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曾國藩傳》淺談曾國藩

讀後感5.12K

昨天才拿到《曾國藩傳》就迫不及待地讀了第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紹了曾國藩及其家族如何通過科舉之路一步步踏上從政道路並實現階級跨越的。

讀《曾國藩傳》淺談曾國藩

從本章節可以看出,曾國藩的原生家庭雖然小有富庶但並非名門望族或官宦之家,甚至前幾十代人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可見他並非含着金鑰匙長大的富二代或官二代,憑藉自身的努力一步步脫穎而出,進了翰林院,相當於現在知識分子的精英中的精英階層。總結來看,我認爲曾國藩能夠成功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原生家庭重視教育。從第一章可以看出,從曾國藩的爺爺輩就非常重視教育,不惜花重金培養曾國藩的父親和曾國藩本人。本來祖父是想培養父親的,可惜父親多年不能中取,祖父就是不信邪,把希望放在孫子上,從小非常重視曾國藩的教育,所以曾國藩在這種教育氛圍濃厚的家庭中長大,自然文化基礎和素養也不差。

二、繼承了家庭的優良傳統精神—鍥而不捨。我們讀第一章可以看出,曾國藩的父親多次科考,多次不中。考了好多年,終於在40多歲才榜上提名。而曾國藩本人也考了好多次才考上秀才。父子倆的這種成績成了當地鄉親的笑話,但這些都沒有阻止曾氏家族追求金榜題名的夢想。他們帶着這樣的夢想,一步步鍥而不捨地向夢想邁進。終於父子倆都在不同的時間實現了自己或大或小的金榜題名之夢。而能帶着他們堅持下來的就是他們家的家族精神——鍥而不捨。曾國藩回憶,他的祖父有“三不信”,不信風水,不信醫生,不信和尚,只信人定勝天。我想翻譯過來,就是對夢想的鍥而不捨的這種精神。

三是善於從失敗教訓中分析原因和總結。通讀曾國藩的科舉之路,發現他的科舉之路走得並不順利,他失敗的次數其實還是得挺多的,但是有一次的失敗開啓了曾國藩的人生拐點。那就是他的父親中秀才,而他卻名落孫山,還被當成反面典型進行通報,批評他的文章寫得文理不通,相當於現在說的語句不通,結構混亂之類的,還是批評得相當厲害了。這件事使得曾國藩深受打擊,他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並將自己的文章和其他優秀的文章進行對比,準確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的一套寫文章的方法。第二年,他再次進行科考,終於如願以償金榜題名。從此以後,曾國藩找到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成績開始突飛猛進。可見善於從失敗中找尋原因,找差距,總結經驗是多麼重要的事。

標籤:曾國藩 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