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新版國中節儉觀後感

觀後感3.29W

新版國中節儉觀後感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就留下來很多和勤儉節約有關的名言,比如“成由勤儉敗由奢”“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國中節儉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國中節儉觀後感1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常說:“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我們真的做到了嗎?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是有德之人同有的品質;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但在生活中,有幾個人會把節儉這兩個字牢記在心中呢?

在生活中,就有很多浪費奢侈的例子隨處可見:在家吃飯的時候,總能見到一些吃飯挑挑剔剔的同學剩下飯菜,總能見到碗裏剩下很多的飯;在某些公共場所裏,總能見到有人用完燈就離開,總能見到一些沒有被隨手關掉的燈。

記得有一次早晨,我朦朧地從睡夢中醒來,閃着惺忪的雙眼,就聽得廚房有緩緩的流水聲,我起來隔着磨砂門一看,原來是外婆在廚房忙碌着爲我準備營養的早餐,香濃的氣味撲鼻而來,使我直流口水,迅速把我自己整理清爽乾淨,進入廚房,“咦,外婆早餐不是好了嗎?你還在淘米幹嘛?”外婆忙給我解釋準備的是午餐,只見她慢條斯理地淘了一遍米,然後把淘出來的水倒入另一個空盆裏,這樣淘了幾遍,盆子裏已盛了些渾濁的淘米水,我心中又產生疑問這水骯髒,外婆難道還要再清洗什麼嗎?外婆看着楞楞的我,笑笑對我說:“不是的,這水可有營養了,別看它骯髒,倒掉很可惜的。”我有點疑惑不解,不敢相信也不敢苟同外婆的做法。外婆把淘米水澆到陽臺上種植的一盆盆花上,每天澆一點,那個花在淘米水的滋潤下,在外婆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就比如我從學校帶回家的蘆薈,從原先快枯萎發黃的枝葉變成一棵小陽傘,長出了許多新枝葉,綠得鮮豔,嫩嫩的。我感覺好神奇,終於相信外婆的做法,也懂得了淘米水還可以再利用的,所以不能浪費,我想這應該也是一種節儉吧。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從我們身上繼續傳承發揚下去吧!

國中節儉觀後感2

愛默生說:“節儉是你一生享用不完的美宴。”的確,從古到今,人們發現節儉可以帶來成功、創造財富,節儉本身就是一個聚寶盆。

美國知名品牌的大公司——沃爾瑪,曾經以不凡的業績,連續3年蟬聯世界財富排名500強榜首。沃爾瑪的成功離不開它的嚴格管理、離不開它的“知名”,也源於它的高效益和出手的“儉”。沃爾瑪的辦公室都十分簡陋,而且空間狹小,即使是城裏的辦公室也是如此。另外,一旦商場進入銷售旺季,從經理到管理人員全部到銷售一線,當起搬運工、營業員、收銀員等角色,從而降低成本。所以說,節儉是無處不在的。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不節儉的現象。比如:上完美術課,同學們做完手工後的卡紙、白紙,全部都被大塊大塊地丟進垃圾桶;在餐廳吃飯,點了許多菜又吃不完,直接被倒進了泔水桶;洗臉刷牙時,就算這時不需要用很多水,水龍頭也開着,讓它“嘩嘩地”流着……要知道,浪費是可恥的,節儉是光榮的!我們現在已經有了節儉意識,不少人也學會了節儉:適量點菜,吃不完的儘量打包;不亂花錢;懂得洗完手要關好水龍頭,不讓水白白流走;沒寫完的舊本子、紙張用來打草稿;節約用電。

我家也有節儉這樣的一些例子:奶奶愛種花,奶奶就把家裏的一些泡沫盒子拿來種上一些花;還把一些穿不了的褲子剪了做成了袖套、枕套和布袋子,把一些紙盒子、塑料瓶收起來賣錢;我把一些塑料瓶也再次利用了:把塑料瓶的瓶口剪掉做成了筆筒、花瓶,把裏面裝一些小釦子等東西收藏起來……

節儉的結果是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因此,節儉可以爲個人、爲家庭帶來幸福,所以,節儉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悄無聲息的財富創造。

