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個人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個人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一

用好脫貧5年“過渡期”

近日,2021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佈,文中指出,“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確保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黨員幹部要勤思爲民初心,領悟黨中央意圖,把準實踐要義,把這一好政策貫徹好、落實好。

勤思爲民初心,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脫貧羣衆有信心、少擔心。過去8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世界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近1億人擺脫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減貧目標,這一偉大奇蹟置於百年未遇之全球疫病之下實現,更增幾分傳奇色彩。同時,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發展中有共性也有個性,有一般也有特殊情況。脫貧羣衆中有些之前的重度貧困戶,久困於貧,如初學會走路的孩童,走起路又想走又有擔心。5年過渡期的給出,有利於大大舒緩他們的內心壓力。黨員幹部要常懷初心,心繫羣衆,在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之中,進一步跟進服務,和這部分羣衆一起想辦法、出主意、謀點子、定路數,和羣衆想在一起、幹在一處,在一步一步前進中,堅定信心、鼓起勇氣,昂首闊步向前犇。

領悟黨中央意圖,做好全部脫貧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脫貧羣衆有底氣、少怕氣。黨中央以今年1號文件形式爲脫貧羣衆加上一份保險,反映出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於脫貧工作複雜性、艱鉅性的深度考量,是“人民至上”偉大情懷在脫貧攻堅中的再次彰顯。黨員幹部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認真領悟文件內蘊的爲民、愛民深情和扶上馬送一程之意。用好這段過渡期,把容易出現反覆的問題和已脫貧人員列入動態監測網,不斷推動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並注重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把政策的落地過程看作是一次聚攏民心士氣,團結鼓舞羣衆,奔向更美好生活的過程;把踐行政策的過程,看作是扛起擔當、勇擔使命、兌現初心的過程,切實抓緊抓好。

把準實踐要義,堅持立足本地實際,立足崗位職責,緊抓不懈,讓羣衆有奔頭、不心慌。“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政策再好,不幹爲零。脫貧工作除用好“四個不摘”政策之外,黨員幹部思想上尤其不可有“鬆一鬆、歇一歇”的念頭和想法,要勤於深入一線,進村入戶,進入街頭巷尾,將線上大數據監測、分析和貼上去、靠上去的精準走訪、“面對面”交心交流結合起來;將提升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結合起來,促進黨心民心“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羣衆經常看到幹部,心頭就穩而不慌,就更利於脫貧信念的涵養和脫貧信心的提升,要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團結帶領廣大羣衆,更好走穩腳下的路、鄉村振興的路、民族復興的路。

這次中央以1號文件形式給脫貧工作上了“安全閥”,加了“保險絲”。黨員幹部要充分用好這段“過渡期”,多做查遺補缺、對標提升、動態監測、“回頭看”等工作,把黨的好政策轉爲實實在在的、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的、具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然,不止於這5年“過渡期”,讓人民日子更好、心頭敞亮應當始終是共產黨人念茲在茲的奮鬥目標!黨員幹部不可不勠力奮鬥、全力爲之。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個人觀看心得 篇二

實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必須強化掛牌督戰,謀戰局、投兵力、定戰術,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今年1月,要決戰脫貧攻堅,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工作難度大的縣鄉村,按照“五個一批”的辦法,強化分類施策、掛牌督戰,着力攻克最後的堡壘。1月底,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關於開展掛牌督戰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對沒有摘帽的縣以及脫貧任務比較重的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我省列入掛牌督戰的貧困縣有9個、貧困村有292個,任務艱鉅。要啃下這最難啃的硬骨頭,掛牌督戰無疑是激發動力、強化擔當、壓實責任、確保實效的硬核舉措。

