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研月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教研月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教研月心得體會篇1

生物學科教研活動心得上週是我們生物學科教研組進行相互聽課的第二週,也是我們全組講課的一個循環。我們生物學科教研組一共有六名成員,每週三名同學進行授課。

第一次講課,同學們都很重視,雖然沒有真正的屬於我們的學生,但是每一個人都很認真的進行準備,把他當做是一堂真正的課來上。在講課過程中,隨着講課人數的增加,大家不僅發現了自身的優缺點,而且從同學們哪裏獲得了很多經驗。從一開始的講課中操作不熟練,到最後的熟練操作,從剛開始的磕磕絆絆,到後面的熟練講解,每個同學或多或少都有了進步。但是,雖然有了進步,但是缺點依舊存在。

雖然要求要講40—45分鐘,但大部分同學都沒有做到。好幾名同學的時間都很短,只能達到20—30分鐘。但這畢竟是我們第一次講課,而且,在課後的討論中,同學們的問題都被大家指了出來。相信大家都會有所進步。

雖然線上教學已經開始了許久,我也從弟弟的上課中對線上授課有了一定的瞭解。但真正自己操作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線上授課對於我們乃至所有教師來說都是一次新的體驗,大家之前都沒有經驗,對於平臺的使用,線上講課的節奏都需要一點一點的摸索。萬事開頭難,現在同學們都有了經驗,都體驗了線上教學的流程,也有了各自的心得體會,相信隨着授課的逐步進行,同學們的授課水平都會逐步提高。期待這周同學們的精彩講課。

教研月心得體會篇2

在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第3、5周,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安排了語文、化學、音樂三門科學的中學教研活動。我是南航附中的一名音樂實習生,所以跟着我的指導老師,也參加了這次教研活動。

20xx年9月15日早上8:30,開展了音樂學科的教研活動,這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評比”,參賽選手分別是:張凌菇老師(六合區竹程中學)、劉玲玲老師(六合高級中學)、姜旻老師(旭東中學)、楊雪蓮老師(大廠高級中學)。點評人:張薇老師(九中)。

參加了這次教研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每位參賽老師都有他們的過人之處,都值得我們學習。張凌菇老師的課題是“森林中的回聲”,教學過程中的遊戲環節找手絹,很有意思。遊戲規則是這樣的:把手絹放在臺下一位老師的抽屜裏,請另一位老師來找,其餘人都充當觀衆,當這位找手絹的老師越接近目標(手絹)時,觀衆的掌聲就越響,反之越輕。這個遊戲主要用來說明音樂的力度,強弱的感覺。若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實施,一能調動同學們的氣氛;二能使同學們掌握知識。我覺得這種方式的教學對我很有幫助。

劉玲玲老師教學中的亮點,我認爲是她的導入部分。她的課題是“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她的導入是這樣的: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幅圖片,6張少數民族的人民圖片,然後進行對少數民族服飾的辨別,從而知道分別有哪些少數民族。其次放音樂,視頻,或朗誦一段話讓大家感受這是哪個民族。例:放音樂吉祥三寶===》蒙古族;一段具有藏族民族特徵的且描繪性很強的文字配上朗誦===》藏族。我覺得她的導入環節很精細化,一目瞭然,很清晰。

其他的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他們的教學過程都非常精彩,讓我學會了很多方法,包括怎樣提起學生的興趣,怎樣把問題引導的更透徹。

最後南京市第九中學的張薇老師對這次教研活動做了思考。她強調了三大點:

一、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1、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既是對過去課堂教學的整合與提升,更是對當前課堂教學的思考與改正。

2、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是落實課程理念,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

3、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就是要堅持以“人的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教學工作符合教育規律和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開展關於“我的精細化教學設計”活動的要求

1、素質教育的定位

2、素質教育的功能

3、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

要做到特別關注全體、全面、全程

三、精細化教學的“五個精細”

