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專家的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教育專家的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教育專家的心得體會篇1

曾經有一個教育者說過:“教育始終應該是一個付出和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悟和享受的過程!”今天聽了深圳市幼兒教育專家李春玲的講座之後,對這句話理解更深刻。作爲一個老師的確需要不斷地的學習,及時充電,也要無私的奮獻、付出,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悟!。李教授的“跳出傳統思維做促進孩子發展的教育”和“讓環境說話”這兩個主題的講座真的是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首先,讓我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教育?教育是一種平衡!兒童發展領域的平衡、教師教育手段的平衡、教育環境創設的平衡,教師應努力實現兒童自由學習和成人指導或幫助兩者之間最優平衡。我們的教育如果出了問題,沒關係,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及時改進還是會有所發展的!看了國外的有些教育圖片,讓我感到平時對自己孩子或者學校孩子的教育中大人包辦代替太多了!孩子會做的讓他們去做吧!要相信孩子,他們有能力做的事情爲什麼大人去幹擾呢?作爲老師或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就是慢點還是讓他們把自己願意幹的事情慢慢做完吧!其次,讓我知道佈置環境不是單一的美化和裝飾更重要的是讓環境“會說話”《 指南》指出給孩子創設寬鬆愉悅的環境、有教育意義的環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幼兒的第三任老師,也是教師的好助手。讓環境 “會說話”常規教育無形中會形成,如孩子排隊搶着往前站、吃飯時亂撒、區域活動時大聲說話等等,如果我們貼有相應的標識標誌孩子就不會搶着喝水、站隊,上廁所,也不會把不愛吃的東西亂撒,會自覺排隊,不喜歡吃的東西放在規定的地方,養成安靜地進行區域活動或集體活動。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在無意注意中識很多字和認識很多數字,如在椅子上、杯子架、牀頭上貼有自己的名字和學號,慢慢的他們無意識的認識了自己的名字,還有佈置環境牆上的很多字他們慢慢的也會認識。

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園五大領域的內容就會展現在臉前。環境是實踐一日課程的重要手段,如果我們把課程滲透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就能在輕鬆的氛圍中愉快的瞭解探索簡單的科學知識、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看到的或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善於模仿或表演社會知識和舞蹈音樂,並能用手工或繪畫表達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育專家的心得體會篇2

聆聽武校長的家庭教育講座,我頗感收益良多。其中的一個事例,尤其令我感觸深刻。

武校長講到,電力工程隊在深山中架設電纜時,由於溝深壑險,把電纜線從一座山樑扯到對面的山樑上去,極爲不便。聰明的施工人員是這樣操作的:首先放飛風箏,讓風箏落在對面山樑上。然後,把“風箏線”逐漸變得粗起來。當“風箏線”粗到足以承受電纜的重量時,最後順利地把電纜牽引過去。

這個聰明辦法令人拍案稱奇,其過程更是耐人尋味。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風箏線’逐漸變粗”的巧妙過程,細細的風箏線能成功地牽引電纜嗎?地球人都知道,當然不能!可是,在教育孩子,特別是在轉變差生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家長恰恰忽略了那個讓“‘風箏線’逐漸變粗”的巧妙過程,急功近利,簡單粗暴,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

由這件我聯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初接班這個時,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一多半男生長期不交作業……我從每天早晨組織學生搞接力賽跑做起,培養學生力爭上游的意識。這種意識,遷移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班風班貌漸漸好轉。鑑於學生不愛學習,我就從讀故事書抓起,讓學生愛上讀書,愛上學習……

總之,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前提嘛,是付出足夠的愛心和耐心。

教育專家的心得體會篇3

向來我中華民族就自以文明之邦居之,文明禮儀自不可少,現在的家長除了喜歡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以外,孩子的文明禮貌,言談舉止也都開始注重從小培養,這從全國各地國學大行其道就可以看出一些端睨。

近日教育科學院的一位專家開設了一節有關孩子禮貌養成的課。這節專家課吸引了很多家長的參與。在認真聽取了專家講述後,家長們便按圖所驥的去做。結果在回訪調查中,很多家長都有相同的教育心得體會。

這些教育心得體會總的說可以歸納爲以下幾點:

第一以身作則勝過千言萬語。咱們中國人 有句老話叫做“有理不在聲高”,這還真對!年輕的父母總以爲孩子年紀小,不聽話就大聲的訓斥,以示警戒。殊不知越是這樣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逆反的心理,更是願意頂着風和你對着幹。而如果同樣的事情,你取消了訓斥,自己不僅沒有指責孩子,只是自己把事情在孩 子面前重新認真做一遍,那麼在一邊的孩子會自然的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從而認真的去做好。

第二點就是培養孩子的文明禮貌應注意尊重孩子,不要隨意對比。

我們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言行。總是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數落自己的不足。殊不知這樣的方法嚴重的挫傷了孩子的 自尊心和極積性。而在聽取了專家的講解之後,採用尊重孩子,並且注重孩子個體差異的方式後,孩子竟然比過去進步很多,不僅越來越講禮貌,而且學習也進步了。

在交流分享這些教育心得體會之後,家長們紛紛表示會繼續使用這些好方法讓孩子健康成長!

教育專家的心得體會篇4

20xx年3月4日在博興縣第四中學的會議室裏,我有幸近距離的聆聽了黃寶國教授的精彩講座,真可謂受益非淺。黃寶國老師的講座深深吸引着我,平時開半個小時的會議都覺得很漫長,做得一點都不耐煩。唯獨黃寶國老師的講座,聽起來一點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

黃老師的精彩講座讓我領略到了“差點教育”的另一種解釋,讓我品味了智慧。首先,要明確教育的目的就是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千方百計的成就各種差距的孩子。“差點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差一點的教育”。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差距,人類將不復存在,社會不再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承認學生有差異的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是一種自然生態平衡,然而就是這一種自然生態就是我們教育成功的保障,是教育需要就一步研究的切入點。有差異的尊重,因爲尊重最高的境界是人格的尊重,尊重學生有差異的存在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再次要“研究差點”,縮小差距,讓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點就成爲“我自己”,超越自己,就是冠軍;優於別人,並不富貴,優於自己,纔是最高貴的;縱評是差點教育的關鍵,只有研究,纔會創新,而創新正是我們教育前進的動力。學校不是分數的工廠,學生不是老師抓分的工具,學校不能香像工廠一樣,讓不同的人成爲同一種人,不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比較,因爲每個孩子都是你的唯一。

最後,要共享教育存在的差距。每個人都爭取自己有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海外,多少教育家照亮他人,成就自我。總之,尊重差異——有教無類;研究差點——因材施教;縮小差距——終身學習;共享差別——人人成才 。培訓時間雖短,但收穫頗豐。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努力成爲教育的智者。

記得有位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界決定境界,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實力決定魅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開闊眼界,提高境界,轉變態度,實現高度。爲我們的教育教學也爲自己的生命增添新的色彩。

教育專家的心得體會篇5

作爲一名管理人員,任何一次聽課或聽講座,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經驗,因此我懷着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想法,帶着理性的思考,欣賞了各位專家教授精彩的講座,專家們的講座就像豐盛的.大餐,精美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異彩紛呈。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真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使我們對德育有了新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理解。下面我談談聽講座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做有魅力的德育工作者

通過聽高玉麗教授的講解,讓我知道讓教師德性成爲德育首要素,德育的目的是育德,育學生的德先育教師的德,師德是對教師人性的考驗。人格是教師的最高學歷,對國小生而言,教育的全部就體現在師生交往之中。因爲我們手中的權力可以給孩子一個陽光高尚的靈魂天堂,也可以給孩子一個陰暗恐怖的心靈地獄。教師人格的偉大就體現在師生交往中。

系列活動促進班級文化建設

凡是有人羣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班級文化是指依託並通過班級這個載體來反映和傳播文化的現象,班級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亞文化,是在社會主流文化、學校教育文化、教師文化的影響下,由班集體中全體成員自己創造出來的獨特的班級生活方式。如果把班級比作容器的話,那麼學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裏,會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樣。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構建富有個性的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聽了隗金枝教授的講座讓我知道班主任可以以系列主題活動爲載體,創設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用活動引領學生完成從他律到自律,從自育到自塑的過程,引導學生們在快樂中體驗成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隗教授組織學生寫心語馨願、班日誌、成長手冊,讓孩子在思考中識別真善美和假惡醜,舉辦開學典禮,參加秋運會、校慶、佈置教室,小小百家講壇,最美女生、最帥男生、天天讀書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技能、磨練意志。

