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集錦9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9篇《農技推廣工作總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農技推廣工作總結》相關的範文。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集錦9篇)

篇1: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我於1995年7月畢業於黑龍江省XXX學校(原XXX農校)農學專業,取得了中專學歷。同年7月被分配到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承擔試驗示範,科技培訓,農業科技展示園區、技術諮詢,病蟲草鼠防治等工作。20xx年7月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取得了本科學歷,至今已參加工作18年。多年來憑着對本職工作的忠誠和熱愛,把自己所掌握和學到的知識和理論完全用於生產實踐中,得到了上級業務部門和農戶的認可和贊同,多年來先後獲得XXX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單位先進個人多次。回顧幾年來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推廣先進技術,實現增產增效。

本着對新技術先試驗,再示範,最後推廣的原則,確保了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幾年來,主持了無公害玉米大豆高產栽培技術豐收計劃項目;主持省市站大豆生產情況監測項目;省高產創建項目;承擔了農業部標準糧田項目和主持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主持了農大寒地水稻優質施肥技術研究;參與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野生大豆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主持了省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術示範推廣項目和市站大豆、玉米不同肥料試驗等項目;主持了國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項目《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這項技術三年累計全縣推廣278萬畝,平均畝產608.6公斤,畝增產玉米57.3公斤,爲全縣總增產玉米1.6億公斤,增加經濟效益1.9億元。

二、搞好科技培訓,實施科技入戶。

一是編寫培訓教材;二是借“科技入戶百千萬工程”和“科普之冬”的強勁東風,實施科技入戶,爲農民提供技術服務,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引導農戶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三是利用XX電視臺的《農業科技講座專欄》和《黑土季風專欄》進行農業科技電視講座。通過科技入戶鍛鍊了自己實踐能力,使專業知識在實踐中得到了展現和提升,同時也帶動了廣大農民依靠科技致富。

三、建立展示基地,注重示範推廣。

每年都進行農業科技的展示,形成了農業技術展示網絡,帶動了全縣各項農業先進技術的推廣,加快了科技傳播,搭建了科技人員服務平臺。

四、開展技術諮詢,解決疑難問題。

每年都按照農事季節,去村進屯到田間地頭進行諮詢指導,避免了農戶造成不應發生的損失,增加了經濟效益。

多年來,本人熱愛本職工作,有效的發揮自己的能量,爲全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提高了全縣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爲服務“三農”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爲我縣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篇2: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20xx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宣州區農技推廣中心在區農委領導下,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和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農民增收作爲工作核心,狠抓糧食生產,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強化各項爲農服務措施,全力推進農業跨越式發展,現將上半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國家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惠農政策支持和穩定了我區農民種糧積極性,全區共種植早稻34.47萬畝,中稻一季稻32.68萬畝。爲進一步提高我區水稻單產和質量,上半年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1、實施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以宣區政辦[20xx]14號文件下發《關於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按照“穩定面積、主攻單產、優化品質、創立名牌、提升效益”的要求,重點推廣六項關鍵技術:

①大力推廣優質專用品種和超級稻爲主的優質品種;

②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③主攻水稻早育稀植技術爲代表的培育壯秧技術;

④加快推廣以拋秧、直播、免耕爲代表的輕型栽培技術;

⑤配套推廣防高溫熱害、節水溉灌爲代表的避災節本技術;

⑥大力推廣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爲重點的精確管理技術。

力爭xx年糧食總產突破10億斤,全面提高我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2、開展水稻優質高產攻關:

①早稻高產攻關示範:xx年在全區推廣種植中組3號5萬畝,並配套推廣其高產栽培技術。在五星鄉建立千畝高產示範區,推進我區早稻品種更新換代的步伐。

②無公害稻米生產示範:在溪口鎮建立500畝綠色稻米基地,統一供種、統一催芽育苗、統一播栽、統一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技術人員全程提供服務。

③超級稻高產攻關示範:組織新兩優6號、揚兩優6號等16個新品種評比試驗,篩選適宜我區種植的超級稻品種,推廣相應的高產保優栽培技術。

④專用品種高產示範:以太湖糯等品種爲主,在孫埠、五星、朱橋等鄉鎮建立5000畝高產示範片,爲我區黃酒釀造企業提供優質原料。

3、積極參與推廣“一煙一稻”高產、高效模式。配合區菸草發展局做好模式的茬口安排、品種選擇和配套高產栽培技術,促進菸農增收。

二、做好植保工作,控制重大病蟲暴發危害

1、加強測報工作。對小麥赤黴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一代二化螟等重點病蟲害開展系統性測報,印發《病蟲情報》八期,製作可視化預報一期。做好資料整理和原始數據存檔工作,進一步提高預測預報水平和準確率,提高病蟲情報和防治技術進村入戶率,保證了我區午季作物和水稻生產安全、高效。擴大測報範圍,將茶葉、栝樓等重點經濟作物逐步納入測報範圍。

2、積極穩妥推進統防統治示範。xx年的統防統治示範,在稻飛蝨特大發生的情況下,既控制了病蟲危害,又控制了農藥用量和高毒農藥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鄉鎮政府和農民積極性很高,爲積極穩妥的加以推進,今年選擇在基礎條件較好的洪林鎮七景村、洪林村,建立5000畝的統防統治示範片,並與種糧大戶合作建立村級百畝示範片。利用病蟲情報、廣播電視、明白紙、短信等多種方式傳遞病蟲防治信息,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一步探索建立統防統治機制的適宜途徑與模式。

3、強化檢疫工作。以種子檢疫爲突破口,進一步強化檢疫職能。配合市植保站對九洲市場種子調運檢疫開展檢查,做好調運檢疫和產地檢疫,加強對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等重大檢疫性病蟲害的普查和防除工作。

三、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抓好技術培訓與指導,做好服務工作,推進我區特色經濟作物規模化、集中化生產,引導農民走“一鄉(村)一品”發展之路。重點是①抓好茶葉無公害示範園建設,指導楊柳、古泉優良品種無性系茶苗基地建設;推廣茶樹良種,逐步淘汰有性育苗;建立楊柳百畝烏牛早示範園;做好溪口、楊柳優質茶基地、加工企業技術服務工作。②建設水東200畝“雄風”系列西瓜示範基地,做好“雄風”系列西瓜品種試驗,初步篩選出適宜我區種植的“雄風三號”,總結編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做好大棚和露地無籽西瓜技術指導。③進一步完善宣州區栝樓栽培技術規程,着力提高單產水平。指導建立狸橋50畝標準示範園。⑤提高脫毒馬鈴薯種植水平,共種植春馬鈴薯4000畝,畝產量20xx公斤,畝產值1600元。

四、以項目實施爲依託,增強爲農服務手段

1、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一是做好田間實驗:按照項目要求完成小區試驗和田間試驗,做好午季測土配方施肥小區試驗的測產及資料彙總,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爲配方設計的施肥指導提供依據;二是做好配方設計:邀請省土肥總站、市土肥站及科研院校有關專家,分析研究土壤測試和田間試驗數據結果,制定適合我區實際的配方設計。三是做好配肥推廣工作:採取與生產企業合作,指定配方生產和引導農戶(尤其是種田大戶)自行配製等方式將配方技術物化成產品推廣給農戶;四是組織申報測土配方施肥試點補貼資金續建項目,並已獲批准,將新增測土配方施肥面積20萬畝,xx年全區共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60萬畝。

