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寫作素材_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2.4W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寫作素材_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多篇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400字

這是第一次,用電影的方式,以小人物的角度復原新中國70年的成長曆程!

看電影的時候,淚目了好幾回,前夜、相遇、奪冠、迴歸、白晝流星、北京你好、護航,我經歷過的最有感受的是迴歸,前陣子看到有人說爲什麼不直接放歷史片段,看完電影我懂了!薛曉路導演希望傳達給觀衆的,是我們所有人對香港迴歸這個事情的重視,三軍儀仗隊的升旗手和護旗手更是直到交接儀式的最後十二秒,都是他們全身心戰鬥的時刻。隔着熒幕,跨越歷史,我感受到了當時的三軍儀仗隊的緊張和激動,所以當音樂響起,我真的哭了!東方之珠,從此,永遠是我們中國的東方之珠!

白晝流星是點映之後截止現在,被差評最多的部分,但我依然要誇讚昊然弟弟的演技,叛逆少年的眼神表情都很到位,飛宇弟弟的演技也有進步,這個部分其實要表達的意義,並不僅僅是我們以爲的航天科技,這部分的意義層次要更深一些,不言傳不劇透,希望還沒看的小夥伴用心去看。 最後,致敬護航的航天員們,致敬守護我們的安定和平的軍人們!你們是全中國最帥最帥的人。

祝祖**親生日快樂!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800字

十月一日下午,我和媽媽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體現出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看完後,我已是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由《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小故事組成,記錄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七個最具代表性的大事件。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也是最讓我感動的非《前夜》莫屬。

在開國大典前一天,電動升旗杆的試驗只做了四次,但因爲安全的原因,天安門早已戒嚴,無論是什麼人都無法進去進行實驗。就連當時的總設計師林治遠,在這種情況下也無法確保“萬無一失”,無奈,他只好將天安門的旗杆按照1/3的比例製作好,在天安門附近的小院中做實驗,經歷了停電、原材料短缺等困難後,在實驗即將宣告成功時,意外卻突然出現了:升起的國旗被捲進了旗杆裏!阻斷器失靈了!這要是發生在開國大典上,後果將不堪設想。但固定國旗的阻斷球需要用鉻、鎳等稀有元素來重新鍛造。他們四個人幾乎借遍了整個北京城,仍沒有發現相符合的元素。當時除了林治遠,幾乎所有人都放棄了,只想着在開國大典上碰碰運氣。這時,林治遠的一番意味深長的話,讓所有人都醒悟了,他說:“你以爲升起來的只是一塊紅布?那是我們的國旗!更是中華民族的尊嚴!”

突然,一大羣人涌入了小院兒裏,原來是北京城的老百姓,他們都是來捐獻金屬的:有的大爺舉着自己唯一的旱菸管;有的廚子拿着吃飯的傢伙--勺子;抱着孩子的父母說,這是孩子的長命鎖;“我是清華大學的教授,這是我們實驗室僅有的一塊原石”,身穿長衫,戴着眼鏡,用手絹仔細包着的原石,還有知識分子那篤定的眼神,這眼神與羣衆的滿腔熱血不同,因爲他知道這是最有用的東西,可這也是最後一個了……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三時許,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空準時冉冉升起,這是全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的結晶,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八年抗戰,3500萬死傷,才換來了這一面來之不易的五星紅旗!所以,我們要當好護旗手,不要讓它受半點玷污!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尤其是海外的遊子、華僑更有感同深處,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流出一首讚歌。”只要一聽到《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我就會精神振奮、熱血沸騰,被這種愛國的情感所感染。當我得知作爲獻禮建國七十週年的一部電影也叫《我和我的祖國》時,便以“飢望炊煙眼欲穿”的心情在等待着這部電影上映。

這部電影分爲了《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七個篇章,按照時間順序演繹了1949年9月30日建國前夜籌備、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着陸、2015年9月3日天安門閱兵及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閱兵的故事。這部電影卻讓我瞭解了在建國七十年來一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前夜》是以天安門前國旗的旗杆設計安裝者林治遠爺爺爲原型的故事。在開國大典的前一晚,大家爲了確保電動升旗裝置不出現任何紕漏而反覆測試,46秒的國歌、22.5米的旗杆高度,還要考慮國旗重量、天氣因素,他們是那麼的精益求精。當鑄造旗杆固定球的原材料缺少時,北京城的老百姓紛紛送上自家的收音機、眼鏡、洗臉盆等物品去提煉稀有金屬。所有人對於新中國的成立,已不僅是歡慶,而是將自己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

《相遇》講述了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員高遠寧願自己被輻射,也要保護原子彈裝置的故事。當看到高遠得知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後,他那發自心底的滿足和此生無悔的表情,讓我淚流滿面,爲祖國奉獻自己是一件多麼驕傲的事情。正是有了無數的像“高遠”一樣的小人物爲國防事業奉獻終身,纔會有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纔會有了我們祖國今天的強大。

《奪冠》、《北京你好》和《白晝流星》讓我看到了平凡人那種最動情的抉擇,最真誠的善良;《迴歸》和《護航》讓我看到了我們祖國強盛的國力讓我們國民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尊嚴。

七十年來,我們祖國面臨過各種困難和危機,但是一股核心的力量把我們人民的心聚集在了一起,頑強不屈地去消滅困難、堅定不移地去解決危機!

