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禮儀課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禮儀課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禮儀課的心得體會 篇一

這堂禮儀課確實讓我想起了有關禮儀的許多事:有羞愧的,有憤怒地,有感慨地……

曾不經意看過一則新聞,卻讓我現在還感到羞愧:擁擠的公車裏,給一位老人讓座的,竟是一名外國的遊賓…。.。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是我們世代繁衍值得驕傲的傳承文明,但在此時,我很羞愧,羞愧到不知該說什麼?

也有曾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在去公司的車上很擁擠,好不容易旁邊的座位有人下車了,站我旁邊的年輕男士微笑示意我坐下,我感動至極,但當我坐下的這個動作還在發生時,我同時也發現了這位年輕的男士的手正我的口袋裏掏出我的手機……微笑?禮儀?爲什麼會變質成爲這些人獲得個人利益的手段?

是的,我害怕了,走在路上,我會用懷疑的目光審視一切,如若有陌生的路人,禮貌的向我問路,我一般情況下會回答:“不知道!”或不予搭理,心得體會《禮儀課的心得》。因爲當今會利用微笑禮儀手段的人,實在是無處不在,無所有能。我相信,除我之外的很多人都有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情況。也會做出與我同樣的舉動。

當然,以上的舉例有些偏激,也並不代表所有人,或所有事情。我相信所有麻木的事或人都阻攔不了社會文明禮儀的發展,因爲當今社會裏,禮儀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成了人際關係交往的介媒,往往是懂得禮儀禮節之人,更能得到人們的認可和讚許。這堂個人禮儀課讓學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言行舉止要注意的細節,也認識到了個人禮儀在工作、生活、及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

以前不知道過馬路也有這樣的禮儀。

曾發生一件讓我感動而且頗有感慨的事:

那是上夜校的路上,曾跟三個男同學在不同的時間,過同一條馬路。

同學A:只要沒車,就衝過去,車來了,就站在馬路中間等車開過,在車來車往的馬路的中間,我甚至找不到他。

同學B:等馬路對面的綠燈亮起來了,纔開始走。我們會一路安然無恙的過到馬路的對面。

同學C:一定會走到斑馬線處,耐心的等對面的綠燈亮,等馬路上的車都剎穩了,他很自然的走在我的右邊,那是車開來的方向,等過完這一段馬路,他又下意識的走到我的左邊,那還是車開來的方向。

他這個不經意的舉動,確實讓我很感動,這是我所遇見的唯一一位過馬路時會注意到這一點的男士。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遇見過。

後據我對他們的瞭解:同學A是公司的一名工程設計職員,同學B是部門的一位管理員,而同學C,是他們公司的開發經理。

或許過馬路的這些表現,並不能直接說明素養禮儀跟職位的內在關係,但在這堂課上,我找到爲什麼A只能做一個職員,B能做管理者,而C則是經理的答案!原來,個人素養和禮儀,真的能成就一個人或一件事!所以我們要更多的學禮儀,行禮儀, 教化那些在變質的禮儀中謀取個人利益的麻木的人們,讓社會以更快步伐的得以文明的發展,讓禮儀與素養成就我們的完美人生!

禮儀課的心得體會 篇二

在大學期間除了我的專業課之外,我選擇了職場禮儀這門課。當上第一節課之後,我深信自己的選課是非常有意義的課,我對這門課便有了深厚的興趣。

中華民族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可謂歷史悠久,我國曆史上第一位禮儀專家孔子就認爲禮儀是一個人“修身養心持家立業之本”的基礎。

原來對禮儀的理解知識片面認爲說個話,吃個飯,沒有什麼可以學習的,都是一些古代的禮數。但是經過禮儀老師的講解與知道,讓我知道了禮儀原來是如此的重要。

我們學習了有關衣着的禮儀,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還有化妝方面的,講話方面的,但是其中最讓我受益匪淺的則是餐桌禮儀。因爲以後工作了,難免會有吃飯的場合,而只方面知識又是我們暫時缺少的。我通過學習,知道了一下禮儀。首先說怎樣入座,主人應該先請客人入座,客人入座時應該從椅子的旁邊入座,正確入座後千萬不要先動筷子,也不要弄出響聲來,更不要站起來走走又坐下,這樣會給別人不尊重的感覺。如果實在有什麼急事需要離席的話一定要先與主人講下,在徵得同意之後離席。也許這些都是大衆所知的,但是何爲次座,何爲主座也許有人就不清楚了。一般來說,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爲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爲住客,這可左右手便的位置,則是尊位。但是相同的距離,就要按照左側尊於右側的原則。

