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紅樓夢第一回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2.26W

紅樓夢第一回讀後感多篇

紅樓夢第一回讀後感 篇1

一二年級,我就開始閱讀《紅樓夢》少兒版,那時我對這本書並沒有深刻的印象。在四年級時,我開始閱讀《紅樓夢》原著。捧起《紅樓夢》,我不僅被《紅樓夢》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而且被《夢》中那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而不能自拔,同時又被《紅樓夢》中抑揚頓挫的詩詞曲賦所迷戀,更被《夢》那清香的茶那沉醉的酒而神采飛揚……於是,多次閱讀《紅樓夢》,我一次又一次地在《夢》追尋那清香的茶,那沉醉的酒。

《紅樓夢》講述了一個大家庭從興盛到衰敗的一個過程。這個故事主要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主線作爲方向,寫出了這個大家庭中的各個故事,種種繁華。有寶哥哥愛林妹妹驚天動地,也有林妹妹葬花辭世駕鶴西去;有晴雯撕扇,也有寶玉捱打。情節引人入勝,人物栩栩如生。曹雪芹可是在這部文學寶典上費了多少心血啊!他造就了《紅樓夢》中官場與現實的美夢,他敘述了《紅樓夢》的封建貴族階級婚姻的幻夢,他說明了《紅樓夢》只是一場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噩夢……但是,透過《紅樓夢》,風中飄來了濃濃的酒香,雨中飄來清清的茶香,讓人不禁精神一振!曹雪芹不但在情節和人物上畫下了大功夫,而且還在“茶”和“酒”這兩個字上費盡心思。有一位紅學家說,在《紅樓夢》中就這個“酒”字出現67次,就這個“茶”字出現91次。濃濃的酒在《夢》中,清香的茶也在《夢》中。《紅樓夢》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扇讓我們集中認識中國古代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窗。悠悠的茶香和醇醇的酒香定會從《紅樓夢》中緩緩飄出,這味道會引着你一遍又一遍地品讀着這本茶與酒的混合品。

看,她正在拿取樹枝上的雪塊,用雪水煮出了一碗濃濃的香茶;瞧,那小廝正在偷偷潛入廚房,正在自個兒爲自個兒倒酒呢;喲,有個客人來訪,這個貴族之家的老祖宗正在爲客人擺上各色各樣的茶具;喔,大家喝多了酒,正拿甘蔗汁醒酒呢……

酒,不能多喝,而茶,每日必飲。看書時品茶,學習時品茶,工作時品茶,濃濃的馨香可直沁心田。酒,在特殊的時候,慢慢呷,慢慢呷,辛辣的味道會給你一種動力。呵,酒和茶,茶和酒,你們都不會被替代啊!

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迷人人自迷。“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品茶人之意”也就“不在茶”,而在《夢》中!

紅樓夢第一回讀後感 篇2

“我們太年輕,年輕到整天鬧着自由,卻不知道自己一直很自由。”可是既然我們還“鬧”自由,證明我們確實不夠自由,或許在某些方面我們是“不乖”的。偶然的一次問同桌:“林黛玉爲什麼葬花?”同桌回答:“因爲她無聊。”從今天這個時代想那肯定是無聊透頂纔會去葬花。

在國中就聽說《紅樓夢》是本百科全書,學生必讀物。由於是古文,我第一次讀《紅樓夢》真不知道它哪裏好,只知道有一個不務事的賈寶玉,還有一個知書達理的林黛玉。

第二次都是因爲我在書店買到一本本站的《紅樓夢》,但無論是古文的還是本站的,都沒有介紹爲何書名叫《紅樓夢》而作者眼中的《紅樓夢》又是怎樣的?通過讀書中的內容我只能把題目理解爲:年少無知,勝似夢一場。這裏我只是從主人的角度理解,要是從當時的時代背景則可以理解爲:物是人非,千變萬化。

有人說《紅樓夢》是本醫術,書中記載的藥方及治病的方法都是奏效的;有人說《紅樓夢》是本教科書,書中有許多教人處世之道;有人說《紅樓夢》是本愛情小說,記載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悽美的愛情故事。

