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讀昆蟲記心得(實用18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8篇《讀昆蟲記心得》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讀昆蟲記心得》相關的範文。

讀昆蟲記心得(實用18篇)

篇1:讀昆蟲記心得300字

讀完《昆蟲記》後,輕輕合上書,細細回味着書中的描述,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波瀾。

《昆蟲記》是一本描述昆蟲生活習性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着大門板和守門人的主角,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它;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羣“僞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的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這幾句描述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以往爲了自我和後代們在那裏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一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向到此刻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衛着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爲家人守衛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後,我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裏人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爲了自我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後,它仍然用自我最大的努力來守衛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爲了自我的兒女而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後雖然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麼。

篇2:讀昆蟲記心得300字

今日,我讀了法布爾所寫的一—《昆蟲記》。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用畢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着,他也所以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我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近了現代禮貌。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就是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着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爲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篇3:讀昆蟲記心得300字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爲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

篇4:讀昆蟲記心得300字

這幾天,我在看一本書,名字叫《昆蟲記》。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的觀察,多次的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讓讀者們讀得十分有興趣。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我覺得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目。

篇5:讀《昆蟲記》有感

E度網專稿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題記

只要看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一本記錄昆蟲的書,也可以從側面看出,此書的作者熱愛昆蟲,熱愛大自然。與作者相同的是,我也喜歡昆蟲,於是,我翻開了書的扉頁。

映入眼簾的是關於作者法布爾的介紹,他那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的精神使我蕭然起敬。一個人,可以這麼有毅力,真的很不容易。看着如此厚的書,我不禁感嘆道。

法布爾將自己一生的心血奉獻給了研究昆蟲,留下了這本曠世鉅作《昆蟲記》。書中運用大量筆墨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習性,描寫十分細膩,語言生動形象,充滿了詩意和情趣。其中我特別喜歡描寫蟬的那幾章。法布爾先用寓言《螞蟻和蟬》引出下文,再寫蟬的地洞以及蟬是如何挖地洞的,後來又寫蟬如何蛻變,再後來寫了蟬的歌唱,我最喜歡這節,因爲法布爾開始研究實驗了,他先找來五中蟬,再逐一分析、實驗,語言充滿了科學性,段與段之間十分鮮明,沒有一點斷開,連接十分緊密,令人回味無窮。

《昆蟲記》裏還有其他的昆蟲,如螳螂、螞蟻、蝴蝶……法布爾對它們一視同仁,都很喜歡,並沒有一絲厭惡的感覺,由此可見,他真的十分愛昆蟲,也特別愛大自然,如果一個特別討厭昆蟲的人,還會寫下這麼富有哲理的書嗎?還能有這麼堅持不懈的精神嗎?不會了,所以法布爾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熱愛生靈、熱愛大自然的榜樣!

看完這本書,我感悟萬千:天吶,法布爾堅持了那麼多年,寫出這麼一本著作,真的很不容易!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

這時,媽媽走過來對我說:“寶貝,你在驚歎他的毅力對不對?其實呀,一個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你有志趣,再多、再大的困難你都可以克服,就像法布爾,他愛昆蟲,有愛昆蟲的志趣,所以他就有了毅力寫下《昆蟲記》,可見,他的勇氣與決心相當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媽媽看着我,笑了:“那你有沒有志趣?”我說:“當然,我的志趣是看書,看好書!”

《昆蟲記》語言十分幽默,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昆蟲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法布爾所敘述的昆蟲習性來源於他的仔細觀察,他用心去觀察,用他那細膩的心去觀察,將昆蟲的習性完完本本地描寫了下來,讓人們知道昆蟲。

哦,我懂了,法布爾的《昆蟲記》之所以那麼精彩,語言那麼詼諧、生動,形象那麼鮮明,是因爲他有一顆平易近人的心以及愛昆蟲的志趣。

人們都說:“多讀書,讀好書。”像《昆蟲記》這樣的書就是好書,所以,我們大家都應該看看。把讀書的精神發揚光大,使人們愛上讀書,就可以爲國家獻上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不知不覺,已經翻到了書的末頁,我不由得感慨:這本書實在太好了!我們大家都應該多讀書,讀好書!

