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建團100週年學習五四精神心得感悟1000字

建團100週年學習五四精神心得感悟1000字

建團100週年學習五四精神心得感悟1000字一

103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爲先鋒、廣大人民羣衆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展現了青年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追尋時代潮流的科學民主精神、無私奉獻的社會責任感。百餘年後的知識青年更應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賡續五四運動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以身許黨爲國爲民。

賡續五四精神,發揚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五四運動中,學生的愛國行動之所以能由“星星之火”演變爲“燎原之勢”,是源於愛國主義特有的感染力與號召力。可見,愛國主義是團結和鼓舞全國人民共同奮鬥的最重要力量。如今的和平年代,發揚愛國主義自然不用通過浴血奮戰來體現,而需要廣大青年幹部從情感、思想、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情感上保持愛國主義情懷,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祖國傳統文化、關心祖國時事動態,始終與黨和國家、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思想上堅定“四個自信”,年輕正是勇往直前、昂首闊步、銳意進取的大好時光,要胸懷理想,勇於進取、奮發有爲,堅定不移地沿着中國特色道路前進;行動上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實實在在爲民服務、大刀闊斧創業創新,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國主義”情懷。

賡續五四精神,發揚無私奉獻的社會責任感。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事關國家、民族希望。青年社會責任思想應與“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融爲一體。“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當代青年幹部要把社會責任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信息爆炸、高速發展的社會容易催生急功近利的行爲,青年幹部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捷徑”,以社會責任感爲導向,保持只爭朝夕的幹勁,秉持久久爲功的韌勁,以“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境界,多做利長遠打基礎的潛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一個長遠而艱鉅的歷史任務,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懈的努力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你們這一代青年人的際遇和使命就是爲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這是你們最大的際遇,也是你們最大的考驗。”我們青年人要握緊拳頭,以青春的名義起誓,勇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開創者、奮進者、奉獻者。

賡續五四精神,發揚追尋新時代的科學民主精神。

“近代歐洲之所以優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之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推動發展的“兩輪”,即“民主”和“科學”,如果沒有科學精神來反封建迷信,也就沒有民主意識的覺醒,也就無愛國運動的爆發。由此看來,民主、科學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好的成果往往是年輕人做出來,不是出名的人做出來的”,青年幹部當有敢於質疑權威、打破權威的信心和勇氣,敢闖敢試、敢破敢立,爭當時代弄潮兒。一方面堅決抵制新官僚主義,重實效而非重形式,重羣衆口碑而非迎合領導眼色,重服務人民而非只服務領導,此爲新時代民主要義;另一方面堅決反對新形式主義,貫徹落實要“一杆子插到底”而非“走過場,刮陣風”,調查研究要“沉下身子求教與人民”而非“掉到井裏的葫蘆,在水上浮着”,服務羣衆要“打通最後一公里”而非“門好進、臉好看但還是事難辦”,此爲新時代科學要義。

建團100週年學習五四精神心得感悟1000字二

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新時代的今天,我們更要將五四精神傳承下去,心無旁騖地將五四精神內化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源,外化於新時代的偉大夢想、偉大事業、偉大工程、偉大斗爭的實踐中去。

103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開啓了中國成功故事的開端。今天,我們重溫五四精神,依然能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依然能體會到那種奮勇前進的力量,依然認爲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永不過時,依然覺得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精神永不過時。作爲新時代的青年人,秉承五四精神,激發愛國情懷、涵養政治定力、內生奮鬥動力、牢記使命擔當,彰顯青春本色!

重溫五四精神,激發愛國情懷。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直接引發了中國民衆的不滿。面對民族陷入危機時刻,1919年5月4日,青年學生作爲先鋒隊,通過示威遊行來表達愛國情懷,喚醒了國民普遍的愛國情懷,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席捲全國。重溫五四運動史實,愛國情懷油然而生,也越發深思新時代如何踐行愛國情懷。愛國情懷不是僅僅停留在情感層面,而是具體的、實踐的。中國青年的愛國情懷錶現爲個人的理想追求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展現爲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求知,體現爲在平凡的崗位中做出非凡的貢獻。重溫五四精神,激發愛國情懷,也必將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重溫五四精神,涵養政治定力。

經歷五四運動的洗禮,中國青年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對於社會思潮多元化的當今時代依然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社會思想越是多元化,越需要確定主導。這個主導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心聽黨話,堅決跟黨走。當代青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爲行動指南,增強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涵養政治定力,始終與黨同心、與人民同行。倘若青年政治立場不穩,政治定力不強,政治思想不堅定,很容易在各種誘惑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重溫五四精神,涵養政治定力,必將昇華政治自覺,鑄造青春本色。

