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高中生上帝也瘋狂觀後感

觀後感2.91W

高中生上帝也瘋狂觀後感

這部電影讓我們感受到了土著民族的風味,他們並不是一無所知,他們會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來抵抗沙漠的動物,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渴。他們並不瞭解世間的惡劣,在那個戰爭的時代,他們是和平的,安詳的……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上帝也瘋狂觀後感,請您閱讀。

上帝也瘋狂觀後感1

上帝存在嗎?竟然也會瘋狂起來?瞧這名字就夠吸引人的!那這部電影到底在說些什麼呢?看後才知道,原來是上世紀80年代城市發展進程中,不爲人知的原始文明與現代文明衝撞中的一些縮影。故事是以像沙漠又不是沙漠的卡拉哈里平靜祥和的生活場面開始的,在那裏居住着原始部落------布希族,雖然他們的生活方式雖然艱辛,但卻沒有私念,人與人之間相處融洽,相互幫助,分享果實。在他們心中,上帝每天都在默默地注視並保佑着他們。然而這樣與世無爭的生活被“上帝”扔下來的一個酒瓶給攪亂了。

凱在外面遊獵的時候撿到了飛機上落下的瓶子並帶回了部落。很快,聰明的布希族人發現了這個瓶子的多種用途,都想使用它,遺憾的是上帝太吝嗇了-----只扔下一個瓶子!於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不和諧場面展現在人們面前,大家爲爭奪瓶子的使用權而相互爭吵,甚至大打出手,發生了多起流血事件。凱決定把這個攪亂平靜生活的罪魁禍首還給上帝,於是他開始了趕往世界的盡頭的旅程。一路上凱經歷了種種奇遇,也引發了無窮的樂趣,

與此同時,一羣笨手笨腳的反政府武裝分子襲擊總統未果之後,開始了流亡他鄉的漂泊生活……而一直在卡哈拉里做研究的動植物學家安德魯斯蒂,開着無剎車,既能無人駕駛、又能上樹的破舊吉普,代替牧師去接來做鄉村教師的湯小姐,這一路可讓湯小姐見識了這輛吉普的與衆不同和安德魯斯蒂博士頭銜之外的另一面。在“車上樹”的時候凱第一次遇見了安德魯斯蒂和湯小姐,並以爲他們是神仙!當他把瓶子給安德魯的時候,安德魯斯蒂卻讓他丟掉,於是凱憤怒的走開了。凱離開之後由於射殺了文明時代馴養的山羊被當地政府收押3個月,幸好安德魯斯蒂僱傭他做了11星期的義務服務。這就爲他們合夥智鬥武裝分子埋下了鋪墊。當反政府闖進村子,挾持了湯小姐和她的學生時,正在戶外做研究的安德魯斯蒂發現了這一危情,並準備了對策開始了對唐小姐的營救。而作爲安德魯副手的凱則機智的完成了安德魯斯蒂交給他的任務。最終,所有人被救,而且無一人傷亡,當然,除了反政府。

故事雖然結束了,可是對於故事中的有些人物的印象還是無法磨滅。

來自原始文明的凱與現代文明的事物撞了個正面,於是喜劇誕生了,就像卓別林的啞劇一樣充滿了趣味和歡樂。凱把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聖物,把它看作上帝的恩賜,神聖而高貴。以至於把西方文明人扔下的垃圾---那隻破瓶子當作慈愛的上帝送給他們的禮物。而此刻相距600公里的大都市到處可見這樣的垃圾,人們爲名譽、利益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着勾心鬥角的無煙戰爭。反動分子也公然襲擊總統發動武裝鬥爭。

相比之下,凱所生活的卡拉哈里也許就是人類最後的精神淨土。可愛的布希族人,純真、簡單、善良、執着,沒有嫉妒,仇恨,權利之爭,非常純淨的種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的爲生存而生存。沒有煩惱、負擔,快樂的生活,真是感嘆地球上竟然有如此簡單幹淨的種族。裏面有這樣一句描述布希人的話:在卡拉哈里,日子隨你高興的過,高興的話天天都是星期天,不需要以時鐘或日曆來決定作息。這與卡拉哈里相聚600公里的城市形成鮮明的對比。

人們推動社會進步的初衷是爲了更舒適地享受生活,使得現代文明得以發展前進。可是先進的文明卻使得大家過的更加辛苦,背上了更多的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以至於一些不堪重負的人就更向往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生活,所以他們選擇了反覆的投胎,讓自己只過小時候的快樂日子;還有些人選擇到處去流浪,隨遇而安,餓了就討口飯吃,煙癮犯了就去借個火,困了就找個汽車軋不到的地方席地而臥。那叫一個超脫。

