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技術培訓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技術培訓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篇一

當今世紀,人類面臨着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飛躍——由工業社會進入到信息化社會,世界各國面臨的國際競爭,實際上是經濟實力與科學技術的競爭,這種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取決於教育。

因此,各國對教育的發展及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並採取措施試圖在未來的信息社會中讓教育走在前列,以便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面對這種形勢,探索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深化教育改革,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而又重要的課題。

實施課程改革,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課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師是具體的實施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觀念和方法。爲此,我積極參加了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在初步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的基礎上,通過老師幾天的細心指導,我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平時自學的和從實踐中獲得的電腦、網絡知識,進一步練習瞭如何申請電子郵箱,如何用電子郵箱收、發文件,練習瞭如何申請博客,如何在博客上發表日誌,感覺自己的視野一下子擴充了好多,彷彿我一下子擁有了整個世界。通過與學員們的交流,無論是教育還是教學,我都能取長補短,大大提升了自我。

另外我還學習並掌握瞭如何利用Photoshop製作合成圖片,如何利用CoolEditPro軟件,截取mp3中的音頻文件,製作配樂音頻文件。如何利用flash製作動畫,如何在ppt文件中插入flash動畫,如何下載文件,如何製作幻燈片等。有了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實踐,我在課件製作、資源收集、網絡互動等今後必須或將會用到的教育技術都得到了長足的提高,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了。

通過培訓我深深地瞭解到新教材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爲其終身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更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計算機在教學軟件的控制下,打出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的課件,部分承擔了教師的職責,爲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生從“被灌輸”狀態轉向“自主學習”的狀態。

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爲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活"起來,把以教師爲主的"一言堂"變爲學生積極參與的"多言堂"。此次培訓受益匪淺,對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的學科整合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把握,也促使自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積極運用,使之發揮最大的能量,幫助我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學生,報效祖國。

教育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篇二

參加教育技術培訓後,通過學習、交流、互動活動,對網絡教師教育培訓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對網絡平臺學習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中國,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培訓學習已經不是個新生事物,不再是罩着一層神祕的面紗,隨着信息技術的普及,利用網絡學習愈來愈呈現出其特有的優勢。學習資源豐富,學習時間靈活,其教學資源亦日趨成熟,此次國家利用教師培訓平臺開展培訓就是一個嶄新的培訓模 式。

通過與各位教育同仁的學習與交流,結合自己的一些學習經驗,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作到是熟悉和了解培訓平臺的各個功能板塊,作到心中有數。同時要即使掌握和知曉培訓學習任務,做到有備而來。

其次是每天都要登錄平臺學習網絡課程,做到看讀互換。每學完一個單元,便及時填寫學習記錄,認真完成作業並按時提交,這也是回顧已學知識點的很好的途徑。登陸時要注意瀏覽查看是否有新的公告通知,掌握學習動態。

再者就是經常登錄學習論壇,瀏覽與所學課程有關的帖子,汲取所需,同時自己也要積極參與其中。

總之,網絡平臺的培訓學習與集中式的培訓學習最大的區別在於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國家已經爲所有參加培訓的學員提供了充分的學習策略和學習資源,只要按照下發的學習計劃要求,根據自己所需善加利用,必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此次參與培訓輔導工作,既是一次工作,也是一次學習。作爲一名剛剛參加工作兩年的人民教師,我將充分的利用這次培訓,把培訓所得,學習所見加以總結,爲以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育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篇三

爲了提高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我參加了由莆田市城廂區進修學校組織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學習。重點學習了教學媒體與資源利用、探導型教學設計、探究性學習的設計、教學實施計劃設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探討和成果展示等內容。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無論在教育教學理論水平還是在信息技術的操作上,都收穫很大,受益匪淺,對現在和今後的教育教學有較大的指導和幫助。通過學習,我感受良多,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惑:

1、本次繼續教育,改變了以往的繼續教育的模式,全程通過網絡來完成,並且有主講教師評價和跟蹤學習,只有認真對待才能夠通過課程。通過學習,我已經慢慢熟悉了平臺的操作,討論、作業和測試都能夠遊刃有餘,對於課程的學習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2、通過一個星期的交流與學習,我與其他同行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作爲一名年輕教師,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次培訓,於我而言,更多的應該是學習。培訓雖然很累,但是能與同行們進行大量的交流,從而促進我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改變和提高,我覺得收穫遠大於付出!