2、組織實施植保區域站建設和長江流域高品質棉花示範項目。植保區域站建設項目經市農委、區政府、區農委領導多次協調,現已辦理好土地使用證和規劃許可證,並減免了部分收費。目前檢測樓工程正在組織招標,觀測場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整個項目將在年底建成驗收,增強我區對農業有害生物的預警與控制能力。棉花項目在水陽鎮建立5000畝高品質棉花品種-科棉3號示範基地,開展無土苗密度栽培試驗,推廣棉田無害化防治技術。

3、以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爲重點,抓好農業環保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基地;二是強化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管理,積極組織申報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三是做好農村環境治理的調研,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農業污染處理工作。

五、下半年工作重點

1、抓好糧食生產,繼續組織實施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和高產攻關項目,進一步提高我區水稻生產水平。

2、認真做好水稻、棉花等重點作物病蟲害的測報和防治工作,控制重大病蟲害的發生。

3、繼續做好測土配方施肥、植保區域站建設、棉花項目實施工作,以項目爲平臺,強化各項爲農服務措施。

4、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做好水稻、西瓜等新品種試驗的總結。

5、組織綠色食品和無公害產品認證及產地管理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建立無公害茶葉基地。

篇3: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20xx年,我們xx鄉水產養殖工作在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水產局、縣水產站的具體指導下,結合全縣農技推廣服務工作的大方針,本人今年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好科技示範戶的工作。科技示範村選在了有技術基礎,有水源的xx鄉老集村,我們共選出了10戶水產養殖示範戶,說有技術基礎是因爲有以耿良虎等回鄉創業戶水產養殖信心高漲,有水源基礎是因爲老集整村位於城東湖西邊,有了這兩大因素,做爲農技推廣單位的我們水產人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衝到一線幫助農民兄弟實現水產創業、水產增收,工作中不管晴天、陰天,路有多遠我堅持做到了全年進村入戶40多次,平均下來每月至少3次,爲養殖戶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陪農民兄弟一起成長。

二、抓好自己的主推品種。我們xx鄉地處東湖西畔,南大灣圩內有四千多畝稻田,水活草嫩,很是適合稻田龍蝦養殖,20xx年我們在上一年2300畝龍蝦養殖擴大到3500畝,產量也由上一年的345噸增產到525噸。

三、抓好養殖大戶和大水面的圍網養殖。我們xx鄉有500畝以上的水產養殖大戶3戶:沙道宇的雨順水產生態養殖有限公司,位於老圈行水庫,面積有上千畝;謝心輝的東湖圍網養殖,水美魚鮮的純野生生態養殖,面積在20xx畝以上;沙勇的龍蝦養殖面積在1000畝以上。池塘精養100畝以上的大戶有:沙道寶的xx水庫,面積638畝;耿良虎的龍蝦、黃膳養殖面積230畝;袁義傳的魚蝦養殖面積在110畝;雙塔寺的李德龍120畝。

四、在生產過程中我們農技人員經常到每戶塘頭、池邊具體瞭解情況,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並結合具體情況,組織這些農戶參加培訓,到外地具體參觀其它養殖戶的做法,有機會把省、市級有關專家請來具體指導,使他們在生產過程中有技術難題能得到最權威專家的解答,從而命名使他們大大提高了生產積極性,在養殖過程中重點幫助示範戶做好魚種、魚料的選擇病害的防治,日常管理等工作,督促他們及時記錄生產過程中的操作、規範流程和處理結果,借鑑其它養殖戶的經驗和教訓,以幫助示範戶更好的提高技能。

篇4: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農業局的業務指導下,緊扣縣目標辦制定的各項指標任務,年初制定了全鎮產業發展工作計劃,通過全鎮幹部上下一心,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大產業發展,廣引業主,實現農民增收

1.強化果樹管理

全鎮已栽果樹20000餘畝,其中:引進海升集團建示範基地,自建園共12個村,新栽柑桔11000畝、花椒1200畝、桃李1000畝,原有的果樹已全面投產,高產的達萬元以上,低產的達20xx元以上,總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在工作中通過技術人員的培訓、參觀示範、業主帶動,進一步推進了果業經濟專業化、規模化、優質化、標準化,全面提升了果業經濟的質效。

2.引進語山農業發展我鎮蠶桑生產

狠抓以業主爲核心的語山農業,從租地、調型、規範栽植下功夫,現已全面啓動5個村,面積已達4000餘畝,又是我鎮一大亮點產業。

3.鞏固生豬立縣產業

我鎮現在能繁母豬4787頭,年產育肥豬8萬頭,通過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的思路,加強疫病防控,制訂了一系列的保護環境措施,生豬產業得到了健康發展。特別對何家溝、三條溝、九嶺場的污染治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4、加大工業原料基地建設

優質水稻6000畝,高澱粉紅薯16000畝,榨菜500畝,胭脂蘿蔔500畝,辣椒1500畝,黃顏椒250畝。

水稻分佈在三清、梅子埡、清明橋、白鶴林、廟子樑、三條溝、馬桑埡、何家溝、田氏祠、金橋、亮埡等村。

高澱粉紅薯分佈在全鎮40個村。

榨菜分佈在燕子窩、柳樹店、三清、九道拐等村。

胭脂蘿蔔分佈在柳樹店、三清、雲豐等村。

辣椒、黃顏椒分佈在九道拐、柳樹店等村。

同時常年多次進行了技術培訓,現場參觀,業主帶動,實現了爲農戶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工作,讓農戶在生產中無後顧之憂,提升了擴大規模的信心,起到了十分顯著的推動作用。

5.擴大蔬菜生產規模

蔬菜生產全鎮現有商品蔬菜基地20xx畝,但規模生產上差距大,主要存在條件差、設施不配套、缺勞力等問題,今年在海升庭園經濟上承片種植了500畝,安溪潮劉燕規模生產60畝,龍灘子譚建平規模生產60畝,建棚20個,爲我鎮蔬菜產業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適度擴大農業規模生產,廣引業主實行土地流轉,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爲農民增收建立長效機制

我鎮共引進業主20餘戶,流轉土地達20000餘畝,其中:海升集團7000餘畝,語山農業4000餘畝,清明橋董自科200畝,安溪潮梅仕忠、譚建平、劉燕共種植蔬菜、水果700餘畝,亮埡任小波的果樹1000畝,鄧勇的果樹1000畝,金雞山丁建波的果樹1000畝;石板樑的花椒1200畝,貓兒寨鄭交平、鄭兵偉的水果、蔬菜、中藥材600畝,林家溝的水果400畝,馬桑埡的水果700畝。得到了健康發展,管理有序,成立了專業合作社達20多個。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工作

一是成立了服務站,落實了專職領導班子和工作人員。

二是建立了產地生產紀錄冊。

三是加強了宣傳培訓。

四是落實了辦公場地、檢測設備,全面更新了檢測制度,全面共檢測樣品達12批次200多個。

五是迎接了全市流動現場會。

四、狠抓三大農業現場

1.自3月份引進海升集團以來,全身心投入農業大現場,從規劃、去雜、調型起壟、規範栽植上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6個月已全面完成了栽植任務。

2.引進語山農業,從租地、調型、規範栽植下功夫,已取得初具規模。

3.在安溪潮、金雞山、石板樑的產業規範化,進行了鞏固提升,全國各地多次來參觀、學習,得到了各級的好評。

五、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

一是廣泛發動宣傳推廣優質高效高產優良品種。

二是對全鎮的農作物病蟲害進行了宣傳、普查、技術培訓,均未出現成片減產典型,還用無人機集中統防了5個村20xx餘畝。

三是在新馬線規劃集中成片種植油菜1500畝的任務。

四是抓農村能源沼氣建設,今年新建沼氣池200餘口,從規劃、宣傳、實施,上聯農辦下對接業主,做好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五是農機推廣遍及全鎮40個村,新購整耕機200臺,大力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六、脫貧攻堅迎國檢取得了可喜成績

