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精選多篇)

觀後感2.29W

第一篇: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範文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精選多篇)

旗 幟 與 警 鍾

---觀《建國大業》有感

電影《建國大業》再現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爲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鬥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鬥,爲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 看完之後,我深刻地感受到中華民族正在進步,中國正在前進!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兩位角色的兩次落淚。第一個落淚鏡頭出現在開國大典的閱兵式上,劉燁飾演的塔山英雄團的老兵在部隊準備接受檢閱的時候,突然衝到了主席面前,啪地一個軍禮,激動地吼着:“我代表活着的和死去的戰友向毛委員敬禮。”由於激動而有些變調的聲音,黝黑的臉龐上迸出的淚水,讓我感慨萬千、唏噓不已。是啊,從紅船到井岡山,從延安到北京城,這條路,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我們的新中國走得異常艱辛。這個過程中,有那麼一羣人,永遠地留在了路上。他們,也曾是那麼青春光彩的臉龐,也曾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也曾有彩旗招展的理想……但是,他們留在了路上,而沒有機會聽到天安門城樓上“人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的洪亮聲音,無法看到金水橋畔揮舞的紅旗。然而也正是他們的付出,讓我們後來人踏得更穩,走得更遠。老兵的淚,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那些爲新中國的建立獻出鮮血與生命的先驅,提醒我們面對注視我們的先烈,繼續爲我們畢生追求的事業而努力,寫出應該屬於我們的輝煌青春。

第二個落淚鏡頭出現在蔣家王朝覆滅的前夕,陳坤飾演的蔣經國懷着一腔熱情到上海清除腐敗,整頓金融秩序,最終被迫屈服。他悲憤地對着蔣介石喊出:“父親,黨、國都已經在危難的邊緣了!”兩行淚水滑下臉龐。這喊聲象警鐘在猛敲擊。國民黨成立之初,民族、民權、民生的理念引領了一批優秀的青年。但來自政黨內部的腐敗、爭鬥、渙散最終把自己蛀空,並最終失敗而蝸居海島一隅。而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八年、執政六十年、領導改革開放三十年,這其中,雖然也曾迷茫、彷徨,也曾犯過錯誤,走過歪路,但卻總能很快地清醒起來,並作出正確的決定:從井岡山時期明確的“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衆,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羣衆”到黨的七大第一次闡明加強黨的領導是革命取得勝利的關鍵,再到前不久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我們的黨在與自身和外界的鬥爭中不斷成長,始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我們的中國共產黨作爲唯一強大的無產階級政黨昂揚挺立在世界的東方,帶領着11億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創造着一個又一個奇蹟,走向全面小康的幸福明天。

兩個角色的落淚,兩次同樣撞擊心扉的吶喊。前一個背景是豔陽高照的絢麗朝霞,象旗幟,鼓舞我們年輕後輩在前人的感召下大步前行;後一個背景是山雨欲來的沉沉陰霾,似警鐘,

一遍遍地在我們耳邊敲響,警示我們,“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 “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堅強的領導核心。”

我們的黨,是偉大的黨;我們的事業,是光榮而神聖的事業。讓旗幟與警鐘昭示着我們永遠前行。

第二篇: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篇一: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建國大業》這一部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主旋律影片,雲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話題人物齊聚,四大天王中的兩位捂婚天王劉德華,黎明,功夫之王成龍,李連杰,華表獎的雙黃蛋得主陳凱歌,馮小剛,四小花旦裏的章子怡,趙薇,實力派男星姜文,陳道明,陳寶國,葛優等演員紛紛出馬,以置於使筆者無法一一列出,這些大腕在影片拍攝和上映的檔期,每個人身上出一條新聞,對影片的宣傳就不可小窺,更何況中影掌門人韓三平十多年後重新掌鏡,衆大腕零片酬出演,國產片拷貝又創新高等新聞本身就有着巨大噱頭,讓人們重新喚起了對主旋律影片的熱情!