七年級:徐星月

上一篇:

《昆蟲記》是一部科普鉅著,它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所創作出來的。這是法布爾耗費畢生的心血完成的一部昆蟲學鉅著,這本鉅著被認爲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達爾文曾讚揚法布爾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這位觀察家用大量的時間去了解、去探尋昆蟲世界的奧祕,他懷着對生命的尊和敬畏之情,五十餘年深入到昆蟲世界中,用畢生的精力對昆蟲的種類、習性乃至覓食、婚俗進行了全面的觀察和實驗,真實、細微、詳細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特性,用第一手資料將紛繁複雜的昆蟲世界真實而形象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其實在學習或是生活中都應該有法布爾這般偉大的科學精神,這樣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和艱辛才能獲得收穫。

法布爾從小就喜愛昆蟲,於是當他成人之後他便爲了自己的理想成爲了一位非常偉大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用人性觀照蟲性,又用蟲性反觀社會人性,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

。恰如法國著名戲劇家羅思丹所說,“這個大科學家像哲學家一般地思,像美術家一般地看,像文學家一般地寫。”因此,他被法國文學界、科學界授以“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的稱號,並舉薦法布爾爲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法布爾的努力成就了他的一生。《昆蟲記》這本書敘述了許多昆蟲的生活特性,向人們展現了昆蟲世界的豐富與奇妙,這本科學鉅著深深地吸引着我,它讓我這個從小就害怕、討厭昆蟲的小女孩不再覺得昆蟲討厭,反而想去了解昆蟲世界的奧祕,去一睹作者當時的情景,去感受作者當時的感受,《昆蟲記》讓我瞭解到許多昆蟲的有趣之處,還讓我瞭解到有些雄蟲當交配完後就要被雌蟲吃掉,螳螂就是個最好的例子。螳螂的愛情是可悲的,在雌螳螂和雄螳螂的交配過程中,也許是因爲營養問題雌螳螂在第二天便會把雄螳螂吃掉,也可能因爲交配的慾望得到了滿足,便會對雄螳螂產生厭惡,把它當成美食吃掉,這是所有雌螳螂的共性!雖然螳螂的前爪想到一樣鋒利,但是他們之間的命運是誰都無法改變的。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篇7:讀《昆蟲記》有感

讀完了《昆蟲記》,我還是放不下手中這本蕩氣迴腸的“聖經”。

對作者法布爾的瞭解,我知道的並不是很多。不知是不是因爲他出生在法國,所以名字中有一個“法”字。這位名震昆蟲界的博物學者誕生於一戶貧窮農民家中,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今後的成就。從他小時候起,就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許是上天的註定,法布爾從那時起便開始了他的昆蟲之旅。

在他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向好友借了一筆錢,舉家遷至亞維農北部的一片荒地,觀察昆蟲行爲。做昆蟲實驗,法布爾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花了四年的功夫,整理了二十多年的資料,開始寫《昆蟲記》。於1879年出了第一卷。以後每三年纔出一冊。192019年,第十卷問世。法布爾此時也成了一位白髮蒼桑的老人,他被推舉爲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可惜委員會尚未來得及作最後決定,他便與世長辭了。也許是有一點可惜,上天是有一點不公平,但法布爾卻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那《昆蟲記》又是怎樣的一部鉅作呢?通過下面幾位人物的評論,便可大概說明。

法國詩人羅斯丹這樣評論:“這個大科學家像哲學家一般的想,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寫,《昆蟲記》可謂是一部昆蟲的史詩。”

魯迅先生說:“法布爾可謂是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之楷模。”

現代中國學者華的評價是:“《昆蟲記》不僅飽含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着某種精神,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如果沒有這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是的,法布爾幾乎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傾注在這部《昆蟲記》上,不管是原著還是學生版,文中都無時不體現出詩般的語言,作者法布爾以孩子般天真的眼光去看待這些昆蟲。他在對任何一隻昆蟲的描寫中,沒有將它看做卑微的蟲子。而是將它們當作一個個寶貴的生命去看待。法布爾本着孩童的那顆好奇心,從多個角度觀察,描寫昆蟲,從而使人覺得這些不是嚴謹的科學問題,而是詩,是童話。

