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品多篇)

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精品多篇)

國家公祭日演講稿 篇一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講話的題目是《瞭解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2014年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兩個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爲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的意義在於,喚醒人們歷史記憶,避免忘卻與麻木,以史爲鑑、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本週六我們將迎來第一個國家公祭日。

同學們,我們都是是中國人,南京人,我們世代都無法忘記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這是中華民族歷屈辱的一天,這是讓我們中國人心痛的日子,這一天就是南京大屠殺那一天!在那一天,日軍攻佔南京後,在長達六週的時間內,大肆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遇難者達30多萬人……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慘遭日寇殺害,恐怕誰也無法精確地估計。侵略者的罪惡罄竹難書。

七十多年過去了,國恥就如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我們的頭上,讓我們透不過氣來,然而,時至今日,日本_仍然極力否認這鐵一般的罪惡事實。甚至叫囂這是一場歷史騙局,作爲青少年我們還能無動於衷嗎?中國,我們古老的中國,生我養我的中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爲什麼屢屢遭到欺凌宰割,因爲落後就要捱打,只有新中國的成立我們才掙斷身上的屈辱鎖鏈,鐵骨錚錚地站了起來!

從鴉片戰爭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們的祖國被許多帝國主義者踐踏蹂躪,我們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權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恥辱,這些恥辱是我們祖國心頭上最深的傷痛,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一頁。有人會說,它已經過去,就讓它過去好了,幹嗎還要“勿忘”呢?這是因爲,忘記等於背叛,忘記“恥辱”雖然可以減少傷感,但是記住“恥辱”就是記住祖國的歷史創傷,能激起更強烈的民族精神,讓我們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記住中華民族的祖先爲祖國所做出的犧牲,更能增強自己對祖國的責任感。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的教訓,才能保證世間不再有戰爭和屠殺。

我們紀念歷史,並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並不是爲了簡單的清算曆史,而是爲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再次重演。是爲了警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佈: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最後,讓我們大家都參與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活動中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我們記住周恩來總理讀中學時說過的一句話: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國家公祭日演講稿 篇二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12月13日,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日子嗎?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天是侵華日軍攻進南京製造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的日子。我們以這樣的方式祭奠,不是爲了延續仇恨,而是爲了和平與正義長存。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大家可否知道“盧溝橋事變”?那是1937年7月7日,日軍對中國發起了全面侵華戰爭的開端,在12月13日攻入南京對南京同胞展開血腥殺戮。當時,侵華日軍攻入南京後對城內手無寸鐵的同胞展開了長達42天慘絕人寰的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像你們一樣的兒童、學生都被無情地殺害,城裏三分之一的建築遭到嚴重毀壞,大量財物遭到任意掠奪。然而,值得稱頌的是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敢於抵抗一切外敵的偉大民族。經過8年艱苦抗戰,日本侵略者也於1945年9月2日與我國正式簽訂投降書,那些沒有人性的日軍有的被趕出中國,有的則被國際法庭判以重刑,受到嚴厲懲處。

同時,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代價,我們用生命和鮮血向世界宣告: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美好的夙願。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今天,我們呼籲和平,紀念歷史,是爲了不再重蹈覆轍。是爲了警告那些妄圖對中華民族圖謀不軌的國家和民族: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欺辱、不可戰勝的。

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佈:我們都有一個家,一個繁榮昌盛、團結和諧的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請和老師一起呼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2020年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演講稿經典 篇三

前不久,我在一本關於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故事集裏讀到一篇文章《雨天才是好天氣》。講的是1937年日本佔領南京前的日子裏,經過日軍戰機持續數個月的轟炸後,南京街頭的防空戰壕越建越多,人們漸漸能夠分辨出日軍飛機和我軍飛機聲音的不同,甚至發現了陰天就不會有空襲。於是,大家開始盼望經常遇到陰雨天這種“好天氣”。裏面還引用了《拉貝日記》中一句話——“今天遇上極好的非航空天候,這時就不會有空襲。”

讀完這個故事,我眼前浮現出當年兩個不同的場景——一個是晴天,敵人的戰機在頭頂上飛着,慌亂的人們東躲西藏,有的被炸死、有的被炸傷,有的在痛苦地呻吟、有的在低低地哭泣。.。.。.一個是陰天,大大小小的避難所雖然很潮溼,但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人,大家看着雨,希望雨千萬不要停下來。.。.。.面對日本侵略者的轟炸,可憐的人們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保護自己,只能靠天,希望通過下雨阻止敵人飛機的空襲。他們盼望陰天,更是盼望安全、和平。