1、精細學習目標

2、精細問題設計

對學情和教學內容的解讀要深,問題的針對性、有效性要強,一步步引導。當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比較難回答時,老師還可以選用選擇題的方式,縮小範圍,更容易讓學生理解。

3、精細的互動生成

互動環節是最能調動學生興趣的,是最能活躍課堂氣氛的,強調“三預”,預見,預備,預派。預見學生會有的困難,例:預知學生對力度的理論理解很困難,可以採取用擊鼓的方式,引導學生,加強理解。預備即爲課堂做好充分的準備,保證45分鐘教學內容的豐富。

4、精細的自主體驗

教師通過自我實踐體驗學習內容,實踐分爲操作和演練兩個部分。

5、精細的評價矯正

即精細教學化的反饋環節,做好總結與反思。

在聽完張薇老師的指點後,我受到了更深的啓發,尤其是“五個精細”,個個說到重點,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未來一個半月的實習時間內,我肯定會繼續積累經驗,努力悟透這五個精細,爲以後的工作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矗我希望在實習期間可以多參加些這樣的教研活動,我受益匪淺,不僅將理論運用於實踐,而且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實習期間我們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想法,跟他們溝通,才能在課堂上呈現精彩的互動環節,尋找切入點,激起學生的興趣。

教研月心得體會篇3

爲時兩週的教研告一段落。在這兩週裏,我感到收穫了很多東西,同時對自己的知識結構也有了更正確的分析,也更加明確了自己以後學習的方向。

首先說我在本次教研活動中的學習。在這次教研中,我不得不認真地學習了綱要。說實在的,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人,只不過是一個不甘落後的人。平時總是以這樣那樣的理由把綱要的學習一推再推,說起來還是拿它不在意。這次教研中,爲了更好的去做自己的課,更好地去把握老師們的課,我幾乎天天在被子裏看綱要。通過這段學習,我才真正明白什麼是五大領域的課程,並且真正把握了每個領域課程的目標與要求,也對如何科學有效的.圍繞目標展開活動進行了反覆地思考。

其次,說一下對自己知識結構的分析。體現在評課能力上。我認爲我能夠根據綱要設定的大目標來評價一堂課,能夠正確把握一堂課的優點,亮點,與不足,但不能從細處,從精處來指導老師做課。甚至有時候有一些茫然。主要原因是因爲我多年來把精力放在了文化課,尤其是數學課上。拿出一堂數學課,我對他的目標設定,課程實施,方法是否科學到位,知識點把握的是否精準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對五大領域課程覺得力不從心。跟侯老師,裴老師幾場聽評課下來,心裏覺得有了一些感悟,知道從哪裏插手了。我想這幾天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爭取在下兩週的教研活動中,使自己在五大領域方面的評課能力提高一個層次。

最後,對我自己的課《奇妙的聲音》的反思:

1、本課能夠按照“最近區”理論進行選材,目標設定符合社會課大目標的要求,符合本班幼兒的特點和能力。

2、本課準備充分。

3、本課每個環節的實施能夠緊緊圍繞所定目標展開。

4、本課能夠通過讓幼兒體驗來獲得知識,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爲規則,符合綱要提出的要求。

5、本課的實施方法上沒有備好幼兒,總是拿去年學二班幼兒的能力來要求本班孩子,導致課堂噪亂。致使設計好的問題都沒按原設計的來提問。

6、老師心情浮躁,急於成功,不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幼兒,沒有體現對幼兒的平等與尊重。

7、結果:課上的一般。希望:能夠在客班上一節同樣的,重新設計過的課。

通過我園對他校教研活動觀摩有如下的體會:

1、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能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書本的特點,運用圖畫書指導策略裏匹配策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和重點文字,通過遊戲、動手操作來讓幼兒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

2、通過此次的教學活動,我覺得教師設計活動思路很清晰,做到層層遞進,整個活動過程體現集體與個別,靜與動的結合。幼兒的學習常規較好,能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做到活而不亂。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能注意到很多細節方面,如坐姿、活動的要求、隨機教育等。