3、爲了真正使自己在理論和微機操作水平有較大的提高,爲了今後的教育教學,除了保存有《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水平培訓教程》、《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說明》、《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備考指南》,培訓時所做的筆記,講課教師的課件,我還從網上下載了很多教育技術的相關資料,以供今後學習、教學使用。

4、這次培訓是一次有意義的務實的培訓,是一次有壓力的培訓,使培訓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習的理論水平、計算機操作水平、教育教學的理念、教學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及評價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轉變,體現了教師能吃苦、守紀律、愛知識、愛學習的精神風貌。培訓中有新舊教育思想觀念的碰撞,有新舊教學方法的碰撞,有守舊觀念和銳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時還有新教法的快樂有趣和傳統教學方法的紮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的大融合。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的高低將決定教師對新課程實施的適應能力,此項培訓有力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他是教師終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將成爲教師終身學習新的起點。如果有了培訓期間這樣愛學習的教師隊伍,中國的教育事業必將掀開嶄新的篇章。

教育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篇四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經逐漸成爲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爲培養面向信息社會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本文就課程整合的含義、目的,信息技術與各科教學整合採取的方法,整合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粗淺的探討。

1、學生主體性不強,教師仍爲主導。學習效果不好這種情況表明,備課很不科學,能夠完成教學目標,纔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每節課的時間是固定的,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裏完成任務。

2、譁衆取寵,偏離教學的本質。發生這種情況,我認爲一是課件的設計太花哨,注重感官欣賞而忽視教學效果,有譁衆取寵的感覺。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教師的引導不是很成功,就像放風箏一樣,注重放,卻沒注重收,這樣教學任務很難完成,還不如沒有信息技術介入,反而更實在一些,教學在於效果,而不是表演。

3、不能濫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解決在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意味着並不是所有的課型都適合使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多依賴信息技術,不管教學內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術,更不顧信息技術的出現時機是否恰當,學生用於觀看屏幕的時間過長,用於獨立探究、閱讀、實踐的時間太短。

4、不能孤軍奮戰近幾年來,寬帶、校園網鋪天蓋地,而面對優越的條件,有些人思想認識還不到位,仍舊“不走陽關道,只走獨木橋”,對課程整合理解片面,認爲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多數是信息技術老師的事,因爲信息技術老師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殊不知“衆人劃漿,開大船”,需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信息技術老師可以提供技術上的服務,其他學科的老師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務,這樣才能將整合課上得有聲有色。

5、不能只有公開課、評優課才注重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要達到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實現的,有的老師只在要求上整合課、公開課時纔想到整合,放着信息技術的優越條件不利用,仍舊“穿新鞋,走老路”,尤其是老教師,認爲自己在從教的多年沒有整合,效果也不錯,殊不知現在提倡的是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使用信息技術作爲教學輔助工具,可以爲教學注入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在教學中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

6、一味依賴信息技術有的老師發現了一個“好”網站,上面提供了很多整合技術的課程和相關資源。結合自己所需,找到並下載了一門課程設計以及整合技術的工作表。該單元的工作有兩個技術整合活動:找到並列出有關知識信息網站

列表;

7、不重實效,譁衆取寵有的老師認爲,越是採用高級的技術軟件,就越能體現教學的先進性;教學課件越是新穎,所用圖片、動畫和音響越多,就越能體現信息技術的作用;或者,有老師認爲,在教學中使用的技術手段越多,就越能體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力度。在這種誤解下,許多老師大力開發“精品課件”,以便在公開課上“亮相”一回,結果卻導致了學生注意力分散或在新技術面前茫然失措;或者,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濫用各種技術手段,使得課堂教學變成了新型技術裝置的展覽會。

8、缺乏掌控能力,課堂失控在許多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於課堂上出現的突發性技術問題束手無策;或者不能對學生的教學進行有效地引導。例如,在讓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時,往往是由一、二個“小能人”包攬一切,其他同學無所事事。又如,在讓學生用技術分組展示學習作品時,各小組通常只關注自己的展示內容,而對其他小組的展示內容一無所知或漠不關心。

9、“作秀”嫌疑太大目前,儘管有許多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公開課,然而它在實際學科教學中卻應用得很少。許多整合行爲只是爲展示需要而設,沒有深入到日常教學中。公開課“作秀”的背後蘊藏着教學改革面臨的實際困擾:許多一線教師表示,考試的壓力迫使學校和教師傾向於採取填鴨式

的口授式教學,而無暇顧及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實踐。這是因爲,儘管信息技術對教學效果有促進作用,但當採用技術時,許多教學內容都無法在原先規定的教學課時內完成,即定的教學任務無法落實。在單一課時或課堂教學中,一些精心設計的整合技術的教學活動難以展開。此外,並不是所有的學科內容都適合於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如果強行使用信息技術來開展所有內容的教學,反而適得其反,加重了師生的負擔,效果又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