辦公室全體人員戰鬥在一線,從產業、易地搬遷、軟件資料完善、走訪貧困戶、抓黨建、促脫貧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圓滿完成了迎國檢的光榮任務。

七、存在的問題與來年的打算

在一年的工作中,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了各級的認可,但離黨委、政府的要求和年初的目標任務還有不少差距,加之辦公人員少,專業不對路。因此,我們願以總結爲契機,找差距、添措施、發揚成績、改正缺點、彌補工作的不足,承關懷而奮起,變壓力爲動力,踏踏實實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20xx年繼續抓好產業發展,鞏固提質增效,抓好管護、農技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多舉行產業推進技術培訓班,爲基層排憂解難。爲全鎮的農業產業化再上新臺階而努力奮鬥。

篇5: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20xx年是我縣實施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的第四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省、市農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我縣按照安徽省農委、財政廳聯合下發皖農科〔20xx〕68號《關於印發〈安徽省20xx年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紮實推進20xx年基層農技推補助項目實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項目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1、農業農村經濟基本情況

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全縣國土面積2257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295萬畝,茶園16萬畝,耕地10.24萬畝。轄9鎮9鄉,111個村,1039個村民組,總人口18.67萬(其中農業人口14.93萬)。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8.65%,居全省首位。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創制於1875年的紅茶馳名中外,是“中國紅茶之鄉”。全縣農業農村經濟以糧、林、茶爲主,兼有畜牧、蔬菜、食用菌、中藥材、多種經營等生產,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5萬畝。

2、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情況

我縣農業主導產業以優質水稻、茶葉、蔬菜、生豬、食用菌等生產爲主,多種經營並重。水稻是我縣主要的糧食作物,近年來我縣組織實施水稻高產創建活動,一批優質高產水稻良種及配套技術廣泛應用,進一步提高了水稻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茶葉是最具特色的傳統優勢主導產業,近年來我縣集中人力、財力和物力,以實施生態茶業富民工程爲抓手,強力推進祁紅產業發展“2111”計劃,全縣16萬畝茶園全部通過無公害基地認證,並把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做爲推進祁紅品牌創新的着力點,鼓勵和引導茶葉加工企業開發新品種、創建新品牌。茶葉初制加工企業310家,茶葉精加工企業發展到30家。蔬菜是我縣主要農產品生產內容,近年來我縣結合菜籃子民生工程的實施,建設高標準大棚蔬菜近千畝、發展野生蔬菜千餘畝、充分利用山區自然優勢,發展莖葉類時令蔬菜品種,積極增加投入,建立高山蔬菜商品生產基地,大力發展代料食用菌生產。生豬是我縣畜牧業主導產業,近幾年隨着國家加大扶持生豬產業力度,我縣搶抓機遇,大力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推行發酵牀養豬新技術,提升規模化養豬水平,積極發展土雞放養技術,提高家禽規模化養殖水平。

3、基層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情況

全縣農技推廣機構實行“條塊結合,以條爲主,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一是20xx年8月機構改革後,原縣農經委與農業局合併,全縣18個鄉鎮於20xx年12月由原來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和農經站合併掛牌組建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並於20xx年10月在原鄉鎮綜合服站的基礎上,成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農業綜合服務站實行“三權”在縣、雙重領導、以條爲主的管理方式。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以及縣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縣農技推廣中心、菜籃子辦公室、農村能源辦公室、植保植檢站)隸屬縣農委管理。二是縣畜牧獸醫局(掛縣水產局、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兩塊牌子)於20xx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爲縣政府直屬正科級全額撥款參公事業單位,局直屬單位縣動物預防控制中心(掛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牌子)、下設派出機構6個區域性動物檢疫(畜牧獸醫指導站)爲全額事業單位。三是縣農機局爲縣政府直屬正科級全額撥款參公事業單位,下設6個區域站(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服務站)爲全額事業單位。

4、補助項目實施基本概況

制定了縣20xx年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實施方案和績效評價辦法,完善了農技推廣制度和農技人員崗位職責,編印了20xx年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資料彙編(65個農業主導品種和31項主推技術),做到農技指導員和科技示範戶人手一冊。補助項目資金主要用於: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補助,安排項目資金34萬元(佔補助資金總額的34% );農業科技示範補助,安排項目資金40萬元(佔補助資金總額的40% );農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補助,安排項目資金26萬元(佔補助資金總額的26% )。

一是每一位農技指導員包1個以上村、聯繫10個科技示範戶,分戶制定技術指導方案,指導科技示範戶應用、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每月到聯繫戶指導服務不少於1次(全年不少於12次),指導科技示範戶提高學習接受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二是培育科技示範戶。根據全縣主導產業發展狀況,從全縣18個鄉鎮111個行政村選擇1620名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16200戶。通過項目實施,使科技示範戶成爲農技推廣體系的重要成員,成爲農情調查員、技術推廣員、政策宣傳員,成爲農民看得見、問得着、留得住的鄉土專家。

三是圍繞特色產業發展和優勢農產品,建立3個試驗示範基地(其中養殖業1個)。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引進、試驗、示範,組織農民到試驗示範基地觀摩,使其成爲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

四是對所有基層農技人員進行培訓。選派人員參加省級培訓,鼓勵農技人員參加學歷提升教育,對其他農技人員開展縣級培訓,大力促進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努力提高農技人員能力和水平。

二、組織管理

1、成立了縣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農業副縣長陳亞亭任組長,農委主任馮錫雲、財政局長李超羣任副組長,農委、畜牧獸醫局、農機局、農技推廣中心等單位負責人爲成員的縣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委,農委副主任倪味彤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

2、項目主要參與單位爲縣農委、縣財政局、縣畜牧獸醫局、農機局,主要參與技術指導單位爲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縣菜辦、縣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XX縣農機推廣站。其中:縣農委負責牽頭組織項目實施、方案制定、制度建設、監督檢查、檔案管理等,縣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安排和配套資金落實、監督資金使用等,縣畜牧獸醫局負責畜牧養殖業技術推廣協調工作,縣農機局負責農機技術推廣協調工作。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水稻、油菜、茶葉、多種經營技術推廣及種植業試驗示範基地建設,縣菜籃子工程辦公室負責蔬菜、食用菌技術推廣及種植業試驗示範基地建設,縣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負責畜牧養殖業技術推廣和畜牧養殖業試驗示範基地建設,縣農機推廣站負責農機技術推廣工作,18個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6個畜牧獸醫指導站、6個區域農機站負責組織技術培訓、技術示範、技術指導、技術服務、檔案和臺帳等建立。

3、爲確保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實施取得實效,成立了縣20xx年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實施領導組和專家組,項目實施領導組由縣農委主任擔任組長、縣畜牧獸醫局XX縣農機局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參與技術指導單位主要負責人爲成員;根據主導產業發展需要和農技推廣工作要求,專家組由19名成員組成,專家組成員從安徽省進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和本縣具有中、高級職稱的農技人員中聘請。

三、隊伍建設

1、全縣100%的鄉鎮都配備了農技人員,編制內鄉鎮農技人員到位177人。全縣推廣機構專業技術人員199人,佔總編制88.9%。已納入人社部門組織的“三支一扶”,名額2名。今年下半年新招錄編內農技人員2名。

