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儒家文化心得體會簡短 儒家文化心得體會簡短版【精品多篇】

儒家文化心得體會簡短 儒家文化心得體會簡短版【精品多篇】

主題儒家文化心得體會簡短 篇一

文化在漢語中是“人文教化”的簡稱。前提是有“人”纔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討論人類社會的專屬語; “文化”的本義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養,本屬精神領域之範疇。隨着時間的流變和空間的差異,現在“文化”已成爲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寬廣的多維概念,成爲衆多學科探究、闡發、爭鳴的對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發展的主線,以孔、孟爲代表人物,著作有《春秋》、《孟子》、《論語》等。倡導:“仁、義、禮、智、信”。道家以老子爲代表人物,著《道德經》,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等。佛家經典《金剛經》其核心思想是教人們不執着。這些都是公認的智慧經典。儒、釋、道三家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交融薈粹,交相輝映,流傳了幾千年不衰,深深影響着中華民族的發展,成爲中國人的精神支柱,指導着國人的日常行爲和道德準則。可見文化的紮根之深,作用之大,魅力無窮。

一個企業從小到大,想建成百年老店,長治久安,實現“立民族誌氣,創世界名牌”的宏偉目標,在汲取各方文化的同時,必須逐步形成自身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並堅持不懈,不斷髮展和昇華。

xxxx集團從一九八一年建廠,至今已走過二十七個春秋,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一躍而成爲“五業並舉、協同發展”的國內大型企業集團,行業涉及羊絨、煤炭、電力、冶金、化工等多個領域。總資產達183億元,2007年銷售收入達123億元,實現利稅17.76億元,品牌價植攀升到了150.67億元。回顧xxxx集團走過的歷程,可以發現這其中閃爍着許多改革創新思想的光芒。不論是企業文化方面還是管理創新上均可找到。如:八十年代的打破鐵飯碗,率先施行全浮動效益計件工資制;九十年代的產權制度改革;特別是21世紀“集智、放膽、拓荒、創新”,在棋盤井打造的工業園區項目,初步實現了二次創業的宏偉藍圖。類似例子很多,不勝枚舉。企業的發展讓我們認識到,每一步改革的成功都要遵循事物的發展、運動、變化的規律,抓住機遇、做事合度,而不能一成不變、死水一潭,坐以待斃。辨證唯物主義的最基本概念是變,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變即改革創新,是集團企業文化的核心動力源。

xxxx集團的穩步發展長盛不衰遵循了這樣的規律,是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不斷吸取社會創造的一切新知識、新理論,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成爲企業改革創新的文化動力。如科學管理理論的實踐運用,夯實了我們的基礎管理;國際營銷模式啓迪我們建立了全國最大的企業營銷網絡;品牌經營戰略爲我們創立世界名牌提供了基本思路;正在推行的比較管理爲我們集團注入了新的活力。集團高層領導班子在戰略決策時能夠高瞻遠矚,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去做事,並能做成事。相比之下,過去曾赫赫有名的秦池,只因走了偏激的路線,孤注一擲奪廣告標王導致不自量力而破產。再如巨人大廈也是頭腦發昏,設計二十多層最後要蓋到七十多層,最終蓋到中途夭折。可見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文化引領方向,理與事合,做事合度是多麼重要啊!