而動植物學家安德魯斯蒂不愧是個頑固的知識分子,用中國的話說就是一個“書呆子”,在女人面前就像一頭錯喝了乙醇的小鹿,到處亂撞搞破壞。他雖然有時犯渾,但在關鍵時刻還是展現了男人在危急時刻的勇敢,更何況還是在自己心儀的對象遇到危險時,更是義不容辭。這時候他利用一切掌握的資源,讓凱用藥劑把6個麻醉後,主動出擊把另外2個玩牌玩到頭腦發燒的土賊緝拿就擒。紳士的安德魯斯蒂在最後展示自己英雄一面的時候,機會卻被別人搶走了!

在中國,這顯然是知識分子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所表現出來的謙虛,以至於功勞被竊取也不願去捍衛自己的成果。不過這個“可愛的笨男人”最終還是獲得了“棄城就鄉”湯小姐的芳心。也許是她看透了城市中各種噪音的喧囂和爾虞我詐的勾心鬥角,相比之下,這種淳樸而無意識的搞笑節目更讓她覺得舒心、快樂,讓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樣看來,這個虛擬的上帝並沒有發瘋,而是在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感情路上種下一些帶刺的玫瑰,在國家政權的康莊大道上安排了一個強盜,但最終一切還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繼續向前、向前……

我想上帝如果真的存在的話,他看到這裏發生的一切,一定也會暗暗發笑:一切皆有定數。聽到這話,如來也笑了。

上帝也瘋狂觀後感2

當老師說要播放一部電影時的那種神祕感讓我很激動,在看這部電影時,既讓我開懷大笑的同時也陷入了反思中,感悟現代生活中人的本性,我認爲這確實是一部不錯的影片。

故事是講述三個發生在不同地區的故事。一個發生在原始部落區,一個發生在野外,一個發生在現代化的城市裏。

影片一開始就是介紹一個原始族人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很簡單,自給自足,而且很團結,每天都過着平凡、平靜、並且和諧快樂的生活。這裏的主人公是凱,在平靜的生活中突然有一天,凱撿到了一個瓶子,那個瓶子對於現代城市裏的人來說只不過是一件垃圾,但是,對凱他們來說卻如獲至寶。他們認爲是上帝給給他們最好的工具。那個瓶子對他們每一個人有很非常有用。然而,也是因爲這個瓶子,讓族人產生了私慾,所以,他們開始因爲它而爭吵、打架。原本和睦的一個部落,變得暴動自私,族人們都認爲那個是個不祥之物。於是,他決定要走到世界的盡頭,把那個瓶子仍掉,還給上帝。

緊接着是另一個片段,講述一個組織到政府辦公樓殺了一批政府人員後逃之夭夭。警察們緊追他們之後逮捕他們……

還有一個情節就是史帝先生在貧窮山區工作,這天,他要去接一位從城市來的女教師湯小姐。但是,因爲史帝先生的內向,使得自史帝先生見到這位湯小姐開始,就狀況連連,因此湯小姐對他印象不佳……

這三個故事一開始看起來並沒有關聯,但到了影片的後面就可以看到它們的緊緊相連。

首先是凱爲了走到世界的盡頭而離開了原始部落,漸漸地走到了史帝先生工作的山區。從小以狩獵爲生的凱看到山區里人們飼養的羊便捕殺它們,但其實他並沒有惡意。而山區裏看羊的人卻都誤會了他,並將他關進牢房,後來他才被放出來。然後來到史帝先生和湯小姐工作的地方,跟史帝在一起。接着在警察的追擊下逃到山區,並挾持了當時正在給孩子們上課的湯小姐和孩子作爲人質。凱以他那驚人的視力看到了遠處正被挾持着的湯小姐和孩子們,告訴了史帝,於是史帝和他的同事決定要去救湯小姐和孩子。湯小姐和孩子們最後被解救了,所有人都平安無事,而且她對史帝先生的誤會也化解了。最後凱走到一個懸崖邊上,他以爲那就是世界的盡頭,所以他將那個“不祥之物”拋下深淵,便離開了,朝着那個屬於他的家園而去……

三個故事最根本的關聯點在哪裏呢?表面上看是在影片將近結尾處三個故事中的人們意外的“會合”。往深層去看,我覺得影片要展示的是讓人們重新去審視現代文明發展至今對人類自身的影響。

在影片中我們既看到了原始族人的淳樸、善良,深刻體會片中的原始族人,在捕殺動物時對它說:「對不起,我是不得已的,謝謝你讓我得以爲生。」時的境界,也看到了“文明”所帶來的權力的爭鬥、戰爭,人與人之間的敵對……作爲“現代文明”中的我們該如何反思?

