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我的戰爭》觀後心得體會

觀後感1.34W

《我的戰爭》觀後心得體會

《我的戰爭》跟傳統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相比,更像是嚴格意義上的戰爭動作片,影片裏有非常驚心動魄的打鬥劇情。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我的戰爭》觀後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參閱。

《我的戰爭》觀後心得體會範文1

戰爭與愛情,是電影中亙古不變的兩個重要元素。也許正是由於戰爭中太多紛亂複雜的東西,給愛情帶來了障礙與磨難,比如戰爭中愛人的被迫分離、身份地位的差別、戰亂的壓迫等,因而這類電影特別容易打動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悲劇的力量往往是偉大的,它會讓人在心靈受到微折之後重新感悟到生活的真諦,通過一段發生在戰爭中的絕美愛情,觀衆也許會感受到超越影片本身的許多東西。

年度戰爭史詩電影《我的戰爭》,就是講述抗美援朝時期,中國有一支英武勇猛的志願軍,他們爲了保衛國家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並肩作戰的日子裏一起經歷生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情感線豐富感人,有愛情、父子情、父女情、戰友情,以及所有戰士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這其中特別要講述的就是戰爭與愛情。

這個炮火紛飛的年代,是一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年代。依稀記得這部電影的海報上寫着一行字:“史上最牛的抗美援朝戰爭大片”,看完電影之後,我想說,這果然是我看過的最牛的戰爭大片。電影改編自巴金先生的《團圓》,導演彭順很巧妙的從一個角色開始切入,縱觀全局,大部分都是戰火連天的戲份,到處都是坦克、戰車和四處飛濺的彈光炮火,即便大部份都是戰場戲,但與戰爭相得益彰的,就是片中孫北川與孟三夏之間的感情糾葛,可以說導演是把感情線巧妙在埋在了戰場戲裏面。

孫北川與孟三夏的愛情故事質樸、深沉又動人。感情戲在這部戰爭片中實際上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並非可有可無。雖然不是作爲主線存在的感情線,但這段感情戲卻推動者整部劇的劇情。重要的也不是感情戲如何渲染,而是感情戲究竟在整部電影中起到怎樣的作用。《我的戰爭》中孫北川和孟三夏這段感情戲,實則就是在傳達着電影中所要表達的一種精神。

整部電影傳達的精神是“一起找回民族血性”,九連連長孫北川與文工團隊長孟三夏的愛情故事則是在傳遞一種“心懷大愛”的精神。在那個抗戰的年代,這兩個年輕人中的佼佼者始終堅持“祖國至上”的原則,兩個人有着共同的信仰,併爲之共同努力着。雖然兩人在彼此接觸的時候早已對對方產生了好感,但在自己的“小情”與民族的“大愛”之間,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一切以戰爭勝利爲己任。

戰爭是殘酷又無情的,但好在戰士們都是有情之人。片中的志願軍們,一方面不畏生死追求革命理想,另一方便也描繪了一段經過戰火洗禮的浪漫愛情故事。在抗美援朝的危難時刻,志願軍們救國救民的大無畏氣魄與追求愛情的浪漫情懷相輔相成。正所謂“國泰民安”,國家太平,人民安樂。英勇的志願軍們正是懷揣着一顆“國家太平”的心,纔在打勝仗後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我的戰爭》觀後心得體會範文2

電影的開場讓人還沒有聞到戰火的硝煙,輕鬆中幾個主角的形象躍然紙上。孫北川的粗獷、小神仙的機靈、老爹對兒子的溫情、還有孟三夏的淡定給觀衆在開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戰爭就是戰爭,它在不經意之間猝然來臨。敵機的轟炸、漫山遍野的槍炮,幾乎讓觀衆聞不到一絲生機的味道。太過於慘烈和悲壯的場面在不經意之間來臨。第一站就是數不清的傷亡,在初入朝鮮之時就預示着戰爭的艱難。

但戰爭中卻不乏溫情,孟三夏和孫北川的愛情,輕輕幾筆便讓情感充裕在心間,久久不能逝去。片中用了極爲濃重的篇幅描寫了戰爭的殘酷,讓我們不禁想問:這場戰爭的意義在何處?孫北川最後問:會有人記住我們嗎?我們記住的可能是那些大人物,而像電影中的那些小人物只有親人能記住他們吧,其他人不會認識他們的。但戰爭帶來的那種殘酷、那種無力感會充斥在每個人的心頭,讓我們去思考是否應該參與到這場戰爭之中呢?我們獻出了無數人的`生命,當初是保家衛國,但現在回頭想想,真的應該參與嗎?