集團現在正大張旗鼓的搞比較管理,這也是我們現階段管理方面的一個重大舉措,但比較管理的性質是剛性的,以排名獎懲爲核心,還應將企業文化同步建立起來,剛柔相濟、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物質有限只能以文化激勵人,最終是要以企業文化管理爲管理的最高境界。搞好企業文化的關鍵是各層級領導和管理骨幹人員,包括我們基層的班組長,都要率先垂範、關心職工,營造出上下同欲、同心同德的團隊氛圍,才能形成強有力的戰鬥集體。現階段職工流動性大的現狀已很突出,那麼在經濟困難不漲工資無法留住熟練工的情況下,我們在實施比較管理或日常管理工作中,各級領導是否要思考一下呢?是否要改變一下過去偏重考覈管人、嚴詞歷語管人的方式方法呢?是否在此時同步抓好企業文化中的“感情留人”方面?所以提高企業管理骨幹的個人文化水平,特別是修養意識的水平是搞好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修養意識是一個人安身立命,謀求發展的根本基礎。做好企業的重點是要堅持“以人爲本”思想,以人爲本首要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管理人員更要注重個人文化素質的提高。很多大企業是靠人搞好的,也有很多大企業是被人搞垮的。如:三鹿奶粉事件,是“人”忽略了質量是食品企業生命的根本規律,違背了它而受到了懲罰。一則短信是這樣諷刺的:其它奶粉企業對三鹿說:我們是奶粉裏摻三聚氰胺,你這傢伙是三聚氰胺裏摻奶粉。發人深省,說明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忽視了最根本的東西:基本素質。再如:三株口服液,受到一名消費者的投訴,不能寬容而妥善解決,最後訴諸法庭,官司打了幾年,後三株雖勝,但因“計較”小小的得失,不懂把握大局而落了個名聲掃地,退出了市場的結果。對企業來講素質是“企業的基本財富”,對一個單個的人來講“素質是人生資本”。去年,在呼市發生過一起公安分局局長槍殺市委副書記案,從中可以感嘆人生,修養意識和具有良好心態是多麼重要。在現今社會,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一定程度上刺激的人們心態浮躁,貪求慾望強烈、追名逐利。好高務遠,大事幹不了小事幹不好,外求心嚴重。中國儒家傳統文化著述《大學》中教人們“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學或說人生的根本是要內求。只有內求,反省自己,虛心實腹,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衆善奉行,諸惡莫做。融利己於利他人之中,懂得先舍後得。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計較。知足常樂。才能降服己心,平靜那顆躁動的心。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用功,踏踏實實做人做事,纔會有輝煌的事業,和諧的家庭,健康的體魄,幸福的人生。在xxxx集團工作才能履行好“講忠誠、講責任、講追求”的精神綱領。

比如:創造出“神七”飛天的那些功臣們,力志科研,爲祖國爭光。敢於“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抓鱉。”他們的人生觀和志向是偉大而有價值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人活着,不要一切爲了錢而成爲錢的奴隸。要知道:“人佔有了物,物也就佔有了人。”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志願,盡好自己的責任。在單位做好自己的工作,爲事業而拼搏。在家庭孝敬好長輩。夫妻相敬如賓,尊老愛幼。對自己要潔身自好,克己慎獨,勤學好進,活到老,學到老。努力提升個人文化水平,勝己者勝人,內聖才能外王。

企業是由個人組成的,企業文化的形成來源於個人文化的集智。在企業文化的發展中,每個員工的個人文化也要與時俱進。個人和企業,都需要在發展中追求自身價值觀的昇華,根據一項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的調查表明:之所以全球500強企業能長久保持旺盛活力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善於給自己的企業文化注入活力。每個員工的價值是建立在企業價值之上的,脫離了企業的成功,自我價值的體現便成爲空談。同時,員工實現自我價值也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們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拉動的關係,良好的企業文化必須兼顧企業文化與個人文化的共同發展,認識到這一點的企業才能獲得長足的進步。

最後祝願我們集團繁榮昌盛,員工生活幸福,明天更美好!

謝謝大家!

主題儒家文化心得體會簡短 篇二

文明是文化系統催生和呈現出來的成果或產物。

文化,是特定的地緣地貌,在特定的歷史,特定的環境,搖盪出一種維護特定人羣以及社會的生存系統。

自信,源於對事物深刻的瞭解與認識,對未來非凡的預見和精準的把握,不然自信就會變成迷信或盲信。

文化本質就是生存,當一種文化不能有效維護特定社會與人羣的時候,這種文化就需要變革,只有不斷變革、融合的文化,纔能有效維護人的生存。

文化自信來源於對誕生文化這片“土壤”的瞭解,對“種子”的熟悉,對“根莖”的認識,方能看清文化的脈絡以及走勢,不至於被文化的枝葉、花朵而迷惑。

文化的土壤,就是文化誕生特定的時間、地緣、地貌,以及文化的主體先民;文化的種子就是先民們最初對這個世界和不可抗拒自然力量的想象,然後虛擬出了最原始的神話和宗教、宗教的出現預示着文化的開啓和哲學的萌芽。

哲學是一個文化的根莖,深埋於文化的底層,哲學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啓動和操作系統,無論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它深受文化“土壤”制約;哲學是一個文化的核心,它會給這個民族打上不可磨滅的烙印。相對來說,地理上隔絕的越遠,文化的差異性越大,兼容性越差,但互補性越強。