在豐富的想象力下,法布爾同時也保持着科學工作者特有的嚴謹態度,爲了觀察這些小傢伙,觀察到深更半夜是常有的事,有時犧牲很大。例如爲了弄清松毛蟲糞便中的毒素,他不惜將自己的手臂做賭注。他用紗布將那些糞便裹在自己的手臂上三天三夜,以至於手臂爛掉,差點截肢……但正是在他這種對自己不負責的“職業病”下,才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我很欣賞法布爾的精神,現在想想,從前也有過類似的舉動。

豬年馬月前,我收到太陽能板的啓示,以爲晚上用強光照射眼睛就能“充電”,這樣就會有夜視儀的效果。於是,晚上我跑到馬路邊,專門盯着別人的車燈看,殊不知別人將我當成了“傻子”、回家時,我信心滿滿,眼睛對着周圍一陣“掃射”,卻什麼也看不見。我對自己說:“別擔心,這只是升級的正常現象!”剛想完,就一腳踩空,滾到低矮的田裏去了。

《昆蟲記》如今已有數十個版本,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暢銷世界。雖然,對昆蟲瞭解的知識在現代遠遠超過了法布爾,但百十多年來,他的《昆蟲記》依然沒有被逾越,可謂是一大奇蹟。也許以後也不會,這部灌透無盡汗水與心血的名著,是個經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題記

只要看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一本記錄昆蟲的書,也可以從側面看出,此書的作者熱愛昆蟲,熱愛大自然。與作者相同的是,我也喜歡昆蟲,於是,我翻開了書的扉頁。

映入眼簾的是關於作者法布爾的介紹,他那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的精神使我蕭然起敬。一個人,可以這麼有毅力,真的很不容易。看着如此厚的書,我不禁感嘆道。

法布爾將自己一生的心血奉獻給了研究昆蟲,留下了這本曠世鉅作《昆蟲記》。書中運用大量筆墨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習性,描寫十分細膩,語言生動形象,充滿了詩意和情趣。其中我特別喜歡描寫蟬的那幾章。法布爾先用寓言《螞蟻和蟬》引出下文,再寫蟬的地洞以及蟬是如何挖地洞的,後來又寫蟬如何蛻變,再後來寫了蟬的歌唱,我最喜歡這節,因爲法布爾開始研究實驗了,他先找來五中蟬,再逐一分析、實驗,語言充滿了科學性,段與段之間十分鮮明,沒有一點斷開,連接十分緊密,令人回味無窮。

《昆蟲記》裏還有其他的昆蟲,如螳螂、螞蟻、蝴蝶……法布爾對它們一視同仁,都很喜歡,並沒有一絲厭惡的感覺,由此可見,他真的十分愛昆蟲,也特別愛大自然,如果一個特別討厭昆蟲的人,還會寫下這麼富有哲理的書嗎?還能有這麼堅持不懈的精神嗎?不會了,所以法布爾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熱愛生靈、熱愛大自然的榜樣!

看完這本書,我感悟萬千:天吶,法布爾堅持了那麼多年,寫出這麼一本著作,真的很不容易!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

這時,媽媽走過來對我說:“寶貝,你在驚歎他的毅力對不對?其實呀,一個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你有志趣,再多、再大的困難你都可以克服,就像法布爾,他愛昆蟲,有愛昆蟲的志趣,所以他就有了毅力寫下《昆蟲記》,可見,他的勇氣與決心相當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媽媽看着我,笑了:“那你有沒有志趣?”我說:“當然,我的志趣是看書,看好書!”

《昆蟲記》語言十分幽默,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昆蟲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法布爾所敘述的昆蟲習性來源於他的仔細觀察,他用心去觀察,用他那細膩的心去觀察,將昆蟲的習性完完本本地描寫了下來,讓人們知道昆蟲。

哦,我懂了,法布爾的《昆蟲記》之所以那麼精彩,語言那麼詼諧、生動,形象那麼鮮明,是因爲他有一顆平易近人的心以及愛昆蟲的志趣。

人們都說:“多讀書,讀好書。”像《昆蟲記》這樣的書就是好書,所以,我們大家都應該看看。把讀書的精神發揚光大,使人們愛上讀書,就可以爲國家獻上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不知不覺,已經翻到了書的末頁,我不由得感慨:這本書實在太好了!我們大家都應該多讀書,讀好書!

