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楊善洲觀後感多篇600字【精品多篇】

觀後感2.67W

楊善洲觀後感多篇600字【精品多篇】

《楊善洲》的觀後感 篇一

5月15日,市疫控中心組織觀看了電影《楊善洲》,該影片記錄了,楊善洲,原雲南保山地區的地委書記,在擔任雲南保山地委書記期間,爲推廣良種、改進技術,親力親爲,在很多地方搞了自己的樣板田,把保山變成了有名的“滇西糧倉”, 改變了當地的落後面貌和百姓的貧困生活,解決了人民羣衆的吃飯問題;在任職長達三十餘年裏,從未爲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轉非”的戶口簿,沒有給家裏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退休後他主動放棄城市的安逸生活,紮根大亮山,承包荒山的綠化,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臨終前將林場無償的贈給了國家。

現在,老書記不在了,可老書記的精神還在,我們將發揚老書記的精神,以老書記爲鏡,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地堅定信念;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學習他艱苦樸素、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 學習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

老書記先進事蹟感動着我,讓我心靈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禮,是我學習的榜樣。尤其在當前深入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爲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要以老書記的精神爲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做到心繫羣衆,一心爲民,真正用一顆赤誠的心投入到火熱的事業中去,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楊善洲電影觀後感 篇二

今天,我在吃晚飯時,媽媽突然說:“我推薦你看一部電影,電影名叫《楊善洲》,看看楊善洲是怎樣爲人民服務的,”

這部電影說了:在雲南大亮山旁的小鎮裏,一滴水也是很珍貴的,因爲那裏除了雨季沒有旱災,其它時間都在鬧旱災,村民們幾乎每天都在挨渴。好心的楊書記(楊善洲)寧願不起辦公樓,去拿起辦公樓的錢打水井,爲村民造福,不過情況一點都不好,打了80米還沒有一滴水,不過老天爺很好心,在夜晚下了一場暴雨,雨過後,楊善洲說:“以後我上不靠天,下不靠地,我們要自己當龍王。”(因爲以前的傳說說龍王司掌降雨的,所以楊善洲說要自己當龍王。)他退了休後,本可以到黨員休養處安享晚年的,不過爲了不讓自己的故鄉的大亮山的樹被人砍伐,造成水土流失,而年年鬧旱災,選擇了留在當地,建造樹林。不過山上的飛機草(飛機草高達3-7m,根莖粗壯,莖直立,分枝伸展。葉對生,卵狀三角形,先端短漸尖,邊緣有粗鋸齒。把樹苗全都“殺死”了。聰明的楊善洲想到了一個辦法,種比飛機草高的樹苗,因爲這些樹苗的根比飛機草長 ,飛機草長不過它,樹苗就不會死了。他和其他人正正工作了17年才完工,真是不辭勞苦!最後,2010年雲南大旱,只是雲南大亮山旁的小鎮裏沒有鬧旱災,所以楊善洲的辛苦沒有白費。

楊善洲一生都爲人民服務的樂於助人,不辭勞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楊善洲》的觀後感 篇三

楊善洲同志將功德碑立在大亮山7.3萬畝的翠山峻嶺之中,植在保山人民心中,立在全國人民心中。在大山深處爲人們建起有林、有水、有糧、有路的美好家園的同時,也以共產黨員就是要自找苦吃這種崇高的、爲民的精神詮釋,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看了影片中主人公質樸、執着、奮進、忘我的表現,我深深陷入沉思,怎樣再一次正視自己的人生,撥一撥自己的理想與信念的指南針,理一理對人生追求的信念,我感到自己的思想在楊善洲老人的共產黨人信念面前是多麼的渺小。

楊善洲老人也曾是官。但老人放棄了家人農轉非,放棄了城市生活,放棄了到昆明居住,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更需要的人們。他的爲官之道就是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立黨爲公、執政爲民。他在山上植樹,睡草棚、墊龍鬚草,上山時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這樣對待金錢,把初步估算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交給了國家,離開林場時帶走的只有一些勞動工具和被褥。他謝絕了施甸縣政府獎勵他的10萬元,他將保山市委市政府獎給他的20萬元,10萬用在學校資助貧困學生,3萬捐給林場建護林哨所,3萬元爲大亮山的老人建了一個洗澡池,4萬元留給老伴養老。他用行動詮釋了大愛無聲的真諦,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施甸縣100多位離退休老同志,仿效楊善洲老人回鄉種起了樹。他們種的不僅僅是樹,他們播種的是一種主導社會的精神之樹,是共產黨人的信仰之樹。願這種精神在我們每一位中國人中發揚光大,共鑄高尚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