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羋月傳》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2.55W

《羋月傳》觀後感多篇

羋月傳講述的是戰國時期,羋月是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後生活一落千丈,母親向氏被楚威後逐出宮,羋月和弟弟羋戎躲過了一次次災難和危機。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羋月傳》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羋月傳》觀後感範文1

最近看了《羋月傳》感覺跟甄執相比不僅沒有突破,反而差得遠了。甄執的電視放在清雍正年間,後宮女子被後宮不許干政的規定和既定的朝廷格局捆得死死的,再鬧也鬧不出紫禁城那一畝三分地,所以她們的焦點都放在爭寵上,這是她們的開始,皇帝的死就是她們的結束。

宣太后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秦惠文王在世時,她只不過是個八子,上面除了王后外,還有夫人、美人、良人三級,如果惠文王真的那麼喜歡她,以她楚國宗室之女的身份,還生了兒子,封個夫人或者美人沒人會說什麼,劉徹母親王氏以再嫁民女的身份還一路美人、夫人做到皇后呢。她的品級沒有提升,兒子後來也被送往燕國爲質,可見之前根本沒有受到重視。秦武王死了,她年幼的兒子立刻成爲秦王,只能說是她的弟弟魏冉爭氣,掌握了兵權,有能力爭位並最終定位。實際上宣太后的開始是從秦惠文王死後纔開始的。衆公子爭位,朝中叛亂頻發,周圍羣國環伺,宣太后所處的境地比甄幟喬區一個後宮複雜得多了。在這樣的環境做一個守成之主已經很難,還能夠平定叛亂,開疆拓土,她的能力甚至超過了唯一的女皇武則天。

因爲大唐經過太宗、高宗兩朝,國內基本穩定,國力十分強大。國家穩定富足,底層民衆就不願加入造反的隊伍,哪怕武則天謀朝篡位那也跟他們沒有半點關係;國力軍力強大,偶爾跟周邊國家發生點衝突,呵呵,那都不放在皇帝陛下眼裏,武則天要對付的實際上只有李氏宗親和一些親李的大臣。而當時的秦國,國內各種老貴族勢力強大,還大部分都是皇族,要當秦王都算理直氣壯;戰國風氣又不好,動不動就弒君謀反還沒人管,秦國相鄰的韓魏趙就是家臣篡權建立的;周圍國家的能力其實都差不多,拼的全是國君和將領,哪邊稍微弱點估計就被滅了,比如吳國闔閭滅楚國,比如燕國樂毅滅齊國,比如齊國田單又差點反過來把燕國滅了。內憂外患宣太后尚能遊刃有餘,區區一個後宮何足掛齒?

《羋月傳》觀後感範文2

《羋月傳》還在拍攝的時候就已經吸引了一大票的觀衆和粉絲,除了小說本身具有的吸引力,還有就是想看那個《甄執》裏的娘娘如何演繹這樣一位史上"第一"的皇太后。因爲《羋月傳》使用了《甄執》的原班人馬,所以很多觀衆也在期待"華妃娘娘"和"甄"的宮斗大戰。不過從這次《羋月傳》曝光的長片花來看,似乎蔣欣飾演的莒姬和孫儷飾演的羋月沒有什麼交集。不過"有失必有得"沒有了"華妃娘娘"又來了一位"羋姝".由劉濤飾演的羋姝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恨的人,她的遭遇讓人可憐惋惜,可她對羋月的所作所爲又讓人可恨。相信劉濤和孫儷的飆戲一定會讓觀衆大呼過癮的。

《羋月傳》在服裝、道具、場景上可謂是精益求精,恢宏製作。出品人敦勇先生在談到製作時說道:"《羋月傳》劇組在橫店啓用了兩個大的攝影棚花重金打造戰國時期的宏偉場景,道具精雕細琢,服裝上千套,光羋月一人的服裝就近80套,頭飾品種數量衆多,這是在力求完美地呈現戰國時期真實的人物歷史風貌。"除了劇組和投資方的大力支持外,《羋月傳》的演員也是具有紮實功底的演員。導演鄭曉龍談到和孫儷的合作時說道:"孫儷非常的用功,在劇中年齡橫跨幾十年,表演收發自如,對人物把握上分毫不差。‘羋月’即孫儷,孫儷即‘羋月’,血肉相融,合二爲一。"由此可見,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過無數次用心的演繹才能打造出一個合格的好演員,纔會有一部好的作品。