3、在語言活動中能用規範、正確的語言帶領孩子,在細節方面能注意語速、語調、眼神的交流等,知道把書本的核心知識傳遞給孩子。

4、此次的觀摩活動讓我印象較深的活動有寧艾幼兒園郭紅梅老師教授的《3的分解和組合》,幼兒的習慣養成較好,包括幼兒的說話的語氣,教師通過講故事的方法讓導入課程,較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特別是運用教具表式的方法來讓幼兒感知,幫助幼兒分析,比較直觀,幼兒容易理解。寧艾幼兒園李江婷老師的《香甜的水果》,教師能大膽設計活動,思路新穎,爲此類活動開創了一個突破口。

這次教研活動,使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長了很多見識。同時也爲我今後的工作打開和拓寬了思路。

教研月心得體會篇4

11月13日,全國國小名師於永正老師再次來到濟北國小參與我校的教研活動,對我們進行了爲期三天的寒假培訓。能夠與於永正老師一起研討教學,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於老師與會場的老師們進行交流互動,一起研討教學,研討氣氛濃厚。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手把手的指導,讓我切身感受到於老師在語文教學上的深厚功底和對語言文字的獨特理解,特別是他嚴謹的治學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於老師特別注意教師的教學態度,表示在對教材的挖掘和朗讀指導上。他說一個人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家長對小朋友負責,老師對同學負責。走進文本,走進同學是語文老師的責任。他說練朗讀就是老師走進文本,於文本對話的過程。於老師一句一句地教我們朗讀,指出了很多缺乏。他說老師要上好課,首先自身要明白,做個明白人,否則怎麼教同學。敏銳的語感,加上高度的責任心,就一定會成爲一個好的語言醫生。他特別指出了一些浮躁不實的現象,強調了嚴謹的治學態度。

於老師在教學上非常紮實細緻,從他對待板書上可見一斑。他一筆一畫、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們寫字,指導到位,非常細,細到每一筆畫的高低、長短、寬窄。於老師說,老師就是同學的典範,所以老師的字一定寫好。字是人的第二張臉。第二張臉是練出來的,今後要加大練字力度。

於老師的教學功底是他對語文教學不懈追求、勤於積累的結果。他告訴我們要勤奮善思,要有思想,會考慮。考慮出主意,考慮出華章,考慮出好課。老師要多寫教學隨筆,不寫不成才。他隨身攜帶筆記本,每次參與我校的教研活動都認真聽取老師們的發言,隨時記錄下來。於老師以親身實踐告訴我們,大師是靠積累提高練出來的,要想在教學上有所作爲,就必需付出辛苦和努力。

於老師對作文教學很有心得。他認爲作文教學要做到關注細節,關注小事,把細節寫細,把小事寫大。選材要廣,善於觀察。可以由仿到創,通過範文引入、模仿起步。老師的指導很重要,要教給同學寫作方法:對話要分段,層次要清晰,字跡要工整,標點要過關。老師要寫下水文,教師練筆就是最好的備課。

關於如何教語文,如何讓同學學好語文,於老師提出了“三個積累”:

一、積累語言

1、教師要有遠大的目光,有遠見。學語文就是學語言,一定要讓小朋友好好讀書,背下來。學會積累。積累語言要有課內到課外。擴大閱讀面,增大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整本的書是牛奶、牛肉,能健身;報紙、雜誌是清茶,清新、鮮活。所以讓小朋友都讀讀。閱讀時要指導小朋友關注作者的感受,比喻就是作者的感受。

2、要激發小朋友的讀書興趣,養成習慣。壞習慣不學自會,好習慣的養成卻並不容易,開始可能要帶有強制性。老師要給同學量化,比方每天讀書不少於20頁,做好摘抄,老師要檢查,或者讓小組長配合老師檢查等等。

二、積累生活

生活就在我們周圍。老師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生活的眼睛,才幹引導小朋友去發現,珍惜生活,慢慢地形成觀察的習慣。比方適當開展活動,和小朋友一起爬山、釣魚、觀察山羊等,寫成作文,讓活動增值。每次活動就好比一粒珍珠,時間的長河就是絲線,時間長了串起來就是一串閃閃發光的項鍊。