2、根據《安徽省農業委員會關於組織開展20xx年度全國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工作的通知》(皖農科函〔20xx〕571號)精神,全面提升基層農技人員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素質,縣農委制定了《縣20xx年度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農技人員能力提升培訓工作實施方案》與培訓計劃安排表,並按時完XX縣級培訓任務,建立完整規範培訓檔案,培訓後100%滿意。同時縣農委積極組織選派35名農技人員參加20xx年省級培訓。

四、信息化建設情況

一是根據省農委有關文件要求,縣農委及時出臺了20xx縣網絡書屋建設方案、與同方知網簽訂了農業科技書屋徵訂合同。開通了農業科技網絡書屋,農技人員書屋覆蓋率達到100%,在全省農業科技網絡書屋學習應用競賽活動中,我縣率居全省前10名,獲得優秀組織獎。二是根據省、市農委的統一部署,按期全面完成20xx年度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管理信息系統及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管理系統填報工作。三是明確專人負責農業部網站信息、安徽省農技推廣信息系統信息報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媒體和《黃山日報》等主流媒體爲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報道農技推廣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及時宣傳項目實施中的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蹟,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宣傳基層農技推廣和建設工作成果,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據不完全統計,在各級網站、媒體上報送採用信息150餘條次,其中國家及省級網站26餘篇。

五、調動各方積極性情況

1、按照省農委《關於開展“農民滿意農技員”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皖農科〔20xx〕324號)和市農委《關於印發XX市“農民滿意農技員”創建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黃農〔20xx〕7號要求,縣農委、縣農機局、縣畜牧獸醫局聯合下發了祁農〔20xx〕20號《關於印發縣農民滿意農技員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在全縣縣鄉兩級農技推廣機構中,評選出縣“農民滿意農技員”10人。通過大力宣傳農民“滿意農技員”的先進事蹟和創建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積極營造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在補助項目實施中,每年評選30名優秀農技指導員進行表彰獎勵。

2、爲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提高農技人員服務能力,促進農技推廣工作開展,根據皖農科函〔20xx〕586號《安徽省農業委員會關於鼓勵支持基層農技人員參加學歷提升教育的通知》要求,縣農委高度重視基層農技人員學歷提升教育,把其當作提高隊伍能力、促進農技推廣工作深入高效開展、推進農業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措施抓實做好。積極鼓勵、組織、安排基層農技指導員參加學歷提升,目前共有6名參加包村聯戶的基層農技人員報名參加了安徽農業大學學歷提升教育班。

六、督導檢查情況

爲紮實推進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實施,確保項目實施成效,對項目實施過程實行督導檢查。一是加強項目督查。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督查,重點督查農技指導員指導服務情況、科技示範戶建設情況、示範戶及其輻射帶動農戶情況、試驗示範基地建設情況以及指導服務效果和工作檔案等。二是強化績效考覈。爲確保我縣20xx年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順利實施,切實加強對農技推廣人員的績效考覈,在建立健全五項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了《縣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績效評價辦法》,實行平時考評與年終評價相結合,平時考評主要是由項目辦公室每月電話抽查農技指導員上門開展服務工作情況、滿意度、示範戶電話準確率,與農技指導員補助金額掛鉤。年終評價縣農業主管部門、鄉鎮政府和農民(聯繫的科技示範戶和服務區農戶)三方共同考評並結合平時考評進行評分,評價結果作爲職稱晉升、評先評優、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對年終考評優秀者,按照考評分數排序評出30名先進技術指導員,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凡考評沒達到優秀的,或經部、省、市檢查及抽查出現工作失誤的,不得推薦參加農技推廣先進個人的評選;對工作開展不力的技術指導員,進行通報批評;對不上門指導服務、弄虛作假的以及年終考覈不合格的,取消其技術指導員資格。

七、促進產業發展情況

(一)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穩步增長。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促進了我縣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

一是20xx年全縣糧食總播種面積爲11.52萬畝,比上年11.78萬畝減2.20%,糧食總產預計達4.58萬噸,比上年4.60萬噸略減0.43%。茶葉生產量值雙增。全縣茶葉總產達6850噸,比上年6615噸增3.55%;產值7億元,比上年6.02億元增16.28%。

二是全縣農機化總動力可達1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 %;聯合收割機70臺,比上年增長3%;水稻插秧機12臺,比上年增長20%;茶葉機械24125臺,新增793臺套,茶葉修剪機16420臺,比上年增加20xx臺;微耕機950臺,比上年增加150臺,排灌機械2990臺,比上年增加39臺。

三是全縣畜牧水產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勢頭。生豬飼養量達12.2萬頭,家禽飼養量達43.6萬羽,牛飼養量達0.0974萬頭,羊飼養量達0.1萬頭。水產品總量達800噸,產值1200萬元,同比分別增5.1%、6.2%。特種養殖品種不斷多元化,“土法養豬”、“放養雞”養殖不斷壯大。

(二)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通過項目的實施涌現出一批新型農村致富能手,有效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一是合作社發展較快。今年全縣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4家,截至11月底,全縣登記註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240家,分佈在全縣各鄉鎮,基本含蓋了種植業、養殖業、林業、服務業等,其中:種植業123家,養殖業12家,林業類30家,服務業16家,其它59家.

二是家庭農場規模初現。自中央1號文件重點提倡發展家庭農場以來,農技指導員以宣傳、引導爲主,積極開展了政策宣傳及講解,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註冊一個的原則,相關人員採取查閱檔案資料、實地查看、走訪農戶的方式,成功指導註冊了家庭農場33個,種植業17個,畜牧業5個,漁業1個,種養結合7個,其他3個。

三是種養大戶不斷涌現。全縣上規模的種養大戶有230家(其中種植業168戶),共有從業人員635人。其中從事大棚蔬菜種植10畝以上的有10戶,茶葉大戶94戶,食用菌19戶,水稻種植30畝以上的9戶,中藥材3戶,苗木9戶,其他13戶;養殖業54戶,其中生豬養殖31戶共養殖11300頭,養雞7戶共養殖33200羽,水面13戶460畝,養羊3戶。有部分大戶還開展了多種經營。

(三)特色產業基地規模進一步擴大。通過項目實施,加快了特色基地建設,打造了一批符合我縣特色農業發展的產業原材料基地,主要是以茶葉、苗木、毛竹、油茶、蔬菜爲主。全縣共新建生態茶園基地4400畝、油茶1000畝、乾鮮果1000畝、中藥材1000畝,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千畝以上。通過不斷加大對基地的無公害、有機生產技術推廣力度,優化了品種結構,擴大了基地生產規模,促進了主導產業發展。

(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逐步壯大。全縣共有龍頭企業34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14家,另有16家縣級以上規模企業。至10月底,共實現產值18.1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稅收560萬元,利潤7500萬元,同比分別有所下降。34家龍頭企業中有茶葉企業13家、竹木類企業13家、果蔬類3家、中藥材類2家、油茶類1家、糧食類1家、棉紡類1家。近幾年,通過大力發展安徽名牌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實施農產品進超市工程、舉辦展會、連鎖經營等多種措施,進一步提高了紅茶和農特產品知名度,農產品的質量和檔次進一步提高,市場化水平明顯提升。

八、存在問題與相關建議

1、目前我縣農技人員中中級職稱人員得不到聘用,工資待遇得不到提高,極大地影響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議有關部門從針對基層農技人員的扶持傾斜政策落實情況出發,重點是放寬基層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政策執行等情況切實提高中高級職稱聘用比例,提高農技工作人員的創造性。

