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觀後感1.57W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多篇】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一

“想把我唱給你聽,趁現在年少如花,花兒盡情地開吧,裝點你的歲月我的枝椏……”耳邊響起老狼的歌曲《想把我唱給你聽》,不禁思緒萬千,回想起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的點點滴滴,從一名國企講解員成長爲一名基層幹部、一名組工幹部、一名紅色講解員,我想把我的感動、我的自豪、我的希望講給大家聽。

我是一名基層幹部,我想把我的幸福與感動講給你聽。

2019年,我順利通過省考,成爲革命老區仙源鄉一名鄉鎮幹部。仙源鄉屬偏遠山區鄉鎮,交通不便。從高樓下城市裏到大山裏小村莊,從看得見繁華到守得住寂寞,無論是生活環境、辦公條件,還是人際交往,甚至是交流溝通上的語言差異都讓我有過迷茫和膽怯,有時還會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經過一年的成長適應,慢慢地在工作和心態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作爲駐村幹部,當收到曾經所駐村“拆三房”對象王大爺爲表感謝親手剝的山栗子時;作爲綜治辦主任,當聽到被施工老闆拖欠幾年工資的上訪農民工在協調溝通後收到轉賬的笑聲時;作爲幫扶幹部,當看到第一書記被山裏蚊子叮咬的滿腳是包依然堅持上戶時,貧困戶生活面貌煥然一新時……這些感動與幸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的真實和熱烈,讓我更加堅定自己作爲一名離羣衆最近的一線幹部的信心和決心。

我是一名組工幹部,我想把我的自豪與敬仰講給你聽。

根據組織安排,2021年我從鄉鎮到組織部跟班學習,成爲一名組工幹部。在從事組織工作以來,“作風嚴謹”是我聽到對組工幹部最多的評價……漸漸地,我也更加體會到這個詞的意義和分量。從“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的工作理念到爭當組織工作的“業務通”“活字典”“多面手”的工作目標,我所認識的組工幹部嚴謹細緻、一絲不苟,他們弘揚“工匠”精神,狠下“繡花”功夫,他們錘鍊“第一等”工作作風,勇創“第一等”工作實績。選擇組織工作,就意味着工作時間將從八小時之內向八小時之外延伸,這裏有緊張的工作、融洽的氛圍和重要的責任,組織部的燈一直照亮我前行,我爲我是組工幹部而自豪,也向所有組織線上辛苦勞動的幹部致敬!

我是一名紅色講解員,我想把我的信仰與希望講給你聽。

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萬載縣是紅色故土、革命老區,孕育了可貴的湘鄂贛蘇區精神,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裏浴血奮戰,湘鄂贛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曾駐紮仙源。在基層工作期間,我還兼任紅色講解員,用滿腔的熱愛傳播紅色聲音,講好紅色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萬載堅持以紅色名村爲主線,連接沿線鄉村產業興旺的金色名村、生態環境優越的綠色名村、歷史底蘊厚重的古色名村,讓紅金綠古共振,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我有幸能夠從事這項光榮的事業,帶羣衆參觀紅色舊址,賡續紅色血脈,將“紅色”作爲我們共同的信仰。萬載的城,煙花的雨,紅色的村,青春的詩,一直溫暖我前行的路。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二

春耕細雨來,萬物生光輝。春耕備耕之後,老百姓最急、最盼的事就是能迎來一場及時雨,幫助莊稼催芽出苗、茁壯成長。基層幹部要從絲絲春雨中感悟人生,涵養“擔當、奉獻、務實”精神,做羣衆的“及時雨”,守好組織交給的“責任田”,潤好羣衆“心間田”。

涵養“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擔當,護好羣衆“心間田”。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好雨”總會擔起助力萬物萌生的責任。幹部榜樣焦裕祿、孔繁森,時代楷模潘東昇、彭士祿,以及爲祖國國防、科技默默付出的于敏、孫家棟等,無不在用自己的一生詮釋共產黨人的擔當。基層幹部應該充分汲取這種擔當精神,以“敢教日月換新天”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魄,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行動自覺,身入、心入羣衆“田間地頭”,擼起袖子、俯下身子、扎穩步子,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把羣衆的“急難愁盼”事情辦細、辦實、辦好,把組織交給的一件件民生事辦到羣衆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護好羣衆“心間田”。