其實主旋律影片很早就對自身如何更多的吸引觀衆做過嘗試,2014年,爲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的影片《太行山上》,就起用了港臺明星梁家輝,劉德凱分別飾演國-共的抗-日英雄,2014年的獻禮影片《八月一日》同樣選用了呂良偉,李子雄飾演了葉挺和汪精衛,兩部影片在這一類型片上做的突破不大,但是起用明星的機制無疑使影片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建國大業》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說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礎上前進了一大步,而且對這一類型片的宣傳,說教的功能大爲改觀。國共兩黨人物喜怒哀樂都給予了描寫,凸顯了人性化。然而影片從皓如煙海的史料中選則材料,修改劇本,難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掛一漏萬,下面是筆者看出的幾點,一吐爲快。

李宗仁不顧蔣介石的阻撓,硬是選上了副總統。片中有一場蔣,李二人共同登臺,宣誓就職的戲一閃而過,未做交待。其實當時蔣對李很是憤恨,想讓李宗仁出醜,於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職時穿軍裝。自己反到穿一身長袍馬褂。當李宗仁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結果就職典禮時李宗仁站在蔣介石旁邊,象極了一個跟班。

片中結尾處斯-大林對中-共的代表慷慨陳詞:只要中-共一宣佈建國,就第一個與中國建交,顯得很丈義。但是片中也提到過一幕,起初共-產黨攻陷南京,蘇聯的駐華使節並沒有留下,而是和蔣介石一同退往廣州,事實上蘇聯對國共兩黨的政策一直是曖昧的。對中國是否劃江而治也提出過意見。但是還是毛-主席有遠見,有魄力,一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詩詞就點明瞭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國人的事還得中國人自己作主!任何國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爲主,並沒有無私的援助!

轉眼間新中國已經迎來了自己六十歲的生日,國家日益富強,然而就象片中對國歌的討論一段所說的,我們永遠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用我們的血肉,我們的智慧組建成新的萬里長城,永遠前進,再前進,在世界上找到我們應有的位置!

篇二: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一部恢弘的大作,一場羣星的盛宴,一段崢嶸的歲月,一派風雲的角逐。構成了這樣一部不凡的作品——《建國大業》——演繹了一場大氣磅礴的時代風雲!

影片從一開始便交代了歷史背景,讓我們很清晰的置身於那樣的特殊背景之中。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飽經戰亂的中國依舊前途未卜,中國何去何從,這是一個決定民族命運的深刻命題。8月28日,爲了最終實現和平民主的建國大業,中國共產黨中央主席毛澤東從延安飛往重慶,與蔣介石爲首的國民黨政權進行和平談判。

天空響起機鳴,影片從廣闊無邊的高空佈景中開始了。看似和諧的歡慶宴會中其實就已經埋下了伏筆,擺好了這場政治博弈的棋局。從對中山裝的回答中我們其實就可以看出端倪,這是一場高層政治家的鬥智鬥勇,於無聲色之中進行着誰主沉浮的較量。

在那樣一個激烈角逐的年代,似乎蔣介石的勝利無可爭議,中國共產黨實力的懸殊是無須質疑的,然而歷史的最終結局卻不得不讓我們重返那早已消逝的煙雲往事,去尋找勝敗逆轉的答案。因此,影片在這一點上刻意突出了中國共產黨雙邊的不同對照。通過不同場景的切換,不僅視覺效果突出,而且對“答案”的解釋也是層層深入。國民黨的氣派、屋宇的豪華、政治場所的排場,與中國共產黨的清貧、窯洞的破舊、開會也要節省半截蠟燭的簡樸,兩者形成了顯着的對比。和談中,國民黨進行的是暗地裏的頻繁出擊,而中國共產黨則是與各個民主黨派的和平交流。請記住1945年的《雙十協定》,那是中國共產黨對國際、對國民的一次誠懇交待,也是中國共產黨爲和平民主建國邁出的堅實一步!