篇8:讀《昆蟲記》有感

《昆蟲記》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傾盡心力的著作,它主要介紹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以及它們攝取食物的方式。

昆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或多或少見過幾種,蜻蜓、螞蟻、蒼蠅、飛蛾、蚊子……但如果讓你詳盡地介紹一種昆蟲的生活習性,你能說清楚嗎?螢火蟲——夏夜的精靈,像無數的小星星落入草叢。我原以爲它是吃草、吃樹葉的。可是,你們知道嗎?螢火蟲的幼蟲竟然是吃肉的,它主要吃蝸牛。螢火蟲先向蝸牛放射毒液,將蝸牛麻醉,過一段時間,這種毒液可以將蝸牛的肉體液化,然後螢火蟲像喝飲料一樣,將它們吸入肚子裏。

通過《昆蟲記》這本書,我還知道了螢火蟲發光的原因。夜晚人們可以看到螢火蟲一閃一閃地飛行,這是由於螢火蟲體內一種稱作螢光素酶的化學物質與氧氣相互作用,從而產生的光亮。這種被稱作蟲螢光素酶的化學物質像開關一樣啓動這種反應,當螢火蟲產生蟲螢光素酶的時候,這種反應就開始了,螢火蟲便會發出一閃一閃的光亮。

《昆蟲記》讓我認識了許多昆蟲朋友: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用盡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昆蟲的本能與習性。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求真的意識,作爲新世紀的國小生更應該具備這種精神和意志,“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後去探索更多大自然的奧祕!

篇9:讀《昆蟲記》有感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爲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發現這是一部法布爾描寫昆蟲們的科普書。通過法布爾的生動幽默的描寫,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許多方面都有着驚人的相似,奇妙的昆蟲們帶着我在一個神奇而生動的世界裏盡情的徜徉。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瞭解了許許多多的昆蟲,他們雖然看起來渺小,但在法布爾的描述下生活卻顯得那樣的豐富多彩。昆蟲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下生活得那樣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雖然有暴風雨,但更多的是陽光明媚。願人類少干涉它們的生活,少破壞環境,少污染環境,讓昆蟲們在自己的天地裏繁衍生息。

繼續讀下去,我看到法布爾先生細緻入微地觀察蟬蟲的蛻變,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塔藍圖拉毒蛛,我看到他反覆的觀察和實驗,尋找大量例證,反覆推敲,一步一步推斷舍腰峯的窠巢的製作材料,螢的捕食過程和捕蠅峯的捕食過程,蜜蜂的超人的記憶力……一次實驗失敗了,又繼續下一次的設計,讓我深切的感受到追求科學的不易和艱辛。

讀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我要學習法布爾先生嚴謹的科學態度,爲科學一絲不苟、反覆求真的精神,以及他勇於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發揚這種精神,對學習踏實認真,對科學一絲不苟,仔細觀察,如實記錄,決不胡亂應付,敷衍了事。

篇10:讀《昆蟲記》有感

最近,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心中頗有感悟。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代表作。這本書是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被稱爲“昆蟲的史詩”。《昆蟲記》介紹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昆蟲,以及它們的特徵、生活習性等。它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昆蟲世界,情節引人入勝,讀來如身臨其境。

這得益於作者擁有一雙善於觀察、樂於發現的眼睛。“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形象、具體地爲我們描繪出了螳螂的外形。正是善於觀察的習慣,使作者寫出了《昆蟲記》這部舉世聞名的鉅著。

觀察,使我們發現生活中的細節;觀察,讓我們認識事物更全面;觀察,甚至能令我們發現一個全新的、未知的世界只要你能夠靜下心來,用心觀察,就一定能有所收穫。

只有學會觀察,才能像法布爾那樣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對於一個善於觀察的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能勾起他的好奇心。法布爾先生就是被許多人認爲不起眼的小昆蟲所吸引,然後用心觀察,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達爾文曾評價法布爾先生是“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我們都應該向法布爾學習,用眼觀察生活,用心體味生活。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人生路上,不妨放慢腳步,欣賞欣賞路旁的小花,傾聽傾聽鳥兒的歌唱,找尋找尋曾被自己忽略過的美好或有趣的東西。

