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資打假年終總結多篇

農資打假年終總結多篇

【第1篇】農資打假2022年終工作總結範文

爲切實保護農民羣衆的利益,確保“三農”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和推進新農村建設。今年以來,我市各級工商機關認真開展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工作,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僞劣農資和嚴重坑害農民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爲,進一步加強肥料農資商品質量監測和完善肥料農資市場監管,保障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和農民利益。現將我局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工作彙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職責到位

切實加強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工作的領導,我市各級工商部門都高度重視,將肥料農藥監管和農民羣衆利益擺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強肥料農藥市場監管,認真履行職責,加大對不合格和劣質肥料農資產品的查處和抽檢力度,嚴厲打擊不合格肥料農資和其它擾亂市場秩序、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法行爲,堅決把不合格肥料農資產品清除出農資市場,切實維護好和實現好廣大農民羣衆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肥料農藥市場監管,實行“五嚴”措施

“五嚴”。一是嚴格農資經營戶備案制。凡從事農資經營的,必須到工商部門登記備案,以便跟蹤服務和監督管理。二是嚴格留樣備查制。解決時間跨度長,實物取證難、農民投訴難等問題,變事後查處爲事先防範。三是嚴格落實“兩帳兩票一卡一書”責任制。與經營戶簽訂責任書,督促其建立健全“兩帳兩票一卡一書”。四是嚴格“四定”監管責任制(即定人、定崗、定片區、定責任)。五是嚴查八種違法行爲。嚴查生產、銷售甲胺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國家禁用的高毒農藥行爲;嚴查生產、銷售未經國家有關部門審定或批准生產、銷售農資商品行爲;嚴查生產、銷售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僞劣農資商品行爲;嚴查虛假標識、標識不清、商標侵權行爲;嚴查利用對產地、質量、商標虛假標示等手段,冒充進口化肥行爲;嚴查製作、發佈種子、化肥、農藥和農機具等虛假農資廣告行爲;嚴查利用境外虛假登記的企業名稱,以委託加工、授權使用、監製等名義加工生產“傍名牌”產品行爲;嚴查農資經營中的商業賄賂行爲。

龍馬潭區工商局依據國家總局第45號令《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實施方案》。由於領導重視、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區農資監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三、認真檢查,強化監管,確保實效

肥料、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關係到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農業增效、農村穩定和農民增收。我局深刻認識做好肥料農資市場監管工作對推進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紅盾護農”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努力做到“四個統一”,牢牢把握“四個只有”,加大力度,把加強肥料、農藥市場監管作爲重中之重的工作,嚴厲查處假冒僞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爲,進一步整頓和規範農資市場秩序,切實維護農民利益。一是充分發揮農資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監督和指導,確保農資市場的有序競爭;二是保障農資質量,進一步完善農資連鎖經營模式。已形成了農資公司—農資連鎖配送中心—農資連鎖配送站—村級綜合服務站的農資連鎖配送經營網絡服務體系。四是開展種子、化肥質量監測。1-6月我局抽檢化肥、農藥等農資111個批次,配合省局抽檢肥料農資商品23個批次。通過檢測,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農資流入農村市場。五是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爲,嚴厲查處不合格肥料農資產品,堅決把不合格肥料農資清除出農資市場。