然而,無論做出怎樣的努力,和平民主的協議最終還是變成了一紙空文。當國民黨撕碎協議、獨自召開“國民黨一大”時,便是國民黨在政治棋局上的一步錯棋,民盟領袖張瀾的那句“蔣介石是在玩獨角戲”便開始昭示了國民黨的孤立處境和玩火自焚的悲劇結局。

1946年7月雲南昆明的混亂,愛國人士李公樸、聞一多的被害,對各地民主進步聯盟的取締以及各地金融混亂,人民苦不堪言的處境最終使國民黨的威信掃地,孤立無援。在“要民主、反內戰”的強烈呼聲中,國民黨內的有識之士也並不是沒有預料到這點。馮玉祥在臨行蘇聯前對蔣介石的告誡:“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他要再一意孤行,國民黨敗亡之日當在不遠!”還有年輕的青年將領蔣經國力圖扶大廈將傾的魄力之舉,都可以看出那時國民黨的覺醒。然而,蔣介石那句意味深長的話語:“國民黨的腐敗已經到了骨頭裏了!”不禁讓人扼腕而嘆。

影片在結構上環環相扣,遵照歷史的順排滴水不漏;在重要的場景佈置中,突出了典型戰役的宏大場景,展示了人民戰爭的勢不可擋和人心向背。在各演員的配備上,亦可謂是羣星璀璨,令人目不暇接。裏面的明星各個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真演員。他們的投入和本色的表演風格很好的詮釋了那場崢嶸歲月的波瀾壯闊。然而在這部看似嚴肅的影片中,並不缺乏饒人興味的笑點,如王寶強和葛優那個場景,郭德綱和馮鞏的詼諧無不讓人回味有餘。還有各大主演的實力演繹讓這部影片無不充滿了令人熱血沸騰的場景!唐國強的領袖風度,張國立的形神兼備,陳坤的英氣逼人,許晴的雍容端莊,鄔君梅的高貴氣質等等無不成爲熒幕中的典範,人們心中的經典!

中國共產黨,走過泥潭,流過鮮血,長征路上寫下過堅定的誓言,多少個無眠之夜,黨在寒夜中思索中國,多少烈士的犧牲才換來新中國輝煌的今天!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之際,追溯歷史的風雲足跡,我們需要深思!那是一段不平凡的歲月,那是一場波詭雲譎的政治鬥爭,在那場雙雄角逐,誰主沉浮的較量中,都免不了精英先烈的殫精竭慮和人民的浴血紛爭。屍骨堆積的大地上是祖國母親的沉痛哀鳴,是中華民族今日和平的沉重哀思。讓我們珍惜今日,愛我中華!

篇三: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月*日晚18:30,電影《建國大業》在我廠的俱樂部廣場開始上映了,儘管今天晚上的天氣有些涼,但依然吸引了不少的職工及家屬們到此觀看。

在電影上映前,多經部門的祝書記手提一袋子獎品,組織觀衆,準備進行電影有獎答題了,這些問題都是上一次在此放映的電影《天安門》中的問題。觀衆們搶答問題的熱情很是高漲,我也好不容易搶答一題,得精緻的小手電筒一隻,獎品很快都分發了出去。

下一步該是全身心地觀看電影了。

《建國大業》這部影片講述了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影片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愛國人士的風采,其中毛主席和周總理給我的印象尤爲深刻。

影片中,毛主席常常因爲戰事而徹夜不眠,每當有主要戰役的戰報還沒有傳到時,他總會跑到屋頂上凝望遠處,希望搜尋得到一點象徵着勝利的標誌。其中有一個鏡頭很有意思:在得知國門的反動派的55萬大軍被紅軍全部吞噬掉後,中央領導們擺酒席慶賀,毛主席喝醉酒後倚靠在牀上,酣然入夢。在平時因爲牽掛戰事而難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己的軍隊大勝而不由得酣然入夢,這樣的人領導的軍隊不取得成功還有誰會成功呢?毛主席也時時刻刻以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爲革命的目標,心中始終是在爲人民着想。正是由於毛主席這種爲民的精神以及尤爲強烈的名族責任感,才訓練出來不貪民衆一分利的紅軍,纔會打敗獨裁的蔣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國。