我的戰爭是爲數不多講述朝鮮戰爭的影片,導演只是講述了一個故事,後面的思考是我們每個人的。我沒看影評,有些人跟我說這部片子不就是一部宣傳中美必有一戰的片子嗎?但我並沒有看出來,我感觸更多的是對戰爭的恐懼,我根本不希望有這樣的戰爭,更沒看出這片子跟中美戰爭有任何的關係。影片見仁見智,希望大家都能走進電影院去看一看,有自己對片子的解讀。

最後想說說演技,可能我對社長的要求較高,我覺得社長在人物的塑造上可以更加的剛強一點,孫北川太細膩了,社長更多的注重了在戰爭場面的訴說,但人物上面有些小瑕疵。我更喜歡黃志忠的演出,只有1個小時的戲份,但人物已經詮釋的很到位,畢竟是戲骨,確實點贊。王珞丹和楊祐寧的表演也確實很好,給戰爭增添了一抹清新和溫情。

勝利的列車駛來,但姑娘卻等不到自己的愛情。我不願戰爭,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

《我的戰爭》觀後心得體會範文3

《我的戰爭》這部電影是由彭順導演執導的一部抗美援朝的電影,磅礴的氣勢,恢宏的場面頓時吸引了我的眼球,戰爭場面震撼慘烈,瀰漫着濃濃的硝煙,我懷着崇敬與激動的心情觀影。

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四大戰役:江面大橋遭遇戰,五里亭攻堅戰,小鎮突圍戰,537高地爭奪戰。由孫北川帶領的鋼鐵九連乘火車奔撲前線,火車正在行進中。不料,敵機突然襲擊,遭遇了密集轟炸,隨着導彈一次次的拋下,一股股巨大的衝擊向戰士們襲來,整個戰場都被火光包圍,一大朵一大朵火焰四射的蘑菇雲升上天空,戰士們大量犧牲,孫北川帶領部隊奮勇衝鋒,炸掉暗堡,奪得江面大橋戰勝利。之後收到上級命令前往五義亭阻擊敵軍,到達五義亭,等敵人坦克靠近後給予重擊。在大斧子等人的犧牲下,留給部隊時間,小神仙和老爹成功引爆巨石,將美軍坦克砸毀,守住五義亭,大家的歡欣喜悅響徹山谷。軍隊繼續向敵軍師部挺進,進入小鎮時,不慎進入敵軍佈下的地雷陣。文工隊隊長孟三夏觸到連環地雷,孫北川替她將雷按住,併成功除雷。而後被敵人包圍,老爹腿部中彈,王文珺犧牲,後來老爹唱歌引敵人前往,拉響彈雷,消滅阻擊了敵人。九連在537高地北坡時,經過激戰,進入敵人坑道,反撲中,人數所剩無幾,爲完成任務毫無懼色,堅持到大部隊到來,英雄們含笑而眠。

看後我被深深觸動,一個個鮮活的英雄人物讓我肅然起敬。敬他們的勇敢,敬他們的團結,敬他們的堅持與努力,敬他們捨己的精神,敬他們的堅定,一幕幕場景再現了前輩們爲勝利鋪就的鮮血之路,每一場戰役中都會有志願軍壯烈犧牲,知名的,不知名的,哪個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哪個不值得我們愛戴與尊敬?他們是我們的英雄!心目中永遠的英雄!

電影是催淚的`,令人感動的。當孟三夏撕心力竭地讓大家活着回來時,我的眼眶是溼潤的,活着就是戰友間的深厚情誼,就是最大的勝利;當小神仙奮不顧身將孫北川撲倒躲避炸彈的一瞬間是美麗而震撼的,身後的火海讓這一瞬變得永恆;當天寒地凍,老爹和小神仙冒着生命危險,用盡心血,歷經苦難,滿臉堅定爬出碎石時,我感受到他們的毅力。被深深感動!

中國所有英勇犧牲的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他們爲了13億中國人現在的美好做出了巨大貢獻。每段幸福生活後都有前輩們的努力與汗水,艱辛與堅持。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應銘記於心。我們應珍惜現在的幸福,永遠記住幸福後前輩的努力!