涵養“春雨潤物無聲”的奉獻,潤好羣衆“心間田”。

“潤物無聲”是“雨”的無私奉獻。“雨”的這種無私奉獻,就好比“燃燈”校長張桂梅,把全部身心投入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讓大山裏的孩子有了依靠;就好比“花萼愚公”周永開,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把一輩子奉獻給了革命老區……基層幹部離民生最近、和羣衆最親,要擦亮爲民服務底色,當好基層“名片”,涵養“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奉獻,深深紮根基層,聚焦鄉村“五大振興”,積極投身“鄉村美、產業興、村民富”三件大事,傾力把一張張民生“願景圖”變爲“實景圖”,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在鄉村振興時代“大考”中展現新作爲。

涵養“一宵春雨晴,滿地菜花吐”的務實,守好羣衆“心間田”。

春雨善潤萬物,降落到哪裏哪裏就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所至之處必能催芽出新,這就是“雨”的務實。“古今興盛皆在於實,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守好羣衆“心間田”,就要涵養務實精神,以正抓實幹的作風爲民謀事。做到“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多深入到羣衆中去察民情、聽民意、知民心,把羣衆最關切的事情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切實解民憂、紓民困。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千方百計爲羣衆謀實事、謀實惠、謀增收。不要怕腳下沾滿泥土,讓自己身上“土味”重一點、所言所行接地氣一點。隨時和羣衆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以提高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爲己任,堅持把羣衆的小事辦細、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基層幹部離民生最近、和羣衆最親,是鄉村振興的“火車頭”,是羣衆致富的“領頭雁”。在鄉村振興的時代“大考”中應主動擔當、勇於奉獻、積極務實,爭做善潤百姓“心間田”的“及時雨”,如此方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三

吉州區是革命老區江西省吉安市的中心城區。近年來,吉州區立足中心城區實際,緊扣“三化”建設要求,突出“紅色聯盟、紅色驛站、紅色網格”主題,不斷提升中心城區黨建工作首位度。

紅色聯盟夯基礎。一是“社區聯盟”補短板。按照優勢互補、資源互享、文化互融、工作互促原則,採取“一幫一”或“多幫一”形式,組織綜合實力較強的示範社區幫帶相對薄弱社區,實現基礎、力量、活力、保障共同提升。二是“黨建聯盟”聚合力。按照“1+N”理念,全力打造以社區黨組織爲“軸心”,匯聚共建單位“N”方力量共同參與的“黨建聯盟”,實現“小社區”向“大聯盟”的轉變。三是“商圈聯盟”強活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整合社區、單位、商超三方力量成立“紅色商圈”黨建聯盟,構建“發展大事、服務實事、活動常事、共建要事”“四事聯辦”工作模式,帶動商貿業抱團發展,化“疫”爲機。

紅色驛站強服務。一是組織觸角向下延伸。在居民小區探索建設63家“紅色驛站”,全力打造社區黨員羣衆學習活動陣地,推動組織觸角向下延伸,輻射帶動基層服務。二是便民服務線上提速。開通“12343”服務熱線,整合家政企業、羣團組織等資源,爲居民羣衆提供家政、養老、托幼等“訂單式”服務,全力構建“15分鐘響應機制”。三是動員羣衆積極參與。按照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合一”的要求,積極發動羣衆參與,建立網格黨員、小區業主、社區幹部三方協同機制,定期協商,及時調處家庭鄰里小糾紛,促進社區大和諧。

紅色治理促和諧。一是變條塊分治爲網格聯動。將城區調整劃分爲494個黨建網格,建立“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黨員樓棟長、黨員幹部聯戶”四級管理網絡,推行綜治全要素網格長、網格黨支部書記“一肩挑”,每名網格黨員聯繫1至2戶羣衆,着力構建上下貫通、統籌有力的城市基層治理體系。二是變羣衆上門爲幹部下沉。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建“紅管家”網格員、“紅馬甲”志願者和“吉先鋒”在職黨員三支隊伍,下沉網格一線開展矛盾糾紛排解“微聯防”、精神文明建設“微講堂”、志願服務“微公益”、日常積分考覈“微激勵”的“四微行動”,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三是變單兵作戰爲團隊協作。定期召開網格聯席會議,建立排查發現、派單處置、反饋評價、督查問責的閉環工作流程,通過“查、訪、問、看、聽”,綜合評價履職情況,積極引導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城市基層治理。截至目前,全區共配齊“紅管家”網格員1300餘名,組建“紅馬甲”服務隊37支,8000餘名“吉先鋒”在職黨員累計服務羣衆20萬餘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800餘件,點亮羣衆“微心願”3000餘個。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四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發佈,對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大部署。農爲邦本,本固邦寧。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安徽省霍山縣黑石渡鎮爲響應新時代鄉村發展需求,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切實改善農村民生,打造鄉村振興“新高地”。

