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天地玄黃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22W

天地玄黃觀後感【精品多篇】

天地玄黃觀後感800字 篇一

影片《天地玄黃》是一九九二年美國出品的著名記錄片。英文名爲《Baraka》這是一個古代伊斯蘭蘇非派單詞,含義是“祝福”。人類和地球是偉大的,是高深莫測的,要爲人類和地球祝福和祈福。中文翻譯爲《天地玄黃》也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天地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易經》裏說“天玄地黃”,這裏爲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玄,在顏色上指的是深藍近於黑的顏色,在意義上來說,指的是高遠、高深莫測。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測,所以叫天玄。黃,也是讚歎溫暖的大地有滋養和哺育作用,所以我們又把大地尊稱爲“母親”。黃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該影片無論從人、環境和音樂等角度來看,用“高深厚重。神祕莫測”來形容絕不爲過。

這部影片共六集,每集十六分鐘。在剛推出時評價極高,被一些瘋狂的影評家稱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甚至有人聲稱如果被流放到荒島上,唯一願意攜帶的電影就是它。這部電影以地球與人類的進化,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爲題材,自始至終沒有一句對白。面前的景色究竟來自何方,完全靠觀衆自己揣摩。

據稱,導演Ron Fricke爲了拍攝這部電影,帶着三人拍攝小組,花費14個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個國家。共耗費四百萬美元。對於這部無需支付演員的高額出場費的電影來說,投資是相當可觀的。同時,本片的音樂效果極具神祕色彩,爲我們帶來不可多得的視覺和聽覺雙重震撼。

自然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有如火山爆發,摧枯拉朽。人的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世代更迭,工業化,現代化,進程超出人的想象。破壞環境,戰爭,最終也將懲罰到人類自身。

人和環境再怎麼進化,人於人之間的孤獨也沒有消除,心靈的孤獨卻在不斷加深。孤獨和焦慮,使人的心靈無法得到慰藉。宗教和信仰的力量就變得強大和深厚,導致了人類對宗教和信仰空前的虔誠而頂摸禮拜。就算如此,也不能改變人和環境的關係和命運。

曾看過一篇小說,名叫《往何處去》。看了電影《天地玄黃》,不禁耽憂:面對黃天厚土人和環境在不斷進化,如此強大的人和自然,就像兩柄雙刃劍,人類和自然最終“往何處去”啊?

天地玄黃觀後感1700字 篇二

沒有對白,沒有字幕,唯有MichaelStearns那氣勢磅礴的配樂與輾轉六大洲24個國家所拍下來的人文影像。導演用最清晰、最直接的視角拍下了這個人類所生存的世界,穿梭於人跡罕至的大自然與熙熙攘攘的大都會之間,宛如上帝的眼睛,平靜地觀察着地球人類的生活,既有平靜虔誠的宗教生活,又有流浪徘徊在城市邊緣的拾荒者,貧民窟、高樓大廈,恆河邊的火葬,批量化生活的肉雞,被廢棄的集中營,成堆的枯骨,平地上蔓延的硝煙與烈火,還有金字塔、兵馬俑、清真寺、吳哥窟等等古代人類活動留下的遺址,讓我們在斗轉星移中思索着歷史、禮貌、信仰、戰爭、工業化等等這些對地球環境以及生活在上方的人類所帶來的影響。PS:看的版本不太好,影響截圖的情緒,看來要下個高清版再說了。以溫泉中泡澡的猴子開始全片的旅程。

那是人類開始它現代禮貌的篇幅。

於是人類的居所從廣闊的山頭變成水泥磚房裏被欄杆圍欄住的一個個小隔間,人類的生活資源從廣袤的草原森林的狩獵,海洋裏的捕撈變成工廠車間流水線上那一個個小小零件的組裝。Daybyday,yearafteryear……

