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

讀後感3.28W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

踏破時間,回首那一段纏綿悽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過去了卻也過不去,就在這大觀園之中,寶黛互相的情愫至此開始醞釀,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上天註定的緣分,卻也拗不過賈母的一語定音。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請您閱讀。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1

我喜愛那“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意境,我喜愛那“窗圍蝶翅,團扇輕兜”的儒雅,我喜愛那“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啓笑先聞”的出神入化……大觀園的一片雲,可以催人眼淚;一塊離奇的石頭,便可以演出一場悲劇。我,在書香裏,夢着紅樓。

它給予我的,是思考。曲折的情節,心入書中,去思考,那個年代,那個故事。它讓我思考人的品性:黛玉的孤高自詡,寶釵的八面玲瓏,鳳姐的才勝德缺……怎樣才能立足於時代的洪流中,怎樣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或許,只要腳踏實地,寬厚待人,就像襲人那樣“粗粗笨笨”就已難得了。

它感染我的,是語言。《紅樓夢》的語言可謂高雅。“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極品的語言,工整的對仗,簡直是一部千古詩集。“深顰淺怒,總不離花香鳥語之中;綽態柔情,自矜有天上人間之想”,語言之雅,減我三分毛躁,添我七分優雅,令我仰慕歎服。

它影響我的,是境界。我徜徉於夢中,似真似幻。溫和的燈光瀉下,優美的文字吸引着我的心靈。輕合書卷,我彷彿獲得了一顆晶瑩的心,它來源於一種境界。

在書香裏,夢着紅樓,我對它的喜愛之心怎不油然而生?這喜愛,源於思考,生於語言,遊於境界。用一顆平靜的心,深刻地思考,走進夢,感悟夢,喜愛夢;用儒雅的語言,描述心的喜愛之景。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2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埃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3

暑假裏,我讀了四大名着之首的《紅樓夢》。它真不愧爲是一本奇書,書中人物衆多,個性鮮明。

在這本書中,林黛玉、薛寶釵無疑分別是《紅樓夢》的女一號和女二號,賈寶玉、林黛玉兩人愛情悲據貫穿始終。由多情瀟灑的寶玉,嬌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本來這是一段美好的姻緣,但卻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讓賈寶玉娶了戴黃金鎖的薛寶釵,以至於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

《紅樓夢》的故事太感人了,寫得特別精彩,故事環環相扣,我時常投入不己。讀了它,我還真懂得不少道理。我覺得,當時的賈府很奢侈,賈府的賈母有權有勢,說話也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得聽她的。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作掌上明珠。雖然賈母非常疼愛賈寶玉,但我並不是十分喜歡他。我覺得賈寶玉這個人物有點“玩世不恭”。輕佻、頑劣、屢教不改,這些詞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當然,最後他也在黛玉離世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過來,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爲的作風,我特別喜歡賈寶玉的表妹林黛玉。她雖然愛哭,但很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常在一起玩耍,兩人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十分要好,這在當時是社會所不能容的。不過,作爲當代的孩子,我覺得我們要堅強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樣動不動就暗自垂淚,林黛玉是《紅樓夢》衆多人物裏我最喜歡的女一號,也是最令人感動的人物!

《紅樓夢》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也閨成大禮。寶玉的新房和黛玉的病房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邊悲,一邊喜;一邊哭泣,一邊歡笑;一邊熱鬧,一邊冷清;一邊管絃絲竹鬧翻天,一邊傀瘣魍魎把魄牽。我讀到悲處悲,讀到喜處更悲,給心靈以巨大的的震撼。我恨不得鑽到書裏,跟寶玉說一聲,那不是黛玉。

我讀了《紅樓夢》後就非常佩服曹雪芹,他寫出這麼好的作品來,能把裏面的人物寫得栩栩如生,說明他的寫作功底十分深厚,裏面的人物個個好像站在我的眼前,同我說話似的,讓我跟他們共同歡笑,共同悲傷,共同成長。我要學習他的寫作的方法,把寫文章的基本功打紮實,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4