三、積累感受。

書讀得多了,熱愛生活了,感受也自然而然地就多了。語文老師要有遠見,放長線,多讀書,會讀書,善於積累,在讀中學會表達,學會感受,豐富同學生活,會引領,善於發現、熱愛生活。

與於老師一起研討,每次都有新的收穫。於老師的教學態度、教學理念、教學功底和教學藝術,值得我們不時學習,並對照自身的缺乏進行反思和提高。

教研月心得體會篇5

20xx年4月26日爲了促進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我校教師的上課水平和業務能力,在吳川邦(海口到我校掛職)常務副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學校派王亮教導、黃愛珍老師、黃嬌珠老師、黃連英老師、羅熙福老師還有我,6名教師到海口市龍橋中心國小進行教學教研交流活動,通過本次教研交流活動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4月26日上午第一節課學校安排2位教師上公開課:一節是龍橋中心國小杜小妹老師在三年級(2)班上的一節語文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節是龍橋中心國小周宏葉老師在一年級(1)班上的一節數學課《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當天上午第二節課學校也安排了2位教師上公開課:一節是我校黃愛珍老師在三年級(1)班上的一節語文課《月球之謎》;另一節是由我本人在四(2)班上的一節數學課《三角形三邊的關係》。第三節課安排的是分科組議課活動。

由於時間安排比較緊,我只聆聽了龍橋中心國小周宏葉老師在一年級(1)班上的一節數學課《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第二節課安排的是我本人的公開課。 聽了周宏葉老師的課,周老師給我的感覺是一位溫柔、善良、有愛心的好老師,整堂課老師都在非常耐心細緻的給同學們講解知識,我也一直沉醉在周老師優美的語言當中。

周老師上的是一節傳統課,先複習舊知,然後講解新課,最後做題鞏固。周老師在教學中,我看到的是:教師是主動者,是支配者,學生是被動者,服從者。教師主動講解,學生被動接受。教師通過語言的講述實現知識的傳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傾向突出,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卻習慣性的被忽視。一節課下來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觀衆”與“聽衆”。整堂課下來給我的印象就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你跟着我來。教師教代替了學,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學生在上課開始的前15分鐘還能保持課堂紀律但後面的25分鐘學生由於對所學習的知識沒有絲毫興趣課堂紀律屬於“癱瘓”幾乎找不到幾個學生在聽課了。是不是老師太注重自己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

第二節公開課,我上課的內容是四年級下冊第4單元《三角形》中的《三角形三邊的關係》。課前我先和同學們進行勾通交流,瞭解班上的基本情況。比如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爲什麼要選擇在咱們班上公開課嗎?”,“猜一猜?”,“因爲老師聽說咱們班上的同學表現的特別好,所以決定來看看,是不是這麼一回事,老師還想知道,是咱們班的男生表現好還是女生表現好,我們這節課就來個男女生比賽,好不好?(男生坐一邊,女生做一邊)現在比賽開始,上課······”

我是這樣設計整個教學過程的:

一、複習導入,提出問題(激趣定標)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三角形嗎?誰知道什麼是三角形?是不是任意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男生說:“是”,女生說:“不是”。) 師:那想知道答案我們就動手試一試吧。

二、深入探究,得出結論。(自學互動) 1、剪出長度是6釐米、7釐米、8釐米的三條線段,試着圍成一個三角形。 2、剪出長度是4釐米、5釐米、9釐米的三條線段,試着圍成一個三角形。 3、剪出長度是3釐米、6釐米、10釐米的三條線段,試着圍成一個三角形。 師:同學們說說,爲什麼有的三條線段圍成了一個三角形,有的三條線段又沒有圍成三角形呢?想一想。你知道其中的奧祕嗎?你想知道其中的奧祕嗎?(誰說對了,給他們組加分)

