他換來的卻是其他學派的冷眼相看,國君們的一笑了之,就連勞苦大衆對他的理論頂多也只是擡頭仰望,但他從未放棄。

這個執着的老人又一次揮鞭驅車前行,下一站將在哪裏?或是永無盡頭?一切都是如此迷茫,然而老人毫不在意,黃昏中,他微笑着遠望,或許他以看到理想中的聖地……

我最喜歡的一位歷史人物作文 篇七

千古江山,英雄輩出:有背父從軍的女中豪傑花木蘭,有統一天下的軍中之王秦始皇,他們可以說是成功者,但是何以成敗論英雄?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卻是兵敗自刎江邊的楚霸王項羽。也許有人說劉邦是英雄,因爲霸王輸給了他,但是我卻要說我最喜歡霸王雖敗猶榮的那種氣衝山河的英雄氣魄。

項羽是英雄,這在他年幼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十八歲就力舉千釗卻不學那無用的刀法劍術,而是學那戰場上殺萬人的兵法。而且他是一個爽快仗義的人,許多年輕子弟心服口服,都歸順與他。項羽心眼好,心腸直,敢想敢做,也是英雄本色。鴻門宴上因爲心腸好,最終還是放了劉邦,這是多麼豪爽的男子漢氣概,而劉邦一肚子壞水,幾次被霸王打得彈盡糧絕,鴻門宴上對項羽阿諛奉承,極盡獻媚,試想這是男子漢大丈夫所做所爲嗎?

項羽是個英雄。他是一個重感情,重情義的人。當四面楚歌時,仍下令保護虞姬,不肯放棄這個被看做包袱的人,最後虞姬自殺身亡時,項羽心如刀絞,傷心欲絕。而小人劉邦被打得落花流水後,竟幾次把自己的兒子踢下車以使戰車速度加快,這是英雄所爲嗎?

項羽是英雄。兵敗逃離烏江時,部下勸他騎馬登船,重新東山再起時,項羽長嘆曰:無顏去見江東父老。隨後率所剩的二十八名戰士,勇猛殺敵,最後自刎於烏江之畔,這種英勇無畏讓人蕩氣迴腸,難道不是英雄麼?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霸王推翻暴政的遠大志向,力拔山河的英勇神武,還有眷顧虞姬的俠骨柔腸都成爲千古歷史的絕唱,也成爲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篇八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在那個風雲激盪,羣雄逐鹿,弱肉強食的年代,有一羣辯士,他們穿梭於刀光劍影之間,以卓越的辯才和超人的膽識,遊說於各國之中,他們或語攜風雷,慷慨陳詞,或欲擒故縱,委婉機智,常常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他們運用自我的智慧和口才,輕簡單鬆地挽救了一個國家的利益和尊嚴,真是“一言能夠興邦,一言能夠救國難”啊!在這衆多的遊說者中,我最欣賞的是一位不計前嫌,臨危受命,隻身赴險,說退秦師的英雄――燭之武。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是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說秦君,秦穆公心悅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應對風雨突變,亦毅然而去,鄭國轉危爲安。

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直入敵營,無所畏懼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外交家。他是一個志士。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透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個“退”字,盡顯燭之武的才華。由於長期未能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於言辭,以至於以“今老矣,無能爲也已”來推辭。但在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關係下,最終他決心從國家利益爲重,出使秦師。這說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他是一個勇士。兩方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到了秦營之後,應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他先論說滅亡鄭對秦國有害無益,只是增加了晉的勢力,然後承諾保存鄭國將會對秦國大有好處。“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是鄭國請求秦國退兵所施予秦國的小恩惠,既可使對方感興趣,以權衡利弊,又不失本國的尊嚴。一番利誘之後,燭之武就從秦晉的歷史關係入手,揭示出晉文公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本質,公開挑撥秦晉兩國關係;並且用發展的眼光,引導秦伯認識到晉的貪婪會給秦國帶來的危險,這就使秦伯認識到晉的貪婪和晉是敵而非友,並最終和鄭國結盟。燭之武一字未提鄭國的利益,卻成功說退秦師,充分展現了他的外交才能。

燭之武到了七十高齡,仍有滿腹牢騷,可見他的銳氣未減;仍能建功立業,可見他的才華依舊。此前,三朝爲官,滿腹經綸卻一向不得重用,其間忍受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燭之武在這種懷才不遇的痛苦中,並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妄自菲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圖強,飽讀經書,關心時事,提點江山,激揚文字。最後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也是最爲關鍵的時刻。“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完成了人生的最後的一擊,爲自我的一生畫上一個完美的感嘆號。

時代鑄就英雄。燭之武的時代早已過去。但燭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還啓示着這天的我們:即使暫處逆境,也就應不斷磨礪自我,乃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