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生觀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心得體會多篇

大學生觀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心得體會多篇

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開始了,在這場戰“役”中每一位醫務人員就是戰士,病毒就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無數的醫務者衝鋒在前線,我們就在後方支援。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大學生觀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大學生觀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心得體會1

這個世界上沒有大家所說的“超級英雄”只有面對困難挺身而出的凡人。一句“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是他們對祖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從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就註定了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新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讓我們的祖國不得安寧。但是截止到2020年2月20日,全國累計派出255支醫療隊,32572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他們是“戰士”抗疫情就是打仗,他們勇闖第一線。

記得有一個採訪是這樣的——一線醫生的女兒的一番話:“我的媽媽其實是一個抵抗力特別低的人,她給兒童看病的時候自己都能感着冒回來;有意外的得知我外公居然還在一線上班,在我的世界裏,我的媽媽和外公是很能行的人,我把他們借給你。他們能頂起我們這個家,他們同樣也可以頂起你們患者的一片天……”她含着淚卻笑着說起了這樣的一番話,可是她還只是一個被家人庇護的小女生啊!沒有誰,就應該衝鋒陷陣,就應該英勇無畏,就應該拋家舍子,就應該無私奉獻的,但在每一位醫生的背後也許也會有着自己的精神支柱吧?

因爲防護服的“珍貴”,所以醫護人員也是特別珍惜的用着,他們甚至一天都穿着防護服,他們不敢吃飯、喝水,連女醫生生理期的時候也堅持不脫防護服。男女醫生都穿着成人尿不溼連續工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物資最緊缺的時候,各個省,各個工作單位也都伸出了救援之手,在緊急時刻,我們中國人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其實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他們不過是一羣普通人披上了戰袍,學着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罷了……汗水流到眼睛裏,口鼻裏、手臂被口罩和衣袖勒的青紫,鼻樑上被壓的滿是痕跡——他們不是“白衣天使”,是“戰鬥天使”!

大學生觀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心得體會2

在與病毒膠着對壘的那些日子,“衆志成城”“萬衆一心”成爲最有溫度、最有力量的熱詞。在這場退無可退的戰鬥中,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白衣戰士聯手湖北醫護大軍,無悔逆行、執着堅守,保護了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定格了最帥的、永不磨滅的拼搏背影。

他們迎風而立、與疫而戰,在逆境中成長,用腳印汗水身影刻畫出青春的“閃亮標識”,發揚不懼風雨、勇挑重擔的意志品質,用主動出擊的拳頭和挺立的脊樑擊碎“垮掉的一代”之陳詞濫調。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青年一代或是衝鋒“疫”線,或是下沉基層一線,青春力量覆蓋了醫療、交通、生產、物流等各個領域,他們在千帆競發中展開與疫情的強力對抗。醫護者中有他們,志願者中有他們,社區工作者中有他們,基層一線守護者中也有他們,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勇敢無畏,在“疫”線砥礪前行,他們立即行動,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示範員、保障員、宣傳員和戰鬥員。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在戰“疫”的主旋律上彈奏鏗鏘音符;他們壯懷激烈,不負國家重託,用實際行動和奮鬥英姿唱響青春之歌。“何辭爲”是他們勇於擔當的責任心,“照天燒”是他們戰勝病毒的信心,他們應聲“出列”,共築一心一意與“疫”戰的嚴密防線,盡顯青春的蓬勃朝氣與磅礴力量!

何爲英雄?運籌帷幄、揮斥方遒的是英雄,奮戰一線、不懼生死的是英雄,響應號召、做好自己的亦是英雄!錦繡之禹城自古便是英雄的國度,所以我們不懼怕任何危險。如今,抗“疫”仍在繼續,衆英雄還在努力。這一筆雖然有些許沉重,但必將是共和國復興道路上的一闕史詩、一段傳奇!

大學生觀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心得體會3

近段時間,我們通過電視、手機,一遍遍和一個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國84歲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

鍾南山現在已經是國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子,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這個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鍾南山院士就是那個“定海神針”,已經成爲老百姓最爲信賴的人了。一個工程院院士,一個醫學專家,卻神奇地擁有了100%的可信度。因爲在大家的眼裏,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學,代表權威。

2020年這個春節,他不顧年事已高,在廣州、北京、武漢三地奔波,連續奮戰。他一邊提醒公衆“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卻義無反顧地登上了去武漢的高鐵,趕往防疫最前線!