在做好各自的位置之後,服務員開始上菜了,中國人一般很講究吃,當然也很看重吃相了。再進餐過程中,主人先請客人就菜。夾菜時經常夾,每次都以少量爲宜。吃的時候要細嚼慢嚥,這不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決不能大塊往嘴裏塞,狼吞虎嚥,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歡的菜吃,或者急忙把喜歡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裏。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菜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裏的菜撥到桌子上,也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的“咕嚕咕嚕”聲。吃菜是嘴裏的“叭叭”聲。這些都是粗俗的表現,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與別人聊天。進餐過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指向別人。不要用手去嘴裏亂扣。如果塞牙了,可以用牙籤剔牙,但是要用手或餐巾紙掩住嘴。不要發出任何聲音。在吃飯的整個過程中,最好不讓餐具發出任何聲音。

在用餐中不免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例如酒水喝多了會有去廁所的事情發生。但是在餐桌上,我們不宜直接說明去意,那樣只會打擾人們的用餐心情。比較通俗的說法有很多,比如“我有點事,出去一下。”或者“你們先慢用,我失陪一下。”。這些都可以讓事情得到解決。還有就是用餐時如果來電話了,可以用上面說的理由走開,然後走到一旁接電話。這些都是用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禮儀。

再用餐結束後,可以用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餐後不要不加控制的打飽嗝。最後離席時,在主人還沒離開之前客人最好不要離開。

簡單的吃飯就有如此多的禮節,可見禮儀是隨處可見的。老師每堂課都會給我們教授這些。而老師給們教師的比這些要多的多。餐桌禮儀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職場禮儀的最後一堂課結束了,我也明白了許多之前不懂的地方。原來自己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許多地方做的不到位,有太多的忽略。我想也會有一些人與我一樣,對職場禮儀不重視,認爲表面的東西,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但是現在我明白了,真是這些東西,才真正體現了我們的素質與教養。所謂的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你受過哪些教育,上過哪些場合都是一眼能看出來的。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否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更好的與人交往,都是離不開禮儀的,學習職場禮儀能從中得到一些交往的技術,能夠更好的於別人溝通。所謂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因此不光說到的餐桌禮儀,還有生活中的其他細節也都需要注意,更要設身處地的做事爲他人着想。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以禮待人,有時候禮儀的作用不可估量,從某些方面講,禮儀比智慧與學識都更重要。

我在此要感謝我們的禮儀老師,因爲有了您我們才學會了這麼多知識。我想這些禮儀再我今後的工作與學習生活中都會給我帶來更多的收穫。讓我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加有素質有修養,也更加有禮貌與內涵。

舉止優雅的禮儀小姐時,我就萌生了提高自身氣質修養的念頭。這時的我,不再是被動的遵從長輩的旨意,而是有了主動學習禮儀的要求。

自從學習了郭老師的《實用禮儀》課程之後,我更是明白了,禮儀是交往的藝術,也是現代人的待人接物之道。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着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爲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

良師領我前行

在選修這門課之前就聽資旅學院的朋友說起過郭老師,她們說,您不但天生麗質,而且學識淵博、和藹可親。所以想要一睹您的風采,成爲了我選修這門課的原因之一。

見到郭老師之後更是覺得眼前一亮。一直都很羨慕做禮儀接待的老師,穿着光鮮亮麗,舉止優雅,談吐得體,出入各種社交場合。郭老師更是文理學院的一道別樣的風景。每次上課的時候我都認真觀察您的服飾搭配和妝容髮式,您的風格不同的打扮對我來說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更讓我直觀的感受到了從儀表、儀態、儀容、服飾等方面塑造良好個人形象的重要性。不僅如此,郭老師授課風格獨特,普通話標準,肢體語言運用到位,讓我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在短短的十幾節課中,您帶我徜徉於社交的海洋,感受禮儀的魅力,令我獲益匪淺。

