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2022年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演講稿教師【精品多篇】

2022年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演講稿教師【精品多篇】

2022年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演講稿教師 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邁步從頭越,奮進新徵程

春風拂面,萬象更新,2021年全國兩會已經在上週勝利閉幕。每年的兩會都是凝心聚力的盛會,每年的兩會時間都是舉世矚目的時刻。關於兩會,你瞭解多少呢?

兩會並不是一個特定的名稱,而是對每年召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的統稱,由於兩個會議基本上在每年初春的大致相同時段召開,故簡稱兩會。兩會可以分爲全國兩會和地方各級兩會。北京市召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和北京市政協,構成北京“兩會”,順義區召開順義區人民代表大會和順義區政協,構成順義區“兩會”,上週召開的兩會是“全國兩會”。“全國兩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統稱,那他們二者之間又有什麼樣的區別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政協全國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具有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無論是人大代表還是政協委員都是每五年一次換屆,因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政治協商會議都是每5年召開一屆,每一年召開一次會議,這也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幾屆幾次會議。現任全國人大會議是第十三屆,召開的是第四次會議,因而是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

今年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是3月5日開幕,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3月4日開幕。政協爲什麼比人大提前呢?這是因爲人大在做決策前,要把決策在政協裏面進行協商、討論、審議,所以政協會議在人大會議之前開。兩次會議都安排在3月,這是一個慣例,始於1985年。爲什麼兩會都在三月開?這是因爲人民代表大會要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如果太早的話,上一年度的數據還沒有統計完,會影響報告的準確性,太晚又會影響當年的財政支出,3月的時間剛好足夠處理相關事宜。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兩會推遲到5月召召開,當然這是屬於特殊情況。

全國兩會是觀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窗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最接近百姓的柴米油鹽、最瞭解百姓的酸甜苦辣,能帶來原汁原味的羣衆心聲。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什麼區別呢?出席人民代表大會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是具備一定資格的選民,通過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方式產生,縣級鄉級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全國省級、設區的市級別人大代表則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件件選舉產生。出席政協會議的是政協委員。政協委員則以協商推薦的方式產生。一般分爲提名推薦、協商確定建議名單、政協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公佈四個綠色作文網步驟。全國人大代表提的是“議案”,全國政協委員提的是“提案”。人大代表議案,一般只在大會期間提出,而政協委員提案,既可在全體會議期間提出,也可在休會期間提出。

其實早在1978年之前兩會並不是同步的,之前又是什麼狀態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於1949年9月21日至30日舉行了第一屆全體會議。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此後,從1959年開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開始同步舉行,後者的委員還會列席前者的會議,從此,“兩會”概念應運而生。後來,全國政協停辦,全國人大在1975年才得以恢復,因此,自1978年起,全國人大與全國政協再次完全同步。

今年的兩會是處在重要歷史節點的全國兩會——此時的中國,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正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進。此時的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已經開啓。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表決通過,這是今年兩會最備受矚目的一個部分。與之前的五年規劃不同,雖然十四五確定的是2020—2025之間的目標,但也把眼光放到更長遠的2035。5年後,我們生活的中國會要會變什麼樣呢?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放眼全局,謀劃開局,全國兩會,擘畫開啓新徵程的施工圖,一張新徵程的藍圖正在徐徐展開,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在召喚着我們。

就像個人年度計劃,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是一份國家給自己制定的“願望清單”,完成這份願望清單清單少不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和奮鬥,今天的青年,將在“十四五”乃至未來15年成長爲國之棟樑、社會中堅。總書記對青年成長進步掛念在心,每到一個團組參加審議討論,他都不忘@青年,解答青年關心的、與青年息息相關的問題。總書記指出,“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於注重分數”;總書記強調,要通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羣衆特別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等基本道理……還有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每場發言的代表委員中,都有教育工作者;每場討論的話題,都少不了青少年教育話題。作爲中學生的大家,既要用心讀好書,也要兩耳常聞天下事。一個人只有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及時瞭解國家時政、新聞,掌握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資訊,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準確人生定位,實現人生價值。希望同學們在課餘不斷更新自己的視野,更多地關注國家的大事,力爭成爲祖國的棟樑之才!

2022年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演講稿教師 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師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橋樑作用。我們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爲:傳道、授業。這其實只是老師“教書育人”的一面,而“爲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這都是師德。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擁戴。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說教。在實際工作中就爲孩子們樹立榜樣,而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

師愛是每一個孩子所期待,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孩子,主動經常彎下身與孩子溝通交流,願意與孩子成爲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要尊重孩子,不得變相體罰。如果孩子做錯事了應給予孩子解釋的機會,同時教師也會靜一靜,或許就不會對孩子發火了。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孩子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爲孩子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對社會、對家長、對孩子、對自己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孩子的老師最受歡迎孩子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由此可見,在孩子們的心中,一個富於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老師的魅力。

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所以,老師對孩子不要體罰,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做一個和氣的人,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一個堪爲師範的人。孩子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孩子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爲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孩子不喜歡老師批評,大聲訓斥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不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要把握度,變“忠言逆耳”爲“忠言悅耳”。

應改爲表揚鼓勵孩子,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是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不論在教育環節還是在生活。

2022年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演講稿教師 篇三

菁菁校園,寒來暑往勤耕種;灼灼桃李,言傳身教育英才;有一羣人,他們投身教育,捧出一片丹心;有一羣人,他們愛崗敬業,付出無悔青春;有一羣人,他們桃李芬芳,吐露無限真情。他們是你,他們是我,他們就是千千萬萬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我光榮我是其中一員,我自豪我是這千千萬萬分之一!