2、及時填補空缺人員。按照覈定編制,積極爭取縣政府同意,和人社、財政等部門加強聯繫和溝通,按照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逐年從大學畢業生中招聘農技人員,陸續充實隊伍,解決青黃不接和人才斷檔問題。

3、進一步加大對項目的補助力度,多渠道、多措施提高基層農技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農民的科技水平,爲促進關鍵技術應用奠定基礎。

篇6: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二o**年是繼續深入貫徹執行黨的惠民政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一年。在縣委、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鎮人民繼續發揚艱苦創業、勤勞致富的優良傳統,繼續發揚連續作戰、敢與天斗的革命精神,戰勝了嚴重的水稻病蟲災害和歷史罕見的旱災,做到了大災之年少減產,使我鎮農業生產得以穩步發展。全鎮水稻播面1.82萬畝,單產360公斤,總產量6480噸。其中優質稻播面0.8萬畝,單產382公斤,總產3056噸。旱糧總播面2400畝,總產量2115噸。油菜播面4300畝,總產309噸。完成冬種生產1、46萬畝,冬種覆蓋率79.4,其中油菜播面4600畝,蔬菜3000畝、綠肥7000畝。多年生、一年生經濟作物播面穩步發展,收益增加,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涌現了諸如***的羅漢果種植示範基地、***的桑蠶種養示範基地、***的八角種植示範基地等產業結構調整的示範典型和以***爲代表的一批市、縣級科技示範戶和鄉土能人,他們都將對我鎮農業結構的調整和進一步優化起到積極的示範、帶動作用。

一年來,我們在縣農業局的親切關懷、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和支持下,按照縣局的要求和部署,牢固樹立服務宗旨,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緊緊圍繞“糧食增產、結構調優、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中心,狠抓服務,具體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政治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加強政治業務學習,積極參加鎮黨委、政府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和活動,不斷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充分利用各種可能的條件和機會,抓緊時間進行業務學習,不定期地組織站內人員開展學習和交流,有效地促進了自身素質的提高。進一步改善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深入基層,心繫羣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紮實搞好服務工作。

二、立足本職,切實搞好農技推廣工作。

1、抓好農業先進實用新技術的推廣、示範。

(1)、***。爲加快我鎮糧食種植業內部品種品質結構的調整,提高我鎮的稻米品質,實現優質優價,提高農民收入,近幾年業,我們始終緊抓優質稻的開發推廣工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今年共推廣種植八千畝,項目涉及17個村。推廣的組合主要是揚兩優6號、川香優6號、宜香3003、新兩優6號、兩優036、兩優培九、紅蓮優6號等。通過組織技術培訓班,適時播種、科學肥水管理和加強病蟲防治等系列技術措施的實施,於8月29日---9月8日對項目區進行了分類測產驗收,經加權平均,項目單產爲382公斤,比全鎮平均單產畝增收22公斤,總產增加17.6萬公斤,增收28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達到了增產優質增收的目的。

(2)、優質雜交油菜新品種試驗示範。爲選定我鎮雜交油菜品種的當家組合,提高油菜的產量、品質和效益,根據縣局安排和我鎮的實際,我們於XX年9月引進了湘雜油6號進行試驗、示範。面積10畝,其中***畝。項目9月15日---18日播種,10月20---28日移栽,大田畝用豬糞10---15擔,硼肥1-1.5公斤作基肥。其他按正常管理操作。XX年年4月30日,通過田間目測,我們對屬中等田的***的油菜進行了驗收,面積1畝,經全田過秤,收穫菜籽85公斤。高的達101.2公斤。田間表現分枝多、籽粒飽滿、結實率高。通過試種,我們認爲該組合可以在我鎮推廣種植。

(3)金稻龍藥肥的推廣。金稻龍藥肥是集追肥和除草於一體的一項新產品,是國家科技部、財政部重點扶持,中央電視臺上榜推廣的科技成果。繼去年從縣植保站引進推廣後,得到了使用農戶的普遍認可。根據縣局領導在“金稻龍“推廣會上的要求,爲使這項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羣衆,今年,我們狠抓了這項工作的落實。全鎮推廣了900餘畝,較去年增加了400畝,主要分佈在池***等村。插秧後5---10天施用,經田間觀察,表現爲返青快(3---5天)分櫱好,節位低,成穗率高;殺草譜廣,除草乾淨、後期葉青籽黃杆亮,結實率高。經對使用農戶的調查,每畝增產都在30―60公斤,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2、抓好實用技術培訓,技術講座和諮詢服務工作。

技術培訓是增強農民科技意識,提高技術入戶率的有效途徑。結合今年的推廣工作,共舉辦了“優質稻栽培技術”、“中稻浸種育秧技術”、“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柑桔培管技術”等技術培訓班6期,培訓450人次,印發資料200份,通過培訓,使參訓人員都掌握了相應的實用技術,促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利用牆報經營服務點等積極開展技術宣傳、技術講座和諮詢服務。今年共出牆報4期,刊出技術資料14篇,利用經營服務點開展技術講座17期,接受諮詢服務1700餘人次。積極完成《**農業》的'徵訂發行任務。

這些工作的開展,既增強了羣衆的科技意識,促進了實用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也幫助一些羣衆解決了生產中碰到的難題。同時,我們還進一步改善工作作風,開展服務上門入戶活動,深入基層,下到田間地頭,力爭爲羣衆多做實事,多做好事。

3、認真開展病蟲測報,切實搞好病蟲防治工作。

今年是水稻多種病蟲,尤其是“兩遷”害蟲大發生的一年,來勢猛、危害重。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按照縣局的要求,採取定人、定時、定點、點面結合的方式,認真開展病蟲調查和測報,準確掌握田間病蟲發生情況和發展趨勢,及時上報局站,及時發出防治通知,同時,及時向鎮黨委、政府彙報,引起重視,爭取支持,成立了鎮病蟲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繼續實行“四包兩保兩不留”制度,在全鎮掀起了大打病蟲防治殲滅戰的熱潮。今年共發出病蟲防治通知單200餘份,組織指導羣衆分別於6月8---12日、6月16---20日、7月16---23日開展了三次大的病蟲防治殲滅戰。由於領導重視,宣傳組織到們,防治得力和補治及時,有效控制了我鎮中稻病蟲發生程度,減少了病蟲危害損失,沒有出現成災失收的田塊,得到了縣局的肯定。

同時,我們還根據縣局的安排,對全鎮因旱災失收的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統計、上報,全鎮因旱失收面積爲109畝。

4、積極開展科技聯幫活動。

繼續開展科技聯幫活動,做到人人有聯幫對象,戶戶有發展項目,儘可能地爲他們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使他們成爲致富帶頭人,並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帶動作用,促進一方經濟發展。如***等,在當地都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自身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5、積極配合搞好農業執法工作。

搞好農業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守法經營,發現違法行爲及時上報,並積極配合搞好農業執法工作。

6、加強組織紀律和工作聯繫。

加強組織紀律性,服從工作安排。搞好與局屬各股站的工作聯繫,及時彙報工作,按時上報各種材料、報表和數據。

7、積極參加鎮裏的中心工作,按時完成鎮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存在的問題。

1、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慢、知識結構單一,影響了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的質量。

2、留守人員的現狀(老、少、好、弱),給技術推廣帶來了新的問題,能否解決好這個問題,事關農業產業發展大計。

3、小農經濟意識,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業信息服務等都是制約我鎮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因素。

四、工作思路。

1、技術人員要加強自身學習,加快知識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適應工作要求,紮實搞好技術推廣服務工作。

2、要加大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素質,增強他們的科技意識和風險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自覺投身於農村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發展之中。