知識助力夢想

對於即將步入社會的我來說,學習《實用禮儀》這門課有助於個人在求職中塑造良好的形象、保持良好的求職心態、提高就業的競爭力,還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遇。首先,《實用禮儀》這門課有助於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在求職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常常根據對方的外貌、舉止、表情、談吐、服飾及應對進退等表面特徵,對對方做出初步的評價和形成第一印象,形成某種心理定位,因此在求職面試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禮儀修養毋寧是保證求職成功的的關鍵;其次,這門課程有助於培養個人的自信心,消除在面試中的緊張感、自卑和羞怯心理。從而在面試求職中能夠表現的不卑不吭、落落大方、自信從容,給人留下良好的形象,贏得招聘者的青睞;再次,這門課程可以對個人起到良好的自律和規範作用,防止在求職過程中因小節而誤事;最後,這門課程可以加強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升團隊合作能力,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爲升值或創業加碼。

有人說,大學是象牙塔,可是走出這片浮華,等待着我們的是什麼?有人說大學是智慧城,可是離開這個堡壘,直面着我們的是什麼?現在的大學不再是與世隔絕的夢幻境地,已成爲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這裏我們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怎樣做人。雖然這門課程結束了,但我會銘記郭老師的教誨,知書達禮,優雅前行。.。.。.

禮儀課的心得體會 篇三

這堂禮儀課確實讓我想起了有關禮儀的許多事:有羞愧的,有憤怒地,有感慨地……

曾不經意看過一則新聞,卻讓我現在還感到羞愧:擁擠的公車裏,給一位老人讓座的,竟是一名外國的遊賓…。.。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是我們世代繁衍值得驕傲的傳承文明,但在此時,我很羞愧,羞愧到不知該說什麼?

也有曾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在去公司的車上很擁擠,好不容易旁邊的座位有人下車了,站我旁邊的年輕男士微笑示意我坐下,我感動至極,但當我坐下的這個動作還在發生時,我同時也發現了這位年輕的男士的手正我的口袋裏掏出我的手機……微笑?禮儀?爲什麼會變質成爲這些人獲得個人利益的手段?

是的,我害怕了,走在路上,我會用懷疑的目光審視一切,如若有陌生的路人,禮貌的向我問路,我一般情況下會回答:“不知道!”或不予搭理,因爲當今會利用微笑禮儀手段的人,實在是無處不在,無所有能。我相信,除我之外的很多人都有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情況。也會做出與我同樣的舉動。

當然,以上的舉例有些偏激,也並不代表所有人,或所有事情。我相信所有麻木的事或人都阻攔不了社會文明禮儀的發展,因爲當今社會裏,禮儀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成了人際關係交往的介媒,往往是懂得禮儀禮節之人,更能得到人們的認可和讚許。這堂個人禮儀課讓學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言行舉止要注意的細節,也認識到了個人禮儀在工作、生活、及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

以前不知道過馬路也有這樣的禮儀。

曾發生一件讓我感動而且頗有感慨的事:

那是上夜校的路上,曾跟三個男同學在不同的時間,過同一條馬路。

同學A:只要沒車,就衝過去,車來了,就站在馬路中間等車開過,在車來車往的馬路的中間,我甚至找不到他。

同學B:等馬路對面的綠燈亮起來了,纔開始走。我們會一路安然無恙的過到馬路的對面。

同學C:一定會走到斑馬線處,耐心的等對面的綠燈亮,等馬路上的車都剎穩了,他很自然的走在我的右邊,那是車開來的方向,等過完這一段馬路,他又下意識的走到我的左邊,那還是車開來的方向。

他這個不經意的舉動,確實讓我很感動,這是我所遇見的唯一一位過馬路時會注意到這一點的男士。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遇見過。

後據我對他們的`瞭解:同學A是公司的一名工程設計職員,同學B是部門的一位管理員,而同學C,是他們公司的開發經理。

或許過馬路的這些表現,並不能直接說明素養禮儀跟職位的內在關係,但在這堂課上,我找到爲什麼A只能做一個職員,B能做管理者,而C則是經理的答案!原來,個人素養和禮儀,真的能成就一個人或一件事!所以我們要更多的學禮儀,行禮儀, 教化那些在變質的禮儀中謀取個人利益的麻木的人們,讓社會以更快步伐的得以文明的發展,讓禮儀與素養成就我們的完美人生!