“中國”,多麼偉大的詞;“和平”,極其美麗的詞;“團結”,飽含力度的詞!三個詞,三種情,體現的不就是咱炎黃子孫的心聲嗎?

我國這五千年的歷史並不是那麼風平浪靜、平平坦坦,而是經過了無數坎坷才走到了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個令我們自豪而又敬佩的祖國!在自豪的同時,我們還應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讓“和平”,讓“團結”從中國走向全球!

這是一部主旋律的愛國電影,讓我們回憶見證那些歷史時刻,激發油然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更想從電影本身出發,電影拍攝的角度,本身也彰顯着時代的進步和國人的自信。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祖國在我心目中永遠都是神聖而高大的,這次我看了一部勵志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令我頗有感觸。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衣櫃分爲七大部分,其中有一個情節令我十分難忘,在中國抗戰勝利後,我國要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有一個工程師,他爲了將五星紅旗按照標準無誤差的升起,對國旗製作和升旗裝置上做出了不懈努力,盡情的揮灑汗水,測量計算高度,無不精細,發動羣衆、夜以繼日,那時候條件艱苦,連用電都不能正常保證,在一次次失敗下,他不放棄,想辦法努力克服,最後終於成功。我們應該學習他那堅持不懈,知難而進與愛黨愛國的精神,他遇到問題,從不慌張,可以找到事情的根源在哪,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學習也是一樣,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難。

第二部分,是中國第一個原子彈爆發成功的故事,有一個年輕的工作者爲了研究它,自己身體內被感染上了強烈的核輻射,病倒在了工作崗位,但是他一直心繫工作,因爲原子彈是保密工作,做這項工作的人與家人三年不曾聯繫,他們爲了國家不惜犧牲生命。當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發成功的消息傳出,舉國上下歡呼慶祝,爲我國科技事業開創了新篇章。他們捨己爲人、不怕犧牲的精神令人佩服。

我們要從現在的每一分每秒做起,好好學習,奮發向上,不辜負老師和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努力不是一時的,要不斷的去充實自己,不斷的去追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要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要愛上學習,愛上讀書。民族崛起,我的責任,民族復興,我的使命!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心得

重溫國人驕傲記憶 女排精神凝聚人心

各位聽衆,各位聽衆,臺灣同胞們,海外僑胞們,現在我們向大家轉播,第2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排球決賽,這是由中國女子排球隊對美國女子排球隊……

現在中國隊侯玉珠在發球,美國隊一傳沒有到位!打探頭球!好球!郎平把球扣中了!

在黑白電視機裏,央視解說員宋世雄傳來了捷報,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熟悉的解說聲音響起,喚起了一代人的時代記憶。“八幾年的時候,在弄堂裏,大家一起看女排比賽。這個給我的印象是特別特別深刻。”作爲《奪冠》的導演,徐崢將自己的女排記憶融入電影中,當時十二歲的他經歷了中國女排首次奧運奪冠的時刻,成爲了這段歷史的見證人。

當女排隊員站上領獎臺,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國歌聲迴盪在體育館裏……這一切組成了觀衆們記憶中的經典畫面。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注意力也相對集中,“所以一場比賽,它的話題從頭到尾,始終貫穿。帶給我們精神世界的充實感是很強烈的。”徐崢說。

在故事中,徐崢將女排精神與時代情感緊密結合,通過獨特的敘事風格,將35年前洛杉磯奧運會那場激動人心的女排決賽“搬到”上海弄堂裏“現場直播” ,以弄堂的鄰里情,再次重溫女排傳奇,重現中國女排首奪奧運冠軍的巔峯時刻。

徐崢回憶道:“那個時候大家看這麼一場比賽真的是萬人空巷,在80年代也是在改革開放剛開始的這個階段,帶給我們中國人一劑強心劑,種下了一顆自信的種子。”運動是最能夠凝聚人心的,徐崢表示,女排精神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女排,也不僅僅是運動,“它所產生的這種凝聚力,是能讓你感覺到,你跟你的祖國之間有這麼一種相通的感覺。”

小人物見證大時代 小情懷點燃大夢想

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紮、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

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的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徐崢將兒時對上海的記憶在《奪冠》中情景再現,還原了80年代老上海石庫門弄堂的生活氣息。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那個在房頂舉着天線手動尋找信號的小男孩。通過小人物見證大時代是徐崢對於《奪冠》的創作理念。

徐崢認爲,每一個故事都應該樹立一個英雄,可以是民族英雄,也可以是平民英雄。“像在電視機裏大家看到的女排,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她們在世界體育的大舞臺上,站上了巔峯。而我們故事所講的這個主人公,是一個小孩,一個普通人。”當他在天台上舉起天線的時候,他就是一個英雄,徐崢笑稱:“(做音樂的時候),我跟作曲老師說,‘您就照着超級英雄那個來’。我覺得在那個時刻,在在下面看比賽的觀衆心裏,他跟超級英雄是一樣的。”

1984年的女排姑娘用“三連冠”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弄堂裏的小男孩爲了保障其他人觀看直播放棄了看比賽的機會,徐崢說:“我們這個故事的核心,其實是講個人爲祖國默默奉獻的那一刻,那一點點能量。那種能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都具有一種信念。無數感人的瞬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是真正的跟國家之間的那種血脈相連。”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