而我認爲《紅樓夢》是本反封建之書,在書中林黛玉廣讀詩書,可在賈府她只說自己略懂;而賈寶玉身爲官仕子弟不好官場,只喜歡玩樂;地位高人一等的賈寶玉和出身於小官吏之家林黛玉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一個是批判女子無才便是德;一個是批判官場折人才;還有一個是批判封建等級制度

我認爲林黛玉的葬花不是因爲無聊,而是失落。這是一種對當時封建禮教的強烈不滿又不能反抗的憤怒無奈的表現。《紅樓夢》的結局是悲慘的,他們都放棄“不乖”去遵循制度。當我們放棄反抗,結果只能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我們依舊會過得很好,只不過已經失去了本色。

當今的世界不也這樣嗎?條條框框的規定製約着我們的生活,稍有越界就被認爲“不乖”,我們的思想就這樣乖乖的去思考着人生。曾經有多少人放棄“不乖”?現在又有多少人堅持“不乖”?

當人生走到盡頭,我們會不會感嘆,這又是一場《紅樓夢》?

紅樓夢第一回讀後感 篇3

紅樓夢,多麼熟悉而又神祕的名字。自它問世以來,多少紅學家前仆後繼,傾其一生只爲解得其中真味。對於這部自成學問的奇書,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奧祕。

當我拿到這本厚達九百多頁的大“百科全書”時,我的心不得不爲之驚歎,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讀書本來就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不然怎能領會其中奧妙?於是便下定決心,這個寒假,就糾纏上這本“頑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讀《紅樓夢》,困難就接踵而至。一張薄薄的紙頁上擠滿了令我眼花繚亂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許多詩詞更是讓我摸不着頭腦,其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則是讓我糊里糊塗,如置身雲裏霧裏,難得其中真味。有時讀着,竟睡意難忍,趴在書上睡了過去。

但這些並未阻擋我要將它看完的決心。我開始做筆記,自己手繪紅樓夢中的人物關係圖,切身體會到這個封建大家庭的複雜。我學會藉助外物,無論是厚重的詞典還是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都在此過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着迷的,自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糾葛了。一次我讀到一個場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網上查詢,終於得知這是賈寶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過程中,我既收穫了知識,又對書中的內容有了理解,那樣一種心領神會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難以言喻的曇花佳境,讓人回味無窮。這樣讀書的興趣和快樂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長達二十多天的糾纏後,我終於將這本書“啃”完了。但我卻不能就此滿足,因爲書中還有很多內容是我還不理解的,還有更多的深意和奧祕沒有被挖掘。這樣,我的感受和收穫可能就很有限。於是我選擇了在網上翻看別人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以及一些著名紅學家如周汝昌的著作,與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交流後,便有豁然開朗、撥雲見日之感,《紅樓夢》中的奧祕也才逐漸隱現。

隨着進一步深入瞭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興趣。也許讀書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鑽研,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妙。採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識和興趣也許就更多。最終,這本書一定會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讓我們受益無窮。

紅樓夢第一回讀後感 篇4

讀完《紅樓夢》,不是滋味,似有些許感觸。孰爲寧榮二府家破人亡,或爲紅粉佳人香消玉隕,抑或爲木石前盟、金玉良緣煙銷雲散?《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秀的長篇章回小說,它的巨大成就突出表現在複雜而

又和諧的結構,佈局上。序幕拉開,出場引線人物,甄士隱(真事隱),賈雨村(假語存),意思是把真事隱(甄士隱)去,用假語村言(賈雨村言)寫出,爲閨閣昭傳。縱觀《石頭記》,這石頭沾染的胭脂味還是挺濃的,書中衆閨閣裙釵個個堪稱是巾幗豪英,鬚眉男子則個個近乎‘祿蠹國賊’,都是壞男人。曹先生可謂是女權主義第一人,反對男尊女卑,甚至有點重女輕男。他爲女兒搖旗吶喊,頌揚謳歌,天生人爲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

《紅樓夢》體現了一種落敗的趨勢,不管是仕途的、家族的,還是愛情的。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的中國傳統中是不可多見,當然也應是不可或缺的。蕭史弄玉、相如文君、張生鶯鶯等等,俱是才子配佳人,但寶黛釵的三角戀卻是以悲劇收場。我不得不感謝高鶚,儘管他在很多方面達不到曹雪芹的水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不,應說是辭世或登仙,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