這樣的禮貌在一開始是一派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好氣勢的。誰也不能否認看着人類的羣體越來越壯大,本來各個部落自成一派到變成幾個高度融合的國家,破落山洞茅草房變成高樓大廈,顧得了上頓顧不了下頓靠天吃飯的運氣佔極大成分的原始狩獵和耕作方式變成工業化的生產賺取勞動價值的生活模式,人類的超高智慧都足以讓天折服讓地崇拜。

崇拜容易讓人高度近視,看不清這樣的禮貌潛伏的黑暗面,也看不見有一些跟不上腳步的人在禮貌的副產物下掙扎求生的模樣。

巨大的工業垃圾被一船一船的運到第三世界國家。可笑的是,對這個工業社會貢獻不大,得益也不多的第三世界國家卻要承擔他們所製造的工業垃圾。

高速運轉的工業發達社會,總有些角落有些不合拍,那是一些被邊緣化的人。街邊,橋墩下,高級商場櫥窗前,如果你有注意到,請別急着鄙視他們。他們只但是跑慢了,跟不上高速遠去的那輛快車而已。可恨的是,車上的人總認爲,只有上車纔有出路,but,那是誰制定的遊戲規則呢?

黑夜的街角,站街的女孩,霓虹閃爍的喧囂場合,濃妝塗抹的少女們,又是因應了怎樣的需求而生。有人說,也許人們需要的不是女色,只是一個溫暖的慰藉,傾聽的耳朵,要不,何來藝妓。我說,也許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真神的指引,和永遠敞開的胸懷。悲哀難過失望寂寞,總有一個地方能夠去。

但是,一千個人,可能就有一百個神的存在。信仰在誕生的時候絕對猜不到它們會變成打架鬥毆戰爭血腥的根源。以神之名宣起的戰事,號召力極爲有力,多少人獻身於信仰的同時也願意爲神而戰。於是人類史上浩浩蕩蕩的幾大戰事幾乎都與宗教信仰密切關聯。但如果宗教紛爭演變成一種。種族屠殺的工具呢?那麼神會不會也想暴走呢?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裏嚎叫的猶太靈魂也在等待一個答案。

又或者當人類不滿足於它所佔有的領土和資源所引發的侵略事件,如果你擁有石油,請記得要同時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否則,“富得流油”的結局,讓你竊喜的同時會不太完美。

不管我們的國家是富得流油,還是窮得只能喝水,我們都需要一個強大的君主帶領。遇上喜好建築的君主,我們的後輩能夠靠着他流下的美妙建築收很多門票。遇上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君主,我們的後輩可能天生浸淫在羅曼蒂克的傳說裏,沒事耍浪漫。遇上不愛說話的君主,我們可能連話也不能自由的說。遇上殘暴的君主,我們可能會流下我們寶貴的骷髏,提醒後人,懸樑錐刺啊。

那,你遇上的是什麼樣的君主呢?或者說,你願不願意信仰別人的信仰,或者share同樣的信仰?承認別人的好運氣,也承認別人存在發聲的合理性?

四合

還是斗轉星移,朝代替換,斷壁殘垣,看此刻聞名於世的世界遺產,幾乎都經歷了戰爭的洗禮。也許我們更需要的還是遺忘許久的納宗教信仰熱情的洗禮。就像恆河邊沐浴的印度教徒一樣,深信恆河水賜予的力量,洗盡鉛華,來世遠離苦痛和罪惡。

綜上,要像氣場強大得永生,擁有個人的信仰很重要。讓我們用跳躍,用鐘聲,用旋轉,用膜拜,用親吻,用生命,用一生一次的朝覲,無止境的接近我們永遠共有的的唯一的“神”。

最好是“唯一的”,否則,互相比較誰的神厲害,真是一件無聊,傷身又悲哀的事。你不會想遇到的。

天地玄黃觀後感 篇三

紀錄片Baraka,我國人將它翻譯成“六合玄黃”,這個翻譯者也真是翻“絕”了。“六合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我國的千字文的第一句:六合玄黃,國際洪荒。天是玄蒼,地是黃土,國際還未開發,一片混沌未開。用“六合玄黃”做片名,絕!