記得小時候,每逢教師節都會聽到這樣的歌聲“小時候,我以爲你很神奇,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小時候,我以爲你很神祕,讓所有的難題成了樂趣……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對於一個生日與教師節同慶的我來說,這首歌有着特別的意義。它激盪着我的青春歲月,讓我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憧憬和嚮往,期盼着自己早日成爲歌曲中那美麗的角色。終於在1998年國中畢業之際,我毫不猶豫的報考了師範。三年後,我如願以償的登上了三尺講臺。

記得初爲人師的我豪情滿懷,立志一定要做一名“好”老師。爲此,我一心撲在教學上,單純地認爲:只要學生成績上去了,我的努力就成功了!爲此,我常常埋頭在作業中,追逐在名師後,奔跑在題海里,睏乏在夜燈下……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值得欣慰的是:我快速成長爲了學校的教學骨幹,面對學校的信賴,家長的認可和同事的支持,我感覺成功的光環在慢慢地向我靠近……我滿認爲我“當好”了小時候歌曲中傳唱的老師。

但是,後來的一些負面的教育現象打破了這一切的寧靜與美好。每每在網上聽聞或瀏覽到一些教育的負面消息後,憤憤不平之餘,我開始變得焦躁不安。慢慢地我開始抱怨:學生習慣糟、家長素質低,農村條件差,工作繁雜完全分散了老師的教學精力……終於在一次我因嚴格要求學生而被家長不理解的爭鋒相對中,內心矛盾被徹底激化,眼淚奪眶而出。我質問自己:難道真的是“管得嚴,師之錯”嗎?我當“好”老師有什麼錯?那時的我一度對自己、甚至對自己教師職業的初心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偶然的機會,觀看了《最美鄉村教師》,我倍受感動,也陷入了深思。是什麼讓他們在那樣偏遠的山區、落後的小村,缺氧的高原,人煙稀少的島上,數十年如一日,堅守三尺講臺,不離不棄?又是什麼讓他們愛學生勝過了愛自己的孩子?我想這應該是他們內心對學生、對教師職業真摯而深沉的愛吧!當我在抱怨學生素質不高的時候,當我在工作中疲憊喊累的時候,在世界的另外一個角落,還有一羣默默奉獻的人,他們正執着地堅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我有着比他們優越的環境,卻做不到他們的優秀;我有比他們優秀的學生,卻沒有他們的身體力行。與他們相比,我除了敬佩,更多的是慚愧與自責。說也奇怪,靜心反思後,以前所抱怨那些問題全都變得那麼渺小,那麼微不足道。我頓悟:原來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並不是單一的成績,而是要真正關愛學生,立德樹人!我們不止要做學生學習上的引路人,還要做學生做人做事的引路人,更要做學生思想進步,積極樂觀的引路人。因此,教師不單單是知識傳遞者,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會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心光屏上,這些無聲路標,影響着學生的成長。

都說“世上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罷了”。沉下心來,細心觀察,我才發現原來真正的好老師並不全在電視屏幕上,並不是是那麼遙不可及,它就在我的身邊!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氣吞山河,只是那麼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他們用自己的師愛和師行詮釋着教師的真諦。

看!深受學生愛戴老王老師,他的“先學生之優而優,後學生之樂而樂“的教育情懷着實讓人敬佩!陽光燦爛的鐘夢雲老師,一個個會心的微笑,足以滋潤學生的乾涸的心田;語重心長的陳正華老師,一句句親切的關心與問候,足以溫暖學生冰凍的心靈;多愁善感的李華老師,一汪汪感動的淚水,足以融化學生的內心積雪;耐心細緻的張主任,一次次傾心的交流,足以搭建師生信任的橋樑。

忘不了講臺前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課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嚀,忘不了課餘時噓寒問暖的關懷,忘不了離別時祝福期望的真情。學生良好的修養,來自老師的和顏悅色與平易近人;學生嚴守紀律,來自老師的身先垂範,學生的堅韌樸素,來自老師的質樸與堅強……我可以驕傲地說,在十二中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每一位老師都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每一位老師都是我值得我學習的楷模。師愛無價,師行勵人,學生對老師的追隨如同雲翔而影從。

是啊,沒有什麼比師愛的陽光更燦爛奪目!沒有什麼比師行的力量更銳不可當!

最後,我想還是用歌曲所吟唱的內容來結束我今天的演講。“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那塊黑板,擦去的是功利,寫下的是真理,。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但我堅信:這是我一生的夢想與追求!正如萊塞所說:“夢想就像人生的太陽!”而我會一直追求我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