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張桂梅教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張桂梅教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全國優秀教師張桂梅事蹟心得體會 篇一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中心環節。“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作爲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張桂梅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矢志不渝、執着追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落實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

爲師者高風亮節,動之以情,付之以愛。張桂梅18歲從東北家鄉來到雲南後,當地領導和羣衆在她身患重病時伸出援手,給了她“第二次生命”,讓她堅定了以教育扶貧回報山鄉、用愛心傳遞溫暖的志向。在教育方法上,她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民族貧困山區學生教育的規律,把育人作爲教育的前提和目標。在她眼中,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得到平等的關愛,從來不用“貧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學生,而是稱他們是“大山裏的孩兒”。正是秉承着一顆單純而真誠的仁愛之心,張桂梅長期紮根紅土高原,爲山區孩子放飛夢想,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支撐着我的,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中無愧。”年幼時就已“滲入紅色基因”的張桂梅,始終堅持樹人先樹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爲立校之本,用紅色教育爲師生鑄魂塑形。她創建的學校,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黨建統領教學,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學模式,確立了“繼承革命傳統、發揚延安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辦學宗旨,“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女兒”成爲校園裏鏗鏘有力的呼號,誦讀革命故事、傳唱愛國歌曲、開辦法治講座、弘揚傳統文化、組織理論學習成爲塑造師德師魂的日常功課。師生們在舉手投足、潛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愛國情操和紅色基因,不斷激發對黨忠誠、報效祖國、艱苦奮鬥的信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堅持不懈用理想和信念“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是成就張桂梅傳奇的源頭活水,是“讓教育走得更深更遠”的強勁動力。

向張桂梅同志學習,我們就要學習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她情繫羣衆、一心爲民的真摯情懷,學習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她堅毅執着、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把自身前途命運同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將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洪流之中,以家國爲己任,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張桂梅教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二

各位領導:

大家好!

現擔任四(4)班的數學課,併兼任數學教研組長。_年來到實驗國小工作,現已有_個年頭了。

_多年來,我認真鑽研業務,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提高,取得了點滴成績:_年參與的課題《國小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的研究》被省教研室評爲優秀成果二等獎;_年執教的示範課《零的認識》評爲市級一等獎;_年6月,《濮陽廣播電視報教育專刊》名師風采欄目上曾以“吳春萍讓數學不走尋常路”爲題目進行報道,等等。這些成績的取得更加堅定了我探索課堂的決心和信心。於是,_年7月,在學校組織的真人圖書館活動中,我執教的數學綜合活動課《走進對稱圖形》十分成功,套用校長的一句話就是:“這次活動課,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一次成功嘗試,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爲此,7月7日,濮陽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曾以《數學實踐活動課讓學生輕鬆獲得知識》爲題進行了專題報道。

教學是根,教育是魂。在抓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對學生的日常教育也不能忽視。我們班有一位特殊的學生徐美姍,由於家裏重男輕女思想,長期得不到親情和關愛,形成了孤僻、怪異的性格。家長曾經把她送到心理學校治療,可事與願違,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去過幾所學校都被勸退。最後抱着試一試的態度來到了我班。開始,姍姍在班裏大喊大鬧,甚至還打罵老師。我和她的家長協商制定階段性教育目標,在四年的耐心教育下,孩子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擔任教研組長_年的時間裏,我們教研組的所承擔的各種活動以及優質課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斷提高自己的品性修養。在_年9月16日晚上10點多,我在接女兒放學時,一位七十歲的老人走過來問路,根據老人提供的模糊信息,我和女兒輾轉把她送回了家,驚慌失措的一家人激動得痛哭流涕,這時已經到了夜裏11:30。第二天,老人一家打聽到我的單位,送來了一面寫有“平凡崗位樂助人,爲人師表好榜樣”的錦旗表示感謝。當時,還是雷校長接待的。這面錦旗至今還掛在校史室裏。爲此,《濮陽早報》民生熱線欄目還專門以“老人迷路好心人送其回家”爲題進行了報道。

成績只能屬於過去,奮鬥才能詮釋未來。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更加努力,相信在學校這片沃土上我將走的更高更遠!