截至目前,我市各級工商機關共出動執法車輛354臺次,執法人員2367人次,檢查農資經營戶3898戶次,檢查農資市場504個次,立案查處農資案件60件,案值32.4萬元,沒收查扣物質520530.97公斤/臺、件,取締無照農資經營戶50戶,受理農資投訴25件,爲農民挽回經濟損失6.77萬元。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辨別真假難。一方面,農資品種花樣繁多,僞劣農資從表面觀測往往難以確定其真僞,執法檢測手段的缺乏造成真僞難辨。另一方面,涉案農資鑑定費居高不下,一份化肥質量檢驗報告少則兩三百元,多則上千元。質量檢驗報告成本高等因素,客觀上造成農資市場打假成本過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着農資真假的辨別。二是監督管理難。當前僞劣農資銷售市場都在農村,並且越是偏遠的山區和小村落越有市場。部分假劣農資還打着“送貨田頭,服務農民”的旗號,運到村邊地頭進行拋售,且流動性強。由於農村地大面廣,限於人力、物力、財力原因,執法部門對這些“上山下鄉”的農資監管存在一定的盲區。三是打假罰劣難。農資經營主體雜亂無序,多爲個人承包經營,農村經濟的相對落後、人員素質偏低、法律意識淡薄、宗族觀念濃厚,造成執法環境差,當事人自覺履行行政處罰率低,查辦的案件常常出現“辦而不結”、“處而無罰”現象。四是深挖根除難。農資產品流通範圍廣,環節多,僞劣農資產品往往要經過幾個銷售環節,要跨區甚至跨省才能追根溯源。而各地打假信息資源未能互通共享,各打各的假,難以從源頭治理。五是少數農資者“兩帳兩票一卡一書”制度落實不夠理想,流於形式。

五、下一步農資監管工作的打算。

(一)、進一步完善構建以農資經營者信用分類監管爲基礎的新監管模式;完善信用懲戒機制,積極探索農資市場監管辦法 。

(二)、進一步規範農資市場,要對農資經營戶全面摸底調查,實行可追溯管理,提高監管到位率。對生產經營主體,由過去的市場環節監管,向主體准入行爲、經營行爲和退出行爲的全過程監管延伸。對農資產品,以實施准入制度爲重點,實現與行政許可工作的有效銜接,把監管關口前移。同時加大對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的投入,通過銷售和技術服務的結合,開拓、淨化城鄉農資市場。幫助農資經營者建立、健全“兩帳兩票一卡一書”制度。

(三)、加強對基層的業務指導,積極查辦農資案件,力爭辦大案、要案,切實維護好廣大農民羣衆的根本利益。

【第2篇】2022年農資打假年終總結範文

農資打假部際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地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會議、全國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準備早,行動快,重點突出,成效顯著,全國農資打假呈現出一個嶄新的局面,在幾個方面實現了重點突破:一是開通了農資案件的投訴舉報渠道,使廣大農民擺脫了求助無門的困境,建立了問題發現機制;二是完善了農資案件處理體系,各地農業部門都把農資打假當作一項常規工作,明確由一個部門負責,形成了案件處理制度,建立了問題解決機制;三是開始在農業系統樹立起農資監管意識,把依法監管作爲農資打假和整頓規範農資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治本措施全面實施,建立了從源頭上減少問題的長效機制。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資打假協調小組辦公室上報的資料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農資打假共出動檢查人員110多萬人次,發放各類農資打假資料1372萬餘份,檢查各類農資市場8.8萬個,檢查農資生產和經營企業45萬多家,搗毀農資製售假窩點3000多個,查處製售假冒僞劣農資違法違規案件近10多萬件,涉案貨值11億多元,其中,立案查處案7萬多件,標值(貨值或損失)5萬元以上的大案241件,移交司法機關的案件162起,涉嫌犯罪人員184人。查獲主要假冒僞劣農資:農藥(製劑)1113萬公斤,種子2040萬公斤,肥料1.5億多公斤,獸藥60多萬件(瓶),飼料500萬公斤,農機及零配件(包括漁機漁具)60多萬臺(件),爲農民直接挽回經濟損失12億多元。從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看,今年農戶和經營戶對農資打假工作在總體上是基本肯定的,滿意程度達到了70%。

一、農資打假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周密部署,狠抓落實。3月22日由農業部、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供銷總社等五部門聯合行文下發了《全國農資打假專項鬥爭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農資打假工作重點是“保春耕、端窩點和查處大要案件”,各部門、各地根據這一總體要求,結合本系統和當地實際,對農資打假工作進行了更爲詳盡的工作部署。全國供銷總社分別於2月和7月下發了《關於做好供銷合作社系統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通知》、《關於把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引向深入的通知》。同時,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建立信用制度等標本兼治,淨化市場。