通過零距離接受專家指導,對話,啓發,對話,交流,使理論與實踐的思想再一次發生碰撞,產生新的火花,受益匪淺。當然我也深知,要做到高起點,就要對自己高規格,嚴要求,人的本性都是安逸的,可是在其位,就要謀其職。所以我要有憂患意識和較強的敬業精神,加強學習-----向專家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同行學習,不斷的積累和儲備,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錘鍊自己,提升自己,踏踏實實得做好德育工作。讓我們播種希望,收穫成功,繼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吧!

教育專家的心得體會篇6

長久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作爲培訓機構的老師,不論從目前的工作上還是以後的家庭方面考慮,瞭解家庭教育的方面的知識都是很有必要的。上週,聽了錢老師和陳老師的講座後,讓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聆聽講座,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每週在校的五天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週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作爲家長,應該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爲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爲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二、幾種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傳身教法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着爛俗的電視劇,玩着網遊,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2、學會賞識教育

都說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所以說,從內心賞識自己的孩子,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只是,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不要因爲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就苛責孩子,更不要因爲工作壓力等原因而遷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孩子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備的。能一口氣說出孩子10條以上優點的家長,纔是合格的家長。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3、學會有效地與孩子溝通

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纔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其次,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家長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於急躁,溝通就會成爲泡影。

總之,感謝公司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組織了這次培訓,讓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淺。感覺自己需要提高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育專家的心得體會篇7

有幸在南昌參加了國培培訓者培訓班德學習,非常感謝培訓管理者給我們請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教授給我們做專題報告,聽了她們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學習。

一、邱員太老師主要給我們講了《期待從平凡走向優秀》,對建立工作室的重要性、工作室對教師的幫助提高,進行了分析講解。名師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下,集教學、科研、培訓等職能於一體的教師合作共同體。名師工作室以名師爲引領,以學科爲紐帶,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爲指導,旨在搭建促進中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名師自我提升的發展平臺,打造一支學校教育領域中有成就、有影響的高層次教師團隊。

名師工作室是在推進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出現的。在影響教育公平的諸多因素中,教師是最爲核心的,區域、學校間教育發展的最大差距是師資水平。如何縮小師資水平差距,同時避免大規模的教師流動所引發的負面效應,成爲當前推進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大挑戰。組建名師工作室,通過名師們帶領農村地區、薄弱學校的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業務能力水平,從而有效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成爲一項新舉措。聽了邱員太教師的報告,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特別是從那些經典的事例中,更有許多做法是值得我們去效仿的。

二、南豐的黃行福老師主講的專題是《成爲優秀的自己——草根生命的專業成長》,對教師工作的心態調整、如何成爲優秀的教師,以自己爲例進行講解。一開始,陸教授就幫我們分析了做人的幸福在哪裏?:幸福源於有所期盼,有所追求。你的期盼變成了現實,就是幸福;你的追求,一旦滿足,就是幸福。幸福很簡單,但一定是期望的實現,欲求的滿足。

當然,這裏的期盼,這裏的追求,都應該是正當的,合情合理的。農村教師,地位、收入均不如公務員,更不如城裏的教師,幸福在哪裏?來自對工作的追求,來自對事業的執著。工作追求一流的質量,事業追求更高的目標,追求的過程便是幸福,願望的實現,則更是幸福。

沒有追求,沒有期盼,便與幸福無緣。幸福源於良好的心態——正視現實,不盲目攀比。當然,不比,不是逃避,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心態的調整。我們既然來到了農村,來到了落後的區域,我們就得認這個現實,三心而兩意,左右而言他;或者一味地埋怨,一味地浮躁,都無濟於事。

總之,黃行福老師,邱員太老師的講座讓我領會到了許多的教學知識,歸納起來最大的啓示就是:只要肯潛心鑽研,皇天就不會負苦心人。在教學中,除了潛心鑽研教材、教法外,更重要的是鑽研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