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國小生作文四年級難忘的中秋節

國小生作文四年級難忘的中秋節

學生作文四年級難忘的中秋節1

中秋是什麼?也許問不同的人便會得到不同的回答,對於孩子來說,中秋是一輪明月和香甜的月餅;對於老者來說,中秋是暮年的感傷和那深深地惆悵;對於異鄉的遊子來說,中秋是解不開的相思和情結;對於久別的戀人來說,中秋時千里月明共團圓的情懷。

中秋給人們以回味的不僅是那輪明月和那月餅。中秋是一個奇妙的日子,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涼風習習,家家餐桌前一定會圍滿了親人。平日裏,大家各都爲了事業學習終日奔波。難得聚在一起,此時所有的瑣碎之事都被瞬間拋開,家人們圍坐在一起輕鬆的說笑着談論着。

這時平日裏很難覺察到的暖融融的氣氛開始瀰漫在每一個人周圍,也許就在這時我們纔會發現,同輩的孩童們已經長高不少了,父母的皺紋和那絲絲銀髮又添加了不少,爺爺奶奶的手腳漸漸不靈活,也許在這時候心裏都會有莫名的傷感,也許會發現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幸福卻是最珍貴的。那是一種稍縱即逝的美,是一曲無詞無韻的歌曲,是一首蘊含生命與活力的詩篇。

遙望中秋明月,皎潔明亮,珠圓玉潤,散發着清涼的光澤,照亮孤寂的夜空,也照亮了衆人的眼,那雙雙迷離的眼神,因爲明月而神采飛揚,那雙雙慾望的目光也因爲月而純真平靜。

可是月亮自己呢?月,就這麼孤獨的駐留在夜空,將攝人心魂的冷豔植入每個人心深處。遙望整個夜空,竟然沒有一顆星星可以和她爭輝,她的美,是供世人觀賞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因此,明月纔會如此美麗,才能夠美得讓人癡迷,不知道世人的目光給了明月何種的滿足,讓她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青春不老,冰清玉潔。

依稀想起,國中時度過的一箇中秋,在皎潔的明月下,與友人一起,學着古人的豪邁多情,踱着步子在庭院中吟詩作對,飲壺觴以醉月,舉杯起而邀月。

如今的我們,離古人太遠,距離詩詞太遠,對於詩詞越來越陌生。但是我認爲,中秋之夜的確需要詩詞的陪伴。假想一下,如果中秋留給我們的僅僅是纏綿交織的星月神話,和那月下瓜果,沒有一絲絲詩律的情調,那我們對中秋還有什麼回味?

中秋,就是詩。中秋月下低吟詩詞,詠賞秋香皓月。

於中秋明月下,低吟“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纔有了對中秋明月更深的理解。

國小生作文四年級難忘的中秋節2

說起今年的中秋節,我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因爲我既沒有與爸爸去飯店與親戚吃飯,也沒有和媽媽一起去外公外婆家看月亮,只有爸爸一個人去吃飯,只有我和媽媽兩個人在家裏,也就晚飯吃了一頓餃子,而已。

晚上六點二十,我下樓和我的夥伴沒一起玩耍時,擡頭仰望夜空,我看到的除了黑壓壓的雲朵,還是黑壓壓的雲朵,一點都沒有看見那個美麗的身影——我愛的月亮。心裏空落落的,漫不經心的回家了……

夜,漸漸涼了,在平時外面人也少了,而今天卻不同,外面的人反而越來越多了,大多數都是來賞月的。

晚上八點左右,我來到家中的陽臺前,看見了那個美麗的身影——月亮。現在,總不只是黑壓壓的雲朵了,還多了一個月亮悄悄地爬上了雲梢,而且顯得格外刺眼。看着格外刺眼的月亮,我不經想起了兩句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看着看着,我的心情舒暢了,我爲了記住今年的月亮,還特地用手機把今年的月亮拍了下來,留作紀念。我看得入了神,突然,有一陣格外刺耳的話語傳來“今年的月亮真美啊!”“今年我家總算團圓嘍!”原來是在樓下討論中秋節的爺爺奶奶們,一提到這些,那些爺爺奶奶們就特別高興。聽到這些,我的心裏被微微牽動了一下:原本實在外公外婆賞月的事情,想去來就鼻子酸……

想起以前,不管是什麼節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公外婆家過節,每天在一起談家常,在那個時候總是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每次回家時,總是不捨得走。而現在,我想去,可是媽媽總是不帶我去,漸漸的,時間一長,媽媽帶我去,我也感到了陌生,總是不想去,一去就想哭……

過了這次的中秋節,我的感想是:人生在世,離離合合,聚聚分分,都不能阻隔我們對這天的嚮往和期盼。皓月當空,夜如白晝,總有絲絲的牽掛和祝福,潺潺的流進心田。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中秋節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中秋節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在這兒,我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國小生作文四年級難忘的中秋節3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中秋節。

