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彩多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彩多篇】

家鄉的風俗習慣作文 篇一

我家鄉的春節是別有風味的。當然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按咱們武當山的風俗,元春到上元才叫春節。

除夕是我最喜歡的一天,那天是春節之中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此時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大家必定都會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一會兒老媽端上菜來,看着桌上豐盛的年夜飯,還沒吃就一個勁兒的說好吃。飯桌上我們一邊談論生活中的奇聞樂事,一邊品嚐着美味佳餚,享受團圓的樂趣。

吃完年夜飯,最後我們就會趁着武當山沒有禁鞭令,快快活活放鞭炮。我拿起一根菸蒂,輕輕地在引線上一擦,轉頭就跑。火舌舔引線,終於燃到底,只看見煙花從鐵罐裏飛一樣地衝上了天空,炸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線,銀光劃破了天空,新春就快到了。

放完鞭炮之後我們就回到家,打開電視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12點鐘的時候,家家戶戶點燃鞭炮,全城就像是辦喜事兒一樣,噼裏啪啦的聲音迴響在全城的上空,真可謂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夕與七年級的光景可真是完全不同,除夕,一進超市門兒想回個頭都難。王虛宮的真武大帝沒見着,放眼望去全都是人,只有一個地方倖免於難—武當山的山頂。七年級商場都插上鎖,沒幾個人出門,大街上空蕩蕩的,門前堆着昨天夜裏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等過了上元年就到了殘燈末廟,姥姥和姥爺就會讓我們帶上一些家鄉的特產,寓意過年的好彩頭,與我們相伴一整年。

一年又一年,年年盼過年,我們武當山的年是最有年味的。此生無悔入武當,來世願做中華人,我們的家鄉,山美水美,風俗更美。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二

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我家鄉有吃糉子。割艾草。小孩子要佩戴香囊和五色絲線的風俗。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今年的端午剛剛過去。我是在奶奶家過的端午,那天早上天剛剛亮,奶奶就起牀了說是趁着太陽沒露頭去割艾草,這時候割的艾草能治病,驅邪。我也立刻爬了起來和奶奶一起去我們拿着鐮刀走在路上,快到地方的時候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撲鼻而來,奶奶說這就是艾草發出的味道,把個下的艾草放在房子裏可以驅蚊,驅蟲,我想艾草的作用可真多呀!

回到家裏,媽媽把準備好的香草和五色線分別系在我和弟弟的脖子和手上,說是可以驅邪和保平安。

吃糉子是端午的特色,今年奶奶沒包糉子,我們就買了許多,有蜜棗的、葡萄乾的、有牛肉的等多種味道。我喜歡吃蜜棗的,撥開薄薄的葉子,粘着白糖咬上一口軟軟的、甜甜的真好吃呀!

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篇三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而在我的老家山東,年年春節都要蒸花糕。

爲什麼蒸花糕,這可大有來歷。從春秋戰國起,臨近三十年,百姓們都會“蒸壯”,也就是蒸麪食,這些麪食可不是拿來吃的,而是用來祭祖和去孔府祭拜孔子的。而今,“蒸壯”早已不再祭祖,而是寓意着“過日子蒸蒸日上,年年高升,好運節節高”。因此,蒸花糕也成爲了我們家鄉特有的風俗。

今年,我們家中也蒸了花糕,臘月二十三,陣陣面香從廚房中飄出。我知道,面發好了,要開始蒸花糕了,案板備好,擀麪杖拿來,待一切準備好後,花糕便從揉麪開始了。

爺爺將他的`雙手伸入面盆中,柔軟的麪糰承受不住這麼大的壓力,只能屈服於手掌下,任人擺佈。麪糰在一次次拉伸,捏揉的作用下,逐漸變得像紙一樣蒼白又像個球樣,圓圓滾滾,讓人禁不住的喜歡。可再好看的麪糰也只是麪糰,不能夠吃,終究還是要做成糕點。這時,擀麪杖就派上了用場,剛剛揉好的麪糰現在又要上了“絞刑架”。麪糰中,拿刀來在麪糰裏剖出一部分,再在案板上搓成條,最後用擀麪杖均勻地在面上輕輕滾動,壓出一道流暢的紋案。

最後,麪糰便開始了“整容”。兩條麪糰兩手夾中間一捏,拿棗子放中心做點綴,身似蝴蝶的糕點便做成了;纖長的麪糰在手指尖上靈動地舞動,長長地卷在一起,周圍圍上一圈的紅棗做裝飾,一個圓形糕點便從中誕生了。

待這些糕點完成後還要放入屜籠裏蒸,滿屋子中都是面香和棗香。年,便從這一花糕味中開始了。

無論身在故鄉,還是身處他鄉,記憶中,家人們總會在這個時候做一做家鄉的風俗特色。蒸花糕即是我家鄉的風俗,且如雕刻般深深在我腦海中。

返回分類導航>>>

家鄉的風俗作文600字 篇四

“民以食爲天。”蘇東坡曾大呼“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老舍也大搖大擺地寫過:“口袋裏裝上四個銅板的落花生,邊走邊吃,那感覺比秦始皇還驕傲。”所以,擁有一些與吃有關的傳統文化,對講究“吃”的中華民族來說,也就不足爲奇了:除夕的年夜飯、元宵的湯圓、清明的青團……還有端午的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和楚國大臣屈原有關,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說,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祭奠屈原:驅趕游魚,投食祭品等等。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糉子的`風俗。

這個傳統,一直傳承至今。

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動手包上幾個糉子應景。我家也不例外。

每年端午節前幾天,我就把糉葉浸在水裏,讓它變軟。等到開始包糉子那天,我把洗乾淨的糉葉、一盆糯米,還有一碗豬肉和一些紅豆紅棗,拿出來擺好,就開始動工了。

先拿起一片糉葉,輕輕地扭了幾下,做出一個漏斗狀的凹陷處,然後請外婆幫忙,在糉葉里加了三分之一的米,放一兩顆紅棗、一兩塊肉,再加米把肉覆蓋,用剩餘的糉葉尾把米包裹住。這時候再拿起粗線把它緊緊捆住,防止煮的時候米從糉葉裏掉出來或者米膨漲時,將糉葉擠散。

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

當棱角分明的綠色糉子在眼前開心地晃盪,當香甜的糯米紅棗在蒸騰中散發出清香,遙遠的端午傳說不斷唱響。端午節,像那枚糉子般,甜在華夏吃貨的嘴邊,記在中華兒女的心間。

返回分類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