聚焦環境整治,打造人民幸福“高地”。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守護好藍天白雲和綠水青山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鬥和不懈努力。黑石渡鎮健全各種政策配套,結合當地情況做好規劃,實現各項資源利用的平衡,認真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集中整治環境“髒亂差”問題,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長效清潔機制,積極推進“河長制”“林長制”管理網格,力爭空氣清新、河道清澈、鄉村清潔、集鎮清爽成爲常態,助推霍山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努力讓我們的水更清、天更藍、山更綠,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聚焦農旅亮點,打造旅遊格局“高地”。

發展鄉村旅遊不但能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形成規模效益顯著的特色優勢產業羣,還能讓農民從中受益,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對鄉村振興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黑石渡鎮大力宣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文化優勢,突出“招大、引強、選優”,重點引進龍頭型、鏈條型、科技型、生態型的新項目,大力扶持發展文旅、民宿、農家樂等三產服務業,重點培育鄉村旅遊引擎,積極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大別山革命老區以及南嶽山景區總體規劃發展,積極謀劃六萬寨景區、中華一絕睡美人景點開發,逐步加快推進大林公社藥植園、臥龍灘沙灘公園、戴家河田園綜合體提質增容,超前規劃大黑路、霍英綠色公路、G346等沿線節點景觀,串點成線、以點帶面打造黑石渡鄉村旅遊新格局。

聚焦商業項目,打造經濟發展“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更是一個重大實踐課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深入探討。黑石渡鎮開展紮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和行動,超前謀劃項目建設,積極謀劃老街商業綜合體、戴家河田園綜合體、清潭溝村生態旅遊休閒基地、有機蔬菜等農產品深精加工、城鄉供水一體化、G346北外環沿路旅遊美化工程、大林公社藥植園二期項目等,以項目建設爲抓手,以鄉村振興全面發展爲統領,以霍山石斛、有機蔬菜、中藥材等產業爲抓手,堅持全方位謀劃、全領域破題、全過程保障,鼓勵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發展經濟,爲鄉村振興提供經濟和物質基礎,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從哪裏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革命老區考察調研,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老區人民牢記總書記囑託,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一個個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產業興旺、生態優美、人民幸福的新時代畫卷在紅色沃土上徐徐展開。系列報道《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4月16日推出《走進老區看新貌》,我們首先走進充滿紅色記憶的江西。當地幹部羣衆傳承紅色基因,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不斷實現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新跨越。

神山村地處井岡山腹地,眼下,這裏的千畝杜鵑花花開正豔,數百畝高山茶園也進入採摘旺季。然而,這個風景秀美的山村,多年前還是一派貧困荒蕪。

當時的神山村,是江西不少革命老區貧困的縮影。以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爲代表的革命老區,覆蓋了江西50多個縣市的2200多萬人口。這片土地上,鑄就了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承載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但基礎設施不完備、產業基礎薄弱等“窮根”,卻嚴重製約着當地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江西考察,從巍巍井岡山到滔滔於都河,老區羣衆始終是總書記心中的牽掛,他深情地說,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十年來,中央和江西省累計爲革命老區安排各類資金9000多億元,選派中央單位和國家機關幹部對口支援江西的蘇區縣,通過部際聯席會議協調重大事項110多個。江西省還成立工作專班,不斷加大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的幫扶力度。2017年,革命聖地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神山村也過上了幸福小康生活。

昔日星火燎原地,如今舊貌換新顏。

十年來,老區基礎設施建設煥然一新。累計改造農村危舊房屋105萬戶,解決農村安全飲水1300多萬人,新改建電力線路12.6萬公里、農村公路6.3萬公里。昌贛、贛深高鐵建成通車,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全面進入高鐵時代。在紅色故都瑞金,瑞金機場主體工程預計年底完工,明年試飛通航。