3、堅持走“穩糧、調經、開發特色產業”的路子,築巢引鳳,千方百計引進龍頭企業,併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4、要建好一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同時要加強市場信息網絡建設,組建農業專業協會,爲農民的生產搭建好各種服務平臺,準確及時地向農民提供生產信息,價格信息和中長期的市場預測分析服務,爲農民的生產決策提供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依據和條件。

篇7: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一年來,我站在縣委、縣政府及農業局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關心指導下,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把農業科技推廣放在首位,以服務糧食生產和特色農業“果、藥、菌”三大支柱產業爲重點,以促進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爲核心,創新推廣機制,大力發揚創業、敬業和團結精神,繼續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等,認真開展農業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做好技術服務。現將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彙報如下:

1.20___年工作彙報

1.1糧食作物生產技術指導

根據農時季節,下鄉進行生產調查,研究技術方案,撰寫調查報告,提出生產技術意見,做好超前技術服務。在開展主體技術培訓方面,一是根據農時季節開展培訓;二是通過縣電視臺舉辦技術講座、印發技術資料、組織農民推廣員等多渠道培訓;三是設立農業技術服務熱線、到田間進行技術指導、集中村、組羣衆召開技術培訓會等多種形式培訓。下鄉進行生產技術調查18次,開展技術培訓18000人次,發技術資料5萬份,舉辦縣電視臺專題技術講座12期,向市縣業務主管部門上報小麥、水稻等作物生產技術意見,調查報告和技術總結等20多份。

科技下鄉包村技術服務。在站長帶領下,組織2名高級農藝師,7名農藝師,經常出車做好巡迴指導,到鄉、村與包村幹部、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村幹部和科技示範戶建立聯繫,進行麥田管理和中後期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指導。縣電視臺做了跟蹤報道。通過巡迴指導麥田春季及中後期管理,使今年小麥在遇到冬春季寒潮頻繁,低溫寡照,造成小麥成熟期推遲10天左右;生育中期寒潮低溫使穗粒數減少;後期多陰雨造成赤黴病等病蟲害後發作等特殊氣候條件下,減產幅度很小。據調查,小麥平均單產273.8公斤,較20___年減產20.8公斤,減7.06%。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保證了小麥生長穩健。據在重陽鎮半川村調查,偃展4110配方施肥麥田千粒重平均43.2g,而習慣施肥麥田千粒重平均爲37.3g,最低只有33.3g;在玉米、水稻等主要秋糧作物上,全面落實了配方施肥、中耕、化學除草、病蟲防治、適時收穫等關鍵技術措施,使我縣秋糧在今年生育期間陰雨寡照低溫的不利天氣條件下,沒有發生大面積倒伏等災害,壓低了災害損失。水稻生育中期病蟲危害較多,我們在水稻田間管理的各個環節,深入稻區田間調查,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在村、組召開培訓會,指導稻農科學防治,合理用藥,使田間管理的關鍵技術措施達到家喻戶曉,落實到田間地頭。

1.2試驗示範推廣及技術創新情況

1.2.1食用菌試驗研究:對袋料香菇9608進行提純復壯選優工作。對我站保存的9608系列、807、939、9015栽培種,進行試種觀察,已經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今年繼續進行“三明139”黑木耳300袋品種及栽培觀察試驗,品種特性及袋式地栽試驗;從魯山縣引進段木香菇進行分離制種試驗。

1.2.2示範:

在糧食生產上,在丹水、田關、回車等鄉鎮建設萬畝高產高效示範區,全面落實規範化生產技術措施,主攻單產,提高品質,節本增效。在示範方內實行統一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統一選用優良品種,統一取土化驗,統一供配方肥,統一播期播量,統一病蟲草害防治。小麥示範方每個鄉鎮示範面積3000-5000畝,平均畝產320kg,較20___年產量基礎平均每畝增30kg。農技站結合小麥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範區,在回車鎮建立示範區3880畝,其中吳崗村1350畝,王營村1300畝,大塊地村1230畝。據收穫前調查,平均畝穗數30.2萬,穗粒數31.8粒,千粒重39.2g,平均畝產320kg,比未開發區平均畝穗數29.5萬,穗粒數30.6粒,千粒重38.2g,平均畝產293.1kg增產26.9kg,增幅9.2%。丹水、田關示範區平均畝穗數29.8萬,穗粒數32.2粒,千粒重39.5g,平均畝產322.2kg,比未開發區平均畝穗數29.3萬,穗粒數30.9粒,千粒重38.5g,平均畝產296.3kg增產25.9kg,增幅8.7%。在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玉米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範區,2個千畝示範片,在今年災害天氣條件下,示範區明顯減輕了雨澇災害,較未示範區增產2成以上。在五里橋鎮北堂村和五里橋村建立水稻萬畝示範區,經收穫前測產,平均畝成穗19.2萬,穗粒數125.8粒,千粒重27.5g,平均畝產564.6kg,取得了好的效果。

在特色農業上,我們在丹水、五里橋獼猴桃基地開展萬畝獼猴桃無公害栽培技術示範,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無公害防治病蟲害,果實套袋等技術措施,提高了果實產量和品質,增加了果農效益;農藝師王百強在丁河鎮豐山村科技下鄉,指導獼猴桃園套種小辣椒,取得了好的效果;在桑坪、西坪等15個村香菇高產示範150萬袋,推廣免割袋栽培花菇100萬袋,開展技術培訓15期,300餘人次。推廣規範化栽培技術,使污染袋減少5萬袋,成品率提高15%,出菇率提高10%,增效達25%。

1.2.3新品種新技術推廣

小麥:以新麥19和豫麥70爲主導品種,其中新麥19播種4萬畝,豫麥70-36播種3萬畝,兩個品種佔麥播面積的42.7%,平均畝產337kg,總產2360萬kg;濮麥9號、10號播種3萬畝,佔麥播面積的18.3%,平均畝產320kg,總產960萬kg;洛麥21播種2萬畝,佔麥播面積的12.2%,平均畝產326kg,總產650萬kg。5品種較全縣平均畝產273.8.0kg,增684萬kg;配方施肥技術推廣15.0萬畝,按10%增幅,約增產小麥411萬kg。兩項總增小麥1095萬kg,增值1971萬元。

水稻:2.0萬畝,推廣鄭粳9707、豫粳6號、新豐2號等優質粳稻品種,結合配方施肥、盤育拋秧、合理用藥,綜合防治病蟲草害,畝產達512.6kg,約增產稻穀260萬kg,增加產值620萬元。

玉米:15萬畝,以正大12、安玉12、農大221、長城218等優良品種爲主,在今年受到暴風雨漬澇災害天氣影響下,約增產玉米290萬kg,增值520餘萬元。

紅薯3.6萬畝,推廣種植寧r97-5:2萬畝,豫薯7號:1萬畝。平均畝產鮮薯2500.0kg,總產鮮薯7500萬kg,較徐薯18增產28%。兩品種共增產鮮薯1640萬kg,增值980萬元。

1.3農技推廣方式方法創新

1.3.1新形勢下的農技推廣工作:

爲做好新形勢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我們一是通過下鄉開展生產調查、技術培訓指導和新技術示範推廣,做好跟蹤服務;二是以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爲紐帶,建立農技推廣網絡,紮實開展科技入戶工作,聯繫農民技術推廣員和科技示範戶300餘名,做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範和推廣。如田關鄉的推廣員曹正濤,矢志鑽研作物育種,在我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已培育出了幾個小麥新品種,有1個品種已參加了省級區試,他還進行玉米雜交育種,已測試出了3個苗頭品種;田關鄉的李榮普、王彥麗,回車鎮的任子敏,五里橋鄉的杜順哲、謝運華,丁河鎮北峪村的龐天成,重陽鎮半川村的陳光成、雲臺村的'查振興,軍馬河鄉毛坪村的路仁敏等,承擔我站的小麥、玉米、水稻、紅薯、食用菌等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有效地解決了農村技術棚架。 三是通過實施項目推廣新技術。