重溫五四精神,內生奮鬥動力。

在五四運動歷史舞臺上的先進知識分子青年,所展現出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歷經百年沉澱、百年傳承,依然感染着、激勵着一代代廣大愛國青年。習總書記曾說,“我衷心希望每一個青年都成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要想做到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唯有不懈努力奮鬥。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新青年,重溫五四精神,定然會再次燃起青春之火,內生奮鬥之志。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無論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創新創業等,還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需要青年作爲生力軍和突擊隊。以青春的名義,以奮鬥的號角,踐行五四精神,讓青春年華在爲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而絢麗多彩。

重溫五四精神,牢記使命擔當。

青春建功新時代,風起揚帆正當時。當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入歷史交匯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正是我們這一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重溫五四精神,呼喚青年使命感。我們青年當以使命爲底色,將青春熱血轉化爲奮發有爲的姿態,轉化爲開拓創新的幹勁,擔當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重溫五四精神,呼喚青年擔當作爲。我們青年當以擔當作爲本色,彰顯青春活力,敢闖敢幹,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勇挑重擔,務實求真,甘於奉獻,展現新時代五四精神。重溫五四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不負使命擔當,使之成爲激勵人民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

昂首致遠,戮力前行。五四精神是新時代青年秉承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的精神標杆,更是壯懷激越、勇毅自信、創新前行的精神指引。“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爲,則無不成也。”新時代,新青年,重溫五四精神,發揚青春本色,以優異的成績敬獻建團100週年華誕!

建團100週年學習五四精神心得感悟1000字三

青年作爲民族的未來,可以說是中國教育的重要受體。繼承和發揚極具先進性的“五四精神”,對於領航中國教育,創造自強不息、服務國家、獨樹一幟的中國型人才意義重大。

深植愛國精神之根,培育自強不息型人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前有西方列強持續侵略,後有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在這種“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情況下,由陳獨秀、李大釗等領軍的廣大愛國人士救亡圖存、自強不息,促進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愛國運動爆發。在“五四運動”的鋪墊下,中國共產黨順利建立,中國人民的生活被徹底改寫。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只有這樣,人生的眼光和格局才能被拓展。廣大青年要在“五四精神”中領悟愛國核心,厚植愛國情懷,並從中激發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進一步完善人格,自強不息。

澆灌人生理想之花,塑造服務國家型人才。“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五四運動”作爲一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期間涌現了大量有志之士。毛澤東、周恩來等就是在這階段成立新民學會、覺悟社等,在青年時代就確定了自己的終極人生理想。他們經過不斷探索,最終利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開闢出了屬於中國人民的新時代。隨着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著名科學家袁隆平、屠呦呦等,也正是將個人理想同祖國命運、人民利益相聯繫,完成了自身價值的昇華。青年朋友們要在“五四精神”中感悟“小我”與“大我”之間的統一性,堅定“四個自信”,將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相結合,立大志、明大德,最終成大才、擔大任。

採擷創新發展之葉,開發獨樹一幟型人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馬克思主義教育我們:世界是永恆變化的,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變化。“五四運動”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使各類新思潮百舸爭流,其中的“白話文運動”可謂是空前絕後,它提倡推倒貴族文學、古典文學、山林文學,建設平易樸實的國民文學,這一創舉直接打破了中國千百年以來文學壁壘,直接促進中國文學與國際接軌,加快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創新意味着突破,社會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創新創造,青年朋友們也要在“五四精神”中充分體會其先進性,時刻關注國家發展需要,在各個領域中積極創新創造、發揮價值。

“五四運動”是近百年來中國發生的里程碑式大事件,在這階段涌現出了大量愛國的進步青年,他們後來深刻地影響着中國的發展。隨着中國教育的崛起,要充分發揚“五四精神”,培養博學審問、明辨慎思的中國型人才,最終定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建團100週年學習五四精神心得感悟1000字四

那年山河破碎,青年學子們爲挽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激勵了萬千不甘屈辱的中華兒女。而今國泰民安,新時代的青年們又怎能忘卻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又怎能遺失無畏勇往、自立堅強的五四精神?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弘揚五四精神,要常懷衷心爲國的赤誠。

