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1

兵民是勝利之本,宿北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主席人民戰爭思想的勝利。在黨的領導下,宿北戰役的民衆支前工作開展得十分細緻周密,做到了既有嚴密的組織機構,又有詳細的任務分工,還有深入的思想動員。戰役進行前後,宿北、山東各縣先後動員民工43萬餘人完成轉運傷員、籌集運送糧食彈藥,羣衆自發做嚮導甚至踊躍參軍參戰、保家保田,出現了許多“母送子、妻送郎,父子雙雙上戰場”的動人場面,涌現出一批傑出支前模範代表。可以說,人民羣衆緊密團結在黨的旗幟下,和英勇的指戰員一道唱響了勝利的凱歌,宿北戰役的勝利是人民戰爭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

宿北戰役結束後,大量支援宿北戰場的山東籍民工返回家鄉,繼續投入到新一輪反擊國民黨軍進犯的鬥爭中去。魯南、萊蕪、孟良崮諸戰役均在根據地內線進行,龐大的戰爭消耗使後勤保障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華東局重建山東省支援前線委員會,爲動員根據地人民踊躍參軍支前奠定了堅實基礎。華東局針對民衆支前工作存在的誤區就幾個重要環節提了明確要求,各基層黨組織加強紀律教育、剖析闡明利害、開展立功運動、代耕補償工作提前安排到位,大大提升了人民羣衆滿意度和支前積極性。孟良崮戰役支前民工總數達到80餘萬人,浩浩蕩蕩的支前大軍極大鼓舞了將士的鬥志,而沂蒙精神的典範——以“沂蒙六姐妹”爲代表的沂蒙紅嫂更是成爲戰時中國婦女的驕傲,她們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活躍身影,爲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2

?榜樣4》節目中的每一個畫面、每一個人物,每一個事跡,無不彰顯着中國共產黨員的力量和魅力,傳播着時代正能量,讓人發自肺腑的感動、震撼,促使我們思想持續進行多重的精神洗禮。節目中有深藏功名、堅守初心、淡泊名利的老英雄張富清;用自己的吃虧換來全村人滿滿幸福感的村支書李連成;不計得失、返鄉扶貧、初心不滅、青春無悔的時代楷模黃文秀;“大湖鴻雁”的郵遞員唐真亞;吃苦耐勞、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年輕抽糞女工李萌;紮根貧困山區的“羊書記”隋耀達;更有嫦娥四號科研組織人員羣體代表等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典型事蹟,集中彰顯了優秀共產黨員堅定信仰、擔當作爲、服務羣衆、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深刻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着堅守、實幹擔當、勇於奉獻的精神風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的響亮號召,也是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重承諾。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和信念。不論是什麼職業都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爲人民服務,醫生的初心和使命是救死扶傷,教師的初心和使命是教書育人……這些具體的初心和使命匯聚成強大的社會洪流――爲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榜樣作爲人們的指路明燈,作爲時代的標杆,作爲人們力量的源泉,他們更是時刻踐行着自己的初心,牢記爲人民服務的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爲一名企業基層黨員,更要堅定信念、牢記使命,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爲。結合本職工作,愛崗敬業、追求卓越,把敬業拼搏作爲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謹記自己的工作責任,在安全作業、設備維護、工序服務、創新創效等方面時刻發揮自己的表率作用。風雨過後才見彩虹,成功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幹出來的,格局是幹出來的……我們要沿着榜樣的足跡,時刻充滿激情、富於創造、勇於擔當,用我們的行動踐行初心,展現出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自我風采。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3

2020年的春天格外的熱鬧,新型冠狀病毒,令人猝不及防,從武漢,到湖北,到全國,人們都奔忙着,應對這個“不速之客”。

在緊張和焦慮之中,我們小心翼翼地收聽着有關病毒的或真或假的消息。隨着移情防控的進展,人們的心情漸漸的平息安穩了。在心情平穩之後,我們靜下來思考,疫情除了帶給我們一些恐慌之外,應該還帶給了我們一些其它的東西。讓我們重新來思考人與自然,個人與集體,愛自己、愛家人和愛國家這幾者之間的關係,讓我們正視這些關係,理性的來思考這些關係,這也算一種進步。