原始部族中,人的淳樸、善良,人與人之間其樂融融,是一種近乎理想的世外桃源的生活。但我們也看到影片中凱因與外界的人無法溝通,帶來的諸多“麻煩”。我們就需要思考,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如何既保持自身的本性和優良品質傳統,又能融入到日新月異的世界中。一方面,不可否認,文明的步伐需要繼續向前邁進;另一方面,現代文明不能成爲埋葬人類自身的銳利武器,所以在人類越來越現代化的同時,更要保持我們的本性。

《上帝也瘋狂》的情節很簡單,但它展現的精神世界確很豐富。我們總認爲我們的現代文明是很偉大的,但同時也忽略了很多精神方面的東西。這部影片很值得我們反思。影片中的景物很美,正如淳樸的布希族人,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關愛,樂於助人。而這種品質也正是我們迫切需要的,影片很好的表現了這一點。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可以看作是現代優秀文明中的兩個代表。這一切都很好的體現了布希族人的團結友愛、樂於助人的優良品質。希望大家在看完這部影片後,也能很好的自我反省,真正的體會其中的意義,更好的把握自己!

上帝也瘋狂觀後感3

在我眼中,《上帝也瘋狂》這部片子絕對是一部喜劇,但看完後再思考,這部片子不僅僅是喜劇那麼簡單的,它還包含着很多人類學的觀點和看法。

首先是表現了泰勒的萬物有靈論或泛靈論,泰勒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原始宗教,並提出萬物有靈論或泛靈論。他指出,萬物有靈論有兩個基本信條:一是相信所有生物的靈魂在肉體死亡或消失之後能夠繼續存在;二是相信各種神靈可以影響和控制物質世界和人的今生來世,同時神靈和人是相同的,人的行爲會引起神的高興或不悅。泰勒認爲萬物有靈論是宗教的最初形式,並據此構建了其進化圖式的宗教發展史。先民們開始是對人的靈魂的信仰,後來延伸到了動物,植物以及高山,大河等無生命的物體,形成範靈信仰。之後,範靈信仰發展爲祖先崇拜(包括圖騰崇拜),然後再到精靈崇拜,再到多神崇拜,最後發展爲一神崇拜。

影片說的是一個生活在沙漠,沒有紛爭,沒有文明,沒有時間,沒有貨物流通,沒有商品觀念的民族——布希族,他們打獵爲生,打獵的食物會大家平均分配,晚上圍在一起吃飯,聊天,唱歌,沒有學習,沒有工作,雖然近似於原始人的生活,但他們很快樂,大家都很友好,他們很虔誠,信仰上帝,覺得上帝在保佑他們,他們是一個原始的社會,沒有受到現代文明的衝擊,他們以爲世界上只有他們和上帝存在。直到一天,一架直升飛機在他們部落上空飛過時,駕駛員扔下了一個空的可口可樂的瓶子,瓶子落在了主人公凱的面前,他以爲這是神的旨意,是神送給他們的禮物,因而他十分興奮,把禮物帶回了部落,現代化第一次衝擊了這個小部落,雖然僅僅是一個可樂瓶,但在他們眼中是神聖的,上帝的禮物啊,物以稀爲貴,何況是上帝的禮物?和諧的小部落開始出現了爭吵,甚至爲了那瓶子兩個小孩子大打出手,那麼小的孩子,甚至還是兩姐弟,姐姐殘忍地拿瓶子敲着弟弟的頭,滿是鮮血,雖然是以喜劇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我的心卻抽痛起來,是不是現代文明真的會帶來爭奪和利益的爭搶,每個人,每個國家都想爲自己爭得最大利益,爲了這利益往往不擇手段,國家間出現了殺戮,打仗,兩次世界大戰,直到現在的海灣戰爭,美國侵佔伊拉克等不都令人痛心疾首嗎;而在職場上,人與人之間卻勾心鬥角,鬥得天昏地暗。就算憑藉這些得到利益又如何呢,我們真的會快樂嗎,我們會得到幸福嗎?

