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後感

觀後感5.58K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後感

《背起爸爸上學》影片根據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蹟改編,講述了一個山區孩子在逆境中刻苦求學的故事。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後感範文1

上週星期三下午,我懷着高興的心情到學校電教室觀看電影《背起爸爸上學》,此片講述了一個鄉下孩子石娃艱苦求學的事。

片中讓人難忘石娃站在領獎臺上說:“我現在只想我的姐姐……”,還有父親爲了不連累兒子上學,而去跳井。

石娃上學,憑的是他的“運氣好”,爸爸撥銅勺,勺把指向了石娃,石娃上了學,姐姐卻留在了家裏幹農活。石娃他家住在了土坡上,穿的是打滿補丁的衣服,衣服經常會被土弄髒,衣服髒了都是石娃自己洗乾淨了,石娃小時候啃的是又冷又硬的饅頭,上學走的是土路,還要趟過一條大河。

現在我們條件好了,有些同學自己卻不想來上學,是家長逼着來上學,上學時還恨不得把自己的寶貝電腦也帶到學校來玩,而我們吃的我是既可口又鬆軟的麪包,我們現在的衣服不喜歡了就換掉,我們上學時走的是平坦的水泥路,還有許多和我年齡一樣大的同學在家中養尊處優,是小皇上、小公主,溫室裏的花兒,一碰就敗。

電影我聯想到以前我在電視上看到的貧困山區的孩子爲了上學,早上,天不亮就得出發,走上好幾個小時的山路纔到學校,因爲離家遠,中午就不能回家,吃點帶來的鹹菜什麼的,此時我又想到了自己的實際,學校離家很近,只需要走十分鐘左右就到了,中午一回家就能吃上可口的飯菜。我覺得自己找機會應該去那些落後偏遠的山村去看看,切身體會一下。

我現在的學習成績不算很好,石娃在那麼苦的條件下學習那麼好,我感到羞愧萬分,自愧不如。媽媽也經常對我說“孩子,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而我呢,平時學習不踏實,考試更是馬虎大意,就連老師都分析我是不該錯的地方盡出錯,通過觀看這場電影,我覺得自己應該深刻的反思,好好改改自己馬虎的壞習慣。

電影中石娃既刻苦求學,又要照顧癱瘓的爸爸,最後他決定背起爸爸上學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震驚的舉動呀,石娃的這種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想到我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我感到幸運,又爲自己沒有石娃的努力和刻苦感到慚愧,所以我要牢牢地把握現在這個大好時機,勤奮學習,用心學習,將來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後感範文2

大家一定沒有看過,甚至聽過揹着爸爸上學的孩子吧,接下來讓我給大家介紹介紹。

在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裏,有一個孩子,叫石娃。因爲家裏實在太窮了,爸爸用轉銅勺的方式做出決定,石娃有幸上了學。有一天因爲渡河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雷雨,水漫了上來,跟石娃一起上學的同學淹死了,石娃嚇得連跑帶爬藏到家裏的角落,心裏留下了陰影再也不敢上學去了。因此,爸爸狠狠地打了他,經過爸爸勸說,他才肯去上學。

一年又一年歲月如梭,石娃16歲了,上了中學。他對化學十分感興趣,參加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得了一等獎,隨後考上師範學校。可就在喜報頻傳時,爸爸在割高粱的時候跌下了山谷,一隻腿殘疾了。石娃爲了能照顧爸爸就不上學了,後來經過鄉親們的幫助在城裏租了間房子,後來經過萬分考慮石娃決定背起爸爸上學。

這部片子深深的感動了我,讓我知道了父愛是無私的哪怕他是多麼的嚴厲,多麼的蒼老,你也要知道他是爲你好,你們長大了,有工作了,也不要忘了深愛你的父母不要忘了報答他們。

看完這部《背起爸爸上學》後我再也不會對家長的抱怨所責怪他們。看看現在的有些孩子,每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向皇帝一樣。再看看以前的孩子,知道我們與他們的分別嗎?他們珍惜時光,敬愛父母,而我們浪費時光,對父母沒大沒小。想想吧!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後感範文3