張桂梅教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三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不知不覺,我已在教育戰線工作了20年,在教育這塊熱土上,我辛勤地耕耘着,用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義,在塑造別人的靈魂過程中,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一、在學習中求成長,在教改中求創新

俗話說:“學高爲師”,作爲教師深知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該有源源不斷的長流水。因爲我知道:做一位老師容易,但做一位好老師絕非易事,老師要知識淵博,要爲人師表,要飽滿熱情,積極向上。我要以好老師的標準要求自己,要努力上好課,站穩腳跟,我認爲這是原有教學精神的延伸,也是工作責任心的具體表現。爲取得更好的業績,我一直保持上進的心態,注重錘鍊自己的教學技藝,認真研讀教本、教材,也常坐在教室後面,認真聽有經驗的老師講課,捧着教案向同事虛心求教,反覆切磋,不斷總結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業績才能提高,才無愧數學教研組長的稱謂。長期的實踐總結、經驗也啓迪我只有深鑽教材、瞭解學生,掌握技藝、抓好落實,在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中切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深化教育教學有序、高效,也逐漸使我明白,不僅要虛心向同事學習,還應加強課本知識,教育報刊等學習研修,厚積薄發,才能適應工作要求,適應教學需要,學生需要。近年來,我比較注重學習積累,可以說學習伴我成長,助我成功。學校徵訂的《人民教育》、《教師報》《教師博覽》《國小數學教學研究》等報刊雜誌成了我的“寵物”,我記錄並寫了一疊厚厚的筆記、學習心得。由於平時的學習,我幸運地分派承擔學科知識培訓,輔導工作。爲確保參訓教師有所收穫,培訓工作保質高效,本人利用培訓前二十天時間,系統地學習了《走進新課程》、《奧賽解題精選》等書籍,對新課程結構,新課程與教學改革,課程評價與管理有更新的理解,特別是對奧賽解題,總結了一定的解題方法,促進並推動新課程向縱深發展。也贏得了廣大教師的一致好評。

二、在奉獻中求發展,在愛心中求快樂

爲師如喝茶,不喝茶者畏茶苦,不爲師者畏師累。有人說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清貧,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艱辛,那麼有哲理的話,真不愧語言大師,教師的諍友。一個班幾十號人,天真爛漫,童真童氣,是那麼有朝氣,那麼地張揚、灑脫,以至於恃無忌彈,極度放縱。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學生如玉,玉不琢,不成器,學生在未成器時自然要靠老師費心雕琢。這是在百姓普遍的心理,也可以說是社會賦予老師的一種責任。“誤人子弟”可是當老師的大忌啊!帶着這種心情,我對學生不敢有半點怠意。音樂是我的弱項,可偏對之投緣,記得有個學期擔任了音樂課,有一次上音樂課,在教學生唱歌時,因我謹慎有佳,唱腔不準反變調,有學生當場拆臺“聽死人”,周圍學生憤憤不平,當即舉手投訴,弄得我非常尷尬,我真想痛斥他一番,可想了想,事出有因,由於自己的“盜版”失真所過,不怪學生。得饒人處且饒人,學生的這種不文明,不禮貌不能袖手不管,五年級學生應教育他怎麼尊重人,我當即面對五十多位學生道歉,表示自己的失意與無奈。拆臺學生後悔不已,事後也主動到辦公室向我道歉,並表示以後一定尊敬老師。一場小小師生矛盾就此煙消雲散。曾林同學是所教學生中學習和習慣最差的一個,這個學生經過醫生診斷:患有學習困難伴多動症。智商也很低。有些教師也許會放棄對該生的教育,而我從不歧視他,在班上成立了幫學小組,每天負責檢查督促他完成作業,這位同學只要沒有人看着他,就不寫作業了。於是我幾乎每天都要將他留下來,單獨地給他把當天的課在講一遍,有時候甚至幾遍。直到他聽懂爲止。家長在一旁看着,曾經不止一次地想表達家長的感謝之情,都被一一謝絕了。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想:只要自己有心,有一顆關愛學生的心,那麼就會找到那把開啓心靈的鑰匙,感受到作爲一個平凡教師的那份幸福,由此也會深深地體會到自己的人生價值。看着孩子們一撥一撥在涓涓細流的澆灌下健康成長,總會由衷感受到爲人師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誠無價的甜蜜。