沒有一句解說詞的紀錄片,憑它的鏡頭和音樂就能牢牢地捉住你的視線。被影評家稱之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乃至有人聲稱如果被流放到荒島上,唯一願意攜帶的電影就是它。

我在看這部影片時,眼睛跟着畫面轉,耳朵跟着音樂轉,大腦卻忙得不可開交,就像在解一部謎作,每個新的鏡頭呈現我就立馬在猜,這是印度?這是非洲?這是蘇丹?

兩個小時的紀錄片,可謂是紀錄片中的長片,看得忘我,看得忘它,看得忘時。

有想象力的、有文化的,說這是一部以地球與人類的進化,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爲體裁的紀錄片。沒想象力的、沒文化的,說這是一部美觀的,有美觀畫面的,有千奇百怪的人和動物的紀錄片。

國際之大,大而亙古。國際之小,小而長久。

我活在國際上,我就上不了“六合玄黃”,若大的一個我國,幾個鏡頭就代表了編導對我國的觀點。

對白、旁白統統沒有,言語於全片缺席,唯有影像和音樂。可已足夠使你啞口無言,大概就像影片的緘默沉靜,雖無表述,心內卻是萬丈波瀾。

裡面的影像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大體上可歸納爲人與環境的'關係。

不得不提,這部紀錄片最大的魅力莫過於它豐富的多重欣賞層次。

首先是懾人的鏡頭構圖奪來你的專心、再來你想到了鏡頭之間的聯絡所模擬的次序,最終那原本略過了卻深刻無比的個別構圖復又浮此時眼前。你不得不進一步開掘,然後想的到更多更多。

可是,如果上方的視像最終沒有配上MichaelStearns的音樂,那影片的震撼力就得最少減掉一半了。

到底,最令人敬服的還是導演的視野和胸懷,他的視覺想像還有人文關心,已足夠讓筆者封他作偶像。

天地玄黃觀後感 篇四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真的不覺得我能寫出什麼東西可以真實地表達出我的感受,我覺得我的思想達不到這部紀錄片的深度。我也看不出這是一部反映你從哪兒來,往哪兒去的高深哲學的紀錄片,我看見的是這個所呈現的信仰。

信仰,這個看着就讓人盪滌心靈的詞,我覺得最能反映的就是一個人的眼睛,這部紀錄片也似乎特別注意人眼睛的神態。

雖然看不出拉薩卓康寺的僧人的眼神,但是他專注的點蠟燭的動作就能看出他的心裏住着一個偉大的神,一個可以守護整個西藏、喜馬拉雅山的山神。

日本僧人雖然只是靜坐在門口,但絲毫沒有波動,好像整個世界都與他無關,眼神中便可以看出智慧的光芒。儘管日本在現代是一個人潮涌動的地方,人們的腳步越來越匆忙,等待地鐵的女學生的眼神呆滯甚至是有一些的挑釁的意味,但戴着斗笠搖一次鈴鐺走一步走的僧人卻依然遺世獨立,他仔細地走着腳下的每一步,像是要踏實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耶路撒冷的哭牆,白色的一片,沉寂,肅殺,看着的時候沒有一絲想要哭的氣氛,但是當音樂想起的時候,悲傷的情緒開始在每個人的心中游走,悼念每個逝去的靈魂。他們的虔誠似乎可以和那些逝去的英魂交流,只有真正信仰的人才可以吧。

原始的卡雅布族和瑪塞族都跳着他們自己的舞蹈,眼神裏沒有一絲絲的感情,動作僵硬,雖然都覺得很原始,也會不停地想如果他們走出那些原始部落遇見現代文明,那會是怎樣的情況?我想更大的一種情況是 難以融入這樣的社會,他們所認爲的文明還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現在所呈現的。我也不知道他們部落的發展是不是會像所有的原始文明一樣發生同樣的歷史進程,一年一年的歷史重複,戰爭,貧窮,反抗,鬥爭?這是尊重歷史的車輪還是固步自封?像是《瘋狂原始人》當中的情節,因爲死亡所以讓人不敢前進,不敢走出那個窟。爲了可以吃到東西,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甚至是生命。但如果可以走出來,嘗試不同的方法,有一點點的反叛精神,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