在節日裏,人們走親訪友和親人們團聚在一起,邊吃月餅邊賞月。

八月十五這天一早,外邊喧鬧聲把我吵醒了,我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匆忙的洗刷完畢,透過窗戶,我看到了大街上人來人往,商店裏熱鬧起來了,人們有的在裏面購買中秋節禮物,有的則匆匆忙忙的帶着行李,趕回老家和家人團聚。

吃完早飯,爸爸也去商店買了些中秋禮物,當然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隨後我和爸爸便馬不停蹄的往外公家趕。車剛開出去不久就不動了,定睛一看,這路上到處車水馬龍,哪還能走啊!想必是那些身在異鄉,今天趕回來過節的兒女們吧!

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來到外公家。這時,親朋好友們也來了,家裏熱鬧無比。該吃午飯了,全家人共同舉杯,慶祝中秋團圓。吃完飯,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吃着水果,一邊閒聊,外婆拿來幾盒月餅,有酥皮的、豆沙的、蓮蓉的、棗泥的……。我們幾個孩子看到了,都爭先恐後的拿着自己喜歡的月餅,大人們喝着雪碧和白酒,談笑風生,“亂”作一片。

到了晚上,我們在草坪上說說笑笑。今天天氣很好,繁星伴在圓盤一樣圓的月亮旁邊,別提有多美了。我躺在草坪上不禁的想:廣寒宮真的會有嫦娥嗎?月兔搗藥的聲音是“叮叮叮”還是“咚咚咚”呢?

隨着知了的歌聲,一陣風吹來,草坪上的草隨風舞動,給中秋之夜似乎增添了幾分生趣。已經九點多了,我們逐漸返回家中,盼着天宮二號的發射。到了22點04分,天宮二號點火發射,令我異常興奮。在這萬衆期待的時刻,全國人民都在看着。

“十、九、八、七……二、一,點火”只見天宮二號的底部“譁”的冒出一團火焰。火箭徐徐升起,越來越快,幾分鐘後,指揮部正式宣佈天宮二號發射成功!我們尖叫着,它的發射給今年中秋節增加了光彩!

國小生作文四年級難忘的中秋節4

今天是中秋三天放假的最後一天,晴空萬里,所以爸媽決定帶着我去錦江樂園遊玩。我很高興。

我們坐地鐵六號線轉兩號線,再轉一號線到錦江樂園站下,下了地鐵到了錦江樂園後,直接買了票就進園了。我就請求爸爸讓我玩一下空降機,爸爸同意了,於是我拿一張票就去玩了。

我坐上了飛機,飛機就開始“飛”了,我按了按鈕“擊發”,飛機就會發出聲音,不一會兒飛機停了下來。我下了飛機之後在旁邊看老爸在凌霄飛車和像“錘子”一樣的鞦韆,真的好驚心動魄!

然後我和爸媽玩了激流勇進,好好玩!我們等了好長的時間纔等到一條船,我們坐上後,船就開動了,先是一個“小山坡”,到下坡時候滑行中水差點濺到我身上,然後又是一個“大山坡”滑下去的時候速度好快好快,水濺到我的身上,船慢悠悠的飄到了終點。

接着我們一起玩了摩托的士高。由於第一次玩,所以我稍微有點不適應,媽媽也太不“爭氣”了,一開始就臉色發白了,其實一分鐘不到項目就結束啦。

我們又去玩了漂游稍有點點刺激,但也還好,就是船撞到石頭時還挺有趣。

漂流一結束,我們來到了“天旋地轉”。媽媽不讓我玩,說是太恐怖了,可是我堅持要玩,所以爸爸決定帶着我去。我一坐上去就感覺很緊張,爸爸察覺了,說:“不要緊張,只有成功,沒有失敗。”可是我還是很緊張,爸爸說:“馬上就要開始啦。”我:“我好怕,我逃下去行嗎?”“不行。”爸爸這樣說着。項目開始了,360度旋轉。突然,機器就讓我們倒立,我們沒有掉下來,因爲有東西安全固定住我們,我們大叫着“啊”“唔”“呀”,然後繼續重複幾次這樣的動作,就停了。我覺得自己的這次挑戰真的很成功!

太陽高掛,已過正午了,我們找了個石凳,開始享用我們的“乾糧”:雞爪、月餅、桃子、石榴等。吃完午餐我們又在園區裏悠悠的逛着。

下午回去之前爸爸還給我買了遊戲幣,我玩了套瓶,釣魚等有獎遊戲,遺憾的是……都沒有中。

就這樣,我們中秋的錦江公園之旅結束了。我想下次我大一點的時候再來時,要去挑戰爸爸玩過那些刺激的項目,我很期待。

國小生作文四年級難忘的中秋節5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爲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爲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爲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爲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爲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爲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