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警示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作文多篇

警示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作文多篇爲本站的會員“moqiyi”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警示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作文多篇

警惕扶貧領域腐敗,抓好作風建設,需要對扶貧領域重拳出擊。小偏整理了警示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作文範文5篇精選,感謝您的每一次閱讀。

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一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爲逃避調查,要求行賄人用現金交付,收錢後他自己開車將錢送到北京某小區的一處房子,親手放到保險櫃裏。爲防止有人跟蹤,在路上他還會特意多繞幾圈。他和一些關係密切的知情人,管這處房子叫做“超市”。

金融行業天天跟錢打交道,賴小民接觸的老闆都有幾個億、幾十個億、上百億的資產,給點錢對老闆來說小菜一碟。“超市”裏面有多個保險櫃,存放有兩個多億的現金。除了現金,他還收受大量房產、名車、名錶、黃金、字畫。賴小民對物質有着非常貪婪的佔有慾,他的手錶幾十塊,用都用不完,但他就是想要;他的地下車庫裏都是百萬豪車。

華融公司主業是經營處置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但賴小民激進經營,開設幾十家子公司、分公司,迅速發展成擁有銀行、證券、信託、投資、期貨、金融服務等全牌照的金融集團,嚴重偏離主業。

賴小民爲追求政績,從不會考慮長期的風險會怎麼樣,熱衷追求短期業績,導致下屬爲投其所好,經營一些相對高風險的項目,比如房地產、股票等。

在新一輪派駐機構改革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向各大國有銀行,以及國開行、中信、人保等總計15家中管金融企業直接派駐紀檢監察組,引人注目。

改革前,這些金融企業有內設紀檢監察機構,其獨立性、權威性不夠,造成不敢監督、不願監督、監督缺位、監督不力的現象。改革後,企業內設紀委改設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屬於上級紀委對下級黨組織的監督,監督力度大了,權威性和獨立性也有了,監督效果就出來了。

金融行業的專業性、分業監管帶來的空當,加上賴小民有意逃避監管,使得外部監管難以抵達,而華融公司的內部監督也形同虛設,導致賴小民案成爲近年來金融領域裏面影響極其惡劣、教訓極其慘痛的案件。

該案揭示了華融公司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紀檢部門難以履職、監督嚴重缺失的狀況。新一輪派駐機構改革,正是針對發現的監督薄弱環節對症施策。過去幾年裏,15家金融企業移送司法的案件總共只有10起,而派駐機構改革不到一年,已經移送近20起。

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通俗上來說就是比喻老百姓擁戴你會讓你坐觀天下,老百姓唾棄你也能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唐王朝時期的明主李世民就很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虛懷若谷,勵精圖治,開創了大唐盛世新篇章。所謂盛世就是人民安居樂業,說簡單點就是民生問題得到重視,而民生問題牽涉到諸多方面,其中較爲突出的怕還是法律制度,縱觀歷朝歷代,每個盛世都十分重視法律的修改與執行。

其實法律制度的健全落實,也就是法治,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歸屬於民生問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無特權,從而保障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特別是保障了最底層無權無錢無勢這類人的利益,完善的法律制度讓他們享有人格尊嚴,自由的生活方式,不受剝削和壓迫。

隨着政府職能的轉變,爲人民服務將體現的淋淋盡致,一個服務型的政府,工作重心就是迫切的解決民生問題,比如貴州省紀委的一張名片,民生監督工作,就是靈活運用黨規黨紀,法律制度,嚴肅處理扶貧領域、侵害羣衆身邊利益的行爲,侵佔危房改造資金、剋扣低保、吃拿卡要,這些微腐敗的發生,事情不大但影響惡劣,傷害了黨羣關係,動搖了執政基礎。所以,建立健全各類法律,形成法治,一切按制度按章辦事,才能豐富民生內容,更好的服務民生。

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三

在基層,總能聽到這樣一種說法,上面的政策很好,但一到下面就變了形、走了樣。具體到民生領域,從近年來查處的衆多案例來看,制度設計的漏洞、制度執行的不力、監管機制的缺失,往往是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現實因素。從違規辦理人情保,到挪用農村救濟款、低保金,再到種糧補貼、農機補貼等惠農資金沒有用在該用的地方,無不暴露相關制度的軟肋及監管機制的軟弱遲鈍,宜賓市“引爆”的農村引水工程水渠腐敗並非個例。筆者所在的農村,便民水泥路四通八達,但質量太差,多數已不“便民”了。隨着國家對民生事業的重視,財政資金大量投放到促進就業、扶貧開發、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項目上,使得民生福祉得以顯著改善。但與此同時,在實施民生工程中,一些貪腐官員藉機漁利的貪腐案件,也是層出不窮,並不斷升級、蔓延趨勢,一些民生工程已經成了腐敗的溫牀,窩案、串案不斷,儼然成爲某些人手中的搖錢樹,成爲“撈錢工程”。究其原因,發展的投入越大,利益的土壤也就越豐厚,加上對權力缺乏約束,致使發展的空間“異變”成了官員尋租的空間,成爲利益集團的饕餮,使得政府公信力受到損害。

曾有評論如此形容,目前農村民生工程的腐敗至少有四大特點,一是錢不太多;二是項目多;三是權力集中;四是監管不到位。無疑,這是易出現腐敗,容易引發腐敗高發地的主要原因。因爲項目多則腐敗機會多,權力過於集中更容易滋生腐敗。當這四個特點集中在一個領域,必然導致腐敗機率高。歸爲一點,主管部門既承擔管理職能,又承擔部分分配職能,說白了既承擔政策性負擔,又能享受行政性特權,也就是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看來要治理能源系統的腐敗,既需要削權,更得限權。至於給腐敗分子提供了以權謀私的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微腐敗”也可能成爲“大禍害”,它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羣衆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羣衆對黨的信任。一些腐敗分子利用制度漏洞大肆吞噬民生資金資源,是“微腐敗”的常見類型,羣衆對此深惡痛絕、反映強烈。在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新形勢下,對這類腐敗現象更應嚴管嚴治,堅決防止一些人打民生資金資源的主意、觸碰百姓的奶酪。