“爸,飯做好了,藥也給你放好了,一會兒你吃完放牀上就行,等我下學回來再收拾。”說完,她背起書包,匆忙奔向學校,時間是5點40分。

她叫陳金輝,13歲,承德縣三家鄉松樹底村人。對不少孩子來說,是躺在父母懷裏撒嬌、賴在家裏看電視的年齡,然而,13歲的陳金輝可沒有這樣的幸福,由於父親遭遇車禍導致高位截癱,母親忍受不了生活的重擔悄然離去。自2010年起,幼小的她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重任。

爲照顧好父親,她堅持每天5點就起牀,給父親洗臉、倒便盆;爲了給父親看病,她大冬天推着輪椅小跑5裏地,甚至累癱在醫院門口;爲了省錢,她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

那一年 父親遇險 媽媽離去

2010年秋,陳志武外出打工,拉貨物時突然遭遇了車禍,當場就昏死過去。經醫院搶救,命是保住了,卻造成了胸部以下癱瘓,完全失去知覺,從此只能躺在牀上或坐在輪椅上。

“那時候,我感覺天塌下來了,孩子才幾歲,我殘了,家裏也失去了生活來源。”說起往事,這個北方的漢子潸然淚下。可是,更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在賠償問題還沒有談好的時候,妻子卻又突然“消失”了!

“我不怪孩子她媽,她也有她的難處,只是可憐了孩子。”陳志武說,直到現在也沒妻子的音訊。從此,家裏的重擔落在了年僅7歲的小金輝肩上,她用幼小的身軀支撐着這個家。

那一年 變成了家裏的頂樑柱

奶奶的離世,再一次打擊了她幼小的心靈。“奶奶是這個世上最疼我的人,那時爸爸病了,媽媽走了,是奶奶陪着我,和我一起照顧爸爸。”陳金輝說,奶奶走後,家裏只剩她和父親相依爲命。

爲了照顧父親,每天早上5點多,天才矇矇亮金輝就起牀了,先問爸爸舒服不舒服,給爸爸擦臉、捶背、倒便盆,然後燒水、下面條。做好了飯,先端給父親,自己再吃飯、上學。中午放學了,一路小跑回家,給父親做飯。晚上放學後,金輝先照顧父親吃飯,父親入睡後她才寫作業。

爲給父親看病,金輝“當家”能省就省。她在作文中寫道:“我和爸爸依靠斷斷續續的救濟生活,平時不買油和米,因爲它們太貴,我們只能醃點鹹菜、吃個麪條。”

吃住能勉強,可護理高位截癱的父親不是件容易事。陳志武肩胛骨以下沒有知覺,只能依靠胳膊挪動身體,在女兒的幫助下坐上輪椅。而導尿、沖洗膀胱等都需要金輝上手。每隔兩三天,金輝都會熟練地拿起注射器,提取藥物,注入生理鹽水瓶,再高高舉起,幫父親“洗膀胱”。

金輝儼然成了父親的“貼身護士”,她的技術都是被逼出來的。“女兒8歲時的那年冬天,剛下雪不久地上還很滑,我的導尿管突然出了故障,把我折磨得臉都青了。”陳志武說,見此,金輝推着他奔到5裏之外的村衛生所。到了衛生所,金輝累得一屁股蹲坐在地上。撫摸着金輝凍麻的手,醫生感動得直流淚。

那一年 多虧了愛心人士的幫助

獨自照顧了父親3年,10歲時,金輝和父親的故事受到了愛心人士的關注。在志願者的幫扶下,金輝入讀了鄉里的中心國小,不用每天奔跑在家和學校的路上。“看着孩子,我的感覺就是兩個字——‘心疼’“,愛心人士說。

現在金輝的性格開朗了,臉上也有了笑容。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村裏爲他倆辦理了低保。如今,金輝馬上就要國小畢業了,中學在離家幾十裏外的鄉鎮,她唯一的願望就是想帶着父親一起去外地上學,可生活費用卻難住了她。

金輝懂得感恩,她說,從來都不恨媽媽,“因爲媽媽給了我生命。”她把《隱形的翅膀》歌詞裝在兜裏,每天都哼一遍,“我知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金輝說,她的希望就是,和爸爸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後感範文4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背起爸爸上學》的電影。

