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心得多篇

觀後感1.32W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心得多篇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心得有哪些?我在健康快樂地成長,家鄉也在不斷地變化。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景美,人美,家鄉更美!共同閱讀《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心得5篇,請您閱讀!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心得1

近兩年來,“建檔立卡戶”已成了鄉民們議論的一個熱點,因爲一旦評上“建檔立卡戶”的人家,看病不出錢,建房補助高,老人吃低保,孩子上學補助高,縣鄉黨委政府還送給雞豬羊等,並幫着發展各種產業。其實,“建檔立卡戶”都是村裏最窮的人家,真正體現了扶貧的人性化和人文化,既扶弱,又扶志。

每一次我回到老家,村委會的牆壁上都寫着“精準扶貧消除貧困”等等一些醒目的標語。都說“精準扶貧不落一人”。聽爸爸說,我家旁邊的李叔叔,他家在國家扶貧政策未到之前,因看病欠了別人錢,一向過着窮苦的生活,欠的債已經拖了五六年了,仍未還清,成爲了村裏的特困戶。可黨的扶貧政策來了以後,他家評上了“建檔立卡戶”,用政府補助的資金還清了債,卻又揭不開鍋了,住村扶貧工作組的幹部得知後,給他家送去了救濟物資,並幫助他家發展產業,養羊和種植茶葉。李叔叔一家也很勤勞,常常在茶地裏忙到兩頭黑。現在李叔叔家的30多畝茶葉已經投產,每年茶葉長勢都非常好,收入很高,羊也在李叔叔一家的精心呵護下,已經發展到60多隻了。今年,李叔叔家建蓋了一幢漂亮的新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在脫貧的過程中,“小康不小康,關鍵靠老鄉”,只有鄉民配合,脫貧纔會取得成效。我表哥家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得到了黨和國家的扶持,表哥也很爭氣,奮發讀書,沒有辜負黨和國家及家人的期望,考上了他喜歡的大學,享受着教育扶貧的補助。

現在許多農村人家都建蓋了新房,有了舒適的壞境,過上了好日子,靠的就是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和村民們的勤勞致富。村民們都特別感謝黨和國家的恩情。感謝縣鄉黨委政府的大恩大德。最近,在村子裏,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風氣,就是脫了貧的人家,會幫助沒有脫貧的人家,幫助他們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免費給他們送豬,送牛,送茶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爲脫貧致富添磚加瓦。真是“農民走上致富路,幸福生活來得早。”

讓我們手拉手,團結協作,共同走出貧困。在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引領下,一起進入小康生活吧!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心得2

爲解決日益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近年來貧困地區相繼開展農村環境治理,並取得一定成效和經驗,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呈現穩定趨好。但是,隨着脫貧攻堅的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進程逐步加快,貧困地區農村環境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不少農村被生活垃圾包圍,畜禽養殖造成污水橫流,大量使用塑料農藥化肥致農業面源污染日趨嚴重。推進貧困地區環境治理,需要確立新的思路,採取新的方式。

確立新思路。貧困地區村莊特別是自然村落普遍規模較小、面廣分散,加上覆雜的歷史、區域等因素,特別是目前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着力補齊扶貧開發這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既要補齊貧困居民生產生活條件落後的“短板”,又要補齊貧困區域經濟發展滯後的“短板”。在此背景下,如何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環境治理,最爲迫切的是需要確立新思路,運用新方式。這就是要把脫貧攻堅和環境治理結合起來,轉變扶貧開發和環境治理方式,實現脫貧攻堅與環境治理的雙贏。

兩者相結合。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居民擺脫貧困,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可。但是,全國仍有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832個扶貧重點縣、片區縣,12.80萬個貧困村,2342.58萬個貧困戶和5575萬個貧困居民。據統計,95%的貧困居民和大多數貧困地區分佈在生態環境脆弱、敏感和重點保護的地區。因此,貧困地區農村普遍面臨着消除絕對貧困與環境治理保護的雙重嚴峻挑戰。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與2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高度重合,四川旺蒼等多數扶貧重點縣境內都包含禁止開發區域,貧困地區整體上是國家、區域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功能定位上以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爲主要任務。

還要看到,這些地區普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後、教育資源缺乏、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脫貧難度大,屬於扶貧開發工作的硬骨頭。只講消除絕對貧困,不顧環境治理保護,將對國家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只講環境治理保護,不考慮消除絕對貧困,也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做好環境治理保護扶貧工作,就是要將生態環保理念融入到發展和扶貧工作中,推動貧困地區綠色、可持續發展,實現環境治理保護與消除絕對貧困的內在統一。這樣,既能達到扶貧減貧、促進公平的目標,又有利於保護治理貧困地區農村自然生態、提升當地羣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運用新方式。一方面,必須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爲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並重。特別要深化精準扶貧,做到對象識別、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扶貧監管精準等“七個精準”,做到發展特色產業、引導勞務輸出、實施易地搬遷、結合生態保護、着力加強教育、開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脫貧的“七個脫貧”。這也就是說,既要做到縱向分層“七個精準”,又要做到橫向分類“七個脫貧”,織牢“7+7”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縱橫網絡。