三、在後進生中求提高,在優等生中找突破

我始終信奉的條理是:精誠所至,金石爲開。二十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後進生和優等生的心理狀況。經常鼓勵後進生,要他們從自信心中勇敢前進;從自卑中解放出來,並從內心熱愛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在課堂上對後進生嚴格要求並且多加指導,我總是給自己立下“軍令狀”,一定要熱血化春雨,甘露育枯苗。對優生教育他們懂得“驕兵必敗”的道理,只有虛心學習,才能進步,讓他們共同接觸新生事物,褒貶得當。這樣才能與學生們產生共鳴,使學生充分信任老師。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數學苗子需要我們去發掘和挑選。每個班都有一些數學尖子生,他們在課堂上明顯“吃不飽”。爲了使這些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我經常給他們充電,同時也爲數學競賽打下伏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劣之勢,爲使學生儘可能掌握全面的競賽知識,我把輔導內容進行歸類、總結,分爲課外延伸內容、課外拓展內容和歷年的競賽內容。課堂上以課本上的動腦筋、星號題和課課練上的提高題爲主進行輔導;補課時間進行課外拓展內容輔導(即輔導數學競賽書的內容)——分專題、分題型進行輔導;晚上在家裏蒐集競賽輔導資料,出好分類複習試卷,利用網絡分析一個競賽題涉及到哪幾個知識點,與所做過的哪種題有聯繫,對該題可如何進行變式,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注重將一些較難的競賽題與學生已有的知識聯繫起來,化難爲易,讓學生逐步體會到攻克難題的成就感,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老師們還結合具體題型講一些數學家的故事、數學趣聞及競賽方面的有關成就、信息,更加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做競賽題變“苦役”爲“享受”,變“山重水複”的困惑爲“柳暗花明”的喜悅,學習氛圍日漸濃厚。

後進生轉化工作一直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難點,也是每一名教師的教學工作重點。着重注意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使許多後進變先進,如現在所教學生鄒吉春,人挺聰明,但是不認真學習,底子薄,上課還經常東張西望,做一些小動作,不但自己不學習,而且還影響別的同學,瞭解後對症下藥,給他調座位,重點監護,經常提問,不讓他思想溜號,經多方努力由後進變先進,原來成績40多分,現在能考到80多分。雖然做後進生轉化工作辛苦,但是每當看到他們的進步與成長我臉上都會露出滿意的笑容。有一次聽說班級有幾名後進學生經常去網吧,我就協助家長共同管理,死看死守,有一天深夜,十二點鐘家長打來電話說孩子不見了,不顧感冒,心急如火同家長一起尋找孩子,最後在一家比較僻靜偏遠的網吧找到了。事後我找該學生談心,給他講網吧對青少年的毒害。經過深入細緻地工作,終於感動了這名學生,使他從此告別網吧,學習非常用功,在班級裏各方面表現都非常突出,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去努力,去付出就一定有收穫。

四、在辛勤中收穫成果,在成果中再創輝煌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回頭品嚐學校工作的苦澀與甘甜時,我覺得自己擁有更多的是鮮花、掌聲和幸福。每年或每次縣、鎮組織的考試,我所任學科都名列前茅,每次縣組織的數學競賽,我班有好幾位學生都榜上有名,自從競賽以來,我教的學生累計有56人次獲獎,其中去年我輔導的學生中有3名獲得縣二等獎,3名獲得三等獎。縣組織的百節優質課獲二等獎,錄像課獲縣三等獎。(論文)市級年會論文3篇,國家級刊物或報紙發表3篇。2019、2019年份分別被縣評爲第三批、第四批國小數學骨幹教師。工作的辛勤付出並沒有付之東流,1992年、1996年、2019年、2019年、2019年縣委、縣政府也多次授予我“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的稱號,今年四月份又被縣教文局推薦爲“省骨幹教師”評選後選人。正因爲如此,常被同仁謔稱爲教師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儘管言過其實,但至少贏得了學校的認可,社會的尊重和家長的好評。

選擇了教育就是選擇了奉獻,“癡心一片終不悔,嘔心瀝血育教育”,在教育這個美麗的崗位上,我已無愧而充實的走過了20個陽光燦爛的春秋,在未來的人生征途上,我將繼續奮鬥,嚴格按照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在會昌教育這片多彩的百花園裏勤奮耕耘,積極探索,更加熱情的傾注我陽光般的愛心,奉獻我無悔的青春,讓每一株幼苗都茁壯成長,讓每一朵鮮花都燦爛開放!

