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傳承弘揚習仲勳革命精神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學習傳承弘揚習仲勳革命精神心得體會

學習傳承弘揚習仲勳革命精神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學習傳承弘揚習仲勳革命精神心得體會

回顧習仲勳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光輝戰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一生。從革命年代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習仲勳同志始終堅信人民的追求就是我們的使命,一生爲黨和人民的事業嘔心瀝血。我們滿懷敬仰和思念之情紀念習仲勳同志,就是要追思他的崇高風範,學習他的高尚品質,始終把人民羣衆裝在心中,永遠站在羣衆的隊伍之中。

一要學習他信念堅定的政治品質。對黨、對人民忠誠是其一生最真實的寫照。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歷經革命、冤獄等種種磨難,始終以大局爲重,始終對黨和人民充滿信心,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毫不動搖,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的精神修養和政治本色。面對大是大非頭腦清醒,面對大風大浪信仰堅定,始終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首位,政治立場毫不動搖。習仲勳同志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和人民忠誠的高尚品質,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精神支撐。

二要學習他一心爲民的公僕情懷。他是羣衆領袖,是一個從羣衆中走出來的羣衆領袖"。走近人民、同甘共苦已經成爲他的內心本能。他爲了人民羣衆的利益,走遍廣東全省深入羣衆收集一手資料,爲改革開放、爲人民幸福"殺出一條血路"。在其漫長革命生涯中,他真正把人民羣衆當成自己最親的人,天天"泡"在一起,坦誠相見。習仲勳同志的一生,是爲黨爲人民工作的一生,永遠的紮根於南粵大地人民的心中。

三要學習他無私無畏的擔當精神。戰鬥一生,快樂一生,天天奮鬥,天天快樂。"把爲黨爲人民工作作爲無上快樂,個人榮辱得失毫無位置,爲了國家、爲了人民積極作爲、敢於擔當。在廣東,爲了國家經濟的騰飛,他以極大的政治勇氣打破思想樊籠,衝破禁區爲經濟特區的創建"殺出一條血路",爲改革開放鋪平了道路。正是這種勤政務實、責無旁貸、敢爲人先的無私無畏的政治胸襟,實現了中國經濟的新飛躍。習仲勳同志敢於爭先、勇於實踐的創新精神,激勵着一代代人不斷奮鬥。

回顧習仲勳同志的光榮歷程,深切緬懷其光輝業績,就是要從其革命經歷中汲取精神養分,從其人格風範中獲得榜樣力量。紀念習仲勳同志,就是要傳承和弘揚爲了黨、爲了人民無私無畏的崇高風範,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併爲之不懈奮鬥。

第二篇:學習習仲勳心得體會

學習習仲勳心得體會

10月14-16日,央視播出六集文獻紀錄片《習仲勳》,通過聚焦習仲勳各個階段精彩的人生片段,展示了他爲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事業奮鬥一生的偉大精神,同時我瞭解到了他傳奇的一生,這是爲黨和人民的事業英勇奮鬥、無私奉獻的一生。

習仲勳同志以堅韌不拔的意志,不屈不撓的奮鬥和偉大崇高的人格,書寫了無愧於黨、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的壯麗人生,是廣大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通過追尋習仲勳同志的革命足跡,筆者被其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求實務實的優良作風、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心繫國家的深厚感情所感動,深受啓發。

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從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開始,習仲勳在黨組織教育和指引下,把自己的人生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國家的富強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作爲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奮鬥終生。特別是在長達二十幾年腥風血雨、白色恐怖的日日夜夜,以滿腔熱血,置生死於度外。無論是在學生運動的風潮中,在陝甘邊區地下活動期間,還是在延安保衛戰的嚴峻日子裏,他出生入死,堅定不移,勇往直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古人先賢推崇備至的英雄氣概,在習仲勳等老一代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求實務實的優良作風。求實務實是習仲勳一生作風的突出特點。在創建陝甘邊區的過程中,在陝甘邊區抵制“左傾”機會主義的鬥爭中,在領導陝甘邊區的土改活動中,習仲勳同志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提出、制定貫徹黨的路線、方針的具體政策和工作方針,作出重大的貢獻。這種求實務實的作風包括勇於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光明磊落的求實作風,使習仲勳同志能夠模範地團結同志,同心同德開展工作,成績卓著。因而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表彰和多次接見,與其共商陝甘寧邊區土改等方面工作大計。他曾參與陝甘寧邊區的領導工作,和彭德懷等領導共同肩負保衛延安的重任。