治理頑疾,既需要猛藥,也需要治本良方。正反兩面的經驗告訴我們,針對民生領域的“微腐敗”,查處個案並不是終點,關鍵是舉一反三、查漏補缺,讓各項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不斷擠壓腐敗滋生的空間,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環境,從而爲民生福祉築牢制度防線,爲羣衆利益保駕護航。

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四

民生問題從來都不是小問題,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的神聖職責和終極目標,彰顯着一個政黨以人民爲中心的執政追求,體現着一個國家深切赤誠的爲民情懷。精準扶貧在當前就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

民之所盼,就是施政所向。我們黨一直在民生領域着力補短板、兜底線、出實招,羣衆的獲得感顯著提升。自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巨大進展。2016年作爲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首戰之年,圓滿完成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等任務,脫貧攻堅首戰全面告捷。今天,我們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踏上了實現偉大目標的新徵程。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只有實現改善民生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民生改善才會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年,這也意味着我們黨將要在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方面承擔更多的新使命。

警惕扶貧領域腐敗,抓好作風建設,需要對扶貧領域重拳出擊。幫助廣大貧困羣衆早日脫貧是民之所願,但做好這項工作切忌急躁和拖延。要不斷完善社會救助機制。要發揮社會救助制度兜底作用,保障困難羣衆基本生活,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人口,要納入低保體系實施政策性兜底脫貧。只有真正想困難羣衆之所想,解困難羣衆之所急,才能真正將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關懷與善意,帶進他們的心田。

廣大黨員幹部要做到深入羣衆。要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愛民之情,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羣衆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滿腔熱情地關心羣衆、熱愛羣衆,把羣衆當主人、視羣衆爲親人,圍繞羣衆所思所想所盼,多辦順民意、惠民生的實事好事,最大限度地把人心凝聚到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上。同時,警惕扶貧領域腐敗,抓好作風建設,需要建立治理長效機制。建立舉報追查制度,組織開展明察暗訪,對扶貧領域不正之風,一經舉報,追查到底。

黨員幹部只有深入到基層去,到羣衆反映強烈的地方去,到困難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到脫貧攻堅任務最艱鉅的地方去,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打響脫貧攻堅最關鍵的一戰,才能將扶貧領域的腐敗關進制度的籠子,將黨中央的民生政策落實到位,才能真正做好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五

近日,《國家監察》電視專題片一經推出,便迅速刷屏,登上熱搜,成了大家爭相議論的焦點。在貪腐高官紛紛落馬高興之餘,更讓人欣慰的是,反腐敗鬥爭的光明前景可期可盼。

反腐敗鬥爭的高壓態勢持續不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從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作出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莊嚴承諾,以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勇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打虎拍蠅雷霆萬鈞,正風肅紀馳而不息。在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已然形成之際,有的黨員幹部仍然抱有幻想,產生了“差不多、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有的黨員幹部依然心存僥倖,覺得自己快退休了,組織會

既往不咎、“格外開恩”;更有黨員幹部居然癡心妄想,認爲自己是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刑不上大夫”的思想作祟。事實證明,反腐敗沒有休止符,上不“封頂”,問題面前也沒有“網開一面”之說。一大批問題官員紛紛落馬,身陷囹圄,其中不乏有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員”、臨了退休的老幹部,無一可以全身而退。可見,黨中央反腐敗鬥爭的初心是不改的,決心是堅定的,態度是嚴肅的,手段是強硬的,任何幻想、妄想和僥倖都將無處遁身。

監察體制改革的制度優勢日益凸顯。監察體制改革之前,涉及公職人員的違紀違法問題多頭辦理、各管一段,沒有充分實現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導致誰都管卻誰都沒管住、管到位。就拿專題片中的郭海案來說,紀委從涉嫌違紀的方面進行了調查,檢察院從涉嫌違法的方面進

行了調查,公安機關從金融詐騙的方面進行了調查,三方相互保密,互不通氣,再加上各自權限的不同,最終導致郭海案被擱置三年之久,一致引發外界對於郭海“有後臺”“平安着陸”等諸多猜測,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監察體制改革以後,成立了監察委員會,填補了制度上的漏洞,使這種“九龍治水”產生的監督空白、死角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監察體制的完善,讓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制度優勢日益凸顯。

監督執紀問責的震懾效果愈來愈強。黨中央反腐敗初心不改,國家監察體制日益完善,鑽法律空子和制度漏洞越來越變得天方夜譚,幻想和僥倖被逐步打碎;看着一個個曾經的“同仁”被帶走、被調查、被處分、被起訴、被審判、被下獄,紀法處置的震懾讓越來越多的問題官員感到惶恐不安。爲了不再過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提心吊膽的日子,一大批有問題黨員幹部走上了自首投案的道路。自首,本不是一條體面的康莊大道,卻也是他們當下最好的選擇了。讓犯了錯的黨員幹部受到問責、處分甚至接受法律審判,這並不是全部的初衷,更爲重要的是,通過鮮活的案例和反面的教訓,警示教育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當下,這種“處分一個、警示一片、教育一批”的震懾效果正在越來越得到彰顯。

反腐敗鬥爭初心不改,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正在逐步變成現實,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將持續鞏固。

警示教育片《國家監察》觀看心得體會作文範文5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