優化產業佈局,擴大高水平開放,老區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堅實步伐。作爲“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贛州國際陸港現已開通5條鐵海聯運班列線路,覆蓋中亞五國及歐洲二十多個國家。

2021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省級產業集羣達56個,營業收入超1.6萬億元。以有色金屬、電子信息、家居製造等爲代表的千億產業加速崛起。

2021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GDP佔江西全省比重爲28.6%,比2011年提高15.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4500億元,是2011年的2.47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年均增長水平。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六

一年之計在於春。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對於確保全年糧食豐收至關重要。黨員幹部也是一樣,在萬物復甦之時,要不負好春光,擔當作爲,擼起袖子加油幹、揮灑汗水奮力拼。要在祖國大地播撒希望的種子,堅定“爲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在成長過程中要不斷汲取養分,發揚擔當精神;要及時清除“貪腐”雜草,守牢拒腐防變防線。在不斷地“自我耕耘”中茁壯成長,在自己的“田地”裏拿出新舉措,想出新法子,譜寫新篇章。

“播”撒信念火“種”,做一名“好乾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幹部要築牢理想信念根基。無論身處任何崗位,都要始終堅定爲黨盡職、爲民造福的忠誠,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慎終如始、信念堅定,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一切工作都要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爲前提,確保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駐村選調生黃文秀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堅定初心回到革命老區百色,奔赴偏遠的貧困山村擔任第一書記,將扶貧工作當做自己“心中的長征”,半夜接到工作電話冒雨奔向受災羣衆,將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用短暫的一生書寫了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我們在工作中也要以百姓心爲心,用心用情用力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做羣衆心中的“好乾部”。

巧“施”擔當“肥”料,做一個“排頭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幹部要發揚擔當和鬥爭精神。黨員幹部只有敢於擔當、敢挑重擔,才能練就鐵肩膀,才能不負職責使命,不負組織重託。在面對艱鉅的任務時,要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始終當好“排頭兵”,扛起吃苦耐勞的重擔,在一線磨礪擔當與責任,在基層鍛造實幹與勇氣。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從學校教師到人民公僕,從基層幹部到主政一方,時刻以自己始終如一的言行,踐行着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他當時不推責,遇事不避難,以苦幹實幹的務實精神與敢於擔當的優良作風,推動了政和的山鄉鉅變。我們也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和“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意志,扛起肩上的責任。

清“除”思想雜“草”,做一個“清白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幹部要守住拒腐防變的防線。緊扣廉潔從政“第一粒釦子”,守住“廉潔”底線、不越“貪念”紅線、嚴把“規矩”高壓線,才能守住初心使命,才能幹成事、不出事。要不斷淨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絲毫不放鬆對自己的政治要求,同時也要監督好身邊的同事、朋友,始終保持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爲反腐敗鬥爭提供強力支持。雲南保山原地委書記楊善洲一生清廉,擔任地縣級領導幹部30多年,直到退休也沒有能力爲在農村的家蓋一所像樣的房子;組織部門上交了他家人“農轉非”的報告,他聞訊後堅決要求撤銷了報告,他的妻子和大女兒一輩子都在農村。退休後,他走進施甸縣大亮山,開始了起早貪黑植樹造林的生活。我們也要正確處理公私、是非、得失的關係,打好廉潔自律的防線,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年輕幹部提出了殷切期望,爲廣大年輕幹部健康成長指明瞭努力方向。廣大年輕幹部要深入學習領會,練好“實幹、擔當、廉潔”三個基本功,增強做事的“志氣”“骨氣”“底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答好新的“時代答卷”,努力成爲黨和國家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樑之才。

練好實幹功,增強志氣,做羣衆的“貼心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業績都是幹出來的,真幹才能真出業績、出真業績。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漫長的奮鬥史。無論是全民抗戰還是建立新中國,無論是改革開放還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無論是穩中求進還是高質量發展,我們所處的新時代都是經由無數黨員幹部一點一滴苦幹、實幹創造出來的。年輕幹部要主動接受任務,變領導找我談話到我主動申請到基層,到偏遠山區,到革命老區,到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基層一線去。自討苦吃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接幾次羣衆拋出來的“燙手山芋”,通過實實在在的鍛鍊、真刀真槍的打拼鍛鍊處理各種基層問題矛盾的能力。只有在關鍵時刻頂得住壓力,扛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耐得住寂寞,才能在一次次的實幹中歷練出做事的志氣,做好羣衆的“貼心人”。