這部電影是根據甘肅省慶陽市的李勇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它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石娃的家裏很窮,媽媽又早逝,父親便用一把銅勺來決定是誰上學。石娃的運氣好,去了學校。這一年發大水,馬蓮河幾乎無法通行,又沒有橋,學校還在對面。結果,一個女同學在石娃的面前被大水衝的不見蹤影,石娃因此逃學三天,是父親把他背過了河,讓他不再怕河水。轉眼間,石娃上中學了。爲了湊夠他的學費,比他大五歲的姐姐提前出嫁了。參加了奧林匹克化學比賽的石娃抱回了甘肅賽區一等獎,但父親卻殘疾了。父親的生活不能自理,連飯都吃不了了。當石娃拿到師範的入取通知書時,他的父親可以走路了,但做飯時差點把房子燒了。最後,在發生了一系列事情後,石娃決定把父親背到省城,邊上學邊照顧他……

這部電影裏最令我感動的是這一幕:想學習又不放心父親的石娃在父親拒絕由姐姐撫養並申請“五保戶”後下定決心,撕掉了入取通知書,留下來照顧父親。父親發現這個,大發雷霆,要石娃去上學,不要管他。但石娃沒有改變決心。爲了解除石娃的後顧之憂,父親在半夜三更跳井。很快,石娃也醒了,發現父親不見了,衣服也來不及穿就跑了出來,見狗對着水井狂吠,就明白髮生了什麼,跳下水井救父親。石娃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終於同意去省城了,不過要把父親帶去。清晨的馬蓮河旁,一對父子在河中。一樣的人,一樣的河,一樣的時辰,後面跟着的小狗也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這一會,是兒子背父親……

現在的社會上,有許多人都認爲父母愛我們、給予我們而不求回報是理所應當的,孩子們只需索取,而無須回報,甚至在父母不給錢時打父母。他們不知道,父母們付出的代價有多大!我們不能學他們,要學石娃,永遠記住父母,細心照顧他們,讓他們安度晚年,並且事業有成。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並幫父母分擔一些事,讓他們笑口常開。

這部電影對我的啓示很大。

《背起爸爸去上學》觀後感範文5

影片《背起爸爸上學》中,石娃和姐姐面前有個轉勺。它轉呀轉的,牽動着姐弟倆的眼睛,也揪着姐弟倆的心。因爲他們當中必定要有一個因此做出犧牲——輟學。

或許在我們上學的時候,桌前沒有那個轉勺,有的只是嶄新的書包和削好的鉛筆。我們可以不必爲轉勺的轉動而眼花繚亂,也不必爲勺柄的最終指向所揪心。因爲物質給予我們的太多了,它幾乎遮住了我們的視線。也許我們不會理解,如此安逸的生活還有決定人命運的轉勺,還濡要作出犧牲的抉擇。然而確實是有的,只不過那勺柄永遠是指向我們,而勺柄的對方卻是我們的父母。父母爲我們作出的犧牲太多了,且他們是心甘情願的。

我們面前的“大河”

石娃上學的路上橫着一條大河,它擋住了石娃上學的、路,也給石娃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與恐怖。還是這條河,它爲石娃樹起了求知的風帆。爸爸背石娃上學過這條河。最後,石娃背起爸爸上李又過這條河。然而,這是一條有形的河。

或許我們面前沒有這樣一條大河。我們出門見校,眼前見到的都是平展展的大道。其實,我們面前也是有河的,而且不止一條,只是它們多半是無形的“河”罷了。它們就是我們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會考是條“河”,大學聯考是條“河”,擇業還是一條“河”……它們都向我們提出了挑戰:你過還是不過?你戰勝它,還是它戰勝你?都要我們當機立斷,做出很好的抉擇。

我們面前的“姐姐”

影片中石娃的姐姐確實是一個很值得讚賞的姐姐。是她犧牲了個人上學的機會,而使小弟能繼續安心讀書。對此她無怨無悔,更加辛勤地照料好家務,甚至在石娃上學的關鍵時刻以自己的出嫁費來旅得弟弟的不輟學。

或許我們會羨慕石娃有這樣一個姐姐,而感嘆自己沒有。其實,即使我們沒有姐姐,可我們面前有着衆多的人扮演着姐姐的角色:那就是始終在默默無私奉獻着、工作着的我們的老師們!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讓我們快快撥開眼前的迷霧,看清自己面前的“轉勺”,勇敢地跨過面前的“大河”,認識面前的“姐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