病毒來勢洶洶,多方研究,雖未鎖定最後的元兇,但基本可以確定病毒是來源於野生動物這一個大方向。事已至此,一味的去指責人類的貪婪,抑或說動物的兇猛,沒有太多的意義。人與動物並非非此即彼的關係,二者本不是對頭,而應該是和諧共生的。人也罷,動物也罷,都是整個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由此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也不應該是非弱即強、非生即死的關係,也應該是和諧共生的。以前講人類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鬧出了一些什麼“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移山填海”之類的“壯舉”。而沒有想過我們爲何要肆意地去改造,堅決地去征服?現在看,人應該順從自然,對自然心存敬畏,要明白人類也是自然的一份子,萬不可以王者自居。人的貪慾,對自然的無厭的索取,到頭來也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落個兩敗俱傷。人類的每一分瘋狂,都招致自然加倍的、十倍的、千百倍的報復。此次疫情過後,我們應重新審視二者的關係,更能明白“天人合一”的這個概念,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銘記於心。人和自然二者共生共存,互爲依靠,我們須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才能創設更加穩健和諧的發展環境,

在防控疫情最關鍵的時候,個人的力量固然不可小覷,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集體的力量。能不能打贏這場阻擊戰,最終還是取決於集體的力量。政府調動一切的資源,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發動一場全民防控疫情的阻擊戰。火神山、雷神山能在短期內投入使用;武漢等地封城,醫療物資、生活用品,一樣不缺;全國各地的“硬核”防疫……這都是集體的功勞。個人的安全,也是在集體的庇護下得以實現。從中央到省市區鄉,直到村社,各級職能部門,全方位的運轉,使疫情很快得到遏制,初步彰顯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提高和完善。當然,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這給以後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第一手依據。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人,都積極的行動起來,這就彰顯着集體的力量。當然,個人在裏面的積極響應,認真參與,也功不可沒。集體的統一調配、全局把握,加之個人的主動參與、細節落實,才能開展這場聲勢浩大的防控阻擊戰,將病毒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這表明,集體固然離不開個人力量的匯入,但個人只有把自己放在集體之中,融入集體之中,方可展示才幹,發揮效能。個人和集體,如同浪花與大海,小草與草原……經驗也表明,個人唯有融入集體,個人的價值才能得到彰顯。歷從來不缺少英雄人物,但英雄人物的力量,往往來自集體的支撐,離開集體,個人將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次事件,促使我們重新審視個人和集體的關係,明確集體的重要性,更堅定自己的集體主義觀念,這也是疫情帶給我們的一點好處。

愛自己,表現在對輿情的關注,對病毒的認識、瞭解,明白其厲害,個人積極的參與防控,從洗手洗臉,到帶口罩消毒,避免到人羣密集之處,減少聚會,諸如此類的行爲,都表現了對生命的重視,對自己的熱愛。愛家人,向家人宣傳疫情的相關知識,對家人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對家人反覆進行叮囑。網上流傳的視頻中,醫生蹲在過道吃飯、爺爺自我隔離不讓孫子拜年、兒女舉報父母打牌等等,這都表現了對家人、對親友鄰舍的一種愛。當然更重要的是,愛國。“有國纔有家”,爲了更好的愛自己,愛家人,就應以更大的熱情去愛國。除夕夜出征武漢的醫護人員、武漢當地主動請纓參戰醫護人員、不顧風險的快遞小哥、參與臨時醫院建設的工人,更有海外的僑胞、出國的旅行者,他們爲了祖國儘早打贏這場阻擊戰,都各盡所能,竭誠示愛。還有呢,慷慨解囊的明星、環衛大爺、賣菜大媽,也紛紛的獻出自己或多或少的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年邁的專家不顧辛累,率先奮鬥在阻擊病毒的最前線。放棄休假奮戰在防控一線的政府幹部、企事業人員。所有的這一切,都彰顯着滿滿的愛國情。這公而忘私、捨己爲國的博大情懷,令人淚目!疫情過後,我們對國家的情更濃、意更切。這不僅是一場全民參與的阻擊戰,更是各族人民唱給祖國的一曲戀歌。疫情擊不跨我們,反而使我們空前的團結到一起,我們的凝聚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堅固。