雲南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要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既要較真碰硬“督”,更要凝心聚力“戰”。要堅持目標導向,貫徹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體制機制,以“戶戶清”“村村清”“縣縣清”行動爲抓手,重點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完成情況、產業扶貧推進情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設施建設情況開展督戰,制定本區域掛牌督戰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級負責。要堅持問題導向,及時找準、系統分析存在的短板弱項,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研究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確保今年上半年完成各類問題整改。要堅持結果導向,實行“一月一分析、一報告、一反饋”,完善省、州(市)、縣(市、區)三級直通督戰機制,構建“主要領導掛帥督戰、分管領導直接督戰、條塊結合協同督戰”工作格局,提高督戰的精準度、有效性。要堅持效能導向,嚴明紀律作風,切實擔當盡責,形成工作合力,推動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確保貧困村按期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以督促戰,邊督邊戰,才能“督”有實效,“戰”果精準。全省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統籌安排,防止層層督戰、多頭督戰、重複督戰,嚴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本着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聞令而動、聽令而行、忠誠履職、盡銳出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切實提升脫貧質量,齊心協力啃下最後的硬骨頭,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 篇三

脫貧摘帽後,下一步怎麼做?2020年歲末,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給出了明確答案:黨中央決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廣大幫扶幹部作爲結對幫扶主力軍,要深刻領悟黨中央決策意圖,強自身、勤走訪、實幫扶,以“三步走”的姿態書寫脫貧攻堅“後半程”華章。

強自身,擁有真才實學。打鐵還需要自身硬,助人也應有真本領。幫扶幹部都是經過組織精挑細選的優秀幹部,是社會骨幹,也是強國基石。幫扶幹部要愛惜自己的身份,更不能辜負組織的厚望。始終堅定政治站位,克服懈怠情緒,摒棄煩躁心理,重燃攻堅鬥志,持之以恆、久久爲功,有幫扶貧困羣衆的動力。時刻立足本職工作,幹事兢兢業業,態度勤勤懇懇,作風優良正派,本業強、作風硬,有幫扶貧困羣衆的實力。要熟悉掌握幫扶政策,細則“庖丁解牛”,結對跟蹤落地,方式大膽創新,懂扶貧、會幫扶,有幫扶貧困羣衆的能力。

勤走訪,瞭解羣衆疾苦。走訪不是目的,幫扶不是負擔。入戶走訪慰問,是通過走訪的形式去體察瞭解民情,體現的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羣衆的關心,彰顯的是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放下架子才能親近人民羣衆,俯下身子才能嗅到泥土芳香。幫扶幹部走訪慰問既不能蜻蜓點水、敷衍了事,也不能走“流水線”、機械死板,更不能自欺欺人。要真正坐下來與困難羣衆拉家常、述苦短、交朋友,算衣食住行,聊家裏種了什麼、養了什麼,問家裏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需求,懷着一顆憂民、愛民、利民之心,察民情、順民意、解民難。

實幫扶,確保政策落地。脫貧攻堅以來的成績,充分說明扶貧政策和資金是足夠的,關鍵在於落實。幫扶幹部要甘做爲民服務的“孺子牛”,爭做政策宣傳的“排頭兵”,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讓羣衆知政策、享政策、認政策。對待困難羣衆,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勵通過雙手勞動致富,變“輸血”爲“造血”,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要立足鄉村振興,全面總結脫貧攻堅“成功賬”,重新梳理結對幫扶“政策牌”,在洞悉歷史條件、政策背景、發展水平等深刻變化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幫扶計劃。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歷經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戰,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但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爲組織選派的“精兵強將”,幫扶幹部要始終銘責於心、扛責於肩、履責於行,把貧困羣衆“扶上馬”後再熱情“送上一程”、再使勁“揮馬一鞭”,助力貧困羣衆搭上鄉村振興快車,實現致富彎道超車。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 篇四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每一個成績,都凝聚着扶貧“領頭羊”及全體扶貧幹部的心血與付出。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領頭羊”邁出了“領跑樣”。

務實調研走訪是前提。吹響打贏脫貧攻堅的號角以來,“領頭羊”帶領駐村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夙夜在公”的精神,邁出步子,甩開膀子,與羣衆同吃、同住、同勞動。積極宣講扶貧政策,善於化繁爲簡,把“政府文件”變爲扶貧“政策乾貨”,實現政策“一本通”,讓人民羣衆看得清楚、讀得明白;充分尊重民意,採取入戶座談、面對面交流、互動式商討,在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共同找到適合各自脫貧的新路徑、新方法,切實將脫貧“致富經”送到田間地頭;在思想上“緊繃弦”,堅決克服盲目樂觀、疲憊厭戰思想和過關心態,進一步強化打硬仗、啃硬骨頭的思想,穩住神、咬緊牙,心無旁騖、勇往直前。通過務實調研走訪,敲開羣衆“心門”,不斷激發羣衆主動性、積極性,堅決避免上熱下冷、先熱後冷的現象,實現上下聯動,齊頭並進。