現代的人並沒有醒悟,影片中現代人還是那麼忙碌地活着,不知道生活爲了什麼,爲了爭取自己的利益竟然去行刺總統,總統爲了抓住他們,發動了大規模的捕捉行動,甚至劫持了小孩子做人質,他們相互出賣,相互欺瞞。鏡頭轉過來,布希族人圍住火爐沉思,他們在反省,向神懺悔,他們認爲瓶子是個“不祥之物”,他們要把它還給上帝,於是凱帶着瓶子真正開始了走入現代的探險之旅。

布希文化與現代文化相遇肯定會有一些不同,雙方在大家眼中都是奇怪的,都不被對方理解,但他們相互之間是包容的,文化是包容的,求同存異的。現代人中存在的權利,暴力,法律,犯罪;甚至房子,汽車;更甚至連現代人本身在布希人眼中也是如此的莫名其妙,不可思議;同時,凱(布希人)的行爲:獵殺村民的羊,不吃監獄的食物,對丟棄“不祥之物”的執着……也讓現代人不解。但他們最後都可以做到很好的朋友。

文化是包容的,不同的文化形態會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我們不應該去指責其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畢竟現代文明也是充斥着罪惡和人類劣根性的。

上帝也瘋狂觀後感4

故事發生在非洲一個未經開發的地方:卡拉哈里。雖然距離都市只有六百英里,但居民對於現代化事物一無所知。他們過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沒有紛爭,沒有犯罪,沒有爾虞我詐,沒有海鮮魚翅,生活悠然自在,羣居在一起,生活寧靜而安詳。他們以爲世界上只有他們和上帝存在。直到一天,一架直升飛機在他們部落上空飛過時,駕駛員扔下了一個空的可口可樂的瓶子,瓶子落在了主人公凱的面前,他以爲這是上帝的旨意,是上帝送給他們的禮物,因而他十分興奮,把禮物帶回了部落,現代文明第一次衝擊了這個小部落。人們將這個“上帝的禮物”當做勞動工具用來做各種事情,因爲是“上帝的禮物”,大家開始搶奪這個勞動工具,姐姐殘忍地拿瓶子敲着弟弟的頭,滿是鮮血,寧靜的生活被現代文明打破了。人們之間開始出現紛爭。

看到這裏,我不禁在想,是否文明的每一次發展必然帶來紛爭?我還不敢用“進步”一詞。因爲,進步是一個褒義詞,是表示讚許和積極肯定。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很難說今天的文明就一定比封建社會,比原始社會好。現代人只是用現代的標準來衡量古今對比,厚今薄古。與布希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影片中的現代人都在忙碌,人不忍屈服於自然,反而要自然適應人類,他們建立都市,發明各種交通工具,機器,爲設法節省體力而絞盡腦汁,越想法改進生活環境,反而使生活變得更復雜。兒童必須花十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學校裏學習如何在這複雜危險的環境下生存。這些文明人必須時刻想着如何去適應自己創造的環境,花費大量精力,爲家庭、工作奔波。而在卡拉哈里,日子隨便你打發,高興的話天天都是星期天。

不同的現代文明之間之所以衝突不斷,原因很簡單,這個世界原本很簡單,是我們把它想的複雜了。幸福生活原本很簡單,像布希族人一樣,渴了就去覓水,餓了就去獵殺動物,吃飽就行,絕不庫存;閒了,大家就圍着篝火講故事。他們熟悉自然,熟悉土地上的每一個腳印,那些腳印代表不同的信息。藉由這些從小鍛鍊的生存本領,布希族人生活的自由自在。驕傲物質的現代人不知道珍惜我們現今被文明糟蹋的海洋和天地,肆意的向大地索取,污染和破壞了一個地球還不夠,還將自己骯髒的手伸向了茫茫宇宙。人類無盡的慾望,何處纔是盡頭?