文中還提到一個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曹志坤,當時他是一個9歲小男孩,一天剛剛吃好午飯,突然六架飛機從上空衝下來。一陣轟炸後,他的爸爸媽媽聽見他在哭喊,卻找不到他人,因爲他滿臉都是灰和血。比起曹志坤,我們真是幸運,無論晴天雨天,我們都坐在寬敞明亮地教室裏上課學習,根本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爲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因爲祖國強大了,別人不敢來欺負我們。

少年強則中國強。作爲國小生,我們要牢記國恥、珍惜今天,自覺做集體的小主人、學習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刻苦學習知識、掌握本領,將來擔負起建設祖國、圓夢中華的重任,讓我們頭頂永遠是一片“晴天”。

國家公祭日演講稿 篇四

今天,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紫金山含悲,秦淮河低迴。84年前,這裏曾發生了舉世震驚、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我三十萬同胞慘遭屠戮。這是中華民族永遠抹不去的傷痛,也是人類文明最慘烈的悲劇之一。

84年來,我們曾以無數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殺的死難同胞,以無數方式探討這場屠殺帶來的思考:國家的崛起、民族的復興、和平的共識、戰爭的倫理、人性的自覺與人道的尊嚴。現在,我們終於設立和迎接來了國家公祭日,以肅穆的儀式來悼念歷史,讓澎湃的感情集中表達,必將促使民族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促使一個民族汲取歷史力量、以更開放的姿態迎接未來。

公祭日,展示了我們的人文精神與民族性格。歷史構成了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歷史鍛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品格,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浸透熱血的土地是每個民族的朝聖之地。當波蘭人爲奧斯維辛紀念館獻上鮮花,當德國人在大屠殺紀念碑林中默哀,也讓我們重回84年前那座血與火的城市,閱讀寫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種緊緊挽結着我們每一個人的血脈深情與民族精神。

公祭日,讓我們學會以寬闊的歷史視野正視、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已過去84年,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近__年,我們用肅穆的國家公祭儀式提醒着自己,保持歷史的痛感,但不煽動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視歷史、反思戰爭、檢省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餘孽,但不將民族感情矮化爲街頭泄憤。經歷過深重苦難的民族,更應懷着寬闊的歷史眼光,更應懂得珍惜和捍衛人類的核心價值。

公祭日,也讓每個普通中國人找到帶着歷史感的活法。它讓史書上的文字變得意象豐沛,讓每個人的生活獲得了歷史的重量,也讓一個民族的幾代人之間,有了心傳和默契。正是在這個低頭默哀的瞬間裏,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職業、不同社會角色的你我,都抹平了差異,僅僅成爲十三億中國人中的一個。

有象徵意義的是,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幾乎參加了每一次抗戰紀念日。7月7日全民族抗戰爆發週年紀念日,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紀念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均參加了紀念活動。此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儀式。領導人蔘與國家公祭,是國際慣例,也是規格和意義的象徵,更與每個普通中國人的情感互相呼應,表達了整個社會在民族情感上的同頻共振。

12月13日,爲同胞默哀,爲中華祈福,在災難的創傷中培育人道態度與和平精神,在屈辱的歷史中學會自立自強。今天,我們這樣緬懷歷史,正是要歷練出迎接美好未來的氣度與力量。

國家公祭日演講稿 篇五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悲慘啊,30萬軍民慘遭日軍屠殺。鮮血染紅了揚子江,屍體佈滿了石頭城。惡魔在肆意流蕩,無所不至。聽,受辱婦女撕心裂肺的慘叫;看,下關江面殘缺不齊的屍骸……悲劇使人目不忍視,慘狀使人出離的憤慨……

恥辱啊,美麗的六朝故都;恥辱啊,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人們或許會控訴鬼子的殘暴,人們或許會悲憫民族的苦難,但望着那幾十萬束手就擒的軍隊,望着那一張張絕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憤之餘,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濃黑的沉默!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太多的苦難易於使人麻木,是到了重新反思歷史的時候了。今天,當我們重新談起南京大屠殺的時候,當我們憤慨悲痛了之後,我們又該想些什麼?我們又當做些什麼?

當幾十萬南京守軍望風披靡的時候,平行關前,太行山下,一羣拿着近乎原始武器的中國人卻能使得日僞軍隊聞風喪膽……

相較於那些引首就戮的怯弱,我似乎看到狼牙山壯士慷慨赴死的微笑;相較於那無助的淚水,我似乎看到那些偉大的身影在振臂高呼——_日本帝國主義……一樣是死,但是,意義又是否相同呢?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我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是共產黨八路軍最終肩負起了拯救中國的使命,因爲,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對民族深沉的熱愛,他們始終堅持着對這個民族美好的憧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他的物質的首都可以被敵人佔據,但是,他們的精神首都沒有被敵人所攻破!