禮儀課的心得體會700字 篇四

人人從我做起來,要讓大地綠起來,要讓天空藍起來,要讓江河清起來,要讓空氣淨起來,要讓花兒開起來,要讓鳥兒唱起來,要讓環境好起來。

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都會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我做到了文明美德了嗎?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

其實文明禮儀隨處可見,比如: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時先敲門;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這都是文明禮儀的表現。然而這些事情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鏡頭一:

小明和小紅是一對好朋友。今天他們上學時經過一個垃圾桶時,發現垃圾桶邊堆滿了垃圾,而垃圾桶裏卻是空空如也。原來許多人來到垃圾桶邊,不願意再多走一步路了,便玩起了“投藍”遊戲,往裏扔,但往往沒有扔進去,也不願意撿,便走了。久而久之便成了這樣。小紅馬上俯身去撿垃圾,而小明卻從書包裏拿出筆和紙寫了起來。當小紅整理好後,小明將他寫的紙粘在了垃圾桶上。原來他在紙上寫着:向前一小步,文明禮儀一大步。人們看了連連誇讚小明小紅是一個講文明禮儀的好孩子。

鏡頭二:

“老爺爺,你坐在這裏吧!”小明對一位老爺爺說。老爺爺說:“不用,你自己坐吧。”“不,您坐吧,我快到站了。”“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鏡頭三:

你們看!青山公園這麼多同學在幹什麼呢?告訴你們吧,他們是明禮中學的學生,他們在學雷鋒,撿垃圾呢!因爲青山公園的垃圾很多,所以他們撿垃圾雖然累得滿頭大汗,可他們心裏卻美滋滋的。

前面的路已經爲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地走下去,事在人爲,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國小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

禮儀課的心得體會 篇五

提升個人的素養,不僅是員工素質的競爭,它還有助於維護企業的形象。在商務交往中個人代表整體,個人形象代表企業的形象,個人的所作所爲決定了他人對本企業看法。所以說,它是企業形象的競爭,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素質。

禮儀課的心得體會 篇六

隨着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自然促進了人的素質的提高,高素質的人對禮儀文化也就更重視。目前,大家都掀起學習“文明禮儀”活動,自己也通過選修課程來學習,感覺收穫的很多。對於整個社會而言,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人人均是大家庭的成員。我們國家提倡每個公民應做一個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知識的人。要想促進祖國不斷繁榮壯大,那麼爭做“文明”人,學會必要的禮儀知識也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對於個人而言,個人禮儀修養有着極爲重要的現實的意義體表現在:首先,加強個人禮儀修養有助於提高個人素質,體現自身價值。其次,加強個人禮儀有助於增進人際交往,營造和諧友善的氣氛,可以免除你交際場上的膽怯與害羞,它可以指點交際場中的迷津,它可以給你平添更多的信心和勇氣,使自己知禮懂禮,做一個有教養的、有禮貌的、受人歡迎的現代人。

通過xxx老師短暫的而又充實的一節禮儀課,讓我瞭解到了禮儀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歷史性。禮儀雖是生活的小節,但在某些場合卻代表着個人、單位甚至民族、國家的形象,標誌着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也是衡量人們的教養和道德水準的尺度。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一向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我們應該儀態大方、彬彬有禮、舉止莊重、不卑不吭 ,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禮儀行爲。

以前沒學社交禮儀的時候,對社交基本上不懂,總以爲做那些是多此一舉的事情,但是學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社交禮儀還是挺重要的,就象前面所說的那樣小則代表個人,大則代表國家代表民族,所以社交禮儀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它是個人是國家的形象,是一個文明古國的標誌。