學會觀察,用心體味,才能發現生活中不平凡的美麗。

篇11:讀《昆蟲記》有感

燈下,桌上躺着一本《昆蟲記》,伴隨着祥和的靜夜,我闖入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介紹了它們各自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昆蟲記》是一個深入昆蟲生活的一部文學鉅著。它不僅帶有作者法布爾對自然,對昆蟲的喜愛,同時也展現出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小甲蟲“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昆蟲被法布爾披上了人的色彩,猶如每一隻昆蟲都具備人一樣的情感。如:螳螂捕蝗蟲,“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爲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被譽爲“昆蟲學的荷馬”的法布爾用一生的精力以及時間來仔細觀察昆蟲的生活,並最終創作出稱爲奇蹟的《昆蟲記》。他的這種對大自然執着探索,觀察的精神不值得後人傳承嗎?所以我們要對生活仔細觀察,既然,法布爾在大自然中讀出昆蟲的情感,而我們也應該對生活中的人和物感受到愛,這便是法布爾教會我們的其中之一的道理,做一個熱愛自然,仔細觀察,好奇的人。

雖然,我們這位“以昆蟲爲琴撥響人類命運顫音的巨人”也已經逝去,但每一卷《昆蟲記》卻都記錄着一個奇妙而不可思議的昆蟲世界,也留下他的一縷靈魂,一種生活的情趣。讓我們跟隨着他的足跡一起去探索那神祕、奇妙的昆蟲世界,從而獲得人生的樂趣,享受法布爾的人生價值。

篇12:讀《昆蟲記》有感

今年夏天,我路過江蘇路那一大片民國建築羣,那裏整齊的院落加上濃密的法國梧桐,感覺格外的寧靜。咦?夏日裏叫的最響的知了那裏去了?怎麼不叫了啊?暑假裏老師讓我們讀一些課外書,其中就推薦了一本《昆蟲記》。我終於在這本書裏找到了答案。“蟬卵孵化成蠐螬,蠐螬孵化出來以後是倒掛在樹枝上,忽然來了一絲風,蠐螬左右搖擺了幾下就掉在地上。這時蠐螬的身體很小,就像一個跳蚤一樣,而且身體很柔弱,要是不幸砸在石頭上,或者掉進髒水裏或者沙漠中,那小命不保。最要緊的事情是先找個藏身之處。蠐螬很明白自己的處境,所以在線上懸着時,它們就要選擇好那些土質鬆軟的地方,這樣它們才能鑽進去,它們只有馬上鑽入地下才能夠活命,可是也有一些不幸的蠐螬在沒有找到鬆軟的泥土前就已經喪命了。”“蠐螬鑽入地下以後,就開始了4年的地下生活,初夏時在能被太陽照射到的地上會出現很多圓孔,這些圓孔和地面相平,孔的大小剛好可以伸進一根手指。這些圓孔蠐螬從地裏鑽出來的出口。”

通過書裏的知識我終於知道了,這到處都是烏亮的柏油路和一塊塊整齊的地磚,每棵大樹下只露出很小的一塊硬硬的泥土。蟬的幼蟲沒有機會鑽到泥土裏。就算極少數鑽進了泥土裏,也沒有能鑽出來的地方。這自然就沒有了知了的叫聲了。還看到報紙上報道,因爲人們大量的砍伐紫金山上的荊棘和灌木,種上了觀賞型的植物,了珍惜的中華虎鳳蝶沒有賴以產卵的灌木,導致了這種美麗的生命幾乎面臨滅絕。現在面臨滅亡的是虎鳳蝶,將來在城市文明中消失的也許還要包括蟬這位夏日的歌唱家了吧。

篇13:讀《昆蟲記》有感

《昆蟲記》――這部由法布爾撰寫的史詩級昆蟲著作,它主要講述了法布爾多年來觀察昆蟲的成果,他和其他科學家研究的方法不一樣――他們在實驗室裏用手術刀爲蟲子開膛破肚來實驗,而法布爾是在蟲子自然生活的情況下觀察,他們探究死去的蟲子,而法布爾研究活着的生命。

走進《昆蟲記》,它告訴我:我們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等昆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受到保護,得到尊重。

法布爾總是珍惜每一個生命,哪怕是很微小的生命,他也從不殺死它們。昆蟲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會有自己可愛的小寶寶,它也有自己的家,各有各的本領,只不過它們不會說話。

法布爾的一生過得十分艱辛,56歲時才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荒石園,用來觀察他那些可愛的小昆蟲。他用了整整二十年,才滿足了自己兒時觀察昆蟲的夢想。

