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黨史思政大課觀後感2021(多篇)

觀後感2.44W

黨史思政大課觀後感2021(多篇)

四史思政大課觀後感2021範文 篇一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此,中國社會的改造便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在今天的課堂上,專家們分不同階段、篇章爲我們講解了500年社會主義發展史。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不斷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發展史中汲取養分,持續壯大自己,在這一過程中有曲折艱辛、也有收穫,中國共產黨通過代際接力,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數次偉大飛躍,形成了符合自身實際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實踐性、人民性和發展性。

爲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特別是從文化的高度進行新的認識,是社會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通過回顧世界500年社會主義發展史,會重新喚醒我們對科學社會主義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的認知,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四史思政大課觀後感2021範文 篇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引我們走向未來的科學指導思想。作爲當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認真學習領會,而且還要善於從歷史中汲取營養。

社會主義發展史是我們學習社會主義的切入點,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記錄了中國社會主義的艱辛歷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篇章。通過學習這堂課,我深深明白,我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要更好、更快、更穩地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思政大課觀後感2021 篇三

“愛是橋樑,多少沒有硝煙的戰場,無畏瀰漫無名的芬芳,多少危難糾纏的身旁,挺拔起死回生的力量。”耳邊盪漾着歌聲,愛是橋樑,我們心連心。今天,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四位教授結合我們大學期間四門必修思政課教學內容,解讀以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講述防疫戰疫一線的感人故事,獲益匪淺。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行動,基層黨組織雷厲風行。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國的疫情狀況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華民族共和國披着風雨走來,有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災害、2003年非典疫情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等,我們中華兒女團結一心,披荊斬棘。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不會輕輕鬆鬆,前進道路上不會一帆風順,必然要進行許多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許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擊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在磨難中奮起。王炳林教授從我國曆史上的防疫鬥爭歷程出發,分享從磨難中奮起、化危機爲轉機的歷史經驗和智慧。我們堅持黨的領導,依靠羣衆的力量,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尊重自然,尊重規律。總結歷史的經驗,爲勝利的凱歌譜曲。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艾四林教授強調各國要互通有無、優勢,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自身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當疫情這杆槍打響第一炮,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明白,沒有人是贏家。在此次戰疫中,我們全國上下衆志成城,千里馳援,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共同抗擊病毒。

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17年前你們保護我們,現在我們來保護你們。”疫情之下,一個年輕的羣體始終活躍在抗疫前線,他們就是“90後”等新生的力量。“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我們醫學生現在唯有學好專業知識,保護自我,儘自己綿薄的力量爲社會做貢獻。我們是救亡圖存的青年一代、建設國家的青年一代、強國富民的青年一代,大寫的青春,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今天,我們來自全國各地,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感觸頗深。“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衝鋒在前,戰鬥在前,堅決打好這場戰疫的攻堅戰。等待春暖花開,我們再相聚!

以上就是美德網小編爲大家講解的相關內容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美德網。

同上一堂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 篇四

今天,是您 100 週歲的日子,從建黨到 2021 年,100 年的歲月浮沉,都爲您化成生日的燭光獻禮。

點燃蠟燭的火焰,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仰。

燃了黑暗中的第一支蠟燭,詮釋了什麼是信仰的力量,什麼是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也正是這些火焰帶領我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讓我們能夠看到今天這無數愛國烈士期許的盛世中國。歲月流逝,英雄遲暮,而這“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仰之光,反而愈發明亮,您看到了嗎?

甘於獻身的蠟燭,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私奉獻。

您從那段烽火歲月中走來,歷經坎坷,可每一次的磨難,都有人在默默奉獻、始終堅守,黨徽也因打磨而更加熠熠生輝。深藏功與名的老英雄張富清,堅持守島衛國32年的王繼才,把青春之花綻放在扶貧一線的黃文秀„„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爲您奉獻着所有的光和熱。從百廢待興到成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其中,蘊含了多少人日日夜夜的堅守和奉獻。治大國如烹小鮮,他們在“大民生”裏的各個“小切口”中默默奉獻,他們寧願燃燒自己,也要照亮您的前進征程,他們從未想過被銘記,但卻永遠不應該被遺忘,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就是對他們無私奉獻的最好贈禮,您看到了嗎?