還有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就是周總理,周總理是個令整個紅軍隊伍都敬愛的一位領導,他的和藹可親在隊伍裏是出了名的,他經常到最基層的紅軍部隊去做動員工作。但是在建國大業中,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周總理。在得知韓玉祥將軍因爲共產黨的邀請被國民黨的特務殺害後,他非常憤怒,把所有的關於這件事的負責人都叫到了他的辦公室裏,狠狠地把他們給罵了一通,直到毛主席來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是這絲毫沒有損壞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讓我們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了這位偉人,一位和藹可親,有責任心,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的偉人。

此外,影片中還爲我們塑造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壯志難酬的蔣經國,心繫人民的張瀾,甚至是陰險狡詐的李宗仁,都爲我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當然,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的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領導人,小到最基層的羣衆,戰士,他們爲了祖國崛起,置個人安危不顧,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馮玉祥將軍扛起一把衝鋒槍衝到流氓隊伍裏鳴槍示警,說:“無論你是誰的人,有本事就光明正大地來,不要這麼下作!”一身正氣讓人肅然起敬。只要是在解放中國的戰爭中爲民族獨立流過血和汗的,都應成爲我們尊敬與銘記的對象,他們的名字應該被世代傳唱!

影片告訴我們,得民心者得天下,並不是老蔣和小蔣的能力不夠,是他們違背了民心,大家都想和平,好不容易把小鬼子打跑了,他卻非要挑起內戰,所以連國民黨內的很多元老都去支持共產黨了,老蔣最後說的話很深刻啊,是國民黨自己毀了自己啊。如今我們的國家已經非常富強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新中國來之不易,作爲白電的員工,我們當立足崗位,好好工作。

第三篇: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在前幾個星期的思修課上,我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感觸頗深。此片所描述的正是中國爲迎接光明而走過的黑暗曲折之路。其中有一些片段非常值得我們思考:

“分裂國家就是千古罪人”,這句話蔣介石說了,毛主席說了,民主黨派也說了。可以說是貫穿整個影片的主流價值觀思想,而這句話,不僅僅是對歷史的一個真實反映和總結,也恰恰是對現實中國情況的一個映射和決心。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無論國共如何戰爭打得多麼的激烈,毛蔣雙方也從未有分裂祖國的想法,更何況如今的和平年代,中國的領土更是不可分割。無論西藏,臺灣還是南沙羣島都是中國神聖的領土,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和血脈相連,沒有人能夠承擔的起分裂國家的罪名。

國民黨高級將領李宗仁率部圍剿延安的時候,毛澤東講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較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們會以一個延安換回整個中國"。當毛主席說出這句話時,我對他的敬意油然而生,這正是當年共產黨高級領導人以人爲本的真實寫照。死守延安,無疑會傷亡慘重,代價太大,不能做到對人的關愛勝過對地的關愛。毛澤東優先選擇了對人的關愛,他的決策無疑是高明的。這也足以令我們深思:人才是一支隊伍最寶貴的財富!

當然,國民黨的最終失敗也是有因可查的。自身嚴重腐敗,黨政軍皆然;社會貧富懸殊極大。四大家族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而普通百姓一貧如洗,社會矛盾激化;國民黨的經濟金融政策嚴重失敗,

當時全國經濟片混亂。蔣經國到上海戡亂整治,只打老虎,不拍蒼蠅的想法也未能實現;以一黨私利爲重,漠視共產黨人、各民主黨派的以及勞苦大衆的利益。

以上教訓至今讓值得我們反省和借鑑。

我看到聞一多先生的慷慨激昂,看到民主黨派人士的積極努力,看到毛周的禮賢下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建設一個民主的新中國。今天的我們,同樣也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建設一個繁榮和諧的新中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爲實現這個理想而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電影的最後一幕: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全世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一刻,我爲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作爲一名學生,我深知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要努力學習,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報效祖國,牢記歷史,記住共和國的建立來之不易,共和國的明天會更美好。