《我的戰爭》觀後心得體會範文4

《我的戰爭》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講述了一羣平凡又偉大的年輕人爲了保衛國家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殘酷的戰場上所發生的那些關於愛情、友情、親情的傳奇故事。

該片以孫北川爲主角,他帶領的九連是志願軍中的一支勇猛的隊伍。在趕赴戰場的火車上,他與幹練又耿直的文工團團長孟三夏相遇,身爲同鄉的兩人由鬥嘴開始產生交集,孫北川對孟三夏一見鍾情,而孟三夏則看不上這位"大老粗"。然而,孫北川沒有多少時間用來追女孩,他帶領着自己九連的弟兄沿途作戰,在火車上躲過了美軍的空襲,在五義亭追擊美軍的坦克部隊,誤入美軍地雷陣陷阱之後又要與兄弟們拼死突圍,最後還要領着兄弟們完成攻下537高地的任務。孫北川用行動證明自己是個可靠的男人、勇猛的戰士。孟三夏對孫北川的感情也產生了變化。

小人物刻畫溫情場面

整部電影中兒女情長的元素所佔比重不多,但能起到讓孫北川的形象更爲立體的作用。他追女孩子的招式都是直截了當地說"想和孟三夏親嘴",這種看似直接的對白,劉燁卻還能將其演繹出可愛又率真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的國產戰爭片不同,《我的戰爭》從小人物的出發,重點沒有描繪朝鮮戰爭的宏大和歷史意義,而是放在了一個個鮮活的戰士身上。大膽的再現了在戰爭這臺絞肉機中生命的渺小,又在殘酷的戰爭中昇華了最真實的人性,着實讓人久久不能平復。

真實場景展現血性精神

對於影片中的戰爭戲份,着重凸顯了場面的真實性和殘酷性,許多觀衆表示"如同置身於戰場"、"炸彈似乎爆炸在身旁"、"第一次這麼深入瞭解抗美援朝戰場",而對於影片戰爭戲之外,更多人表示"戰爭太殘酷"、"慶幸自己活在和平時代"、"影片中殘酷的戰場上卻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更是有許多人在觀影后,被影片所感染淚眼朦朧。並且在表現戰爭殘酷性的基礎上,影片注重刻畫中國軍魂,展現了中國軍人能打勝仗和保家衛國的血性精神。

《我的戰爭》觀後心得體會範文5

個人對戰爭片的好壞之分,從不指在電影能有着多麼宏大刺激的戰爭場面,而更在於其本身能否用那些鮮活真實的生命去承載戰爭之殤與和平之思,但《我的戰爭》中一味的戰火渲染,劇情的散亂,人性的蒼白,都只是使電影變的膚淺平庸。

難以否認這是一部在戰爭場面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作品,可惜於逼真的戰爭並沒有去寫實其所帶來的冷酷殘忍,電影只是用戰爭在不間斷的渲染着主旋律的英雄情懷,但這不是一部虛構的《指環王》,無數人的生死都可賦之笑談,戰爭背後有着多少的苦難,數以萬計的英魂卻只是在電影中成爲了襯托那一腔英雄熱血的悲情,這樣的作品從本質上來說,雖然稍勝於全然無法入目的抗日神片,但與前者不思戰爭之殤的做法並無不同。、

《我的戰爭》雖是一部以小人物爲視角的作品,但電影並沒有爲觀衆帶來一個小人物面對戰爭的那種真實,其只是一再的用一場接一場的戰火來營造看點,殊不知這樣建立起來的戰爭早已敗絮其中,愛情的附加不但難以引人共鳴,反而使故事充滿了虛假的做作,而單一化的視角,更令本錯綜複雜多方角逐的鏖戰,變成了一場毫無戰術可言的自欺欺人,如若不是電影將背景在伊始設定於了抗美援朝,那麼這甚是一場可以套搬於其他戰爭之中的移花接木。在現如今,不論意識形態如何,戰爭片所最終着點的都必當該是反戰,電影看完後給人的觀感絕不是熱血沸騰,心潮澎湃,而是對戰爭原罪本身深省的反思,以此再突顯的愛國主義情懷纔會變的真摯動人,但在這部劇情散亂的電影中幾乎無從建立起真摯的人物情感,人海戰術的犧牲亦變的難有感懷,當生命的逝去只是變成了電影強行煽情的手法,這樣的戰爭片且不談對比何般他國經典,就拿馮小剛的《集結號》來說也是謬之千里。

一部好的戰爭電影,最爲根本的是有對生命的尊崇和戰爭的反思,但無論從諸多國產的抗日神片,還是這部以“我”來着點的抗美援朝,卻連這一點都做的乏善可陳,又能拿什麼來引人共鳴,追思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