萬千燭光的凝聚,是“上下同欲者勝”的守望相助。

一支蠟燭的光芒很微弱,可一旦凝聚起來,卻能匯聚成刺破陰霾的明炬。新年伊始,新冠肺炎來勢洶洶,疫情面前,第一個帶頭捐款的93歲老黨員韓玉卿老人,拄起雙柺便回到崗位的沙龍王村黨支部書記樑新建,無數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而上的義無反顧,當我問到爲什麼要義無反顧衝上去時,我聽到的只是一個又一個“我是共產黨員”這樣毅然堅決的回答。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__年底,共產黨員總數已經達到 9191.4 萬名。一支蠟燭的燭光確實很微弱,可億萬只蠟燭共同吐焰,那便是“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光芒。疫情面前,誰不怕呢?抗擊疫情,誰又不累呢?但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共產黨員們的守望相助,您看到了嗎?

100 年來路,久久初心。燭光裏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萬語千言匯成一句話:

100 風華正茂,祝您,生日快樂!

四史思政大課觀後感2021範文 篇五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作爲當代中國青年,瞭解黨的歷史、學習黨的歷史有着深遠而重大的意義。回顧百年黨史,不僅僅是百年的血淚與奮鬥史,更蘊含着當代中國所需的治國理政經驗,蘊含着中國共產黨所銘記的初心與動力,更蘊含着當代中國青年需要學習的精神與品質。

黨的歷史,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用青春與熱血鑄就的歷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用信仰與生命奮鬥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所共有的最重要的精神財富。因而,我們要把學習黨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面對新時代新考驗,做到,以史爲鑑。

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 篇六

20__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__週年的大喜日子。我們偉大的英雄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帶領全國人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掌舵人!

憶往昔崢嶸歲月,百年曆史浸滿了多少屈辱的淚水。九十年前,中國革命放射出第一縷絢麗的曙光,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方向,黨以七月的名義,呼喚八月的南昌風暴,呼喚秋天的井岡星火。是黨帶領我們斬關奪隘,歷盡風險奪取勝利,在無數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怒濤,流淌的是爲保衛祖國而澎湃的血浪。

歷史的煙塵,掩蓋不住世經的風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共產黨人已將希望的種子灑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片鮮豔的火紅。黨領導人們爲建設國家而不斷努力,從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起,青年在黨的帶領下站在愛國的前沿,當時,北京和各地貧困學生爲了維護國家民族挺身而出,肩負“反帝反封建”的偉大任務,與工人階級一起,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運動的光輝勝利。憑着一股力量,學生們站了起來;憑着一股力量,他們勇敢地遊行示威不怕軍警的鎮壓和逮捕。這股力量,是從筋骨裏迸出來,是從血液裏激出來,是從性靈裏跳出來。生命裏震盪出來的真純而可貴的愛國思想。這股力量是多麼偉大啊!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顆愛國之心,就什麼事情都能解決什麼苦楚,什麼冤屈都受得了。

我們作爲新一代的青少年,又該怎樣去做呢?

愛國高於一切,但真正的愛黨和愛國不應該僅僅表現在漂亮的言辭中,而是應該表現在爲祖國,爲人民謀福利的行動中,我們要崇尚科學,堅持真理。我們作爲學生,更應該講科學,樹理想,用科學的人生觀築起防線!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擁抱新希望,迎接用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

滔滔遠江邊,巍巍陽山下,我無數次重複自己年輕的誓言……哪怕我只是一塊磚,也要去構築祖國興旺強盛的大廈;哪怕我只是一顆螺絲釘,也要去鋪設民族走向輝煌的路軌;哪怕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爲祖國的春天奉獻自己生命的綠色!