《羋月傳》觀後感範文3

最近電視熒屏上最火的電視劇肯定就是由孫儷主演的《羋月傳》了,在看完了《羋月傳》的同時,你又有着怎樣的想法看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別人家的觀後感吧。

都說每個女紙都有過公主夢,每個婆婆心中都有個太后夢,比起易碎的“公主夢”大多數人可能更願意選擇“太后夢”,因爲公主未必能成爲皇后,皇后未必能成爲太后。如今,從《羋月傳》開播起,女人心中的太后夢又一次起航。

還記得《甄嬛傳》中最後一集,甄嬛太后去看宜修,當宜修說自己纔是母后皇太后,甄嬛說自己和皇上商議封她爲皇后,不過這要在宜修活着的時候。這也是甄嬛在最後一刻粉碎了對方的“太后夢”。電視劇《羋月傳》觀後感600字3篇書籍讀後感-名著讀後感-小說讀後感-教師讀後感等-中小學生讀後感。所以在“活得久”這件事情的前提下,變成太后的人才是笑到最後的人。有太后夢的人除了皇帝皆是敵人,其餘阻礙的人都得死。要知道武則天也是“天后”、“皇太后”,最終才實現了“女皇夢”,所以太后身份就是她進階的路石。

太后,封建時代帝王母親的尊稱,始於秦昭王,以後歷代皆然。每次看後宮戲時對於各種太后都有點“不明不白”,所以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太后制度:皇帝以嫡子身份繼位的,生母(先帝皇后)則以嫡母爲皇太后;無生母,則以先帝皇后(繼任皇后)爲皇太后;生母、先帝皇后皆無,則以撫育皇帝的先帝嬪妃爲皇太妃,有時也加封爲皇太后;皇帝以庶子繼位的,則以生母爲皇太后,如果嫡母也在,則併爲皇太后,且嫡母皇太后通常位在生母皇太后之上;但是生母身份過於低微的,不能稱太后,最多隻能被尊爲皇太妃;皇帝以旁支入繼的,以繼母(先帝皇后)爲皇太后,且須認繼母爲嫡母。另外還有一種影視作品上少有稱呼的褓太后,北魏時期爲了防止外戚干政實施“母死子貴”制度,後宮女性只要生下皇子一律被賜死,幼齡皇子仍然需要旁人的呵護,因而出現所謂的保太后(或褓太后),即在新帝登基之後以保姆爲皇太后。

以此看來,太后之路是最爲霸道的,要當得了皇帝的寵妃爭上位,又要生得了兒子而不是公主,還要打敗其他同等地位與手段的女人,才能走過至尊之位的“獨木橋”成爲最牛的女人。《羋月傳》女主角“羋月”的原型是秦宣太后羋八子,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正如劇中孫儷以人格魅力征服一大堆男主男配角,歷史上的宣太后從命運坎坷的楚國庶出公主到稱霸六國的大秦鐵血太后,執掌秦國國政四十一年。當秦國再次強大的時候,秦宣太后開始對“情夫”下黑手。首先她騙義渠王到甘泉宮,命令親兵殺了他。自此秦國最後一個憂患被剷除,這下秦國可以準備統一中國了。宣太后的淫詞濫語也有記載,翻譯過來大致就是“惠文王把他大腿扔我身上,我覺得好累,但他整個人趴在我身上……我就不累了。”

就算當不了羋月的宣太后,如今社會也有太多的人喜歡被稱爲“老佛爺”,這不正是慈禧太后可以心安理得地垂簾聽政最好的名頭嗎?

《羋月傳》觀後感範文4

11月10日北京衛視羋月傳全國首播新聞發佈會在京隆重舉行,羋月傳發佈會上播放了一小時超長片花,作爲主角的孫儷卻沒有在現場觀看,播放完畢後才悄悄入場。因爲前幾天當這個片花第一次在她的電腦上播放時,她坐在那裏目不轉睛地看了一個小時,全然沒發現自己痛哭流涕。"我覺得不能再看了,如果在現場又看哭了,恐怕不能用一個很好的顏值來面對大家。

片花中孫儷的哭戲很多,但孫儷說羋月傳並不是一出苦情戲。"81集中情緒最激烈的部分都剪到了一個小時裏,其實更多的戲份裏她是一個堅韌、隱忍的人,同時也是個很勵志的人。"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戲裏羋月一個坎兒接着一個坎兒,在片場孫儷也是壓力極大,"叫羋月傳,就是這個角色從頭至尾,每場戲都有我,AB組都是我,我要是倒下了劇組就得停工。有一段時間情緒大起大落的戲連着拍,每天都哭到眼睛像桃子一樣,需要每天喝大量的普洱茶消腫。