我最感慨的就是歐洲在教皇時代幾乎花費大量的資本在教堂上,幾乎走進每一個教堂都能感受到當年的繁華,這個裏面所展現的聖彼得大教堂可見一斑,難以言表。文藝復興,讓很多人解放了思想,不再受教皇的控制,但是當時代發展了,人又回到了信教的時代,因爲那是人心裏根本的東西,所謂的一些主和神是不存在的,但這卻是隻要你相信就會存在你的心裏,別人的言語無法傷害到你,更沒有辦法拔出在你思想里根深蒂固的東西,至少在一切都很困難的時候,它還在拉着你向前,給你看見曙光的可能。

沙特麥加的克爾白神殿裏,衆多的信徒穿着他們最神聖的衣服,叩首,拜見着他們心目中的神。這樣的場面在中國是罕見的,尤其是在現代,去佛寺似乎都成了一件旅遊的事,人們只是抱着一顆去遊玩的心態,哪裏還有虔誠,哪裏還有對於神的敬畏?

當 日食恢復時,一個輪迴似乎結束了,一切重新開始,那些美景還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該去哪?是繼續這樣丟失自我的活着,還是該找尋自我,找回自己丟失的信仰?

看了很多期的《開講啦》,裏面的最多一個話題就是理想與信念,理想總是美好的。但在這個丟失理想和信仰的年代裏,大談理想與沒有理想都成爲了這個社會最無力的辯白。那些在路上尋找理想蹤跡的人聲嘶力竭,但他們卻總是形單影隻,那種空洞與無力感難以支撐,但他們任然抱着那個大愛的心在散播,希望可以點燃我們油盡燈枯的理想與信念。我們會死灰復燃嗎?

流沙河曾經在《理想》中吶喊要將失去的理想找回來,千萬要當心,不能再丟失。我們離這樣的時代還有多遠?

天地玄黃觀後感 篇五

有一部影片,被一些瘋狂的影評家稱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幾年前,甚至有人聲稱如果被流放到荒島上,唯一願意攜帶的電影就是它。這部電影就是由朗·費力執導的《天地玄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觀看了這部影片。

這是一部“三無”影片:一無情節,二無主人公,三無對白(甚至連旁白都沒有)。它有的只是令人震撼的。鏡頭和大氣磅礴的音樂。在極具衝擊力的畫面和極具感染力的樂曲的巧妙結合中,語言似乎顯得蒼白、無力,甚至多餘。

全片就像一個人類的影集,它沒有特定的“故事”,卻把“故事”暗含在畫面的背後,通過畫面的選擇、排列和音樂的配合來完成。我感覺,不見得每個看過影片的人都能看懂這似有似無的“故事”,但大都會被震撼。

影片的畫面大致包括:宗教祈禱、自然和人文風光、現代生活(工業化、機械化、人口膨脹、貧富差別)和戰爭,等等。這些畫面,每個的拍攝角度都非常獨到,宗教拍的神聖,自然拍的壯麗,現代社會拍的緊張,戰爭遺留拍的肅殺可怕。觀影過程中,往往還沉浸在眼前畫面的震撼中,畫面隨即切換,但下一個畫面的出現,又是無法想象的。90多分鐘的“三無”影片,不但不覺得疲倦和無味,反而充滿期待、深感振奮,實屬不易!