爲國盡忠,在“馬蹄亂、草青黃、塵飛揚”時爲了救國救民而奮勇衝鋒;爲黨盡責,在危難時刻依然忠誠於黨恪盡職守;爲民盡心,以一生的真情投身於人民的事業,書寫“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爲民情懷。憶往昔,曾有屈原壯志未酬,懷着一腔熱血投身汨羅江以殉國;也有習近平總書記對於信仰的高度追求,足足寫了10份入黨申請書。“愛國、愛黨、愛民”是永恆不變的旋律。作爲新時代的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將個人命運同國家命運緊密相聯,肩負“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時代使命,激揚青春,闊步向前。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弘揚五四精神,要常懷立才樹德的志向。

古人常言“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要做一名有志青年,胸懷着愛國的理想信念,歡樂着人民的歡樂,憂患着人民的憂患,與人民同呼吸,與國家共命運。也要做一名有智青年,用知識武裝頭腦,在實踐中尋找真理,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無論時局如何變換,依舊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志當存高遠的同時,唯有不斷豐富知識、充實本領才能豐滿自己的羽翼;也只有不斷錘鍊品德修爲,追求有高度、有境界、有品味的人生,方能不負韶華。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弘揚五四精神,要常懷艱苦奮鬥的精神。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自華夏兒女們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艱苦奮鬥的精神便一直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裏,從未流失。從五四時期的青年們爲了民族獨立迎難而上不懈奮鬥,到建國初期的青年們爲了增強國防實力遠赴邊疆開展研究,再到新時代的青年們爲了鄉村振興前往基層磨練……每個時期的青年們都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一篇篇恢弘壯麗的青春奮鬥史。青春因爲奮鬥而精彩,因爲奮鬥而無悔。作爲新時代青年,應有一股拼勁、闖勁和狠勁,青春不止,奮鬥不止。

一百零三年前,在那動盪不安的時代,在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青年們挺身而出,“死於革命,死於光榮”。正因爲有這樣的他們,民族得以復興,國家得以強盛。作爲新時代的青年,讓我們攜手共進,弘揚五四精神,吹響時代號角,奏響時代樂章,書寫無悔的青春!

建團100週年學習五四精神心得感悟1000字五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但國家記憶、民族記憶和人民記憶始終一脈相承,五四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繼往開來,始終與時代同行。

憶往昔,五四精神在歷史和時代的分量中傳承。

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每一個生命個體瞭解我是誰,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一面鏡子。明鏡所以照形,故事所以知今,中華民族上千年來的歷史時間軸和路線圖讓每一位炎黃子孫有路尋根,有處鑄魂。

回望5000多年的文明積累史、100多年的黨的奮鬥史、70年的共和國發展史、40多年的改革開放探索史,這些紀念數字的背後都是沉甸甸的奮鬥結晶;從西柏坡到古田,從井岡山革命、中公一大到嘉興南湖、每一處紅色遺蹟都閃爍着紅船精神,映襯着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的堅持和不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重溫歷史,我們收穫智慧和經驗,也反思不足和教訓。讀史讓我們獲得知,懂史讓我們獲得識。只有把歷史賦予的知識結合起來,我們才能聚集更多前行的力量,走的更加堅定、自信和久遠。

惜當下,五四精神在先輩和榜樣的力量中延續。

回望五四百餘年曆史,我們懂得找到一條正確道路的不易,也更堅定我們繼往開來走下去的決心和信心。我們從來沒有生活在一個完全和平的年代,只是所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忘不了,在山河破碎、烽火連天的年代,有中華兒女浴火重生、與陣地共亡的壯舉;忘不了,在悽風苦雨、風雨交加的歲月,有前赴後繼、英雄輩出的故事;忘不了,在生活富足,強起來的當下,依然有最美逆行者、邊疆守衛者、基層奔走者的閃亮名字。他們始終被時代鐫刻,始終被人民敬仰。習近平主席說“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於砥礪奮鬥,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這份新時代的青春手冊指引、鼓勵、鞭策着我們要深耕厚植家國情懷,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

盼未來,五四精神在擔當和責任的重量中彰顯。

作爲青年幹部,學習歷史,回首過去,是爲了更好地迴應當下,面對未來。習近平主席20__新年賀詞曾以我們都是追夢人爲題,他在肯定過去成績和成果的基礎之上,提到了當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各種考驗。相比於過去的水深火熱,刀光劍影,21世紀的挑戰是一場更復雜,更棘手,更爲迫切的競技。我們要做好“乘風破浪”“啃硬骨頭”“上下求索”的作戰準備,更要深埋深植勇毅篤行的魄力和久久爲功的韌勁,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跑中,接續奮鬥,跑出更好成績。

時光易逝,精神長存。既要憶往昔,常回首,又要立當下,看今朝,做好新時代的追夢人,讓五四精神在繼往開來中發揚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