孫儷爽快的承認,羋月是她表演生涯中難度最高的一個角色,有幾次甚至拍到虛脫。"有一場在大殿訓誡的戲,看劇本只有兩頁,那天就排了這一場,我還挺高興的,沒想到真拍起來的時候全景近景各拍兩遍,每一遍臺詞都很長,每一段說話的對象都不一樣,情緒也不一樣,那個大殿又特別大,需要儘量讓所有人聽到我的聲音,就得一直頂着,演完一遍就已經很累,幾遍下來氣都虛了。

儘管很累,孫儷還是覺得收穫很大,"演技方面比甄嬛時上了一個大臺階".但並不是沒有遺憾,最大的遺憾就是配音。"我做了很多準備,也很自信,一直希望是原聲,還專門找了甄嬛的配音導演到劇組來陪我練臺詞,每句臺詞都根據他的要求過一遍才做,但不知道爲什麼還是沒用我的聲音,這一點我也不是很開心。

《羋月傳》觀後感範文5

羋月,因鄭曉龍導演的古裝大劇《羋月傳》,日漸在公衆之間被熟悉和流傳,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飽經歲月滄桑,見證更迭朝堂,耗盡一生追求,終成一篇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毋庸置疑,羋月纔是華夏的第一天後,也從此開啓了封建王朝時代中,女人對權力和愛情的追求與抗爭,所以稱《羋月傳》爲“第一天後傳奇”,也並不爲過。

電視劇《羋月傳》的播出無疑會掀起一場古裝劇迷的狂歡。《羋月傳》是鄭曉龍團隊的心血之作,因爲採用了4k高清拍攝,舞美道具盡善盡美,妝化服裝等細節呈現上,也是達到了電影拍攝的更嚴標準,努力做到盡善盡美,據導演介紹,後期每個特效都精細到鬍子和頭髮,讓人強烈感受到《羋月傳》在拍攝、製作上的用心。

《羋月傳》陣容強大,孫儷、劉濤、黃軒、馬蘇、方中信、高雲翔等等大牌雲集,在臺前幕後上演一出出飆戲大戰,可算過癮,而孫儷飾演的楚國公主羋月,更是用盡一生經歷了羣雄紛爭、大秦一統的歷史變遷,其中既有國破家亡、疆土爭奪,又有宮廷纏鬥、姐妹反目,所以說《羋月傳》是一部以女性的眼光,去看待曾經歷史天空的風起雲涌,視角新穎,故事精彩。

《羋月傳》中,娘娘孫儷這一次進階爲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羋月,故事也不僅僅限於宮闈之中,而是縱橫戰國七雄,飽覽華夏河山,見證大秦興衰,嚐盡愛恨滋味,總是百轉千回的歷史篇章,偏又得以被呈現於熒屏之上,成爲穿越古今漫漫長河的光輪,這或許也是古裝戲的魅力所在,憶古思今,借古喻今,古今之間,有劇中羋月一襲長袍指點萬里江山,這是大格局之下的小人物“升職記”,以一名觀衆的身份成爲歷史見證者,這種感覺很微妙而愉悅。

印象最深的,是羋月在劇中的一段唸白,更是能道盡這個風雲女人的一生感悟:“我雖出身王族,卻一直被踩在腳下,一無所有,我不墨守成規,也不懷挾偏見,我既能一擲決生死,又能一笑泯恩仇……”這不僅是出現在劇情中推動故事,更似羋月對自己這一生的總結與歸納,觀衆也容易就此解讀出她這一生,如何從一位楚楚動人的純真公主,逐漸蛻變爲千古太后第一人“宣太后”的傳奇經歷,卻也是在槍林劍雨、爾虞我詐中的非人式成長。

一直以來,古裝戲最青睞的朝代大多爲唐宋明清,其他朝代涉獵甚少,關乎戰國時代,更是少之又少,或許是年代久遠,詮釋與還原起來,會更考驗編劇及導演的解讀及把控能力,因此鮮有闖關者,而鄭曉龍能就此題材製作出《羋月傳》這樣的鴻篇鉅製,直令當年的戰國風雲又浮現眼前,也是令人欽佩之至,這是一次區別於既往《秦始皇》類熱血征戰的狂徵暴斂劇,而是給歷史加諸了更多的人性解讀,使人物和事件更顯真實與豐滿。

標籤:觀後感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