四史思政大課觀後感2021範文 篇七

40多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xx屆xx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塵封幾十年的國門,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基本國策,從此改變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命運。這40年,是波瀾壯闊、激情澎湃、創意萬千、日新月異的40年,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鉅變、令世界爲之驚歎的40年。40多年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中國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作爲一個80後的青年教師,我是伴隨着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真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的鉅變。我見證了食物、衣服、玩具、學習用品等的多樣化以及城市的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回首來路,豪情滿懷,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共創美好未來。

2022思政大課觀後感2700字 篇八

以青春爲底色,我們用青春告白祖國!

——題記

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一路成長,見證中國的發展。20年來,我用青春見證中國的繁榮昌盛;祖國用強大臂彎,護我無憂無慮,天真無邪!

作爲新時代青年,我深刻學習了大會內容,貫徹領悟大會精神!本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大會總結道“十個堅持”的歷史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於鬥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它不是從書本上抄寫下來的,不是從別的國家借鑑來的,而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的代價而得到的,蘊含着成功和失敗,凝結着鮮血和汗水。充滿着智慧和勇毅,是我們黨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我們黨引領中國未來的科學指引!

百年以來,啓航看中國,看英勇的中國人民,砥礪前行,從容自信。看此刻的中國,昂首闊步,收穫喜悅!

五四運動一百週年,我們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1920年臘月23日,那一天是農曆小年,在海河的河岸上,站着兩位先生,身着長衫,戴着圍巾。河岸上,到處都是逃難的災民,寒冬臘月,這些災民缺衣少食,瑟瑟發抖,哀鴻遍野。兩位先生被眼前的情景震驚了。兩位先生含淚舉拳宣誓,“爲了中華民富國強,爲了民族再造復興,我願意奮鬥終生”!這兩位先生的名字,我們耳熟能詳,他們就是——李大釗、陳獨秀先生。

1927年,李大釗先生被反動軍閥殺害於北京,時年僅38歲。敵人絞殺三次,歷時28分鐘。當先生的死訊傳到每一箇中國人耳中時,悲痛之情渲染了祖國大地。“爲中國尋找一條救國之路,乃是我李大釗畢生所求”!先生鏗鏘有力的說道:“100年以後的中國,必將證明我的觀點,中國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之振興,社會主義,絕不會辜負中國”!先生宣揚馬克思列寧主義,向當時處於思想蒙塵的國人,吹向振興中國的風。先生您看,100年後的中國,這盛世,如您所願!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選擇的必然結果!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向民主、富強,達到小康!

今天的中國,國富民強。徹底打贏攻堅脫貧這一仗!

今天的中國,昂首挺胸。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一本《鄧稼先傳》,令我淚如雨下,泣不成聲。這本書的作者叫許鹿希,她的名字或許你從未聽過,但她的丈夫,你一定認識。她的丈夫就是她書中所撰寫的主人公——“兩彈元勳”鄧稼先。34歲的鄧稼先告別了妻子、4歲的女兒和2歲的兒子,隱姓埋名,義無反顧地走向大漠荒煙。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鄧稼先和他的戰友們,讓勝利的衝擊波一次次從西部的大漠傳遍全世界!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一個全新的中國!1985年,許鹿希等待了整整28年後,鄧稼先終於回來了!此時的他,是一位61歲的白髮老人,是一位癌症晚期的病人。此刻,他的生命僅剩下最後的363天。止疼針從一天一針到一小時一針,而他的工作仍未停歇。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永遠的離開了。臨終,他留下最後一句話“死而無憾”!在鄧稼先去世後,許鹿希追尋他的足跡,走遍全國,採訪了100多位他的“同路人”。歷史總是有太多令人心疼的巧合,《鄧稼先傳》出版的時候,距離鄧稼先離開,剛好又過去了28年。前28年,等待;後28年,追隨。“時光用一種殘忍的溫柔,帶着我走向你可歌可泣的人生”許鹿希的一句話,令我泣不成聲。56年,近乎半生的光陰,去等待,去追隨,這樣的愛情令我動容,令我欽佩!書中,一張戈壁灘上遮得嚴嚴實實的照片,讓我看到,鄧稼先先生驚天動地的功績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驚心動魄!許鹿希沒有追問過鄧稼先究竟在做什麼,也從未埋怨過長達28年的等待。全書中,只有對鄧稼先及其戰友們的讚揚,只有對他們所從事偉大事業的再現和謳歌。他們故事的背後,是中國千千萬萬科研工作者家庭的縮影。看完整本書,我久久無法釋懷。我被鄧稼先和許鹿希的愛情所感動,被科研工作者的無私無畏所震撼,更被科研工作者用生命所踐行的“奉獻到傾盡所有,奮鬥到至死方休”的宗旨而感動。