緊盯重點任務是關鍵。圍繞產業扶貧、易地搬遷、生態補償、教育脫貧、社會保障“五個一批”扶貧工程,扶貧“領頭羊”團結帶領幹部羣衆,一針一針繡精準,一針一針扎透,齊心協力使出“洪荒之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每一項工作。緊扣“識貧、扶貧、脫貧”三個環節,實行條塊化分工、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一針一線縫好固牢”,逐村逐戶落實到位,做到真脫貧、脫真貧;堅持“靶向治療”,制定“一對一”解決措施,因人因戶針對性地制定政策兜底、產業傾斜、科技培訓等措施,瞄準問題,堅決精準地打到十環上,不斷提高脫貧攻堅實效;着力補齊貧困鄉村建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基層治理等短板,推動保持脫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防止整改工作“一交了之”、幫扶工作“一訪了之”、政策脫貧“一兜了之”。確保扶貧工作精準度、社會認同度和羣衆滿意度顯著提升。

加強黨的領導是根本。堅持黨對脫貧攻堅的領導,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的重要經驗。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圍繞決勝脫貧攻堅的共同目標,集中各個方面的力量,上下一條心,同下一盤棋,以三軍用命、浴血奮戰的士氣,高效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形成跨地區、跨部門、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主體的脫貧攻堅體系。在培育致富能人方面,做到政治上關懷、政策上傾斜,激勵各類人才紮根基層,將新技術、新知識帶到農村,帶領貧困羣衆脫貧致富,匯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之力;強化作風保障,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脫貧考覈評估制度,堅決反對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羣衆的檢驗;着力把督查工作在促實效和減負擔之間求取最大“公約數”,切實減輕基層幹部負擔,讓基層幹部從各種督查檢查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實實在在地爲民解難題。

“領頭羊”邁出“領跑樣”,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堅持盡銳出戰,聚焦“六個精準”,下足“繡花功夫”,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促進鄉村振興。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 篇五

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黨中央對脫貧攻堅、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新的歷史任務。對於基層黨員幹部來說,他們位於農村基層第一線,站在直面羣衆最前沿。如何扛起責任,用好資源,解決農村工作中的“卡脖子”問題,還需做實三個“細活兒”。

做實“善聽”。廣納善言,方明辨是非。中國歷史上不乏善聽納言的歷史傳統,偏聽偏信以至亡國的事例也不勝枚舉。據《戰國策》記載,鄒忌以親身經歷勸諫齊威王廣開言路,興利除弊,續寫春秋霸主偉業。對於廣大的基層黨員幹部而言,更應悟出其中奧妙。羣衆“不平則鳴”,特別是當下處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過渡期”的新階段,產業幫扶、嚴防返貧、易地搬遷、扶貧力度調整等後續工作千頭萬緒,基層幹部更應將羣衆意見作爲農村工作的指向標。所謂“善聽”是指善於聽羣衆“刺耳話”“牢騷話”,而非在“美言、諂言”中誤認爲“形勢一片大好”;“善聽”的同時更要“廣納”,基層黨員幹部要主動俯下身、靠前站,拓寬民意徵集通道,廣開各方言路,確保落實反饋擲地有聲。

做實“深研”。極其重視調查研究,曾指出: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僅在土地革命時期,他就做過十幾個關於農村的系統調查,從而具備全局高度的戰略性思考,引領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反觀當下部分黨員幹部,沒有認識到調查研究是“慢工出細活兒”的工作,而是浮於表面,導致“出發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的“作秀式”調研時而出現。此次會議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這一要求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意義,其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落實。基層黨員幹部更要扛起責任,在調查研究上下“繡花”功夫,在“深、實、準”上出大力。以更加嚴謹的作風挖掘出阻礙政策落地的頑疾癥結,助力農村重點領域改革,激發資源要素活力,爲鄉村振興闖新路、出新招。