爲了把農資打假工作的各項部署落到實處,今年農資打假部際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採取不同形式,加強了對各地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農業部對農資產品專項檢查進行了具體安排,並於4月15日-21日組成四個調查組,深入湖南、山東、遼寧和江西等省進行了調研,爲推動農資打假深入開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9月份由農資打假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組成7個聯合督查組,赴部分省對農資打假工作進行現場督導,並採取問卷調查等形式對當地工作績效進行了評估。農資打假專項鬥爭部際協調小組召開了三次成員會議,分階段對農資打假工作進行了具體指導和部署。

各地先後加強了對農資打假工作的領導,健全了農資打假工作機構,充實了執法人員,農資打假工作由臨時性工作向常規性工作轉變。各地、各有關部門相互配合,積極工作,都以不同形式開展了春季農資打假行動和重點農資品種的專項治理行動,有力地促進了各項農資打假措施的落實。

(二)發現問題,跟蹤整改。對於檢查出的問題,堅持追根溯源,加強整改監督工作。今年年初,農業部召集在去年農藥市場抽查中有問題的156家農藥企業通報了抽查結果,要求其限期整改。通報會後,銷燬了不合格農藥標籤4421萬張,從市場上回收不合格農藥產品共5914噸,重新印製合格標籤共1億餘張。一些地方也根據本地農資生產應用特點,對重點農資產品進行了跟蹤監控。對於各種農資投訴案件,都認真按照有關法規和程序移交和分工處理,今年以來農業部農資監管直接受理來電來信投訴2563件,根據覈查情況,直接由有關司局和移交地方處理的農資案件901起,並對處理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和督辦。從反饋的處理結果表明,基本得到了妥善處理,部分受損失的農民的到了補償。

(三)加強抽檢,強化監管。全國已建成並授權對外開展工作的農資部級質檢中心58個,國家級質檢中心9個,以這些中心爲龍頭的農資質檢網絡正在形成,農資市場監管機制不斷完善,對一些重點農資的監控力度在不斷加大。在去年全國農藥市場抽查的基礎上,今年農業部又組織開展了全國農藥市場大檢查行動,出重拳整頓農藥市場秩序;在3月、7月和11月分別安排了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抽檢,併發布檢測結果;針對年初歐盟禁止從中國進口動物源產品的決定,已於4月份下達了20660批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殘留檢測任務,並將檢測計劃提交歐盟。國家工商總局和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共對2400餘家經銷單位的19種農資商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查,查處違法違規經銷單位1372家,罰沒款320.5萬元。

同時,農業部全面加強了農資監管工作,先後發佈了《食用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和禁用限用的高毒、劇毒農藥品種清單,頒佈了禁用限用漁藥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並將組織對這些禁用限用農藥、獸藥、漁藥進行專項檢查。

(四)完善制度,查處大要案。農資打假部際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地都加強了工作制度建設。農業部今年6月24日發佈了《農業部農業生產資料打假舉報獎勵辦法(試行)》,同時公佈了農業部農業生產資料打假舉報電話。

由於各部門措施得力,通力協作,今年查處大要案件的力度明顯增強,去年查出的案件,今年已基本結案。據各地上報統計,今年新立案查處標值5萬元以上的大要案件241件。據公安部不完全統計,1-11月底,全國公安機關破獲各類農資案件366起,處理涉案人員361人,搗毀農資製假售假窩點59個。農業部會同公安部在春節前後重點圍繞打擊“瘦肉精”,查處了一批大要案件,浙江、廣東、江蘇三起製售和使用“瘦肉精”的違法企業和個人受到了刑事追究。公安部公佈第三批重點督辦案件中,涉及農資的有4起,對農藥、種子、飼料等重點農資案件進行了督查督辦,有力地打擊了嚴重擾亂農資市場經濟秩序和坑農害農的違法違規行爲。督促處理了湖南、廣東培矮64s雜交水稻種子事件;督查了貴州農業廳發現的山西屯玉種業有限公司涉嫌銷售未經審定的3萬多公斤玉米種子案件;湖南省朱千柱等人非法生產銷售僞劣飼料案件等。10月下旬,農業部、公安部派員赴貴州省督辦國務院點名案件貴州科新畜禽飼料廠“瘦肉精”案,犯罪嫌疑人已抓獲,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結合集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加強了對“送貨下鄉”以及在農村舉辦的各種商品展銷會的監管,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僞劣農藥、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民日用消費品等坑農害農行爲,1-11月份共查處假冒僞劣農資案件1.4萬件,查獲假冒僞劣化肥4.89萬噸、種子3788噸、農藥3674噸等。