第四篇: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建國大業>觀後感

前段時間我觀看了獻禮祖國母親六十歲生日的史實大片——《建國大業》,讓我對 1945~1949 年這 5 年中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及我黨第一代領導人的英雄事蹟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短短兩個多小時,我彷彿回到了那個艱難而又讓人感到無限希望的歲月,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影片以重慶談判到建國前夕爲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現了重慶談判, 雙十協定,定都北平,政治協商級以黑白史詩片段爲表現形式的遼瀋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的事件。這部電影拍了一個國家誕生前的陣痛和血污,和充滿希望的嬰兒年代,描述了自 1945 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雲變幻,爲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毛澤東、 周恩來、 朱德、 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 宋慶齡、張瀾、李濟深、沈鈞儒、何香凝等民主愛國人士紛紛登場,彷彿把我們 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這部電影除了讓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更詳細的瞭解之外,更重要的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原因的思考, 歷史上以各個階段爲領導的革命數不勝數,以農民階級爲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資產階級爲領導的辛亥革命, 都以失敗告終,這是爲什麼?雖然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很正確的回答,但看過 了這部影片後,我確實對革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氣和魄力,但想要革命勝利,我向這還遠遠不夠。革命需要堅持與毅力。沒有哪一次革命會一帆風順,把時間從 1945 年往前調,我們國家遭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日本人的殘忍,野蠻嚇退了國民黨,但嚇不倒我黨革命決心,國民黨的那些所謂正統軍校出身的大批軍人只堅持了數月,就開始消極抵抗,甚至在抗日戰爭中期開始對自己的同胞共產黨進行打壓,但我黨堅持住了,我黨抗日戰爭的初期戰鬥中吸取經驗教訓,開展了廣泛的敵後根據地,不斷地從後方騷擾,打壓敵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轉向了後方戰場,此時國民黨的反動分子也向我黨進行了進攻,但我黨再次堅持住了,我黨不 要國民黨的資助,不要同盟國的援助,在解放區實行自給自足,“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話是我黨堅持的最好寫照,我黨還堅持分配土地給農民,動援任何一 個可以團結的幫手,就這樣,敵人的一次次進攻無攻而返,終於,因爲我黨對革命的堅持,終於趕跑了侵略者,實現了國家的獨立。

《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特殊的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和內容上的厚實感。同時,還用虛實相映的手法表述歷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達到再現歷史的目的,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讓人身臨其境。 看過《建國大業》,你應該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那個歷史反覆的年頭風雲詭譎,充斥着爾虞我詐和暗地紛爭,黨中央和毛主席用胸懷 迴應紛至沓來的利劍,毫無計較本方

的利害得失。從重慶談判、政協會議的和平時光,到烽煙再起、內戰轟鳴的殘酷歲月,作爲中國旗幟的共產黨屹立不搖,靠的是領導人的氣魄,以及人心向背的逐漸升級。

這個電影中有幾個讓我難忘的鏡頭,讓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解放上海後,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佔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面色沉重,看到了爲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們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他們反對內戰,呼籲民主:“這是某集團的無恥, 亦是李先生的光榮。李先生賠上了一條性命,我們要換來一個代價。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爲——真理永遠存在!” ——聞一多《最後的演講》。看見聞一多的慷慨激昂和理想主義,看見民主黨派的天真和理想主義,看見毛和周的謙恭下士和理想主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還有就是周總理,周總理是個令整個紅軍隊伍都敬愛的一位領導,他的和藹可親在隊伍裏是出了名的,他經常到最基層的紅軍部隊去做動員工作。但是在建國大業中,我們認識了一個新(轉載請註明來源)的周總理。在得知韓玉祥將軍因爲共產黨的邀請被國民黨的特務殺害後,他非常憤怒,把所有的關於這件事的負責人都叫到了他的 辦公室裏,狠狠地把他們給罵了一通,直到毛主席來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可是這絲毫沒有損壞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讓我們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了這位偉人,一位和藹可親,有責任心,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的偉人!而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 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 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 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多麼艱難的歷程啊!! 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的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領導人,小到最基層的羣衆,戰士,只要是在解放中國的戰爭中爲民族獨立流過血和汗的,都應成爲我們尊敬與銘記的對象,他們的名字應該被世代傳唱!

