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關於李蘭娟的人物事蹟作文素材多篇【精彩多篇】

關於李蘭娟的人物事蹟作文素材多篇【精彩多篇】

李蘭娟的人物事蹟作文素材 篇一

李蘭娟從一名赤腳醫生成爲一名院士,完全是自己勤奮努力的結果。李蘭娟高中畢業後儘管自己成績優異,但正趕上運動,於是成爲一名赤腳醫生,儘管自己當時什麼也不懂,她努力學習,學習經絡,學習認識草藥等,很快成爲的百姓信任的優秀醫生。後來被推薦上了大學,憑藉努力,她成績優異而留校,分配到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工作。

兒子鄭傑說“今日事今日畢”也是她一直恪守的行爲準則。李蘭娟的醫務工作已經相當繁忙,除了臨牀工作還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學習從不放鬆,兒子鄭傑看到深夜一邊補學英語,一邊看國外論文。不僅對自己如此要求,對丈夫也是嚴格要求,從一個有趣的小細節就可以看出。丈夫成爲院士後,丈夫看一會電視,她會催着趕緊去看論文。

人工肝技術的開拓者

上世紀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達80%。李蘭娟一心想要救人,苦於治療方法有限,只能看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逝去。“李蘭娟說,“當初,我們工作的314重病室似乎是被施了魔咒一樣,進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來。”經過10餘年的反覆探索、實驗,1996年,李蘭娟及其團隊終於創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統(Li-ALS)”,使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治癒好轉率從11.9%上升到78.9%,開闢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療新途徑。成爲我國人工肝技術的開拓者。從2001年起,李蘭娟每年舉辦一次人工肝的推廣班,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療方法無償教授給更多醫生。“全國有那麼多病患,不可能都跑到浙江來就醫,在當地得到及時的治療,纔是最好的結果。”如今,人工肝技術已推廣至全國31個省市,她還多次舉辦全國暨國際人工肝會議,被譽爲“國際上最大的人工肝組織的領頭人”。

率先提出“封城“

武漢疫情出現大爆發的時候,她和鍾南山院士星夜馳奔武漢,作爲國家衛健委特別專家組的這次武漢之行是非常關鍵的,鍾南山院士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斷以後,她率先提出武漢“封城”,鄭傑認爲李蘭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直果敢冷靜。作爲傳染病學專家,這其實是一個基本的自我要求。因爲專家學者不做表態,更加沒有人說了。她的決策,不是一時之舉,一方面是自己的專業,零一方面來源於自己抗“非典”經歷。在抗擊SARS時期,浙江省2003年4月出現第一例SARS患者,除了快速對患者所在的小區進行隔離處理外,李蘭娟同時進行了病毒的分離和研究。“兩者幾乎是同時進行的。這使得浙江省中除了3-4個患者,沒有其他民衆以及醫務人員被感染。”

爲國家培養一流醫學人才

李蘭娟深知,一個想要擁有健康的民族,一個想要躋身世界醫學之林的國家,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才優勢,必須擁有一大批醫學名家大師。於是,2012年5月25日,李蘭娟與同爲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丈夫鄭樹森一起捐資,聯袂社會各界力量成立了“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以獎勵和提攜在醫學科研和臨牀領域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的中國傑出科技人才。

李蘭娟的人物事蹟作文素材 篇二

2019年年末,新型冠狀病毒趁虛而入,在人的體內大肆繁殖,破壞。於是全中國上下的人民聯合在一起,抵抗着這病毒。

在抗擊病毒的無數人的舉動,感動你和我,比如:鍾南山、李蘭娟……我今天就要介紹一下李蘭娟。她今年73歲,是對抗疫情的主要人物之一。

她在讀書時,因家境清寒,沒錢供她上學,所以一度想輟學,但在善良的班主任的幫助下把高中讀完,卻又遇上了“wenge”,但她對醫學的渴望是無盡的,於是她放棄了有着二十四元月薪的工作不做,去做了“赤腳醫生”。後來,她靠着自己的好口碑和無私爲人民奉獻的精神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繼續深造,而她也靠自己創造出了許多耀眼的佳績,如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當武漢的病情惡化的越來越嚴重後,她依然是一次又一次地申請去武漢。已經七十三歲的李蘭娟院士,已經忘了自己已過古稀了,依然衝在戰場的最前面了。

除夕,是一個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但是她卻僅僅只吃了一盒餃子,就繼續工作了。慶幸的是她們團隊一共分離出五株新型冠狀病毒株,其中兩棵還十分適合於研究疫苗。李蘭娟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分離到病毒,因爲我們這個團隊是從當年SARS時走過來的,我們當年是最早分離到SARS病毒的單位,所以有很好的病毒分離經驗,這也對我們這次的病毒分離有了極大的幫助。的確如此,2003年時,聲勢洶涌的“非典”爆發,56歲的李蘭娟,作爲衛生廳廳長,對浙江省“非典”防治應對十分給力。後來在對SARS病人的治療過程中,李蘭娟竭力倡導,對激素、抗生素的使用要剋制謹慎,只在關鍵時刻進行合理應用。SARS十週年紀念時,醫學跟蹤發現,曾在浙江治療的SARS病人,沒有一人出現股骨頭壞死等嚴重後遺症。可見李蘭娟院士她在醫學界有着很深的造詣。