所以說學習社交禮儀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平時不被注意的事情有時會成爲成敗的關鍵因素。禮儀的學習能夠幫助你順利地走向社會,能夠更好地樹立起自身的形象,在與人交往中給人留下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的美好印象。

在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基本的禮儀,如餐桌上的禮儀。

第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後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讚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加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響,最好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時喜歡用勁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衆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有的人喝湯時,也用嘴使勁吹,弄出嗦嘍嗦嘍的聲音來,這也是不合乎禮儀要求的。

第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第五,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第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着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嚥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擋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現在商海如潮涌,很多生意都是在餐桌上談成的,所以要明確以談生意爲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爲主,或是以吃飯爲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第九,最後離席時,必須要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在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謝。

總之,和客人、長輩等衆人一起進餐時,要使他們感到輕鬆、愉快、氣氛和諧。我國古代就有所謂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這裏說的進餐禮儀就是指吃相,要使吃相優雅,既符合禮儀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國飲食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坐椅子時,左進左出纔是對別人的尊重。兩人並排走時,右爲尊。握手時,要持續三至四秒,和不熟悉的人或男士握手時要握住四指等等。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親自示範,我們也嘗試着互相握手,打招呼。在這中實踐中,不知不覺的就學到了不少禮儀知識。

在這節禮儀課上學到的東西舉不勝數,在此我就不一一羅列了,在課堂學的是理論知識,那麼要想把學到的知識合理利用,就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只有那樣才能更好地做到學以致用。

以上是我學習社交禮儀的一點小小個人感想,希望在以後還能更好地、更深入地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禮儀課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江同志曾指出:“不僅要加強對學生文化知識教育,而且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治教育。”所以我們在學校教育工作中,要切實加強青少年兒童文明禮儀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跟可靠接班人。是目前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如今,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類社會是以文明、跟平、發展爲主流的信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日漸頻繁、密切。在交往與合作過程中,人們的禮儀是否周全,不僅顯示其修養、素質的形象,而且直接影響到事業、前途的成功。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水平提高日益發展,人人都在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溫馨的跟諧生存環境,尋求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空間。前行的社會呼喚文明,科學的未來呼喚文明。當前,我國正在進行兩個文明建設,正努力擠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跟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例如: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着年幼的孩子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乾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裏去。”說着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乾。就是這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母親跟孩子在這一細節上的反映,在這裏不是有了明顯的答案嗎?而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爲,都是因爲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後,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夠,纔有了令人一目瞭然的好壞區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爲習慣的養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跟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能拋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跟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己對社會又有何用?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先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博大精深的倫理文化遺產中,很多優良的傳統禮儀規範,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知道:童稚時的孔融讓梨,尊長愛幼被傳爲美談;岳飛問路,頗知禮節,才得以校場比武,騎馬奪天下;“程門立雪”更是爲尊敬師長的典範。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訴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些,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禮儀道德所在。作爲中華民族的傳承人――青少年兒童,我們有責任繼承跟發揚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名副其實,發揚光大。

一個注重自身修養、重禮儀的人才可能爲優秀的人,有用的人。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孟子也說過:“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之者,人恆愛之。”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說:“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這些都充分說明“禮”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兒童一代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加強學生文明禮儀,養成良好教育氛圍至關重要。今天的孩子從小就不是一張白紙,五顏六色印入胸中,不良環境影響或多或少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污染,雖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依然傳承,不過就整體情況而言,確實存在弱化的趨勢。有些同學在學校不會尊重他人,不懂得禮讓他人;在社會上不懂禮貌稱呼他人,甚至滿口粗話;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重視。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們的知書達禮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過後天的教育跟實踐獲得的。目前,學生對此方面的認識較薄弱,要改變這種現象,要從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入手。物換星移,禮儀規範也隨着不斷髮生變化,但歸納起來無外乎這樣幾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現爲尊老愛幼、夫妻跟睦、鄰里團結;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爲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爲善;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重形象,講禮儀;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爲遵守文明規則,維護公德,同情弱者,扶貧濟困,愛護環境,善待自然。做到以上幾點,祖國的未來才能像那生機勃勃的旭日,富有朝氣。

讓我們對祖國的明天信心百倍!讓文明禮儀永伴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