做實“常思”。孟子有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追古撫今,新時期的黨員幹部要“常懷畏民之心,常做爲民之事”。俗話說,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老百姓七件頭等大事。對於我國農民而言,他們的“頭等大事”就是“地”和“糧”。會議指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當前,隨着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快,農村地區種糧收益降低,農民種糧積極性嚴重挫傷。如何讓農民完成從“身份”到“職業”的轉變,如何讓“種糧”成爲有奔頭的職業,是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應常常思考的新命題。同時,基層黨員幹部要不斷推動種糧補貼、低價收購、完善收入保險等新政策宣傳落地,加大農業科技和機械化力量,將農民從“體力活”“苦累髒”中解放出來,給糧農吃下增產增收的“定心丸”。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六

繪就鄉村振興“壯美圖卷”

“農,天下之大業也”。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決定着我國未來鄉村振興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號文件發佈,再次爲鄉村振興工作明確目標、強調重點、指引方向。

鄉村自古就是詩人墨客棲居安放鄉愁之所,它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農耕快樂,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然景緻,更是當今實現“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主要陣地。推進鄉村振興,繪就“壯美圖卷”,讓產業興起來、讓人才旺起來、讓生態美起來,以此順應億萬農民期待,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繪就“稻粱豐碩,豬肥雞壯”的富足圖。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沒有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就無從談起,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前,新時代脫貧攻堅任務圓滿完成,鞏固開拓脫貧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成爲時下農村工作重點課題。一方面,要加強產業融合,積極發揮當地龍頭企業“領頭羊”作用,堅持市場化道路、科學性運作。要以農村供給側性改革爲主線,激勵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藉助“互聯網+”等科技力量,實現“小木耳”也是“大產業”的發展目標。另一方面,要突出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不能“千城一面”。鄉村振興要注重文化發掘,與地理、人文等要素有機融合,有山水景觀的繪就“秀麗山水”圖,有莊園景觀的繪就“幸福莊園”圖……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滿足了精神需求,真正的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生活“好”起來,實現“面子”與“裏子”的雙豐收。

繪就“少長鹹集,羣賢畢至”的人才圖。鄉村振興,人才力量是關鍵。“治國經邦,人才爲急”,任何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鄉村振興更是如此。發揮人才力量,首先要“聚集”人才,基層工作不僅需要科技、管理人才,也需要能工巧匠、鄉土藝術家,這就要求當地政府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深入挖掘本土人才,科學引進外部人才,吸引一批“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優秀人才投身基層建設;其次要“培育”人才,新業態的出現對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一批“愛農業、懂農業、精農業”的“新農人”至關重要。因此,要積極創造條件,依託當地產業大戶、農村合作社對有一定農業技能基礎的農民開展精細化培訓,如網店開設、品牌打造、物流管理等;同時,加強資源利用,依託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資源,鼓勵農民通過彈性學制接受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最後要“用好”人才,確保“因事擇人”“因才施用”,通過政策引導、完善設施發揮人才專業優勢,使人才在各自擅長領域發揮才能、實現價值。要加強組織建設,打造“好班子”、選擇“好路子”,以此凝心聚力,讓人才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釋放出源源不斷的前進力量。

繪就“綠樹村邊、青山郭外”的山水圖。鄉村振興,生態環境是支撐。鄉村發展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時強調,“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只有把生態保護好才能把產業發展好,以往的傳統產業發展模式“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既破壞了自然環境又損害人民羣衆切身利益。鄉村振興要做到百姓富、生態美的和諧統一。要發展高新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生態化,讓綠水青山成爲“金山銀山”,同時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着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落實“廁所革命”,杜絕“污水排放”,嚴管“秸稈焚燒”,開展“垃圾分類”,通過監督管理與羣衆宣傳,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讓綠色發展效能樹立信心。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按照鄉村振興五大要求腳踏實地、久久爲功,繪就美麗的鄉村振興“壯美圖卷”,它將展現給億萬農民的是一個充滿信心和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