革命需要非凡的領導。 這場革命勝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擁有幾位擁有雄才大略的領導人。毛主席自不必說,他最讓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軍事才能,游擊戰則是他戰略的精髓,四次反圍剿勝利,渡赤水。三大戰役已經是他的成名作。在電影中,導演並未側重於毛主席的軍事才能,而着重描寫細節,政治局開會的 時候,毛主席把蠟燭吹滅了。摸黑繼續開會,他說,留下半支蠟燭晚上還要寫東西,看完後,很震撼,以小見非凡,妙啊!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當然有以親和與儒雅出名的周總理,周總理一向兢兢業業,刻苦工作而在電影中,總理和主席在 一起,幫主席分擔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黨沒能保護好受邀參加政治會 議的馮玉祥將軍,總理終於大發脾氣,痛罵手下都是“豬腦袋”,這種細膩生動 的描寫,吧周總理刻畫活了,正是這樣一個非凡的總理,爲革命勝利提供了有力 保障。 還有朱德及劉少奇等領導人自然都是滿富智慧, 有力地推動了革命的發展。 此時此刻,我終於深切體會到歷史的價值,看完《建國大業》。我更加尊敬老一輩的革命家,是他們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覺 得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 好學習,掌握真正的本領,肩負起強大中國的重任!

電影看完後,腦海裏久久盤旋着這段歷史,心中感慨萬千。回想起60多年前,中國倡

導民主政治協商制度,60多年後,中國宣揚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這是我們的新中國。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氣魄豎起了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鬥爭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後世子孫去延伸,我們只有從發奮學習,做一個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建國的是我們的前輩,強大的祖國是咱父輩,那接下來實現祖國真正有一個跨越騰飛的任務就由我們——新一代大學生開始承擔吧! 讓我們繼承先輩們頑強的革命意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闖出新天地!我們永遠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用我們的血肉,我們的智慧組建成新的萬里長城,永遠前進,再前進,頑強而堅定地屹立於世界之林!

第五篇:紅色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紅色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曹莊中心國小魏興河

《建國大業》作爲國慶60週年獻禮大片剛剛上映時,我還是一名在校的大學生,當時經過千辛萬苦排隊花錢買了一張電影票,然後進入了影院。等影片開始後,隨着熒幕上鏡頭畫面的轉換變化,一幅幅清晰的歷史畫卷完整地呈現在了我的眼前......

影片選取抗戰勝利至建國前夕爲背景,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重慶談判、雙十協定、校場口事件、遼瀋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定都北平、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現,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宋慶齡、張瀾、李濟深、沈鈞儒、何香凝等民主愛國人士紛紛登場,彷彿把我們帶到那個艱難而又催人振奮的歲月中,去追憶那段歷史,緬懷遠去的革命先輩。

從影院出來,我的心激盪澎湃久久不能夠平靜下來,一直回味着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共產黨及各民主黨派爲之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莊嚴宣告中結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奮的場景,在腦海裏久久迴盪,揮之不去。 從那次觀影之後,我一有機會就會觀看這部《建國大

業》,每次看後都會激動很久。前些天學校倡導我們“讀紅色書籍”、“觀看紅色電影”,我又一次的觀看了這部電影。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各階級、各黨派、廣大人民羣衆反戰情緒高漲。於是,在民主愛國人士張瀾等人的斡旋下,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與蔣介石代表的國民黨拉開了重慶談判的序幕。影片以毛澤東、周恩來在飛機上赴重慶談判拉開序幕。

影片中最讓我難忘的鏡頭是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時,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於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深深的打動了我。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觀衆的眼睛似乎也在這一刻溼潤了,多麼艱難的歷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佔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爲什麼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

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說,中國人民站起來

了!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一個嶄新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臺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在這部影片中,以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爲主線,國民黨軍隊堅持一黨專政,中國共產黨及各民主黨派爲建立民主國家而與其做艱難鬥爭。結果是必然的,中共取得了勝利。眼淚的鏡頭在影片中多次出現,正是這部影片中感情最細膩的部分。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並由衷地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

觀看紅色電影不僅可以得到電影藝術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夠帶給我們精神上的震撼和內心的沉思,用紅色經典的力量來鼓舞和引導我們做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