《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講的是四大家族的故事,一開始通過甄士隱,賈雨村,冷於興,劉姥姥,由遠及近,從外到裏講述的,不管是賈家還是江南的甄家,這幾人講述的都是“甄(真)賈(假)難(冷)劉(留)”意味着四大家族的悲慘下場。雖然書中寫的是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爲中心,但我最喜歡的是林黛玉。她博學多才,喜歡作詩。林黛玉喜歡賈寶玉,而賈寶玉也喜歡林黛玉。

卻被王熙鳳破壞,她一開始向着安黛,後來又變寶釵。害的林黛玉焚稿,有多少首好詩出自林黛玉之手“花謝花開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之兩不知!”這首詩就是出自林黛玉之手。她多愁善感,牢記母親跟她講的話:“在你外祖母家中,要少說,多做,防人之心不可無。”就這樣使林黛玉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做一件事。她喜歡和寶玉一起玩,雖寄人籬下但渴望真摯的愛情。可是在森嚴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悽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她與賈寶玉和晴雯頗具叛逆性格。她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時似弱柳扶風。心教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盛三分。這就是林黛玉。

《紅樓夢》中很多諧音,都說明了這個人的性格特點,曹雪芹在名字的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5

我翻開《紅樓夢》,面對兩個同樣聰慧的女子。同樣才華橫溢,美麗絕倫。我會更愛誰呢?寶釵嗎?豔冠君芳,雖是無情卻動人。黛玉嗎?荷鋤葬花,楚楚動人,一首首好詩贏得滿堂喝彩。一翻思考後,我選擇黛玉。寶釵會費盡心機去迎合賈母等人的愛好,黛玉不會;寶釵會迎合封建禮教的約束做箇中規中矩的淑女,黛玉不會,寶釵會像男兒一樣執着追求,功名利祿,黛玉不會,寶釵在那麼大一個賈府中面面俱到,卻特地送上讓紫娟感傷的舊物,黛玉更不會。一切只因爲黛玉身上鑄着一個大字——真。

現實中,我們也決不能缺乏這個字,我在街頭曾看見過這樣一件事,今我印象深刻。一位頭髮花白的老爺爺站在大路中間,將手中大鐵鏟上的小石頭倒進路上一個坑裏。在我的印象裏,那是一個不大的坑。在下雨天,很多車子一路過就弄得髒水四濺,弄得路人衣服髒兮兮的,有時還能聽到路人的吵架聲。因此,人們都討厭它卻無動於衷。可是現在,竟然有一位老人親自在填這個大坑。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炎熱的陽光特別烤人,老人仍舊拿着那把大大的鐵鏟,從十幾米外的路旁鏟了滿滿的一鏟小石頭,然後端着鏟子,慢慢邁着平衡的步子往回走,生怕小石頭掉了。他汗流夾北地把石頭填到坑裏,再用鏟子將它們撫平後拍打……

這個場面更使我的心感到,也使我感受到老人那可貴的品質——真,當別人無視這坑時,他卻並沒有因爲怕累而不去填它,而是爲了大家的方便,不怕辛苦地填補着大坑。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6

我不僅對《紅樓夢》愛不釋手,還百“吃”不厭。

我總認爲《紅樓夢》最偉大、最成功之處在於它是一種敗落淒涼的美,不管是家族、愛情、仕途都在逐步走向沒落。

紅樓裏,最引我注意莫過於林黛玉。黛玉是個生性嬌弱的女子,沒有寶釵的落落大方,沒有李執的粗粗咧咧,正像寶玉所謂“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施勝三分。”也許,她因病而死是我早已預料到的後果。我沒想到一個人從小到大受人關心疼愛的她死時,沒在見到賈母、王夫人、寶玉,人轉眼間變得可真快。死神的到來,使黛玉的悲劇終結,對於她來說是不幸的,但對於作爲讀者的我來看這很好,很好。因爲她死去後,不會再爲葬花悲哀,不會再爲傳情的手帕興奮,也不會再爲焚書而哭泣。有人說黛玉最後是被氣死的,的確,她是含恨而終。可我反對,黛玉自幼多病,本身註定的後果,又怎能改變呢?我想,“含恨而終”只是黛玉無顧死去的最佳原因吧!