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在習仲勳同志前半生革命生涯中,歷經困難、挫折、生與死的考驗。曾因參與學潮而坐牢,因開展地下活動多次身臨險境。在陝甘邊區遭受“左傾”機會主義的破壞而危在旦夕的時刻,在黑雲壓城的延安保衛戰的日日夜夜,習仲勳同志始終保持着堅定不移的鬥志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迎難而上,克難致勝,表現了共產黨員對人民、對黨、對革命事業的一片赤膽忠心。

心繫國家的深厚感情。習仲勳出身農家,同農民有着天然的聯繫,家鄉老百姓飢寒交迫的生存狀況和當局的橫徵暴斂,激發了他對老百姓的同情心和對當局的反抗精神。從共青團員、共產黨員成長爲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勳的視野從一村一鄉一縣擴大到全中國,從反對當年的地方當局到推翻壓迫中國人民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他所追求的不再是一方一域一時的利益,而是中華民族、國家興旺發達,繁榮昌盛。

時下,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們當以習仲勳等老一輩革命人爲榜樣,放下架子,放低身段,主動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跟基層幹部交朋友,拜人民羣衆爲師,把基層的情況摸透、羣衆的需求吃透,始終站在人民羣衆的立場上,善待羣衆,關愛羣衆,急羣衆之所急,解羣衆之所憂,提高羣衆工作水平、增強羣衆工作的親切力和感染力。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們要充分吸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的優點,努力工作,勇於奮進。也許,你我只是滄海一粟,但如果每個人都盡力做好看似微小的事,擁有一顆純淨正直的心,我們的社會必將被正能量所環抱,“中國夢”不是夢。

第三篇:學習習仲勳心得體會

學習習仲勳精神心得體會

沈聯平

通過學習習仲勳各個階段精彩的人生片段,展示了他爲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事業奮鬥一生的偉大精神,同時我瞭解到了他傳奇的一生,這是爲黨和人民的事業英勇奮鬥、無私奉獻的一生。習仲勳爲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作爲一個基層的黨員幹部應該如何學習習仲勳精神的堅守呢?我想,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學習他時刻保持勤政爲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新形式下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中華民族歷年來勤奮勇敢。不畏艱苦著稱我們黨史靠艱苦奮鬥成長壯大,成就偉業的,也是靠勤儉節約發展事業,建設國家的。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羣衆血肉聯繫的一個重要法寶。

多年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我們隊伍中有所滋長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還大量存在。有的甚至對這一美德不以爲然,認爲不合時宜。殊不知,現如今,雖然我國的經濟總量擴大了,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還很多。我們必須堅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方針,必須有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作爲一黨員幹部,我有義務將這一美德這一優良傳統發揚下去 帶領黨員紛紛寫下勤儉節約倡議書等多種形勢的倡議活動。

勤儉節約在職工們乃至有些領導的意志力尚不存在。剩菜剩飯隨處可見,不關水龍頭現象大量存在。尤其是過分浪費電資源現象,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我不禁心生感嘆,記得小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便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現在的社會中存在的現象真令我陌生,沒想到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竟然被那些所謂的虛榮心理和消費觀念所代替。

作爲幹部職工的我們,應該大力發揚勤儉節約的精神,嚴格執行各種節約制度。努力培養自己的節約意識,大到壓縮到各種經濟開支,小到一粒糧食,都要樹立勤儉節約關榮鋪張浪費爲恥的觀念。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今天,我提倡: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爲習慣,堅持從我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以勤儉節約爲榮以鋪張浪費爲恥。