練好擔當功,增強底氣,做羣衆的“發言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全黨繼續發揚擔當和鬥爭精神,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敢於擔當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立身之本,年輕幹部要想行穩致遠,離不開“心如磐石”的定力。在幹事創業中,務必以擔當立身,樹牢“孺子牛”意識,堅定理想信念,永葆爲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在各項工作上衝鋒在前,以勇立潮頭、敢爲人先的膽識氣魄,敢於打破條條框框、固有思維,大膽創新、先行示範;始終保持愈挫愈勇的勇氣,以知難而上、萬難不懼的勇毅,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矛盾面前不迴避,在“難啃的骨頭”面前勇於擔當,在關鍵時刻敢於爲羣衆發言,做到隨時隨地留心羣衆的事,在和羣衆“拉家常”“走親戚”中收好羣衆的意見,將羣衆的所急所需所盼,真實客觀、毫無保留不打折扣地向上如實反映,讓黨和國家聽到羣衆的真心話。練好擔當功,增強底氣讓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在執行中“不走偏”“不冒進”“不落後”,做好羣衆的“發言人”。

練好廉潔功,增強骨氣,做羣衆的“領路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幹部要層層設防、處處設防,守住守牢拒腐防變防線。目前,改革進入“攻堅期”,面對多元複雜的矛盾訴求和更深層次的利益糾葛時,年輕幹部在工作中不能“瞻前顧後”“縮手縮腳”“搪塞推諉”“止步不前”,應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骨氣,堅決避免“燈下黑”,斬斷利益的黑色鏈條,攻克貪腐難關。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練好廉潔功,“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在工作中,以羣衆的標準爲工作目標解決羣衆身邊的訴求矛盾,用心傾聽羣衆的急難盼愁,要虛心接受羣衆的批評,要“吾日三省吾身”,細檢點、常反思、勤總結,保證羣衆的利益訴求渠道暢通,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做好羣衆的“領路人”。

《走進老區看新貌》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八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讓紅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船塘鎮老圍村作爲“革命老區村”,曾被中組部確定爲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美麗鄉村試點村,入選廣東省首批“紅色革命文化示範村”,也是河源市和東源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何讓紅色資源“活”起來,引領鄉村振興走深走實,是我駐老圍村以來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命題。

因地制宜打響紅色“招牌”。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道:“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歷程的見證。”作爲第一書記,要進一步挖掘村中的歷史遺產和精神財富,因地制宜在蘿溪書院、“七一五老圍保衛戰”遺址、東江華僑回鄉抗日服務團活動舊址等紅色資源的基礎上建設紅色記憶館、紀念碑、黨建公園等具備黨建教育和旅遊參觀“雙功能”的網紅“打卡點”。要聯合縣、鎮兩級黨校打造精品課程,規劃穿點成線、連線擴面的紅色教育線路,讓黨員羣衆通過實地參觀學習體悟初心使命。

創新方式打好環境“底牌”。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道:“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作爲第一書記,要加速推進“硬環境”建設,充分利用紅色長廊、紅色廣場等項目建設契機,整合土地資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帶頭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紅色美麗家園。要健全完善“軟環境”建設,全面推廣集黨務、村務、商務、服務、事務於一體的“騰訊爲村”線上平臺,運用“村友圈”“書記信箱”等功能,持續發揮黨員服務隊、志願服務隊的作用,拓展村黨組織和村民的溝通渠道,拉近黨組織與羣衆的距離。同時,要大力挖掘村裏的好人好事,積極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鄉賢”等評選活動,涵養文明鄉風。

凝心聚力打好經濟“王牌”。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道:“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羣衆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遊、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作爲第一書記,要積極探索“黨建紅”引領“生態綠”產業發展模式,整合當地優越生態環境、秀美自然景觀、農業特色產業和紅色歷史文化等優勢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轉包、出租、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要充分用好2000多畝平整連片的良田發展現代農業,藉助船塘板栗國家級“金字招牌”吸引更多的龍頭企業入駐發展農產品加工,持續推動民宿、餐飲、會務、教學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集紅色旅遊、生態休閒、科普研學於一體的產業經濟綜合體,助力鄉村經濟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