中西方文化就是如此,西方文化的土壤是“畜牧+工商”,起源於古希臘、古羅馬,以宗教信仰和科學理性爲核心,注重個性自由、主體意識,重知識的內在價值;東方的文化土壤是“農耕+遊牧”,農耕文化長期佔據着主導者的地位,這就導致我們的文化重德,重知識的應用,重教世俗的教育,缺乏了西方哲科的縱深追問,精密邏輯。

近代驅動西方社會發展的是科學,而科學又是哲學的分科之學,科學的盡頭似乎又是玄學,比如弦理論,量子糾纏,高維空間等等;而西方的哲學從最初對宇宙自然的追問,到對心靈的追問,再到語言的追問,似乎越來越淺薄。

文化所催生出來的文明似乎迫在眉睫,氣候環境問題,社會老齡化,人口負增長,戰爭、病毒等等問題,迫切的需要這個世界聯合起來,一起打造人類命運的共同體---後科學時代。

後科學時代的特徵就是,制衡單邊主義和極端主義,從人之間的競爭,自然的索取,迴歸到對人,自然的關懷,這正是我們儒家中庸和道家的自然,將會成爲下一期文化的核心!

主題儒家文化心得體會簡短 篇三

餐具的擺放及使用

(1)筷子的擺放、使用及禁忌(忌諱、講究)

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國筷子的擺放應該放在飯碗的右側,並且一定要兩端對齊的整齊地擺放。如果是就餐期間使用筷子夾完菜之後,但是並沒有連續進食,筷子則應整齊地豎向飯碗的正中間。

在中國餐桌上會看到一些這樣的場景,客人拿起筷子夾菜時會舉棋不定,不知道夾什麼好,這種現象被稱爲疑筷,在正式的場合中疑這是較爲忌諱的,在非正式的場合中則不是很嚴格。在夾菜時一些客人用筷子在菜盤裏來來回回扒拉到底要夾什麼菜,這種現象被稱爲髒筷。髒筷從淺層意義上來講是不禮貌的。有時候大家會在中國的餐桌上看到兩個人同時夾同一道菜時,不小心筷子撞在一起的情形,這一現象被稱之爲搶筷。爲避免尷尬,人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會巧妙地半開玩笑地說一句:讓我來幫你夾怎麼樣?或者一方表示謙讓地讓對方來先夾。一般在連續就進餐時,筷子上仍然留着吃上一道菜留下的殘跡就去夾菜的情況被稱之爲粘筷,這是忌諱的,所以在打算夾菜時要輕輕小嘬筷子,來避免夾別的菜時筷子上還粘着東西。

在吃放間隙聊天的時候,筷子的一大禁忌就是指筷,及用筷子指人。在用餐之時,最爲忌諱的是供筷,就是將筷子插在飯菜上或者自己的飯碗中央。在中國的傳統當中,一般在祭奠去世的人會上香叩拜,如果將筷子插在飯菜中央就與這一情形及其相似,因此,供筷不論在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中國餐桌上都是最大的禁忌之一。

除了以上描述的之外,中餐當中使用筷子的禁忌還有忌刺筷,即在夾不起菜的時候將筷子當叉子用,扎着夾;忌別筷,就是拿筷子當刀使用,用筷子撕扯肉類菜;忌淚筷,即在夾菜的時候使菜上有的湯汁淋了一桌;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大頭,一根小頭。用餐完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

(2)西方餐具的擺放、使用以及禁忌

相對於中餐,西餐的餐具則更爲複雜。狹義上的西餐餐具有:刀、叉、匙三大件。刀子分爲食用刀、魚刀、肉刀(刀口有鋸齒,用以切牛排、豬排等)、黃油刀和水果刀。叉子分爲食用叉、魚叉、肉叉和蝦叉。匙子則有湯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規格明顯大於餐用刀叉。而廣義上的西餐餐具則包含:刀、叉、匙、盤、杯、餐巾等。其中盤又有菜盤、布丁盤、奶盤、白脫盤等。

在餐具擺放中,各個西方國家擺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規則是:墊盤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內。具體的規則有:盤前橫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餘用具酌情擺放;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裏,如果在賓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盤子裏放某些物品,餐巾就放在盤子旁邊。

西餐用餐餐具擺放爲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話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用餐結束的擺置方式有兩種:用餐結束後中,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向內與叉子併攏,平行放置於餐盤上。在宴會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對擺在面前的刀叉,是從外側依次向內取用,因爲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結束了。刀與叉除了將料理切開送入口中之外,還有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擺置方式傳達出用餐中或是結束用餐之訊息,而服務生是利用這種方式判斷客人的用餐情形,刀叉柄朝向自己並列放在盤子裏,則表示這一道菜已經用好,服務員就會把盤子撤去。