張桂梅教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四

,女,1964年10月出生,高級教師,20xx年河南師範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爲*市*中數學教師,國中數學組組長,國家骨幹教師。從教20xx年來,*老師堅持教學一線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師德高尚,贏得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20xx年來,她熱愛學習,刻苦鑽研,先後取得大學本科、碩士學歷,成爲新一代學習型研究型學者型教師。20xx年來,她矢志教學改革,求實創新,敢於拼搏,勇於奉獻,團結協作,憑着強烈的事業心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新鄉市教育界特別是國中數學教學界擁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爲*市國中數學教學改革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學者之路多坎坷 孜孜不倦收穫多

最年輕的教研組組長,最高學位,最優秀的教師,學者型教師……*老師以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和獨特的教學方法在*中享有很高的聲望,是青年教師的偶像。然而誰知道她學者之路上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1986年7月,**老師從師專數學系畢業,分配到十二中工作,從此踏上了教育征程。年輕漂亮的她工作積極負責,爲人謙虛進取,贏得了學生的愛戴,領導同事的讚揚,並很快成爲學科教學骨幹。1987年她開始代表學校多次參加省市各項教學大賽,在新鄉國中數學教學界嶄露頭角。

她出色的表現贏得新鄉市各個學校的注意,1990年*老師被中領導“挖”到這所重點中學,並擔任數學教研組組長。

然而,潛存於思想深處的那份緊迫感、危機意識卻不時撞擊着她的思緒,這份焦灼、不安來自於對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的強烈感受,更來自於對教育教學的深刻反思。回想過去幾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她思考的問題越來越深。隨着時間的推移,課講得越來越多,教材也越來越熟,然而面對自己越來越大的名氣,面對組裏一張張年輕的面孔,面對學生和年輕教師的期待的目光,她卻常常深感知識的日顯陳舊、僵化,數學究竟該怎樣教?究竟應如何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要做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這是優秀教師永葆活力的妙方。”1994年她走進了河南師範大學,從攻讀本科到攻讀碩士學位。從1994年秋到1997年夏,從1999年夏到20xx年夏,整整6年的時間,*老師走上了充實而又繁忙的求學之路,開始了她艱難而又最有價值的優秀教師學者之路的探索。

初回大學,校園裏濃濃的文化氛圍讓她激動興奮不已。圖書館豐富的藏書,閱覽室各種各樣的期刊,各個知識門類的講座,教授們獨具風采的授課以及自由爭鳴的學術氣氛,都深深地抓住了她的心。借閱了一摞又一摞書籍,做了一本又一本讀書筆記,一桌一椅、一盞小小的檯燈,伴她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靜讀的夜晚、忙碌的週末。總感到時間腳步的匆匆,惟恐時光飛逝,機會不再,總想多讀快讀。6年的學習生活,專業的、教育教學的甚至其他社會科學的各類知識,積聚着沉澱於心底,眼前的路越來越亮了。

研究型教師,並不是要求一線教師像教育理論工作者那樣去追求理論、學術,而是要求教師擁有教學研究的態度與能力,提升教師特有的“教學實踐性知識”。*老師深深清楚這一點,爲此她沒有放棄日常教學活動,特別是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按文件要求可以帶薪脫產學習,然而爲了真正的學以致用,提高實踐能力,她充分利用河南師大在本市的便利條件,不辭勞苦,邊教學邊學習邊研究。學校領導和老師都被她這種學習精神深深感動,河師大的教授更是感嘆,“有這樣的優秀教師,中國的教育有希望”。

求學的路很苦,但苦的汗、苦的淚換來的卻是肩上行囊飽滿、胸中氣慨昂揚。教育理論開闊了劉麗老師的視野,她一邊鑽研理論,一邊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寫出了五十萬字的教學經驗總結和論文,她又想,要是把這些成果讓同行們分享,避免教學中走彎路,不是更有價值嗎?於是,她開始系統總結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20xx年來,她的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120多篇。她的《討論式數學教學法實證研究》也正在處於結題階段,受到很多專家的讚賞,並準備結集出版。此外,她還出版各種數學輔導書籍15本,受到全國中學生的熱烈歡迎。