另方面,必須要清醒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轉變環境治理方式。當前從整體上看,貧困地區總體需求正在從“盼溫飽”“求生存”向“盼環保”“求生態”轉變,生態環境已成爲重要的生產要素,青山綠水、宜人景色等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大的財富、最重要的資本。做好環境治理保護工作,就是要突破眼前、短期利益侷限,統籌好當前與未來、短期與長遠、經濟與環境的關係,努力解決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在適度開發、緩解貧困的同時,也爲貧困地區留足持續發展的生態資本,走出一條發展經濟、消除貧困、優化環境的新路子,建立起統籌推進環境治理和扶貧開發的制度體系。

因而,要大力加強行業扶貧,改善當地人居環境;要進一步細化政策措施,加大環境治理力度;要加強環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解決環境突出問題;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機制、落實責任,切實推進環境治理。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心得3

循着家鄉的小路,穿過大街小巷,我回到了家鄉。這股興奮勁兒簡直無法形容。因爲我從小就離開了家鄉,所以對家鄉的一朝一幕格外想念。

隨後,映入我們眼簾的家鄉煥然一新、與以前截然不同:像蜘蛛網一般的小路一塵不染,整個街的空氣新鮮可佳。但香味更誘人的卻要數巷裏的飯店,每一碟菜都做得香味撲鼻。路邊井然有序地擺放着交通工具,旁邊的大樹茂密蓬壯,青翠欲滴。樹上鳥語花香,成羣結隊的鳥兒在上面建巢。再去瞧瞧家鄉的公園:山光水色、今非昔比,美不勝收,羣蝶圍花舞。花壇裏百花爭豔。這一切簡直是人間天堂!

接着,我好奇地聆聽爺爺講述舊時的家鄉:以前人們無論想要到多遠的地方,都是用步行,當然就沒有交通工具。而且當時大街小巷也有一兩家飯店,還是裝修非常簡陋的。房子呢?當然不比現在的高樓大廈,全部都是小平屋……

聽了爺爺的闡述,我有好奇地詢問爺爺,爲什麼家鄉會有這麼大的變化。爺爺語重心長地說道:“那都是黨的功勞,自從中國統一後,共產黨就到全國各地幫忙建設:植樹造林,蓋樓,生產交通工具……

哇,聽着聽着,我不禁感嘆道:“共產黨真不愧爲人民子弟兵呀!”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心得4

在當今社會,雖然有很多富裕的家庭,但是貧困家庭也不在少數。因此,爲了讓這些家庭的日子可以過好,便推出了“精準扶貧”這一個項目。

這個項目對貧困家庭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孩子們上學,學費可以減半,人們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去醫院看病也會有很大的優惠。

做好扶貧工作,不僅關係到農村的切身利益,更關係到農村,能不能實現穩定和諧發展的長遠大局。扶貧開發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行動。用五年的時間,使貧困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基本解決貧困村羣衆安全飲水,使貧困村落後面貌有明顯改善。

扶貧堅持攻堅與全局工作相結合;堅持連片開發與分類扶持相結合;堅持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等,總之就是讓貧困家庭負擔可以減輕。

以前許多鄉下都是泥濘小路,可現在政府國家都爲農村人民着想,不僅爲他們撲了水泥路,還爲那些貧困戶修建了現代化的小樓房,讓那些貧困戶可以不用住在一到下雨天就漏水的房子內,也方便了,在鄉下上學的孩子,不用踩着泥濘去上學。

之前和我們住在一個院子裏的李阿姨他們一家,就因此住上了好的房子。教育方面也有不少的例子,爲了讓21世紀的我們,長大後不是“文盲”,而成爲祖國棟樑之材,所以國家嚴格要求教育標準,並讓貧困山區和孤兒院的孩子都上得了學,都有足夠的課外書以及學習用具,讓孩子們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

在當今社會,我們幸福的同時,有人還在過着艱苦的日子,精準扶貧,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有利於消除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助於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心得5

我的家鄉在重慶市開縣,它的風光雖然比不上桂林、杭州那樣秀麗,街市也比不上北京、上海那樣繁華。但是,現在我的家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我的家鄉十分貧窮、荒涼,解放後,人民的生活有了好轉。可是後來,今天割“日本主義尾巴”明天堵“資本主義窟窿”使人們過上了貧困的生活。那年月,人們每天只能掙5毛錢,一家老少沒好吃,沒好穿,日子真不好過。而且以前到處都只是石板、泥巴路,有窄有低。晴天,路上到處都是灰塵,弄得人們的衣服很髒。雨天,路上又到出是泥坑。在沒修新城的時候,都是狹窄又崎嶇的山路,路邊雜草叢生。夜晚什麼都有,什麼蛇呀,蟲呀,鼠呀,兔呀……有時還有虎豹等兇猛動物出沒,令人心驚膽寒。儘管如此,可人們仍然在這條山路上往返奔波。

可是今天真是非比尋常了。現在我的家鄉以一幢幢高樓大廈代替了整齊的平房,以前狹窄的爛泥巴路以變成了又寬闊又平坦的水泥大路,樓房造型美觀大方,富麗堂皇。馬路兩旁的人行道每隔兩米就種了1棵樹,使我的家鄉的空氣更加新鮮,又使噪音減少,防止人們聽力下降和疲勞。

家鄉變了,家鄉全變了。改革的春風使家鄉面貌一新,使人們面貌一新。我相信,在黨的政策指導下,我們的祖國將走向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