李蘭娟這位巾幗英雄,在人們選擇逃離武漢時,她明知武漢情況的危險,卻將生死置之度外,與其他醫務工作者一樣逆行而上,因爲在她的眼裏只有那些病人。

在這場疫情抗擊中,不止有鍾南山,還有李蘭娟,還有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尊重且依賴的偉大的醫務工作者和還有那些默默奉獻的志願者……

李蘭娟的人物事蹟作文素材 篇三

敬愛的李蘭娟奶奶:

您好!

通過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我認識了您,也一直在關注着您。您是我的老鄉,更是我心中的“偶像”。

過年期間,疫情突發,您從杭州火速趕往武漢。上一個小時您可能在準備過年,下一個分鐘就和家人分離,立刻去疫情嚴重地區開始您的研究工作,而且還決定長期在武漢。您已經七十三歲,像您這樣歲數的老人大多在家裏養老了,您卻是在一線和疫情做時間上的鬥爭,一天只能睡三個小時。您是我們的巾幗英雄,如果沒有您和您的團隊,情況會很糟糕。

您呼籲:“我們年青一代要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爲祖國奉獻的人以“偶像”,少年強則國強,爲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國之棟樑!”這些話讓我明白了“偶像”的真正意義。當國家有難時,應該傾盡全力去幫助,而不是平時的時候譁衆取寵。

在武漢您一定要保重身體,也祝賀您和您的團隊研究出了兩種藥物。相信祖國和你們一定會打敗病毒,給全國人民一個健康的春天。

祝您能早日凱旋歸來!

此致

敬禮!

丁晨榆

李蘭娟的人物事蹟作文素材 篇四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73歲的李蘭娟院士毫不猶豫地奔向戰“疫”第一線,率先提出武漢封城。眼下,她正和她的團隊在疫情一線不停奔波。這也是她2003年與非典、2013年與H7N9作搏鬥後,又一次奔赴戰“疫”最前線。

●工作日誌

1月18日,李蘭娟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託,與鍾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達武漢。

1月20日上午,李蘭娟與鍾南山一起參加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

1月22日,李蘭娟向國家建議武漢必須嚴格地“封城”。

2月1日,李蘭娟主動請纓帶團隊馳援武漢。

2月2日凌晨4:40,李蘭娟帶領團隊抵達武漢,此後她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她是中國感染病學科唯一女院士,73歲,主動請纓馳援武漢。她說,這一次,她來當一個醫生,沒考慮過什麼時候回家

年夜飯是機場的餃子

“媽,等你回來。 ”2月1日,李蘭娟的兒子鄭傑發了一條朋友圈。同一天,《李蘭娟院士帶隊出發馳援武漢》的新聞被無數人轉發。

“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從18日開始到28日,她沒有一天不是凌晨2點之後睡的。 ”鄭傑文章裏的這個 “她”,就是李蘭娟。

親人難免掛心,然而爲祖國奉獻被李蘭娟這一代人視作本職,這個時候誰也攔不住她。 1月24日除夕當天,李蘭娟飛往北京參加疫情有關會議。晚上9時許,她從北京返杭,晚飯是在機場吃的一頓餃子。 “今天我輕鬆了,不用燒年夜飯了。 ”李蘭娟相當豁達。

不分晝夜救治患者

立春——“不教胡馬度陰山”2月4日,立春這天,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體外細胞實驗發現,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兩種藥物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抑制效果。李蘭娟說,“我們這次是來治病救人的,特別是要救治重症病人。 ”抵達武漢後,李蘭娟一刻也沒停歇,聽彙報、討論診療方案,平均每天只睡三小時。而她卻說,“沒有問題,我身體蠻好的。 ”“70多歲的老人,真是不分晝夜,她凌晨4點下的火車,吃過早餐接着就開會,各個醫院專家,基層管理者,都要見面,把她對疾病的認識告訴我們。我感覺,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江應安感慨。

果敢冷靜是自我要求

李蘭娟在重大的事件面前,一向果敢冷靜。在抗擊SARS時期,李蘭娟對浙江的防治提出並採取了系列創新性措施,實現了該省醫務人員零感染率,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十年後H7N9肆虐中國南方省份,李蘭娟創造性將李氏人工肝用於重症H7N9救治,顯著降低病死率。 “作爲感染科醫生,控制傳染病是我們的責任。 ”李蘭娟說。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李蘭娟又一次奔赴戰“疫”最前線。作爲國家級專家,她提出了對疫情的預判,特別是提出了武漢要採取“不進不出”措施、冠狀病毒感染要作爲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等重要建議。電視上,李蘭娟的一口紹興普通話讓人印象深刻,“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來,讓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這也是我這次申請去的重要原因”。