三、適時點撥 1、得出結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學習課本例題。

四、測評訓練。 1、課本86頁第四題 2、選用同步訓練。 五、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我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本堂課的教學,我把重點放在了學生自學的身上,讓孩子先自學然後老師再適宜點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動手操作,摸索,然後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如果學生自身解決不了的情況下,老師做適當的點撥。 整堂課是以學生的“學”爲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角,課堂教學始終是圍繞着學生的學生的“學”設計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100%的學生都參與了課堂的互動。孩子們學得輕鬆,學得快樂,學得認真。這樣的課堂解放了老師,同時也拯救了孩子。

通過本次教研交流活動使我進一步認識了高效課。我們過去的傳統課非常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我們要更新教學理念:改變過去教師的教學方法和過去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學方式應由“灌輸式”轉化爲“探究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應由“接受式”向“研究式”。

教研月心得體會篇6

20xx年3月19日上午,我參加了泰山區在南實小舉行的教研活動。觀看了投擲實心球、籃球的觀摩教學課,受益匪淺。

第一位老師的實心球課以學生的發展爲目的,創設投擲環境,將學生帶入競賽之中,激發學生興趣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積極、主動的氣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敢於挑戰、與他人合作意識。

第二位老師的籃球課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教爲導、學爲主體、以爲主軸、練爲主線的教學模式,創設有效教學方式,使體育課上的生動、活潑、有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同時培養孩子與人交流合作,積極向上的優良品質,使他們感受到體育課所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教學內容爲投擲實心球、籃球,投擲是人體最基本活動能力之一,而原地側向投擲實心球、籃球是國小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國小生鍛鍊身體的主要手段,也是國小生基本運動的主要內容和促進身體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原地側向投擲實心球、籃球能逐步提高學生的投擲能力,促進上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展,增強學生的力量以及靈敏、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

投擲實心球、籃球,動作是兩腳前後站立,側向投擲方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緊貼教材,讓學生進行投遠的練習,再進行投準的練習,讓學生通過多次練習。教師再進行糾正,鞏固姿勢,從而形成正確的姿勢,然後通過比賽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使學生在比賽中得到提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輔助練習環節我設置了一個模仿的練習,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協調的發展。

我覺得這兩節課亮點很多,值得我們學習。但課堂密度的掌控、講解時語言表達不夠清楚、對學生的激勵性語言不多、沒有關注個體差異。我們結莊國小體育課決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靈活多樣,上好每一節體育課。

教研月心得體會篇7

什麼是一堂真正的好課,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並在反思中提高,這纔是解決好以上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前提

一、通過生活中的事例,解釋某些數學知識的產生及發展過程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其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纔是我們真正要做的。而“歸納”是數學思想和數學能力很重要的一塊,;操作猜想這一形式對培養學生的歸納思想與能力所起的作用更是妙不言。例如講a:b:c=7:5:3,可設a=7k,b=5k,c=3k,但是學生不懂,設a=3k,c=7k,我舉例:父親:哥哥:妹妹=7:5:3,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引用生活中的數學實例,創設情境

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對數學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和享受,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通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情境,能滿足學生對外界新穎事物的心理需求,使學生感到好奇和興奮,同時,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的思考過程具體化、形象化,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慾望。例如講反比例函數:80條魚,2只貓吃,平均每隻貓吃40條,4只貓吃,平均每隻貓吃20條,8只貓吃,平均每隻貓吃10條,x只貓吃,平均每隻貓吃y條,y就是x的反比例函數。

三、在教學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釋人類及自然界的一些常見現象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數學學習應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教材的編寫中列舉了一些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例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更進一步地觀察生活、收集素材,給學生提供一些更有趣、更有價值的實例。學生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人類社會生活及自然界的許多現象,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到數學的價值,從而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在教學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更明白了知識的獲得不僅僅在課堂,更在豐富多彩的生活、社會實踐中,從而打破沒有感情的數學定理,冷冰冰的數學公式,沒有靈魂的數學符號。學生從中也能真正意識到:人人都應該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應該獲得必需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