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端午的作文400字多篇

端午的作文400字多篇

端午的作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的意思是“初始”,所以“端午”就是“初五”。而五月又是“午”月,所以“端五”就漸漸變成了“端午”。

端午節的傳說有許多,其中屈原的傳說最爲著名。相傳古代有位詩人叫屈原,他很愛自己的國家,眼看着自己的國家淪陷了,他十分傷心。就在五月初五時寫下了《懷沙》這首詩後,抱石跳入了汨羅江而死。傳說他死後,漁夫們在江上打撈屈原的屍體。人們還把糉子投入江內,讓水裏的魚、蝦和螃蟹吃飽了,不吃屈原的屍體。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和吃糉子的習俗。在蘇州端午節紀念的是春秋時期的名將伍子胥。端午節那天,人們要掛艾蒿、鍾馗像。

賽龍舟起源於蘇州。每年的比賽,船都是去年留下來的。端午前兩週,在陰天要給船上油漆,還要準備用豬皮做鼓面的傳統鼓在比賽時使用。蘇州人把龍舟下水叫做出龍,事先要迎神,舉行舞龍祭龍儀式,拜過伍子胥後,比賽就開始了。

我愛端午,更愛蘇州的端午!

端午的作文2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端午的作文3

又是一個糉香飄舞的季節!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彷彿已經聞到了糉子和艾草的味道。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包糉子、掛艾葉、配香囊等。

說起端午,我們都會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很早的時候就聽媽媽講過屈原的故事:屈原受人離間,後被放逐,於是滿懷悲憤,落拓汨羅江。人們爲了不讓魚蝦、蛟龍破壞屈原的屍體,於是划着龍舟在江中投入糉子引開魚蝦,用雄黃酒醉暈蛟龍……屈原是正義的化身,我很佩服他的愛國精神!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媽媽和阿姨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我和媽媽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時刻的到來……我和媽媽親手包了很多的糉子,雖然我包的漏了餡兒,但是吃起來仍然味道很好,尤其是邊吃邊聽媽媽講着屈原的故事,感覺至今回味無窮!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要找來五顏六色的線,給我編織成花繩,帶到我的手上、腿上,說是什麼蛇蟲不敢接近;爺爺總會從街上給我帶回很好看的香囊,還是我最喜歡的熏衣草味呢!

這是我編的幾句詩歌:端午節已來到,大人忙把糉子包;小孩吃了直叫棒,小貓小狗聞到香。

今年的端午節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我好期待這一天早點來到呀!

端午的作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還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一到中午,爸爸就帶着我去找艾草,爸爸陪我在小區的草地上找了好久,才找到一棵小小的艾草。這棵小小的艾草就像一個英俊瀟灑的公子,渾身是碧綠的,被很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簇擁,揹着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靜靜地欣賞風景。我和爸爸用力連根拔起了它,在這棵草後面,又有一棵菖蒲草映入眼簾,我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冷氣,因爲我在《魯濱孫漂流記》裏看到菖蒲草是用來砍人的。爸爸摸着我的頭說:“菖蒲草是用來辟邪的,古人還把菖蒲用作劍呢!”我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終於掉了下來。

回到家,爸爸立刻把艾草和菖蒲草放在菩薩旁邊,而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裏,發現只有香氣撲鼻的米糉,氣得大叫:“這個怎麼吃啊?”媽媽安慰我說:“今天是端午,沒辦法,我們要按傳統來。”我小心翼翼地打開糉葉,糉子不小心掉了出來,媽媽問我:“你是在種糉子嗎?”爸爸被我弄得哭笑不得。我重新吃了一個,糉子滑到我的嘴上,香甜可口,真好吃啊!

這就是我難忘的端午,你們的呢?

端午的作文5

在中國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只對端午節情有獨鍾。

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是除了春節外,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端午的前幾天,家裏就已經非常熱鬧了。大家都在忙裏忙外,有的買糉葉;有的選糯米;有的調糉餡;還有的折葫蘆……大家忙得是不亦樂乎!只有我們小孩子自顧自的玩耍嬉戲,還不時的纏着大人們要五彩線和香荷包。節日的氣氛是越來越濃。終於等到端午節的那一天,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去踏青。用草葉上的露水洗洗臉,採上幾把艾蒿和野花,再折幾根松枝回家掛葫蘆,歡聲笑語迴盪在田野的上空。踏青歸來,全家人圍坐在飯桌前,一邊吃着香甜的糉子,一邊嘮着家常。這時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刻:手上繫着五彩繩,脖子上掛着香荷包,嘴裏吃着糯米糉,嘴邊還沾着糯米粒兒,一張張小臉洋溢着幸福與甜蜜。上學後,老師給我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才知道原來端午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更增添了我對端午節的絲絲情愫。端午節,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糉子的香甜,更應有精神上的洗禮。

同學們“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勤學上進,爲將來回報我們的祖國做好充分的準備吧!