2014.3

第四篇: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革命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革命精神

——興起社會主義文化高潮提升國家軟實力

摘要: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也說明我黨越來越重視文化所帶來的親和力、影響力和競爭力。我們必須從歷史文化的淵源,弘揚傳統文化,必須從歷史文化的血汗,傳承革命精神,從而對全面奪取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產生重大而深遠的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文化國家軟實力

一、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

1.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爲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着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爲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中華民族在其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積累了博大豐富的文化遺產,形成了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這些優秀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傳統是我們提升軟實力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離開了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弘揚和繼承發展,所謂提高軟實力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土之木。

2. 中華民族優秀革命精神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武裝力量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的第一槍。由此,革命前輩在共產黨領導下與國際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長期的民族解放戰爭和國內人民革命戰爭。無數的革命先烈前仆後繼、英勇

頑強、視死如歸,爲創立新中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用血的事實證明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真理。儘管起義後來失利,但那場起義的勇士們砸碎舊世界的革命戰鬥精神,迅速形成“井岡山精神”,隨之激勵後人演進爲長征精神、南泥灣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不怕”精神、革命到底精神,以致後來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紅旗渠精神、大慶精神、大寨精神、雷鋒精神??等等。有了這些精神,確保了中華民族主體精神得以光大和延伸。

革命精神是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具有鮮明鬥爭特徵的精神體系。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發展實踐,探索前行道路過程中經過總結,不斷髮展並加以完善所形成的理論體系,代表着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兩者關係緊密,不可分割。中華民族精神是革命精神的源泉和基礎,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延續與發展,兩者相互統一,相互依存,協同互補。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相互借鑑,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先進的具有持久戰鬥力的精神體系。

革命精神激勵廣大人民羣衆拼搏進取,艱苦奮鬥,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

二、 我國目前文化產業發展狀況以及與他國比較

1. 我國目前文化產業發展狀況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和趨勢是園區化。所謂園區化是指文化產業發展在地理空間上的聚集,而形成的集創新,孵化,管理投資,後勤和產權交易等系列功能爲一體的文化產業園。園區化趨勢的戰略意義住一套表現在,改善文化產業佈局結構,實現產業聚集效應、優化文化產業組織結構,實現規模效應、優化地區人文環境,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等方面上。

我國文化產業園發展的歷史還比較短,但總體來看,發展勢頭猛,數量增加哦快,目前全國大約有不下300個文化產業園。實際上有的省市還不止10個,如上海已經宣佈啓動18個創意產業園區,目前北京已經形成10大有名的文化產業園區。從地區分佈來看,我國文化產業園主要分佈在經濟發達的東部省市,尤其是北京,上海這樣的中心城市。我國文化產業園主要有

單一行業產業園,多功能產業園和綜合性文化產業園三種類型。我國的文化產業園的形成主要有一下幾種方式:一是以藝術家自發聚集而形成的文化村落。二是在文化商人牽頭組織下形成的產業園。三是政府主導形成的產業園。四是企業主導形成的產業園。

2. 與一些國家的比較而體現的問題

我國文化產業園處於發展初期,尚在摸索階段,對產業園發展的規律認識還不夠,存在問題是難免的。從各地情況以及和一些國家比較來看,目前主要一下幾個方面。

1) 園區數量多,重複建設嚴重

文化產業的巨大潛力是得各地發展文化產業園的熱情高漲,對文化產業園看好,紛紛投資建設各種文化產業園,這種願望是好的。但一些地方存在着一哄而起,遍地開花的現象,導致重複建設,大部分冷冷清清。不顧國情,不顧市場需求一哄而起的現象,勢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和行業內的惡性競爭。

2) 政府涉足太深,房地產開發色彩濃厚

從世界產業園發展的經歷看,成功的產業簇羣多是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演化發展而來的。而我國文化產業園除少數是自發形成的外,大多都是地方政府直接參與下建成的。政府開始規範管理文化產業園,開發商也嗅到了商業價值投資開發,結果低價飆升,藝術家無奈只好選擇離開。“開始是藝術,結局是商業”,文化事業成爲房地產商的開發項目。