影片中出現的中國的鏡頭,主要是西藏的僧侶、陝西的兵馬俑、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的哨兵裹着厚厚的軍大衣,默默地凝望着天安門廣場,凝望着人民英雄紀念碑,凝望着流動的人羣……這個視角很特別,作爲我們古老國度的都城,這裏是太多歷史與現實、苦痛與夢想的交點,在無言的凝望着,時光靜靜流逝,音樂似有似無,可人的思緒卻在奔涌……

據瞭解,導演爲了拍攝這部電影,帶着3人拍攝小組,花費14個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個國家,共耗費四百萬美元。對於這部無需支付演員的高額出場費的電影來說,投資是相當可觀的。

天地玄黃觀後感 篇六

這次建築賞析課的作業是叫我們看一部叫《天地玄黃》的紀錄片,剛開始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心中有千百個不願意,認爲紀錄片都是枯燥乏味的。果不其然,開頭看了十分鐘的時候我以爲這是講古代建築的紀錄片,又十分鐘後我以爲是講宗教信仰的,在之後又是自然景觀。在看了三十多分鐘之後我終於明白過來:所有的一切都是講述人類與自然,間接的講述人類的起源以及發出疑問,現代化的我們在與自然的矛盾中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從開始的不屑一顧到後來漸漸被吸引再到結尾的意猶未盡,我腦中感觸良多,也想來談談自己對於這部紀錄片的體會。

回去搜了這部電影的相關資料,又被其震驚了。據稱,導演Ron Fricke爲了拍攝這部電影,帶着三人拍攝小組歷時14個月,跨越5大洲深入24個國家150多個地區拍攝其中包括中國、巴西、科威特、美國、歐洲多國及其他國家。該片花費40萬美元,對於這部無需支付演員高額出場費的紀錄片來說,投資是相當可觀的,其中大部分投入昂貴的器材(TODD—AQ 70毫米格式)上。這也造就了該片“攝影展級別”的畫面爲攝影發燒友所津津樂道,再加上無對白純粹的背景音樂。爲該片深刻的立意更籠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被一些瘋狂的影評家稱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幾年前甚至有人聲稱如果被流放到荒島上,唯一願意攜帶的電影就是它。

一般的紀錄片旁白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但這部電影很奇怪,整個影片過程中沒有一句對白,只有屏幕下方寥寥幾個字對場景拍攝地點的說明,可是卻是那麼震撼人心,當你在回味南美印第安風情的時候,畫面卻把你帶進了日本京都的浴室,印第安居民身上的圖騰花紋瞬間化爲相撲選手背後的刺青,雖然(本站★)跳躍卻發人深省,堪稱紀錄片之最。影片通過記錄我們身處的地球上的各種場景,把我的思緒帶進那悠悠長空,。開場用大場景,全景方式呈現了全球各地最爲壯麗的大自然的奇蹟,從世界屋脊融化的雪水流到得克薩斯的拱石國家公園,從熱帶雨林隨着季風飄向埃及法老的金字塔,用了30分鐘左右的篇幅讓我經歷了阿根廷的瀑布之水沖洗,阿富汗風沙的吹凌,夏威夷火山的炙烤和澳大利亞埃爾斯巖烈日的威靈。內容涵蓋了7大洲40多個地區的70多個奇觀,可以說如果作爲世界旅遊參考的話,沒有比這部影片記錄更全的了。

當我正沉浸在自然風景的美麗中無法自拔時,鏡頭又瞬間切換到現代都市之中,讓人反應不過來。從繁華的東京街頭到川流不息的紐約街道,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突兀有不失緊密聯繫,讓人深思。

影片在結尾的部分用了20分鐘左右的時間記錄了人類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創造的偉大奇蹟,有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哭牆,有沙特王國聖地麥加的克爾白神殿,有伊朗的波斯波利斯(古波斯帝國都城遺址),有日本京都的龍安寺,最後回到大自然巍峨雄壯的山景。

導演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我的感悟就是闡述人與自然的關係,告訴我們要對自然產生一種敬畏之情。人類不過是自然創造出來的萬物中的一種,人類所創造的奇蹟也不過是自然奇蹟中的一種,相比較於其他的自然景觀,也不過如此。所以人類沒有資格在大自然面前驕傲甚至與大自然對抗。常懷一顆敬畏之心,這是導演對我們的忠告,也是我們之後的行爲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