食用菌技術推廣:我站爲服務好西峽縣香菇爲主的食用菌這一特色農業,組建了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以提供優質菌種服務爲主導,技物結合,進行食用菌試驗、示範、推廣和技術指導,服務農民增收。每年推廣優質食用菌種30萬斤左右,提高農民種植效益,增加社會效益,我站也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配肥中心工作:進行小麥、水稻、花生、獼猴桃、山茱萸等作物施肥調研,測土化驗,研製各作物專用肥配方,配製專用配方肥,採用項目加基地,典型示範引導等多種形式,技物結合進行配方施肥推廣服務。專用配方肥在獼猴桃和山茱萸等產業上施用已成習慣,但由於受價格等多種因素制約,在糧食作物上推廣面積仍偏小。

1.3.2農技站內部管理工作:

在農技站內部管理上,我們把全站工作分爲業務、配肥、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和高豐裕農資服務公司四個小組。領導班子合理分工,各負其責,通過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終總結,保障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學、嚴格的規章制度,年終考覈,獎懲兌現。二是強化培訓,提高素質。根據縣域特色農業把“果、藥、菌”作爲支柱產業的特點,每週二下午組織政治及業務學習,建立學習簽到和考覈制度,請專家授課,不斷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確工作重點,全心全意爲農民服務。通過以上管理使全站職工踏實工作,爭創佳績,順利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1.4重大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情況

1.4.1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土樣採集與化驗分析:按照《西峽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方案》,完成土樣採集任務600個,其中包括100個個性化服務土樣,填寫農戶施肥調查表600份,爲100個農戶開展了個性化測土服務。完成20___年XX個土樣的檢測分析任務,主要測試土壤樣品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緩效鉀、有效硫、有機質、ph值7項常規項目,並將化驗結果錄入數據庫。

植株測試:20___年120個植株粉碎樣的分析任務,其中小麥60個,玉米60個,測試小麥和玉米的籽粒和莖稈全氮、全磷、全鉀、水分。

田間試驗:完成小麥氮肥用量試驗4個,豐缺指標試驗4個,三區示範試驗10個;玉米氮肥用量試驗4個,豐缺指標試驗4個,三區示範試驗10個,安排20___―20___年度小麥氮肥用量試驗4個,豐缺指標試驗3個,肥料利用率試驗1個,三區示範試驗10個。

技術指導服務和技術入戶:結合高產創建,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40期;對縣鄉農技人員、肥料生產經銷企業有關人員、村組農民技術人員和示範農戶的培訓,發放技術資料50000份,施肥建議卡50000份;利用廣播電視宣傳20次、報刊宣傳12次、牆體廣告、網絡宣傳、科技趕集等形式,廣泛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測土配方施肥物化指導:根據農戶田塊土樣化驗結果,按照養分豐缺指標、作物需肥規律和畝產標準,提出小麥肥料配方3個:n26p10k9、n23p10k7、n24p10k6;夏玉米肥料配方2個:n28p9k8、n26p8k6;水稻肥料配方1個:n26p8k11,獼猴桃肥料配方1個: n23p10k12。農戶可根據自己田塊土壤養分含量,選擇不同的氮磷鉀含量複合肥、配方肥施用。如小麥,高肥地可選用45%(26-10-9)複合肥,缺氮素的可選擇如40%(24-10-6)高氮複合肥,氮磷鉀都低的可選擇40%(23-10-7)複合肥,缺磷鉀田塊可選用硝酸磷+氯化鉀或尿素+二銨+氯化鉀。按照配方,生產供應不同區域配方肥,送肥到村,到農戶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全年共推廣測土配方肥施肥面積40萬畝,覆蓋了全縣288個行政村、涉及8萬農戶。其中小麥15萬畝,畝增產小麥30.3公斤,增產率10.2%,;畝均減少合理用肥節肥(折純)4.5kg,畝均增收節支22.5元,總增效節支337.5萬元。玉米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0.0萬畝,畝均增產56.7kg,增產率16.1%;畝均節肥(折純)1kg,畝均增收1.6元,實現增效節支616萬元。水稻2萬畝,獼猴桃2萬畝。配方肥施用面積完成15萬畝,推廣配方肥6300噸。全年共實現增收糧食1113.1萬kg,增收節支3239.94萬元。

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區建設:結合高產創建活動,在丹水、田關、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了小麥、玉米、水稻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範區和千畝示範片,百畝示範方。

通過項目的實施,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得到提高,施肥習慣由過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爲氮、磷、鉀、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變爲測土配方施肥,過去靠多施肥求高產轉變爲計算產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顯提高,有效地解決了施肥不合理問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土壤中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趨向平衡,減少了養分流失,初步達到了土壤養分的均衡協調;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殘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對土壤的人爲破壞,改善了項目區土壤環境質量,有利於生態平衡,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4.2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試點工作:今年我們繼續在4個鄉鎮開展3萬畝施用商品有機肥提升土壤有機質,其中丹水鎮1個村6000畝回車鎮2個村8000畝,五里橋鎮3個村8000畝,重陽鎮4個村8000畝;涉及農戶7000多戶,共發放商品有機肥3000噸。在項目區的回車、五里橋2個鄉鎮3個村建立了5個調查點,已經對8個點取土化驗,開展土壤有機質補貼項目效果監測點5個與試驗點3個,定點監測實施效果。

2 存在問題及20___年工作計劃

2.1存在問題

一是農技推廣經費缺乏,農技推廣業務活動及公益性調查研究、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難以開展;二是專業技術人員存在缺位斷層現象,在實施專業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的科技項目時,工作進度跟不上上級要求,材料整理不夠及時。專業技術人員緊缺,工作忙不過來。

2.2 20___年工作計劃

一是服務全縣糧食生產,做好生產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全年完成大型生產調查14次以上,提出作物生產技術意見,指導羣衆抗災減災,增產增收。

二是繼續完成測土配方施肥國家補貼項目的工作目標任務。

三是服務全縣特色農業,搞好獼猴桃、食用菌等的示範及技術指導服務。

四是利用電視、以會代訓、印發技術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20項次以上。

在實體工作方面,以食用菌推廣中心爲龍頭,在做好技術服務的基礎上,搞好經營,確保農業發展基金上交和無編制人員工資發放,保證單位工作正常運轉。

保障措施:一是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明確分工,各負其責;二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設,促工作開展。

篇8: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20xx年我選派爲尖山鎮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蔬菜產業技術指導員,負責尖山鎮九鴉村彭業財、彭業彩、彭業新、彭世塘、彭世夏、黃德、黃炳春、黃瑞、黃勝、彭業軍這10名科技示範戶蔬菜生產技術的指導工作。項目實施以來,在上級的指導下,按照項目實施方案的相關要求,認真做好各項工作,通過自己的積極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指導員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科技素質和技術服務水平

我參加了在廣西欽州農業學校進行的爲期一週的技術培訓。系統全面地學習了現代農業發展概況、現代農業新技術的特點和模式、現代農技推廣服務的基本技巧與途徑、互聯網應用技術及現代農業信息化服務技能與實踐等。平時注重蒐集蔬菜生產相關資料,重點加強設施蔬菜方面的知識積累,不斷提升入戶指導水平。