3) 規劃論證不充分,定位不準確

一些產業園對市場和周邊環境研究不夠,論證不充分,選址不合理,缺乏市場支撐。園區佈局混亂,缺乏長遠規劃,對將來的發展空間考慮不足,對園區本身文化內涵立意與性質的定位不準確。

4) 效益不理想,產業文化水平低

一些創意園區成了落魄甚至流浪的藝術創作者庇護所,要支付場地租金和招待費用,卻沒有經濟產出。不少入駐者經濟捉襟見肘,甚至靠借錢度日,“錢途”暗淡,園區產出效益很低,研發活力不強。

三、 未來我國文化發展和國家軟實力提升

1. 未來我國文化發展

文化產業園的發展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其成功主要取決於精心策劃和一系列有效的機制。從當前發展存在的問題看,要實現文化產業園的健康發揮在那要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一,依託當地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市場分析,選擇那(本站推薦)種能真正體現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二,提高企業積極性,是企業真正成爲產業園的生成主體,企業必須靠自己發現市場機遇,解決面臨的問題。三,強化政府的服務角色,提高服務水平,政府應該堅持“少管理,多服務”的原則。四,科學規劃,立足長遠,準確定位,特色生存。五,合理佈局,功能健全,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提高產業化水平。六,重視人才培養,形成產、學、研通力合作機制。

2. 國家軟實力的提升

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既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力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影響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標誌。更確切的說,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必須注重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和傳播,即從國家民族的和長遠發展考慮,需要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活動,通過全民閱讀文化經典提高國民素質,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而且要把這件事作爲國家文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考慮。我們不僅要發揮文化軟實力在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的素質和增強綜合競爭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更好的想世界展示中華文化。讓世界瞭解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文化。我們要在全面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高揚其普適性價值,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同時,積極推動文化創新,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以及要加強文化交流,展示國家形象進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總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構建良好國際環境,促進世界合作與發展的需要,是聯合世界其他國家共同建設和諧世界的需要,也是我們新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弘揚中華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者:張文珍時間:2014年11

月26日

2. 《我國文化產業園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作者:楊吉華時間:2014

年9月

3. 《文化產業通論》作者:歐陽友權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

4. 《民企打造航母級文化產業園》作者:張倩江蘇工人報 2014-12-26

第五篇:弘揚革命精神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革命精神傳承傳統文化

在清明節來臨之際,爲了響應學校的文明精神學習的召應,弘揚革命精神,傳承傳統文化。我班特展開了一系列活動,計劃如下:

1. 府山革命烈士陵園祭奠先烈。感受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加深對革命精神內涵的認識。

2. 開展主題班會。重溫革命精神,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3. 回顧歷史任務和重大事件。向名族英雄致敬,學習。

4. 禮儀踐行。在佩戴校牌、食堂排隊等細節上嚴格自己,尊重自己、尊重老師、尊重學業。

中華文化因其極爲豐富的內涵而歷經幾千年風霜,依舊屹立於世界文化叢林中。在現實於歷史的交匯處,我們基既看到了她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也看到了極富時代感的革命精神。

中華傳統文化作爲中華民族的象徵,是維繫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弘揚傳統文化,有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使師生做到談吐儒雅,舉止文明,更豐富了師生的精神世界,使情操得到陶冶,靈魂得到淨化,品格得到提升,追求得到昇華。

先烈們的革命精神更是鞭策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當今的我們享受着革命先輩奮鬥而來的美好生活,同時也不能忘了那段艱辛的歷史。無論時代、環境和使命發生怎樣的變化,革命先烈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永遠是鼓舞我們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

這一系列活動使同學們在精神上得到了一次洗禮。不僅加深了對革命精神,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而且對照歷史人物,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目標。

面對今天,展望未來,我們的道路依舊艱辛,但我們相信有着中華傳統文化作爲我們堅強的後盾,以及紅色革命精神對我們的催進,我們將在不久的未來擔起社會頂樑柱的責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