國中節儉觀後感3

星雲大師說:“生產好似搖錢樹,節儉猶如聚寶盆。”的確,自從讀了《勞動最美》這本書後,我更深刻地領會了節儉的含義。

美國知名品牌的大公司——沃爾瑪,它的成功源於它的高效益和平時的“儉”與“闊”。沃爾瑪的“儉”是從一張紙做起的,打字複印的紙都是廢物利用,打印在廢報告的背面。沃爾瑪也有“闊氣”的時候,擺“闊”主要體現在興辦公益事業上,它的“小氣鬼”老總曾向美國的五所大學捐出數億美元。人們說,沃爾瑪贏在“吝嗇”上。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餘衷曲,反爲餘是算細人。”這是徐特立的《粉筆詩》。他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教育家,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看到這裏,我有些慚愧了。我老是喜歡浪費,一張紙什麼也沒寫就扔了,只因爲紙皺了;每天洗臉刷牙時老喜歡把水龍頭開着,讓水嘩嘩地流着,只因爲開關麻煩;每天早上我會趁媽媽不注意把蘋果和核桃吃兩口後就偷偷扔掉,只因爲不想吃;每天晚上一回到家,我就會把家裏的燈都開着,只因爲我害怕。對於浪費,我似乎都能找到理由。可是經歷了一件事後,我的觀點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有一次我騎自行車的時候不小心把褲子刮破了,看着膝蓋上破開了嘴的褲子,我很懊惱,回到家,我立馬脫下準備扔進垃圾桶,媽媽看見了攔住我說:“好好的褲子你幹嘛要扔了?”我理直氣壯地說:“媽媽,褲子破了個洞還怎麼穿?當然要扔掉呀!”媽媽翻看着褲子說:“一個洞就不能穿了嗎?這麼好的褲子扔了太可惜了,把洞補補就好了。”我撅着小嘴委屈地說:“那多醜呀!打死我也不穿。”媽媽看看我,皺了皺眉,突然她一拍腦門,高興地說:“你忘了你老媽是美術老師啦,看我給你變個魔術,保準把褲子變得像新褲子一樣,而且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你穿不穿?”只見媽媽找出布,用剪刀剪一個圓形,墊在破洞下用針線縫好。我疑惑地望着媽媽,就這樣?補得好難看。就見媽媽又找出丙烯顏料和畫筆在補的洞上細心地描畫着什麼,我好奇地探過腦袋去,褲子上也能畫畫?真稀奇。不過一會兒的功夫,一隻可愛的龍貓就出現在了褲子上。哇,我驚歎地望着媽媽,不等媽媽放下筆我就搶過褲子說:“媽媽,明天上學我要穿這條褲子。”媽媽會心地笑了。這條別具一格的褲子陪伴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春天。

從那以後,在我即將有浪費的念頭滋生時,我便會想起媽媽的那個補丁。它讓我明白了——節儉真是一個聚寶盆,能讓我們貧瘠的土壤盛開財富的花朵,能讓我們肥沃的田野收穫智慧的果實。

國中節儉觀後感4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古人連一粥一飯,半絲半縷都非常珍惜,可見勤儉節約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國家的勤儉就是國家的旺盛。剛解放的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正是因爲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中國才昌盛起來。

在我們家,勤儉節約也是生活中的大事。爸爸把舊襪子當擦鞋布用;媽媽是節約用水、用電的標兵;我把舊本子訂起來反覆使用。爲了節約資源,我們三個人經常在一起出主意想辦法。我就有一個節電的“金點子。”它的名字叫“節電十分鐘”,就是在每次晚上散步回家的時候不開燈十分鐘。這個活動一進行,爸爸媽媽就拍手叫好,媽媽說:“這個活動不但能節約用電,還能鍛鍊膽量呢!”

那我們要怎樣做一名勤儉節約的小學生呢?我們要節約用錢,尊重父母的勞動成果;我們要認真聽課,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我們還要愛護環境衛生,尊重同學們的勞動成果。讓我們倡導勤儉節約,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有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家庭怎能不富裕?國家怎能不昌盛呢?

國中節儉觀後感5

古人說:“靜以修身,儉從養得。”(三國時期)諸葛亮。“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破由奢”(唐)李商隱。

從進校園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我們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此我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因爲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地裏幹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麼辛苦,我們怎麼能不珍惜糧食呢?

雖然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糧食是自家帶來的,不需要花錢去買,但是也不必這麼浪費它,這也是我們的父母頭頂烈日,教材熱土,花費心血種來的。如果這一切讓父母看到,他們又會怎麼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有什麼呢?

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不會愛惜其他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爲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嗎,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爲,只要存有節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是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要打包帶回家。節約糧食應該成爲一種新時尚,成爲新時代人應具備的一種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