(五)打假與扶優相結合,提高農民識假防假能力。各地在打假的同時,根據有關政策、法規,積極扶持和宣傳經認可的優質農資產品,將假冒僞劣農資擠出農業生產應用領域。農業部推薦了一批高效低毒經濟安全農藥;已結合“大豆振興計劃”,推薦了一批高油、高產大豆新品種;公佈了水稻聯合收割機質量跟蹤調查結果,並推薦了機型的名單;開通了名優農機產品網頁。還在全國開展了以“讓農民明明白白買農機”爲主題的農機產品質量投訴“3·15”統一大行動,發放各種宣傳品240餘萬份,接受諮詢和投訴21萬人次,現場爲農民修理機具1.78萬臺(件)。質檢總局部署了“農資打假下鄉”活動,把打假深入到田間地頭,許多案件當即得到了處理。河北、寧夏、天津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經權威機構鑑定和生產實踐檢驗的結果,向農民推薦了一批優質農資產品,並對生產優質產品的企業給予扶持。

(六)各部門相互配合,聯合打假。農資打假工作在中央涉及九個部門,在農業部內涉及7個司局,在地方也相應由多個部門承擔。經過一年多的磨合,各部門在工作配合上更加默契了,真正形成了農資打假的合力。在8月底召開的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研討會上,各部門、各司局、各地充分肯定了一年多來的農資打假工作成績,代表們懷着對農資打假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滿懷信心地深入研討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措施,對於加強各部門在工作中的協調、配合,對於推動農資打假工作向縱深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七)加強宣傳,保持高壓態勢。8月20日,農業部首次會同工商、質檢、公安等九個農資打假成員單位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向全社會發布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資打假投訴舉報電話。同時在中國農業信息網上設立了“全國農資打假專項鬥爭”專欄,在農民日報開設了“農資打假”專欄,交流工作,溝通信息。共編髮《市場質量信息簡報-農資打假專刊》100期。以各種方式向社會敞開投訴大門,鼓勵廣大人民羣衆檢舉、揭發各種製售假冒僞劣農資行爲,形成對製售假冒僞劣農資的行爲“人人喊打”的社會氛圍和強大壓力。

但是,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很不完善,製假售假現象仍較突出。目前農資打假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有些地方對其重要性、艱鉅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存在臨時應付思想。二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從本地或小團體利益出發,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嚴重。三是還沒有完全形成先進高效的管理體制。四是手段落後,人員素質不高。爲此,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逐步解決上述問題。

二、農資打假工作初步打算

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農資打假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依法打假,把打假工作的着眼點從農資經營者和使用者拓展到農資生產領域,把農資質量抽檢作爲打假的一項常規性工作不斷加強,努力規範生產經營主體、渠道和經營行爲,切實實行政事、政企分開,加強綜合執法,增加農資打假投入,全面加強農資監管;通過積極發展連鎖配送等新型流通業態,提高優質農資的市場佔有率,從整體上推進農資打假工作向縱深發展,努力建立良好的農資市場經濟秩序。

擬採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要求全國農業系統把農資監管作爲一項常規性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加以推動;二是加強農資質量抽檢,注重從源頭上加大打擊力度,對不合格的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和單位進行及時曝光;三是通過名牌評定等形式把打假與扶優相結合;四是結合“金農工程”,推動農資有關證照信息的電子化,推動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五是通過現場會等形式推動農資打假全面工作。