今天的中國,科技發達。航天技術再創新高,神舟飛天,玉兔登月,北斗環繞……

今天的中國,用科技創新,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

今天的載人航天工程設計人員中,航天天團的中堅力量平均年齡只有35歲,這也是讓世界各個航天大國爲之震驚的!

今日之責任,全在我少年。

2020年的疫情,來的措不及防。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功抗擊疫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後與00後,他們有一句話,感動了中國。“2003年非典的時候,你們保護了我們,今天輪到我們來保護你們了”。哪裏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羣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着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怕犧牲,展現出青春激昂向上的精彩,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啓航看中國,看英勇的中國人民,砥礪前行,從容自信。看此刻的中國,昂首闊步,收穫喜悅。2020年,中華人民萬衆一心,披荊斬棘,青年一代用使命和擔當,再次書寫了中國傳奇,彰顯了中國力量。

作爲新時代一名農學學子,我一直在思考誰來養活中國人?在高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進程下,耕地不足、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等因素均不同程度的限制糧食生產,然而中國僅用全球7%的耕地生產了全球24%的糧食,還養活了全球20%的人口,並且在主糧種植領域,創造了多項奇蹟。“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這句話出自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在專業領域令我欽佩的即爲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老先生,袁老培育的雜交水稻無疑是水稻研究史上的重彩華章,其不僅具有客觀的經濟效益,而且對保障世界糧食安全與促進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不斷的科研攻關成爲科學家的使命,截止目前,袁老種植海水稻的期望也不再是天方夜譚。2020年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通過不斷優化農業結構,合理進行區域佈局,全國糧食總產實現17年連續豐收。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在逆全球化與疫情的雙重影響下,糧食問題再度成爲國際熱點,我們唯有牢記“飯碗要始終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新一代農學學子應通過發展智能製造等新技術,反哺農業,加強農業科研,提升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通過“中國智慧”破局當下的全球糧食難題。

胸懷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

少年時,讀過一段話,畢生難忘。今時,我明白了我讀書多年的初衷就在於此。爲天地立心,繼往開來;爲生民立命,彰顯大愛;爲往聖繼絕學,接續文脈;爲萬世開太平,家國情懷!

中國青年,用青春向祖國告白!將青春貢獻給祖國,將最美的年華奉獻給科研和中國的未來。前行的道路,我輩定會堅強,不畏艱難,擔起重任,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這偉大的時代!

黨史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九

從1921年浙江嘉興南湖的小遊船到2021年寬闊明亮的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產黨已經在風風雨雨中走過了100個年頭。今天下午與同學共同觀看了同上黨史思政大課,又不禁感嘆共產黨之偉大、中國之偉大!

一、富強的中國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過去的2020年,我們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奮鬥目標;在過去的2020年,我國打贏了全面脫貧攻堅戰。在我黨領導下的中國取得的經濟成就是歷史性的,是不可複製的!

二、英雄的中國

2020年,我國遭遇了百年未有的新冠疫情,在國家最危險的時候,總有人逆向而行,我們或許沒見過他們的臉,但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爲我們遮擋的分風風雨雨。

黨史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十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是今年黨內學習教育的重點,也是不忘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徑。

一、學好“四史”,在鑑古知今中把準規律

總書記強調,對組工幹部來說,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絕對可靠、對黨忠誠。對浩瀚無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學、細照,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悟。

二、用好“四史”,在學史明智中謀事創業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羣衆”黨建工作歸根結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從而實現黨建跟人走,人才能跟黨走的根本目標。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更好地認識過去,運用好歷史這門大學問,才能把握當下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