災難本身是一件壞事,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次疫情,既檢驗了我們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讓我們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也可以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個人和集體、愛己和愛國這幾重關係。當然,病毒還未祛除,危機尚未解除,我們還需嚴防嚴控,但我們會信心十足,期待順利!網上的流行語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是啊,立春已過,馬上便會春暖花開,當鮮花燦爛之時,我們依舊會在叢中歡笑!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4

在大學聯考中,我的文綜科取得了136分的較好成績。下面,就歷史科學習與考試談一點自己的經驗。

1.關鍵在平時。現在回想起來,這是我大學聯考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平時上課,頭腦與老師一起動,邊學邊背,這樣的記憶是最深的。第一遍記憶極爲重要,如果記混了,以後一背到這裏就會發生混亂。同時課後要注意全面認真的複習,不要遺漏正文的小注,這也是屬於考試範圍的。2000年大學聯考試題與考綱略有脫節。如考綱規定不考的,考題卻出現了(如太平天國題),要答對這些題,就需要平時紮實的基礎,考前突擊是沒有用的。

2.複習的方法。高三要進行多次考試,特別是高三下學期,歷史要考5本書,記憶量相當大。這時要注意聯繫,先從宏觀上掌握,聽教師講線索,如分爲政治、經濟、外交、民族、文化等板塊;也可以採用背目錄,及每章前框題及章後小結等方法。先做到大方向不亂後,再充實小的知識點,一定做到理解準確、記憶到位。另外,在複習每+歷史時期時,要知道這一時期時代特點是什麼,如東漢,豪強地主與宦官專權,考這一時期選擇題時,多與這兩點有關。同時,複習時要反覆看書,多背幾次,力求一次比一次理解透徹。複習時間用得短。到大學聯考前幾天就採取看書前目錄,腦中過一遍梗概的方法。

3.注意培養自己的歷史思維能力。現在考能力的試題漸多,掌握好基本知識點後,要多想想事件發生的背景,爲什麼會在這一歷史條件下發生,與前後有什麼內在聯繫等問題。關於這一能力的培養,可看一些與課內教學有關的書刊,如《歷史學習》等,有利於加深對課本知識理解,更好掌握。

4.注意與老師、同學交流,一起討論學習。一個人無論怎樣複習,都會有遺漏、記錯或想不通的地方。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討論複習,可查漏補缺,也便於記憶。

5.關於課外題,依據老師推薦和自己的選擇,選擇一本好的書、刊即可。歷史題有的比較難、偏、怪,如果遇到這種題,在詢問老師、同學仍難以理解時,不如放棄,不要因一道題,使自己整個思維方式趨於混亂。臨考前,不要再做選擇題,可看幾道老師推薦的好的問答題。

6.考試中最重要的一點,要有信心。文科選擇題有的屬於最優選,幾個選項都有一些道理。這時就要宏觀把握,不宜鑽牛角尖。選完後,除非能肯定選錯了,否則輕易不要改。

當然,在歷史學習中,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興趣。同時要注意記憶的方法,如結合地圖,增強歷史空間感;編順口溜、諧音等。

最後,我要感謝三年來教我歷史的劉建中老師,正是在他的幫助下,我才取得了今日的成績。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5

由鄉鎮到縣城赴考的考生5日起陸續入住由市教育考試院指定並通過防疫檢查的酒店。“除了做好酒店日常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外,我們還加強了消殺次數,同時將考生的房間安排在單獨樓層,確保考生的睡眠環境,並有24小時值班人員進行安全管控。”梅城江北一定點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就餐方面,酒店也已提前佈置,劃定專門考生用餐區域,細化菜單,避免使用豆漿、海鮮等易過敏食材。

考試入場時間由考前30分鐘提前至考前60分鐘、所有考生佩戴口罩測溫進入考點和考場、註冊“粵康碼”、進行考前14天個人健康情況和行動軌跡上報、體溫超過37.3℃的考生將啓用防疫備用考場……因爲疫情,今年的大學聯考出臺了系列“新規”護考。