在這之前,他靠着刻苦自學,學懂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文學並寫出了許多爲後世廣爲流傳的科普讀物;他靠着刻苦自學,用生平只上過一節化學課的履歷成功當上了一名化學老師,併發明瞭一種化學染料;他靠着刻苦自學,雖然從未上過大學,但他卻成爲了一名大學教授。

直至56歲,他才用他的積蓄買下這片荒地,搬到那裏去住。他整日裏與昆蟲打交道,他說:“我收穫的不是穀物,而是大自然的祕密。”

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昆蟲記,不僅僅是對昆蟲生活習性的記錄,更是一位執着的追夢人用畢其一生的熱情來對自己的夢想進行描繪的結果。

那也是法布爾在用他的方式向我們展現出,他眼中的最真實的昆蟲世界。

篇14:讀《昆蟲記》有感

著名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所著的《昆蟲記》是一部科學鉅作,作者把畢生研究昆蟲的結果以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將平時被我們忽略的小蟲的生活習性寫得趣味無限,讀完之後,我不禁想要大抒感慨。

其實,最令我佩服的不是那些可愛的小蟲子,而是創造這本奇蹟的法布爾。1823年出生於法國南部的法布爾,時年十九歲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1849年,法布爾被任命爲科西嘉島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師,他被那裏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物種所吸引,點燃了他研究動植物的激情。他一面努力教書,一面利用課餘時間作動植物的研究。

看到這裏,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法布爾肯定是個天才。其實,出入學堂的法布爾並不比我們普通學生強多少,他學習26個字母的時間甚至比普通人還要多幾倍。他沒有天生聰敏的頭腦,但他有格外強烈的求知慾望。還在讀國小的法布爾在那時就已顯現出了對大自然的喜愛――小法布爾經常跑到鄉間野外,回來時蝸牛、貝殼、蘑菇或其他植物、蟲子。

10歲的法布爾隨家人移居到羅德茨市,家境貧寒的他爲了交學費,不得不外出打工謀生,致使中學時代無法正常讀書。勤學好問的他抓緊一切時間自學,努力不在班裏落下來。

法布爾他還曾經說過:“如果遇到難題,不要輕易去求人家幫助,首先自己應該堅韌地研究下去,戰勝困難。如果隨便求助人家,自己沒有鑽研精神,那麼,以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你仍舊沒有解決的能力……”正是這樣的思想,帶着他走向了巨大的成功。我應當學習他這種獨立思考的精神,多加思考,而不是一遇到問題就向旁人求助。

我們將永遠記得科學鉅著《昆蟲記》,我們也將不會忘記創造這部奇蹟的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

篇15:讀《昆蟲記》有感

昆蟲記是我讀過最有趣的一本書,之前我還不知道有人會用盡一生的心血,寫一部關於蟲子的書,這個人就是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實地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以優美的語言爲人們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昆蟲記是一部描寫昆蟲習性、工作、繁衍、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被作者人性化的蟲子們紛紛登場,展開了一段段神奇、有趣的故事。看了昆蟲記我才知道,原來好多昆蟲是天才的建築師、藝術家,它們的巢穴就是一件件無法模仿的藝術品,而它們的本領是與生俱來的,簡直太奇妙了。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非常有趣,比如: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螢火蟲是如何發光的;小甲蟲是如何關心下一代的;還有蜘蛛是怎樣通過電報線獲取獵物的等等,一個個小故事看了讓人着迷。不過也有讓人害怕的,螳螂外表看上去非常美麗,其實它們相當殘忍,是天生的殺手,它們不僅吃其它昆蟲,同類間也自相殘殺,簡直太讓人難以置信了!昆蟲記使我懂得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對作者產生了深深地敬佩。法布爾克服了重重困難,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寫作,爲人類世界奉獻了一部不朽的作品。書中對各種昆蟲細緻地觀察,生動地描寫,都體現了作者的用心,在他的筆下一隻只昆蟲都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與智慧,達爾文稱他爲“無與倫比的觀察家”。這本書讓我覺得法布爾的探索精神是最爲可貴的,他求真、求實值得我們學習,激起了我們對未知領域的探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爲我們開啓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世界的大門。