也許,對李蘭娟來說,無論做教授還是做院士,從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爲她一生的職責。

李蘭娟的人物事蹟作文素材 篇五

像過去的18天來一樣,李蘭娟院士上午8時30分準時抵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國家醫療隊指揮中心,準備查房。這一次,記者獲准獨家跟隨李蘭娟見證全程。

自2日凌晨率醫療隊抵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開啓固定作息模式:赴東院與其他醫院會診、回駐點撰寫文字材料及遠程指導實驗室工作。

2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ICU病房查房,瞭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療情況。圖爲李蘭娟院士走進更衣室前。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紅區”,抗疫醫院中重症隔離病房的別稱。20日,73歲的李院士要進入“紅區”重症監護室(ICU),探視8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

工作人員按鈴打開更衣室大門後,李蘭娟第一個走了進去,待記者再次見到她已是緩衝區內。

她全身被白色防護服裹嚴,僅露出護目鏡下的雙眼。助手在其防護服前胸和後背用馬克筆寫上姓名幫助辨認。爲鼓舞同事士氣,她建議在後背名字下方添上“加油”二字及感嘆號。這天正巧是其團隊成員張園園生日。李蘭娟拿過筆來,特意在她衣服上寫下“祝園園生日快樂”。

戴上兩層手套紮緊袖口、撕開防護衣胸前封條粘緊縫隙、蓋上防護面罩……10多道措施檢查完畢,李蘭娟的防護達到“紅區”查房標準。

隔着“紅區”玻璃窗及監視器,記者看見李蘭娟走進第一間病房。站在牀旁,她同病患做手勢溝通、給予鼓勵安慰,與同事瞭解人工肝治療及病人情況,並觀察治療設備顯示儀。

大約十分鐘後,李蘭娟出來再沿走廊一間間進行查房。有病患注意到李院士前來查房,向其表示由衷感謝。

武大人民醫院東院目前有患者700餘人,其中大多爲重症及危重症病患。據院長肖紅軍介紹,目前對這些病例治療趨勢整體向好。院士團隊用人工肝等技術進行積極治療,有8例病人已從危重症向重症轉移。李蘭娟團隊將應對其他疫情總結的“四抗二平衡”治療方案應用於武漢。

“有幾位病人經人工肝的治療已明顯好轉,其中一位估計明天就能轉出ICU。”李蘭娟結束查房後透露,之前已有3位病患轉出ICU;病區內還有4至5位病況均出現好轉、程度不一,2位危重患者尚未脫離危險期、炎症明顯。“當前最重要是爭取時間。”

脫掉防護裝備,李蘭娟面部的壓痕清晰可見。她說,ICU集中了全院病情最嚴重的病人,進入“紅區”查房、面對面交流是增加他們信心的一種方式。“這也有利於我直接瞭解他們的情況,更好地與同事們討論、制定治療方案。”

據其團隊成員、樹蘭(杭州)醫院副院長湯靈玲介紹,院士每天行程滿檔,“早上8點就開始工作,最近已連續幾天凌晨2點睡覺了”。

據通報,武漢市19日新增確診病例615例,湖北全省經覈減確診病例新增349例,兩項數字相較近期出現較大下降。李蘭娟對此指出,當前各級政府控制疫情措施的力度是很大的。按照此趨勢下去,不用太長時間,武漢的疫情是能夠控制下來的。

肖紅軍表示,從東院近期治療情況亦能感受疫情向好的趨勢。該院發熱門診人數日趨減少,19日僅17例;病患向重症、危重症發展趨勢得到控制;輕症患者核酸檢測轉陰數量增多,目前有100多例轉陰及出院。

李院士還稱,出院人數逐漸增多是各方辛苦努力的結果,我們的診療效果正開始顯現。

不過,當前疫情形勢依舊嚴峻。接受中新社記者數次專訪,李蘭娟均提及“傳染源發現和控制”的重要性:武漢應繼續保持社區排查力度,控制人傳人,防止病患疏漏,保證“外面的安全”。“底牌要清,否則(疫情)還會蔓延。”

“如果所有的感染病人都找出來了,那纔是‘拐點’到了。”在李蘭娟看來,不能僅從確診、疑似病例等數據下降來判斷疫情。不把傳染源徹底、仔細找出,“誰都難說‘拐點’”。

回到指揮中心已過中午12時,換回棉襖的李蘭娟走到洗手池旁再次將雙手清洗、消毒。查房完畢,她一天的工作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