十年辛苦不尋常,*老師以她的實際行動探索出了一條新一代學者型教師的成長之路。

二、投身教育天地寬 矢志教改譜新篇

20世紀80年代末期,*老師開始嘗試教學改革,她把布魯納“課堂教學與創造能力培養”的理論運用於教學中。“從事數學教學的教師,應高度重視發展學生對數學結構或順序的理解。因爲結構性地理解問題,有助於提高學生直覺思維能力,當學生不斷地嘗試尋求直覺問題的結論時,他們事實上已從整體上、結構上把握了對象。”教學中,她一改過去數學教學過分強調證明、驗算別人的發現與發明的做法,把學生從習題和知識細節中解放出來。在教學中,她不一味給結論,而是讓學生自己用嘗試、試驗、討論等辦法尋求結論,從發展學生的自信和勇氣中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讓學生學會學習。

減輕學生負擔是*老師的另一個重要課題。

*老師認爲:“學生課業負擔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困擾了教育多少年,苦無良策。可以說產生課業負擔的主要原因在教師。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決定了學生的學法。”愛因斯坦的名言也是她的口頭禪:“負擔過重必然導致膚淺”,她要把這句話滲透到學生的靈魂中去,讓班主任、家長和學生從思想上鬆綁,爲自己教學方法上改進提供條件。把學生沉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是她永遠的追求。

作爲市*中學一名站在教改前沿的數學教師和主導學校數學教學方向的教研組組長,劉麗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究竟是培養健康而傑出的高素質人才,還是隻追求教學重壓下的高分效應?”他說,不是不要分數,而是應該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使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輕鬆自如地獲得高分,到達成功的彼岸。

認爲,不能正確地對待解題,將學生的手腳束縛在題海之中,這是當前中學數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數學教學中,她率先試行以學生爲主的“討論式”數學教學教學模式,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教學陳規。她的數學課一般只講20分鐘,她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問題學生提,疑難師生共同討論,課餘時間學生自己安排,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她一貫實行民主教學,充分相信學生。她常向學生滲透“弟子不必不如師”的觀點,打破傳統的師道尊嚴,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師生平等討論。她從不擔心學生的腦子夠不夠使,比如教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時,課本上只是延長三角形底邊並做出一邊的平行線引導學生做出證明,而她則是把問題交給學生,上來就讓學生猜想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證明。幾種證法出來後,她再問“那麼多邊形內角和是多少”,學生答“(n―2)180,”並把幾種證法寫在黑板上,她做總結說這就是數學歸納法的思想。數學歸納法是高二才接觸的東西,可是,求三角形內角和的七年級學生就知道了,這麼教學生受得了嗎?可跟着劉老師學下去腦子就會“強大”起來。

“讓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聰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學生們說,我們從劉老師的課中嚐到了數學的樂趣!

新課程改革是她的一個新的課題。

xx年,新課程改革實驗試行。憑着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教育理論根底,她大刀闊斧投入改革實驗。親自動手主持制定全市新課程實驗的實施方案,編寫《新課程實驗目標叢書》,注意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爲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對教師的能力、水平也是一次檢驗。

以研究性學習爲核心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爲必修課程後,她又主持制定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標準,明確提出這種全新教學模式的評價原則,堅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實踐性、開放性、過程性、社會性原則,詳細制定了評價內容及標準。通過評價機制規範評價行爲,發揮正確評價的激勵導向作用,促進研究性學習真正收到效果。

她帶頭上研究性學習示範課,親自帶領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分析、預測、歸納、論證,使教師“導”的藝術、“引”的技巧、“幫”的熱情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師生關係充滿了真情、友情。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實踐使他進一步改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爲和教學模式,和學生打成一片,融爲一體,邊指導邊學習,教學相長,共同提高,成爲學生的學習夥伴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朋友。

她把研究性學習定位在面向全體學生,培養研究意識、體驗研究方法上。通過學科研究性內容的滲透和延伸,培養學生檢索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學習、探究性學習,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接受式學習的理性批判,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具體描述,也是對終身主動學習的一種構建。她帶領下數學組在數學方面有數十個課題組,師生完成了100多項研究性學習課題。這種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科學、嚴謹、求是、精神和責任心,這些恰恰都是過去教學模式所欠缺的,正是現在學生所需要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素質。

**老師的改革贏得省市教育界一致肯定,1999年5月她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相遇問題獲得新鄉市觀摩課獎,20xx年11月她的近似數與有效數字獲新鄉市創優課一等獎,20xx年6月她參加河南省優質課大賽獲得一等獎。多項課題獲新鄉市優秀教研成果獎。