【第3篇】2022年農資打假年終工作總結範文

今秋以來,我們按照農業部《關於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秋季行動的通知》要求和省農業廳安排部署,結合我市實際,認真組織農業行政執法人員積極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秋季活動,進一步落實農業行政執法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維權意識和誠信意識,嚴厲打擊各類違規違法行爲,整頓規範農資市場秩序,保護了農民利益,保證了秋季農業生產的安全,現將秋季農資打假工作小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嚴密組織

農資打假一直是我們農業局依法行政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在接到省農業廳轉發的農業部《關於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秋季行動的通知》後,局領導及時組織各職能科站召開了農資打假工作會議,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到這次開展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是是實現明年夏糧豐產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維護農民羣衆根本利益的直接體現。於九月份下了市農法發[]70號《關於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秋季行動的通知》,對所轄縣(區、市)的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爲這次秋季農資打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今年以來,市縣兩級有關部門一直把農業法制宣傳教育作爲一個工作重點來抓。積極組織了植保、種子、農藥等專業人員,開展了街頭諮詢、送法下鄉,結合秋耕生產積極宣傳農業法律法規,並將簡易識別、使用優質農資和“主要農作物主推品種”和“購種須知”等編寫成宣傳資料進行了發放,共印發宣傳資料8萬份。我們還印製了**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工作卡片,擴大農業綜合執法的影響,爲農民提供更多的服務。通過宣傳,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維權意識,也提高了農資經營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守法意識,爲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周密安排,嚴格執法

根據秋季農資生產經營特點,我們採取重點檢查與面上檢查相結合,突擊性檢查與經常性監管相結合,市場監督與引導企業自律相結合的方式,有計劃、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對農資產品質量和市場開展了執法監督檢查和重點案件的跟蹤查處工作。在工作部署和實際工作中明確種子、農藥、肥料爲打假的重點產品。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在九月底對小麥主產區的農資市場進行了抽查,在9—10月份,出動執法人員1920人/次,檢查企業24個,整頓市場132個,查獲種子46040公斤,農藥200公斤,貨值15.35萬元,挽回經濟損失32萬元。我們在接到山西省農藥檢定所對太谷恆豐日光溫室技術服務部、榆次綠豐農業科技部、榆次太行種子服務部和榆次鵬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農藥質量抽檢不合格報告後,及時組織執法人員查扣了不合格農藥,立案審查,目前此案正在查處中。通過這些舉措使**市農資市場秩序取得了根本性的好轉,保障了秋季農業生產安全。

四、存在問題

1、農資管理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在農資打假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按現行的農業法律法規無法處理。如經營不適宜本區域的國審品種種子,沒有規定如何處罰;化肥管理等尚缺乏相關的法規和強制標準,農藥管理相應的配套辦法或實施細則也要修訂和完善。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原有的一些農資產品管理法律法規已不適應當前農資生產和市場監管的要求。

2、執法手段落後,執法經費短缺,綜合執法亟待加強。現在農資打假工作的形勢要求我們在交通、通訊、取證、技術檢測等方面必須達到一定水平,但目前市、縣兩級綜合執法隊伍雖已經市編委正式批覆,各縣(區、市)農業局也正在積極籌備組建,但各縣(區、市)編辦的正式批文還未下達,只是先行抽調人員開始工作,所以現在的狀況很難具備這些條件,同時缺乏必要的經費保障,這就不能適應現階段農資打假工作的形勢。因此必須儘快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綜合執法隊伍在農資打假工作中的作用。

3、經營小麥品種區域不適宜的情況比較嚴重。一些經營者在利益的驅動下,擅自引進不適宜本地種植的小麥新品種,這些品種雖然是國審品種,但種植適宜範圍沒有本區域,且爲半冬性品種,如屯玉祁縣種業經銷門市部經銷的石家莊8號、太谷山西晉生種子實業有限公司經銷的濟麥21號小麥種子均屬於半冬性品種,在我市存在重大越冬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