打開了慾望這個潘多拉魔盒,也就打開了人類文明血腥前行的歷史畫卷。畫卷裏處處都是在血與火的對抗,處處都彰顯着“利益”、與“慾望”,二者形影不離。100多年前,恩格斯寫過一篇經典文章《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他指出國家和階級、私有制一樣,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產生的。摩爾根指出,自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財富的增長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廣泛,爲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對它進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這種財富對人民說來已經變成了一種無法控制的力量。人類的智慧在自己的創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影片很好的闡釋了恩格斯和摩爾根的觀點。在影片中,處於原始社會的布希族沒有財富觀念,沒有利益衝突。因爲上帝的禮物——一個玻璃瓶子——因爲都想據爲己有而引發紛爭。

本來是一部喜劇片,卻處處流露出導演對現代文明的反思。魯迅先生曾說喜劇就是把醜陋的東西剝光了給人看。影片中,與世隔絕的原始布希族人在現代文明前表現的如此滑稽可笑:現代人的天賦人權,法律,犯罪,房子,汽車在布希人眼中也是如此的莫名其妙,不可思議,其生活如《桃花源記》裏描述的情形一樣,“無論魏晉,不知有漢”,簡直是世外桃源。恰恰是看似笨拙可笑的布希族人讓現代人思考:人類文明究竟應該向何處去?不同文明之間該如何共存?

在影片的結尾,凱扔掉了上帝的禮物——瓶子,扔掉了這個引發部落衝突的“不詳之物”。然而,他還能恢復到以往的“世外桃源”式的平靜生活中嗎?影片到此戛然而止,屏幕上大片的空白留給現代人去遐想,去思索......

上帝也瘋狂觀後感5

週末在家,閒的沒事做,翻箱倒櫃的找出我以前購買的碟片,都是一些國外的影片(其實我不大喜歡外國片,但是實在沒有什麼好看的時候也會將就一下的,嘿嘿)

影片中向我們展現了,在我們文明觸及不到的卡拉哈里沙漠,有着善良原始的布西族。他們純粹,原始,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真是人類最原始的智慧。他們能在沙漠中找到水,沒有犯罪和刑罰。他們相信上帝給予的一切有用及美好。一個玻璃可樂瓶的闖入改變了一切。起先大家認爲是上帝的失誤給予這樣沒有用處的東西,但後來大家發現他的好處,比如能吹出好聽的樂曲,能搗碎東西。大家互相爭執,所以歷蘇決定把這不祥之物還給上帝。於是他的旅行開始。他遇到讓他不可思議的“上帝們”以及他們的奇怪東西。

片子開頭上有些黯淡的彩色畫面。80年代的片子像一部我們平常看的科教片。炎熱美好的非洲風景。動物們在陽光、乾草、河流邊奔跑,跳躍。那麼悠閒的世界,和諧無處不在。然後鏡頭轉到繁忙的現代文明。城市飛快地奔跑,人們彼此忙碌。歷蘇的旅行讓兩種文明有了交點,兩條彼此分開的平行線,相互交匯,撞得我心中強烈的不安和羞恥。和那些純潔的部落首領相比,我們的文明得到了電,汽車,搶,但也失去了善良,真誠,團結。我們自私,暴力,狹隘。

歷蘇認爲我們就是上帝,因爲我們擁有不用走就能跑動的動物。但是我們無疑是瘋狂的。歷蘇看到奇怪但又看起來很好吃的動物(羊)但卻不獵殺。他殺了其中的一隻,想讓“上帝”一起分享的時候,上帝們卻弄傷了他。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受。歷蘇的眼中全是真誠,他不懂什麼畜養動物,他認爲食物就要彼此分享,而我們卻拿子彈打穿了他的腳。他不懂什麼是囚禁,在沙漠裏,他們自由奔跑,他們一輩子沒見過牆。而我們卻把他審判,關起來。他難過得不吃不喝。

心裏最柔和的地方徹底被歷蘇的真誠和善良感動着。我們本來就擁有最美麗純潔的心靈,是我們丟失了它。我們選擇了我們的舒適生活,儘可能的攫取我們需要的,所以放棄了純真的和美好的。我們選擇了把自己圍困在鎖和牆內,守着我們的財產,細數,順便鎖上了我們的心。所以我們放棄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氣。我們選擇了談吐優雅,舉止大方。但是同時我們給自己帶上了沉重的社會枷鎖。那些天高地闊,肆意享受陽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們瘋狂地丟棄了。

文明是貪婪的。它探着慾望的舌尖,吞噬着一切。一切純真和善良的。文明舒適而痛苦。片中的歷蘇最後回到了他的部落。但是,在現在還找得到廣袤的場地,那裏動物可以無束縛地生存和活動?布西族在現代文明的觸角下,還能保持純真和善良,還能相信上帝嗎?據說後來歷蘇還演了很多的續集,他給全世界人們帶來了歡笑,後來還是被現代人所拋棄。他還能找到來時的路嗎?他還能回得去嗎?心痛,心痛,心痛。

是的,我們瘋了,但願上帝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