二、加強指導,確保實效

項目啓動後,我就開始進村入戶,與科技示範戶面對面、零距離接觸。一是對示範戶宣傳介紹項目實施的目的意義、技術指導員工作職責及任務、科技示範戶的責任、義務,讓科技示範戶充分了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項目的主要目的就是構建“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戶”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快捷通道。二是對蔬菜生產中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及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示範戶的生產實際,制定年度技術指導方案、分戶技術指導方案。三是與示範戶分析、討論增收渠道,積極主動參與產前、產中直至產後的跟蹤服務工作,引導示範戶與市場對接,實現增產增收。四是根據農時以及示範戶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入戶,對每個示範戶開展面對面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工作,還通過電話與示範戶保持經常性的聯繫,及時提供技術諮詢服務。此外,我站還請專家進行了4次集中培訓和3次現場觀摩交流經驗。項目期間,先後對科技示範戶進行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和標準化生產技術,這10戶示範戶均以種植番茄、辣椒、黃瓜等品種。他們採用的是常規的種植技術連年種植,導致作物易受到病害,土質惡化。除了選用抗病品種外,我還指導他們進行水旱輪作,合理施肥,增施鉀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每穗果綠熟期時,及時摘除其下全部葉片,如發現病株時及時清除病株,保證田園清潔。如九鴉村九鴉坪隊黃德的2畝地因常年種植番茄極易感染青枯病、枯萎病等病害,施用農藥效果也不理想。在我建議下留1畝繼續種植番茄,另1畝則在種植了一季早稻後再進行秋季番茄的種植。連續種植番茄的那畝地因連續的種植病害嚴重,茄果因疫病、炭疽病等造成爛果、裂果導致產量低下,春、秋兩季的產量一共只收了5600斤;而另一畝因輪作了一季水稻,不僅病害減輕了,植株長勢良好,因施足有機肥也使得果實品質極好,一季秋番茄就收了6100斤。通過這個項目讓農戶充分了解了項目實施的目的意義、主推的技術等,使科技示範戶的科技素質和科學種田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還輻射帶動了200多戶種植戶。我站還在尖山鎮西溝村建立了一個面積爲5畝的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試驗示範基地,爲指導科技示範戶們提供了更具體、更有效的學習目標。

三、成就我與科技示範戶新的發展

與科技示範近距離的接觸,使我能更好的向農戶進行農業技術指導,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的工作帶來了更好的成效。同時,通過加強技術指導培訓,激發了科技示範戶勇於探索、敢於實踐的勇氣,使科技示範戶及輻射戶的科技素質和科學種田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對蔬菜產業的增產增收、全面升級有了新發展。

四、今後的打算

1、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更好地幫助指導科技示範戶。

2、根據各科技示範戶的需要,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給他們下一步種植的品種提供相關信息。

3、加大對科技示範戶的培訓工作。在充分了解科技示範戶需要的前提下,及時溝通聯繫相關部門、專家對科技示範戶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科學種植的技術。

4、充分發揮科技示範戶的輻射帶動作用。

篇9: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一年來,我站在縣委、縣政府及農業局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關心指導下,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把農業科技推廣放在首位,以服務糧食生產和特色農業“果、藥、菌”三大支柱產業爲重點,以促進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爲核心,創新推廣機制,大力發揚創業、敬業和團結精神,繼續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等,認真開展農業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做好技術服務。現將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彙報如下:

1.20xx年工作彙報。

1.1糧食作物生產技術指導。

根據農時季節,下鄉進行生產調查,研究技術方案,撰寫調查報告,提出生產技術意見,做好超前技術服務。在開展主體技術培訓方面,一是根據農時季節開展培訓;二是通過縣電視臺舉辦技術講座、印發技術資料、組織農民推廣員等多渠道培訓;三是設立農業技術服務熱線、到田間進行技術指導、集中村、組羣衆召開技術培訓會等多種形式培訓。下鄉進行生產技術調查18次,開展技術培訓18000人次,發技術資料5萬份,舉辦縣電視臺專題技術講座12期,向市縣業務主管部門上報小麥、水稻等作物生產技術意見,調查報告和技術總結等20多份。

科技下鄉包村技術服務。在站長帶領下,組織2名高級農藝師,7名農藝師,經常出車做好巡迴指導,到鄉、村與包村幹部、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村幹部和科技示範戶建立聯繫,進行麥田管理和中後期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指導。縣電視臺做了跟蹤報道。通過巡迴指導麥田春季及中後期管理,使今年小麥在遇到冬春季寒潮頻繁,低溫寡照,造成小麥成熟期推遲10天左右;生育中期寒潮低溫使穗粒數減少;後期多陰雨造成赤黴病等病蟲害後發作等特殊氣候條件下,減產幅度很小。據調查,小麥平均單產273.8公斤,較20xx年減產20.8公斤,減7.06%。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保證了小麥生長穩健。據在重陽鎮半川村調查,偃展4110配方施肥麥田千粒重平均43.2g,而習慣施肥麥田千粒重平均爲37.3g,最低只有33.3g;在玉米、水稻等主要秋糧作物上,全面落實了配方施肥、中耕、化學除草、病蟲防治、適時收穫等關鍵技術措施,使我縣秋糧在今年生育期間陰雨寡照低溫的不利天氣條件下,沒有發生大面積倒伏等災害,壓低了災害損失。水稻生育中期病蟲危害較多,我們在水稻田間管理的各個環節,深入稻區田間調查,針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在村、組召開培訓會,指導稻農科學防治,合理用藥,使田間管理的關鍵技術措施達到家喻戶曉,落實到田間地頭。

1.2試驗示範推廣及技術創新情況。

1.2.1食用菌試驗研究:對袋料香菇9608進行提純復壯選優工作。對我站保存的9608系列、807、939、9015栽培種,進行試種觀察,已經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今年繼續進行“三明139”黑木耳300袋品種及栽培觀察試驗,品種特性及袋式地栽試驗;從魯山縣引進段木香菇進行分離制種試驗。

1.2.2示範:在糧食生產上,在丹水、田關、回車等鄉鎮建設萬畝高產高效示範區,全面落實規範化生產技術措施,主攻單產,提高品質,節本增效。在示範方內實行統一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統一選用優良品種,統一取土化驗,統一供配方肥,統一播期播量,統一病蟲草害防治。小麥示範方每個鄉鎮示範面積3000-5000畝,平均畝產320kg,較2011年產量基礎平均每畝增30kg。農技站結合小麥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範區,在回車鎮建立示範區3880畝,其中吳崗村1350畝,王營村1300畝,大塊地村1230畝。據收穫前調查,平均畝穗數30.2萬,穗粒數31.8粒,千粒重39.2g,平均畝產320kg,比未開發區平均畝穗數29.5萬,穗粒數30.6粒,千粒重38.2g,平均畝產293.1kg增產26.9kg,增幅9.2%。丹水、田關示範區平均畝穗數29.8萬,穗粒數32.2粒,千粒重39.5g,平均畝產322.2kg,比未開發區平均畝穗數29.3萬,穗粒數30.9粒,千粒重38.5g,平均畝產296.3kg增產25.9kg,增幅8.7%。在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玉米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範區,2個千畝示範片,在今年災害天氣條件下,示範區明顯減輕了雨澇災害,較未示範區增產2成以上。在五里橋鎮北堂村和五里橋村建立水稻萬畝示範區,經收穫前測產,平均畝成穗19.2萬,穗粒數125.8粒,千粒重27.5g,平均畝產564.6kg,取得了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