初讀紅樓,我與冰心奶奶的想法一樣,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人厭煩。甚至給我的一種明瞭的感覺是:在紙上白話,浪費紙源,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才嚐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那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苦。紅樓最吸引我的是什麼地方?人物?詩詞?內容?我想應該是結局吧。我並不是嘲笑它的結局有多麼悲觀,我只是覺得讓受苦的人昇天,讓可恨的人出家,讓可惡的人慘敗,結局不錯,真的不錯。當然,如果沒有曹老先生的煞費苦心,緒者高鄂的構思,這也不會成爲人們去評價,又被列爲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了。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7

翻開《紅樓夢》,似乎是打開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窗口。外國人讀《紅樓夢》,可以瞭解中國的封建社會,以致人們認爲“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思想家、文藝理論家王國維稱其爲“宇宙一大著述”。學者林語堂言:“《紅樓夢》不愧爲世界名著,優秀小說該具備的它都具備。”在國外,人們形成這樣的看法:“不瞭解《紅樓夢》,就幾乎等於不瞭解中國的文化和社會。”

《紅樓夢》是博大的、深厚的。人稱《紅樓夢》內蘊着一個時代的歷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可以容得下一部二十四史。或許正因爲其博大,所以不同的人從中看到了不同的景象。有人說它是歷史小說,反映的是封建社會的衰亡史;有人說它是愛情小說,表現的是寶黛愛情的千古絕唱;有人說它是政治小說,隱喻的是康熙朝政;也有人說它暗藏的是董小宛的故事;有人說這是作者的自敘傳;有人說這是一部宣傳色空觀念的小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紅樓夢》的人物畫廊中,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性格命運的浸染,這在林黛玉和薛寶釵身上表現得尤爲突出。羸弱的林黛玉,貌若西子,多疑刻薄,清高孤傲,任情任性,弄得衆人相背;康健的薛寶釵,豔冠羣芳,知情達理,寬容隨和,穩重和平,深得上下歡迎。林黛玉多情無邪,率真單純;薛寶釵理智藏奸,心有城府。對於從深廣的歷史文化背景中走出來的中國人,在失意時能深刻地理解林黛玉,而得意時又由衷地愛慕薛寶釵。對於一個社會,在專制壓抑的時候,林黛玉備受推崇;而國泰民安的狀態下,薛寶釵會被大加褒揚。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文化傳統的內在相承性吧。

從文化的角度,透過《紅樓夢》這扇窗,看到的是一座古老而浩大的花園。

紅樓夢的讀後感四年級8

幸福是什麼?有時候,人們一定會抱怨自己太窮了,沒有錢,沒有幸福。認爲富貴纔是幸福,有錢纔是幸福,有權纔是幸福。我認爲,幸福應該是樸素的、平淡的。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讓我回味無窮的小說《紅樓夢》。讓我對什麼是幸福有了一定的理解。故事中的榮國府,富有極了。鳳姐是頭戴金銀珠寶,身穿絲綢錦緞,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亭樓閣榭,還修起了大觀園,亭臺樓窗,金橋玉璧,也不比“圓明園”遜色多少。府裏的丫環也更着沾光,吃喝不愁。

可是,她們過的幸福嗎?林黛玉反而更加悲傷了,富貴沒有給她帶來任何幸福,加上思念家鄉,後來吐血而死。故事的結局,曾經那麼富有的榮國府,家破人亡,煙消雲散。我想,小說裏的許多人,還不如生在清貧小家,吃粗茶淡飯,過安穩的日子幸福呢!現在有一些貪官,用公家的錢,買了多少幢洋房,多少輛豪華汽車,可是他們就幸福嗎?他們不幸福,因爲他們整天提心吊膽,害怕被別人發現。有的逃跑了,像老鼠一樣東躲西藏,不敢露面,沒有了自由。

而農民工他們幸福嗎?我想他們有他們的幸福,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辛苦的汗水,創造財富。他們用的十分踏實,十分開心,因爲是他們用勞動換來的報酬,所以他們感覺踏實與幸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腳踏實地,用自己的雙手與智慧,創造財富和幸福,而不應該追求表面的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