三、愛心鋪就成功路 智慧沐浴新教壇

“人格是最高學位”,這是*老師的另一個口頭禪,也是她人格的真實寫照。

成功的*老師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更影響了*中甚至全市的數學教師。作爲數學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她擔任市說課和優質課評委。面對參賽教師,她從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最受市裏老師信任的教師之一。對前來請教的老師,她爲他們出謀劃策,查找資料。然而,對那些想投機取巧者,她又會毫不客氣地給予他們痛斥。“做優秀教師要先學做人”,這是她的原則。

作爲教研組組長,對待組裏的新教師,她更是積極指導,悉心培養,從思想上進行敬業精神教育,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師德。組織他們探討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在她的指導下,年輕教師很快成熟,成爲業務骨幹,其中、還獲得市優質課一等獎。

忠於黨的教育事業,無私地奉獻自己,*老師是教師的楷模。經全校教職工民主評議,一致推薦*老師參評**市優秀教師 。

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學習心得 篇五

張桂梅同志紮根貧困地區_年,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讓_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託舉起當地羣衆脫貧攻堅的信心與希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爲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張桂梅同志是“四有”好老師要求的榜樣,是教育脫貧攻堅中涌現出的先進教師典型;是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珍視教師職業榮譽和肩負的職責使命的先進典型代表。我們要學習張桂梅同志堅守初心、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學習她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學習她執着奮鬥、無私奉獻的至誠情懷。要大力弘揚她矢志不渝跟黨走、癡心執着爲教育、無私無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

學校要以黨建引領,精心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活動,要將學習活動和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與身邊愛崗敬業的先進典型、全國優秀模範教師代表、教師節表彰的先進教師代表相結合,通過組織專題學習、集中研討、座談交流等方式。把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學習活動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引導和教育師生厚植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讓自己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教育有方。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自覺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爲自己的神聖職責和使命,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將滿腔熱忱獻給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全國優秀教師張桂梅事蹟心得體會 篇六

我們學校這段時間組織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

張桂梅爲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爲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作爲一名戰鬥在一線的教師,我覺得和她相比較我深感慚愧,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後,我決心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培養一批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張桂梅教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七

待到山花花爛漫時,我在叢中笑李曄彬李曄彬,生於_年,_年畢業於太原師範學院中文自系,參加教育教學工作,中學一級教師。自_年從事教學工作以來,我一直擔任語文學科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十幾年如一日,任勞任怨,一直在一線任教,曾多次獲縣、校“模範班主任,優秀教師”稱號,論文多次獲省、市級獎項。目前是學校高三年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在從事教育工作的_年中,我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讓每一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穫”是我事業追求的目標;“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是我的自律信條。

一、銳意進取,不斷超越。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來,我忠誠於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誨人不倦。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出滿勤,幹滿點,從不遲到早退。以校爲家,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爲了不斷提高她的政治業務素養,提高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學中她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機會,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和政治活動,積極參加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習,並認真寫心得體會。工作期間,既教書又育人,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做人要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爲人正直;在學習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待人寬厚,做事有責任心;在生活上勤勞節儉,生活儉樸。經常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二、認真教學,潛心教研。

作爲一名教師,我不斷地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工作講求實效,對學生因材施教。爲了提高教學水平,備課時,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鑽研教材,上網查閱資料,瞭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做到備教材,備學向生,備資源,結合課堂實際運用課件配合教學,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課堂上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做好學生的學習合作伙伴,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學生上,注重培優扶差的工作,對於後進生,給予特殊的照顧,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抓好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選拔優秀的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一起進步。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他們健康成長。

三、關愛學生,無私忘我。

作爲班主任,工作瑣細而繁重。他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無鉅細,點點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要讓學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長,就必須關心愛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把“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恆”作爲關心學生的座右銘。心中始終記着這樣一句話:做學生生活中的母親,錯誤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摯友。短暫的時光裏,不但取得了家長的放心,學生也更有了學習的動力,所帶的班級也很快成爲班風正、學風濃的班集體。

作爲班主任,我更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創造強項,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長處和閃光點,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項,抓住每一個教育良機,適時表揚、鼓勵。體貼後進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不讓後進生成爲掉隊的孤雁。組織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娛表演等形式的主題隊會,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管理、自己發展,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優化了班級文化環境,豐富了學生精神生活,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學生的成果就是我的成果,他們高興,我就高興。不求學生以後有何回報,只願“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在叢中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