鍾南山也曾說過,他永遠忘不了他中學老師說的一句話:人不該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沒有理想,會將身邊的事看得很大,耿耿於懷;但如果有理想,身邊即使有不愉快,與自己的抱負相比,也會變得很小。也就是這句話,鍾南山牢記了一輩子,也踐行了一輩子。

我雖然不知道疫情會在什麼時候結束,但我相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出生在的國家是中國,中國是一個飽受風雨卻依然屹立在世界之巔的傳奇國家,又是有無數的白衣天使在這樣團圓的日子裏艱苦奮鬥在一線,天時地利人和,諸邪終將會退散。危難關頭,我們應該做到能不出門就別出門,勤洗手,不傳謠,不信謠,不吃野味,不會讓自己成爲患者,相信一定會研製出疫苗,來解決,而這場病情必定會結束。

我知道我們要學好科學知識,不僅對個人有利,更對我們的國家有利。以後,不管將來幹什麼職業,做什麼事情,要想走得遠,都必須擁有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學習。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好好學習是一種責任!我要謹記在心,創造並擁有更好的中國。

大學生觀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心得體會4

大疫面前,暫時無法回到家鄉的武漢人該如何安身?長沙伸出了溫暖的手,給出了“不拋棄,不放棄”的妥善安置方案:對湖北來長沙人員,在排查無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後,各區縣市給予適當幫助,統一徵用酒店,統一進行醫學觀察和隔離。

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來自疫源地的武漢同胞、湖北同胞正承受着之前難以想象的壓力,歷經漂泊輾轉,身心俱疲。他們也是疫情的受害者,不是“罪人”,公衆不應該也沒必要“談鄂色變”。

科學防疫不是冷漠、歧視和以鄰爲壑的藉口。目前,很多出門在外又暫時無法回鄉的湖北人成爲了“漂泊的湖北人”,給他們安排符合防疫標準的集中安置場所,體現的是人性的溫度,也是對疫情控制負責任的態度。

要警惕,不能把羣防羣控概念偷換成極端狹隘的“地方主義”。動輒祭出“不要某某地方人”“哪裏來回哪裏去”,這是念歪了經、唱錯了調,把抗疫大業搞成了“地域黑”。

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不是具體哪個地方的人;我們戰勝疫情的武器是科學和團結,而不是自亂陣腳。

從最功利的角度來說,也應該給來自疫源地的民衆安排適當的住宿、飲食,方便集中管理、集中隔離,否則,只會把他們逼到躲避防疫措施的路上去,造成更大的社會風險。

目前,長沙市已經公佈了對疫源地人員開放的定點服務場所,拿出了妥善的解決方案。上海也在落實對重點人員隔離醫學觀察,其中集中隔離了1098人(截至1月27日)。防疫大戰纔開始不久,集中安排疫源地人員的食宿,應該成爲各地政府防疫措施中的標配。這是各地政府必須履行的責任,也是防疫系統工作的應有之義。按科學的防疫原理,進行統一登記、統一隔離,這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會恐慌,也是城市應有的溫度。

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我們相信,大地回春,隔離結束,疫情消散就在不遠的明天。

大學生觀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第十一講心得體會5

2020年的庚子春節,荊楚大疫,感染了數萬人,掩蓋了新桃符的濃濃年味,蠶食了春日裏的生機盎然。

萬衆一心迎挑戰,衆志成城抗疫晴。84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掛帥出征,第一時間奔赴武漢。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立下戰書,按下手印,在茫茫夜色色中與家人不辭而別,日夜兼程,在團圓的日子裏逆行武漢。他們是夜空中最亮的心,是他們給了患者生還的希望,於抗擊最前線樹立起一道銅牆鐵壁……

他們穿着幾十斤重的防護服,就連生理期也不願換下防護服。爲避免浪費醫護服而身着紙尿褲強忍身體不適堅守於醫護崗位,因爲浪費一件醫護服就可能少救幾條人命。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羣披上外衣的孩子,他們本同我們一樣,爲人子,爲人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他們說這是他們的使命,他們的責任……

有火神山醫院建設工人不顧勞累施工,席地而睡以縮短工程;有前線警衛員超長時間待命工作不堪疲憊在站立時暈倒。最近網上的一段視頻火了,一個13歲的女孩說:“我媽媽是個抵抗力特別低的人,但是她很厲害,她救活過很多人,我爺爺也是醫生,他們可以頂起我這個家,所以我相信也可以頂起你們的一片天,我把她們借給你們……”用最幼稚可愛的話做最偉大的行動。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疫情終將戰勝,春天遠終將到來。願你們此去平安無恙,凱旋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