考生體溫超過37.3℃是不是就不能參加考試?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管醫師侯珊珊表示,考生在初步評估後可到備用考場參加考試。她提醒考生,大學聯考前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可到醫院或當地疾控中心做核酸檢測,大學聯考當天憑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便可進入考場考試。“如果是在大學聯考當天突然出現發燒的也不必過度焦慮,學校駐點醫生會第一時間根據考生的流行病學史、外出史和臨牀症狀進行初步評估,再由專人護送至備用考場考試。”侯珊珊表示,今年各考點均配備有一名以上當地衛生健康部門或疾控機構副主考和心理健康老師“坐陣”,爲健康大學聯考“保駕護航”。

“今年所有考場全面覆蓋空調,室內室外溫差大,學生可多帶一件長袖衣服,避免着涼。”市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在赴考前要將准考證、身份證等證件與2b鉛筆、黑色簽字筆、橡皮、三角板、直尺、圓規等必備文具提前放入包中,嚴禁攜帶各種無線通信工具、電子存儲記憶錄放設備、塗改液、修正帶以及不透明的`文具盒(袋、套)和水杯(含飲料)等物品。按照規定,開考15分鐘後(非英語科的外語科目考試開考前15分鐘),禁止遲到考生進入考點參加當次科目考試。

另外,各級公安機關今年將繼續爲考生開通居民身份證辦理、護考和救援三個綠色通道。對需要加急辦理、換領身份證的考生優先受理、優先制證、優先送達。大學聯考期間,執勤民警將爲忘帶身份證、准考證、遇到交通擁堵等困難的考生提供應急通行便利,幫助考生準時到達考場。對發生故障和交通事故的送考車輛,執勤民警將迅速出警、快速處理,必要時幫助聯繫車輛轉送學生。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6

我在很早之前就聽說過樑思成林徽因這兩個名字,只知是民國時代的知識分子,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我感覺這8天真的學到了很多很多,而且8集紀錄片《樑思成·林徽因》畫面素美,配音女音清麗男聲富有磁性。裏面最有感染力的畫面是樑先生等營造學社繪製的中國古建築的圖樣。

先來說說我最喜歡的第三集佛光,這裏的佛光指的是五臺山佛光寺,這是我國唐朝木構建築的可能唯一孤本,但在樑思成林徽因到來之前,佛光寺只是蝙蝠和臭蟲棲身之地。這集主要講述了從1932年到1937年僅六年間,中國營造學社社員的足跡遍及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留下了一套研究中國建築的科學完備的稀世珍寶,以及1937年7月,樑思成林徽因迎來了他們人生道路上最輝煌的一刻,他們發現了夢寐以求的唐代木構建築——五臺山佛光寺。我最喜歡這集紀錄片的原因是第三集既沒有第四集的悽慘,也沒有第六集的輝煌。而且在林徽因的一生中,這也是一段最快樂的時光。親情、友誼、思索、創作一切都在她的筆下盛開。同時也是在這一階段,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費正清夫婦走進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命運也開始了逆轉。

印象最深的是第八集古城,古都北京——無以倫比的都市傑作,在“把首都建設成生產城市”的總綱領指導下,妨礙這一目標的一切事物,都面臨去留存廢的抉擇。視頻中講述了很多很多,例如倫敦,巴黎都在革命勝利後早早的拆除了自己的城牆,而樑思成想留住這世界上已經倖存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最後傑作,樑先生認爲故宮和城牆是一個整體,1951年4月在《新觀察》上,樑思成撰文:北京,無與倫比的都市傑作。1952年1月,林徽因在《新觀察》開設“我們的首都”專欄,並且向新中國詳細介紹北京——這個千年古城的價值。在保護北京古城的方案受挫後梁思成又開始思考建築物的民族形式問題,後續又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可以說爲尋回知識的尊嚴、歷史的尊嚴、美的尊嚴,樑思成林徽因付出了何其昂貴的代價!

關於建築,樑思成奠基了中國的建築學,寫了《中國建築史》,他一生致力於研究和解讀了李誡的《營造法式》。林徽因思想活躍,主意多;但構思畫圖,樑思成是高手,他畫線,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沒那本事。他們倆事業上琴瑟和鳴!他們將自己的兒子命名爲“從誡”來表達對李誡的崇拜之情以及對建築事業的熱愛。

當我看完《樑思成林徽因》紀錄片的時候,心中感慨:這是我看過的中國自己拍得最美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