端午的作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不管城市還是鄉下,人們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過端午節。如:賽龍舟、掛香囊、用艾葉和蒲草熬成的'水洗澡、喝雄黃酒等等,但有一樣各個地方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吃糉子,目的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我起得很早,我們一家人準備到外婆家過端午節。一到外婆家,我就好奇地跟奶奶和外婆去山上採艾香、摘蒲草。我發現艾香和蒲草發出一種特殊的香味,據說這香味還可以驅蚊逐蟲呢!我們把採到的艾香和蒲草放到一口大鍋裏熬水,所有的人到要用這水泡身洗澡,當然小孩子是少不了的啦。我和弟弟先洗,我問外婆:“爲什麼端午節這天要用這水來洗澡呢?”外婆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習慣,用艾香和蒲草水洗澡會讓小孩少生病,蚊蟲也不會定要你了。”

午飯的時候,我們吃着香噴噴的糉子,聽老人們講關於端午節的趣事,我明白了吃糉子的來歷:人們把糉子投進江裏,是爲了讓魚蝦去吃糉子,這樣它們就不會去傷害屈原的身體。我看着大人們都喝了一點雄黃酒,我也淺淺地嚐了一口,“哈哈,這下毒藥就不會來咬我啦!”我高興地說道。

端午節可真好啊,我不僅吃到了香噴噴的糉子,還知道了很多關於端午節的故事。

端午的作文7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談起端午節,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想到了我們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的楚國。相傳戰國時期的沃野千里,戰車千乘的楚國,到了後期已是強弩之末,楚懷王整天沉醉在燈紅酒綠之間,漸漸荒廢了政事。這時,楚國大臣屈原便上書進諫,但楚懷王卻把他放逐到邊遠地區。不久,屈原就聽到了令他痛心疾首的消息:楚國已被秦國佔領,他悲痛欲絕,於是在揮筆寫下了著名的《懷沙》之賦後,懷着亡國臣子的悲痛,跳進了滾滾的汨羅江。

後來,當百姓們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後,紛紛前往汨羅江尋找屈原,但一無所獲,百姓們爲了紀念屈原,每年便在屈原投江的五月初五那天包糉子,賽龍舟。

現在全國各地的人們仍在吃糉子,賽龍舟,雖然這項傳統已經流傳兩千多年,但仍經久不衰,其原因是屈原的精神已流芳百世。而屈原的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崇高品質,也一代又一代傳承到我們,正生生不息地滋潤着我們的心田。我們做爲一名小學生應該學習屈原的偉大愛國精神,好好學習,立志長大後報效祖國,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

端午的作文8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幽默風趣的童謠在我的耳邊縈繞,眼前出現了一隻只五彩繽紛的龍舟,更誘人的,是一個個香甜可口的糉子。

拿起一隻蜜棗糉,撥開墨綠色的糉葉,一縷若有若無的香甜氣息鑽進了我的心田。接着,乳白色的糯米映入我的眼簾,彷彿少女嬌嫩的皮膚。鮮紅的棗子鑲嵌在裏面,如同一顆顆深紅光亮的瑪瑙,很是好看。咬一口,雖香甜無比,卻甜而不膩,那份充盈與嫩滑充斥在味蕾間,給人以享受。嘴裏吃着甜蜜蜜的糉子,心裏裝着喜盈盈的滿足……

人人都愛吃香甜的糉子,那你可曾關注過那墨綠的糉葉?它外表雖不起眼,卻散發出一縷純淨疏淡的幽香。沒有糉葉的包裹,裏面的餡料、糯米就只能是一盤散沙。糉葉將毫無關聯的三者聚在一起,則匯成了一道無尚的美味,且千百年來得以代代相傳,若一個大家庭一般。

是啊!人又何嘗不是這樣!每個家庭都有一根像糉葉這樣的紐帶,讓家庭的每一員不管身在何處,心總是繫着家人,繫着大家庭。每逢佳節來臨,大家便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盡享天倫之樂……

端午佳節,糉葉飄香。

端午的作文9

在衆多的中華傳統節日裏,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了,正好今天就是端午,那我們就來說說端午吧。

要說端午,那我們就得先說說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他生活在戰國時代末期,是我國已知的最早的詩人和政治家。因他性格耿直被同僚排擠,最終被流放。他被流放到洞庭湖一帶,後來又在汨羅江畔,寫下了千古名篇《離騷》。

公元前278年。屈原見自己無力救國,於農歷五月初五在汩羅江投水自沉。據說,屈原投江後,百姓撈救的船隻從四面八方駛入汨羅江,洞庭湖。爲使他的遺體不被魚鱉侵食,人們就往江中投放糉子類的食物,這樣就演化出了端午節“龍舟競渡”,“角黍投江”等習俗。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了。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呢,如賽龍舟、吃糉子、懸艾草、避五毒、吃五黃等習俗。所謂“五黃”,就是指黃瓜、黃鱔、黃魚、鴨蛋黃。雄黃酒。

幾天前,爸爸媽媽就帶我買好了包糉子的材料,然後包了許多糉子。糉子的口味有許多,有紅豆糉,有肉糉,還有蛋黃糉……剛出鍋的糉子熱乎乎的,一口咬下去,味道香糯可口,美味極了,我愛端午節。

端午的作文10

端午節爲每年的五月初五,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在端午節來臨的前兩天夜裏,家家戶戶的大人們都會爲自己家的女孩子準備指甲草。只要把指甲草剪成小段放入石臼中,加入少量白礬,用石杵搗成碎泥,取一小撮放在指甲上,然後拿桑葉包着,再拿細線綁着。過了一晚,解開細線。女孩子們指甲的顏色就會變得紅彤彤的。大人們說是“五月端午染指甲,蠍子蟲子不要娃”。

端午節不僅要染指甲,就連大門兩旁也得掛上艾草。大家認爲門兩旁掛艾草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家身體健康。

當然,端午節無非就是要吃糉子的。在端午節前後這段時間,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些美味可口的糉子。說到這糉子啊,便會想起民間的一個故事。傳說中,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江。人們爲了使魚蝦不損害他的身體、蛟龍偷走食物。便用艾葉包住,五色線捆好。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投入江中餵飽魚蝦,纔有了現在的糉子。

在端午節來臨的這天中午,大人們還要去山上採一種青草藥。我們稱它爲“午時草”,小孩們要用這種草加上溫水來洗澡。這樣可以將身體裏的毒都驅除。

美好的端午節就這樣過去了,好希望下個端午節能夠快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