篇16:讀《昆蟲記》有感

寒假,我又讀了一次《昆蟲記》,又有了新的感觸,這本書讓我感到了生命的偉大。

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用理論家的想法來探究昆蟲;用美術家的看法來親近昆蟲;用文學家的感受來描寫昆蟲。這本書用十章向我們原原本本展示了昆蟲的一生:從卵進化爲小蟲子起,從第一次放聲歌唱時,每一刻都觀察得那麼細緻,那麼一絲不苟。因爲這本書向我們全方面展示了昆蟲的一生,所以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偉大。

一隻小小的昆蟲,要在如此繁華的自然界裏立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是他們做到了,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裏,它們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向上天展示了自己生命力的頑強,這讓我感受到了昆蟲那非比尋常的毅力。

在這本書中,有與達爾文進化論相反的概念。他很有把握地說:“優勝劣汰在理論上是宏偉的,可是在事實面前,卻是一個裝着空氣的氣球。”一隻只微不足道的昆蟲在優勝劣汰下並沒有屈服,而是用自己的稀薄之力對抗它,這不禁讓我感嘆,更讓我對人類以外所有的生命產生了敬畏之情。

在對昆蟲的生命力的產生敬佩之情時,我也不禁感嘆起法布爾的求真精神,他不會把觀察到的一例現象就當成事物的結果。在觀察前,他就會做足功課,觀察多次後,他還會探究後續事實。只有這時候,纔會十分有保留的提出看法。他的求真精神也同樣讓人敬佩。

“人生天地之間,若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要把握現在,像昆蟲一樣表現出偉大的生命力,抑是像法布爾那樣擁有令人敬佩的求真精神。總而言之,只要懂得取捨,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篇17:讀《昆蟲記》有感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爲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因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稱譽。

我敬佩他優美的文字。你看,他這樣描寫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象: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着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着爪子,唔,對不起,是伸着手,頭戴18世紀寬大撐紅邊女帽,胳膊下夾着吉他琴,裙襬被凜列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讀着這惟妙惟肖的語句,我不由得對法布爾肅然起敬。

我佩服法布爾細緻觀察的精神。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緻入微,令人讚歎。如法布爾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它有四隻後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後背朝上,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了整個身子的重量。”也許,這就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吧!

我敬佩他的頑強,他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事業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使昆蟲世界成爲人類獲得知識的樂園,可他爲了完成《昆蟲記》,幾乎是犧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在家人及世人的“偏見”中度過的,是在貧苦中捱過的,但他從未放棄對昆蟲的研究,安於清苦,坐了一輩子冷板凳,最終成爲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

法布爾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昆蟲記》更多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啊!

篇18:讀《昆蟲記》有感

最近我迷上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在我一開始讀它的時候,就深深的被裏面的昆蟲吸引了。這本書寫到了各種各樣的昆蟲,種類繁多,有會做“圓球”的蜣螂、“音樂天才”蟬、兇殘的黃蜂、亮晶晶的螢火蟲……

在這麼多昆蟲裏,你要問我最喜歡哪一個?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母甲蟲。不是因爲她有着美麗又可愛的外表,而是她對孩子的那份堅韌的愛。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她的卵存放在一個粘得很緊,只有少許的空氣的空間裏。她的卵可能會被悶死在裏面。但爲了不讓小甲蟲受到死神的威脅,她就想出一個好辦法,預備一個牆壁薄且精緻透氣的小房間,讓她的孩子居住。母甲蟲爲什麼會想出這麼聰明的辦法呢?因爲母愛的力量激發了她們無限的創造力,讓人敬佩不已!

當我還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後退。只要稍微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落下來,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捨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後成功”的時候,我的深深地被震撼到了,一二十次,對於一隻揹着沉重的小圓球的小甲蟲來說,這是怎樣的毅力呀!還要攀上陡峭的斜坡,面臨着巨大的挑戰,有時甚至可能性命都搭上,但他們依舊不放棄,勇往直前,讓人肅然起敬。一隻小甲蟲,都知道“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何況我們人類呢?當老師佈置幾道難題時,有人便會失去耐心和信心。這些題雖然有些難度,但也不是困難到極點。而且,別人能做出來,我們爲什麼不能呢?因爲我們只願意做簡單的題目,缺乏了迎難而上的進取心,克服困難的自信心,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挑戰,那麼他永遠是弱者!

我很喜歡《昆蟲記》這本書,從中可以學到昆蟲身上可貴的品質,來提高自己,激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