對於她來說,死是她所有悲劇的總結,是她的解脫,是她的終結。當她在地下安靜地沉眠時,看着寶玉人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是幸福的。不是我天生殘忍看悲劇,但不是有這樣兩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黛玉這大觀園裏的出水蓮,逆和孤僻,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豪無避諱,言隨心至,始終執着着自己的那份純真,那份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大觀園中,傷感着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瀟湘館前,悲嘆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落得個一縷香魂隨風散。

《紅樓夢》是一本奇書,自問世以來,人們對它的研究工作一直沒有間斷過,併產生了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同是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到了易,道學家看到了淫,才子佳人看到了纏綿,革命家看到了排滿,流言家

看到了宮闈祕事……這點我倒是相信的,倒是那種說現代科技、文化,林林總總,都蘊藏在《紅樓夢》中,就實難苟同。本來薄薄的一本書卻硬要把大千世界都塞進其中,未免太不理智了,難道我們會因此而受益。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當飯吃,也不能不停、永遠地嚼下去!

紅樓夢第一回讀後感 篇5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是我本人非常喜歡的一回談談原因。因爲時空的尺度被拉得非常的大。大荒山、無稽鴨、青埂峯;富貴溫柔鄉,花柳繁華處。這是空間。時間跨度上,從女媧補天一直到通靈寶玉下凡歷世,再到情僧,再到曹雪芹批閱十載,再到脂硯齋再評。

讓我有個基本的反省,人生一世不過白駒過隙。脂硯齋的批語裏用到多處的幻境和真身之類的表述,甄士隱的注好了歌裏有一句講:“反認他鄉是故鄉”。你說,賈府是寶玉的故鄉還是天界是他的家鄉?石頭的故鄉本來就在的青埂峯下,而不在寶玉的絳雲軒裏。同樣的推理,你我的人生未必如同我們所篤信那般真實存在,也許只是一個幻境罷了,我們存在的意義也許就是在歷劫。曹雪芹是個佛學大家,這是佛學的普遍價值。其實在道家的莊子那裏,有着相似的理解:“莊周夢蝶”。其實我也搞不清到底是蝴蝶活在在你的夢裏還是你活在蝴蝶的夢裏。簡單點說:我們的人生是不是某種形而上的東西的夢境,而我們的真身也許是某個地方的某塊石頭或者某棵草之類的。這種觀念在西方也有類似的,比如柏拉圖認爲的地洞和影子,我們看到影子但卻執着認爲那就是我們自己。這是本回給我的一些比較形而上的思考。

講點世俗的感觸。我認爲本回的兩個男主角:甄士隱和賈雨村。他們的故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人生起落的獨特視角。這一回把5-6年的人生經歷濃縮成了幾百字來描述,讓我一目瞭然的看到這樣的兩個人生:1、甄士隱在走下坡路;2、賈雨村在往上爬升的人生通道。

而當我們靜態的觀察一個點,比如說中秋賞月這一齣戲時。年輕如我總會得到:“羨慕甄士隱,憐憫賈雨村”的結論。但是當短短數言之後,你發現兩人此點之後開始各自走入自己的人生通道的時候,你會發現結論下的過早。3-4年之後,賈雨村當了大官,甄士隱潦倒出家。這時候,年輕如我又輕易下結論了: “羨慕雨村,憐憫士隱”。但是你會發現等到賈府抄家敗落之後,雨村又會受牽連(脂硯齋在“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才批語裏提到:“賈赦、雨村之流” ,可以佐證)。

我很慶幸自己在那麼年輕的時候看到了這一回。我本人對此的感觸是這樣的:人生是個動態的過程,不要輕易在人生的某個點上,下定論。真正聰明的人,看得懂自己所處的人生通道,向上或是向下。然後平心靜氣的按照這個通道走。人生是一條波浪線,看不懂的人在人生的每個點上都選錯,看得懂的人知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點我喜歡雨村,雖然很多人都討厭這個勢利小人。你看他被罷官的`時候的表現:表面平心靜氣,不鬧騰得罪人,安置家小,存好本錢,遊歷名山大川,伺機而動。在這個點上,笨蛋的選擇往往不懂得暫時收手以避鋒芒,一味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