此時,我想起了紀伯倫的《淚與笑》其中寫到的:“雲的一生就是悲歡離合的一生,人也是如此,一旦失掉崇高的靈魂,就成了存在於物質世界的行屍走肉。”我想,對於國家也是如此,只有擁有國魂,才能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要告訴世界,我們不僅有着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們不僅有着悠久的歷史與文明,我們還要擁有一羣有志氣的熱血國民。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因爲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要讓時間爲庸人們所設計,不要讓殷紅的鮮血只剩下淡淡的殘夢。血已經流了,但不能讓他白流。南京的大慘案依然歷歷在目,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黯然至於泣下,更應該正視這刻骨銘心的苦痛。因爲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面淋漓的鮮血,魯迅的擔憂依舊沒有過時,一個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們去建構與呵護。

這就給我們無窮的啓迪:在現今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沒有必要用歡樂消除自己的悲傷,如果那樣就失去自我;我們也沒有必要沉浸在微漠的悲哀中,我們應正視歷史的烙印。我們應該時刻把祖國放在心中,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列,爲中華崛起而奮鬥,但這一切卻又不能在空言與大話中消磨,作爲學生,我們所應注意的:更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是否認真學習,爲建設祖國積累好本領;當升旗儀式時,我們是否唱起莊嚴的國歌;在外國人面前,你是否隨地亂扔垃圾,你時刻是否在維護着國家尊嚴……

我們就在這樣的小事中構築精神上堅不可摧的首都,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些,我們的國家怎能不強大?外敵,又怎敢在我們的面前揮刀動武?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慘案還會在中華大地上發生嗎?不會的,永遠不會!

讓我們攜手奮鬥吧,青年朋友,相信銘記歷史的你今天定將愈加努力奮發!

國家公祭日演講稿 篇六

20__年12月13日,第__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天300000人的扎眼數字,再次喚醒我們的記憶,我們怎能忘記,永遠不會忘記。

我們怎能忘記,日本法西斯帶來的沉重苦難,怎能忘記中華民族的血淚史,這亙古難以忘懷的沉重一頁。

我們怎能忘記,血泊中站起的民族魂,走向復興的中華民族需要接續傳承這不畏強敵,把一切侵略者趕出中國去的偉大的抗戰精神。

我們怎能忘記,我們偉大的新中國,來自於黨的領導下,來自於書寫“十一書”的前輩們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的英勇戰鬥。

我們怎能忘記,改革開放__年以來的偉大成就,正洗刷掉民族的恥辱,但我們還是無法忘記,因爲“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過去”。

永遠不會忘記“落後就會捱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保持居安思危,我們才能始終保持清醒,保持砥礪前行的奮進姿態,更好書寫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的人生畫卷。

永遠不會忘記“欲滅其國,先亡其史”,我們要加強中國革命史、黨的歷史的學習,需要銘記南京大屠殺的慘痛教訓,更好地負重前行。

永遠不會忘記,無論我們走多遠,取得多麼輝煌的成績,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根、我們的家、我們的魂在中國大地,我們都是黨的人。

永遠不會忘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才能行穩致遠,我們才能無論經過多少個白天黑夜,多少個疾風驟雨,多少個寒冰酷暑,我們纔不會迷惘,不會困惑,因爲我們知道我們爲什麼而出發,爲什麼而戰鬥,爲什麼而奮鬥!

苦難鑄就今日輝煌,跨越千山萬水,仍在跋山涉水。我們要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把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讓中華民族永不再有南京大屠殺的苦難。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永不能忘記,不是要延續中日民族仇恨,而是要以史爲鑑、面向未來,帶動更多國家更多人民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我們永不能忘記,不是爲了渲染被屠殺的悲情歷史,是爲了堅持歷史的正義,是爲了從歷史中汲取弱國飽受欺凌的慘痛,激發精忠報國的志氣勇氣和信念。

我們永不能忘記,不是爲了簡單的“儀式感”,是爲了在國際內外波瀾詭譎、萬重迷霧面前始終不忘初心,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

我們永不能忘記,不僅是對我們這代人的激勵,更是爲了讓我們的下一代知道幸福來之不易,“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幸福同樣需要艱苦卓絕的鬥爭和努力。

我們永不能忘記,不僅是爲中國一家之幸福,更是爲了永續中華血脈,是爲了讓中華民族走上覆興強盛之路,維護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擘畫人類社會治理的恢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