隨着社會的發展,各國互相開展各種交流活動,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人們相聚在一起,世界真的成了一大家,我們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改革開放以來,國門大開,經貿交流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人們爲了適應這一世界交流,很多事情也要相 應發生改變。我們喜歡奉承遵守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儒家之禮,有遠方的朋友到來,爲表示歡迎,好酒好菜自是少不了。但在盡地主之誼的時候就要注意東西方之間的差別了,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些差別,那或許還真的會整成好心辦壞事的結果,所以爲了避免 這種狀況的出現,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些中西方餐飲的禮儀常識,因爲這部分禮儀常識的內容太多,在這裏我只先說中西餐酒水菜餚的搭配禮儀常識

首先看我們中餐,在正式宴會上通常爲白酒和葡萄酒兩種酒水,用餐者桌面正前方依左而右擺放的是白酒杯、葡萄酒杯和水杯 菜餚搭配方面講究不多,酒水可以自便。但是對於西餐來說呢?講究的會更多一些。首先它的酒水主要爲葡萄酒系列,宴會上的酒按先後次序分爲餐前酒、佐餐酒、餐後酒三種。而且在佐餐酒進行的時候還要注意和菜餚搭配的原則,那就是“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這 裏的白肉指的是魚肉、海鮮、雞肉;紅肉指的是牛肉、羊肉、豬肉;當然白酒也指的是白色的葡萄酒喔。

除此之外,飲用的酒杯也要根據酒水的不同而分設專用酒杯。大家在宴請遠方賓朋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

儒家思想對東亞的影響 篇四

儒家思想在東亞各國都有廣泛的影響。在韓國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響,至今都還很明顯的。在韓國,信奉各種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倫理道德上卻以儒家爲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韓國社會後,各種社會問題有所增加,但是韓國政府以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作爲維護社會的穩定的制約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儒家經典不僅是思想統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世界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和漢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樣,很早就傳播到周圍國家,並對那裏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朝鮮,早在公元1世紀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誦《詩經》和《春秋》等儒家典籍,這說明儒學早已傳入朝鮮。三國時期,統治階級非常重視儒學,把它視爲維護秩序、加強王權的思想武器,採取各種措施加以引進和推廣。高句麗於372年設立太學,傳授儒家學說。百濟於4世紀建立儒學教育制度。儒學在新羅傳播,大約在6世紀。新羅統一後,進一步發展儒學教育,在中央設立國學,置博士、助教,招收貴族子弟傳授儒家經典。爲了推動學習儒學的熱潮,國王甚至親“幸國學聽講”。與此同時,還向中國派遣留學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狀元,出現了一些著名儒學者,如強首、薛聰、金大向、金雲卿、金可紀、崔致遠等。

高麗王朝建立後,在首都開城設立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在地方十二州設立鄉校,廣泛推行儒學教育。958年,高麗開始舉行科舉,把儒家經典列爲主要考試科目,從而推動了儒學迅速發展,並且出現了私學(私塾)。12世紀初出使高麗的徐兢稱讚朝鮮儒學之盛說:臨川閣藏書至數萬卷,國子監裏“選擇儒官甚備”。大街小巷上經館和書社三三兩兩相望。少年們聚集在一起,跟隨老師學習經書。年歲稍長者,便自己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借寺觀之類的地方講習切磋。社會各階層的子弟,都“從鄉先生學”。

李朝時期,爲了加強封建專制統治,十分重視儒學教育,尤其推崇程朱理學,把它視爲維護封建統治的輿論工具,極力加以推廣。李朝的儒學教育有官學和私學兩種形式。官學系統,中央設成均館,是爲國家最高學府。另外在首都漢城還設有中學、東學、西學和南學等四學。成均館和四學是中央直接管轄的教育機關。地方各道和邑設有鄉校。這些學校都由國家提供一定的土地和勞動者,用以作爲辦學的經費。私學是各地的儒家學者創辦的私塾或書堂。私學日益發展,成爲李朝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政治生活中發揮着重要影響。

李朝通過科舉,選拔人才,任用官吏。科舉分文、武兩科。文科考試須經三榜,考試科目主要有儒家經典以及有關現行政策和各種形式的漢詩。武科也進行三次考試,考試科目除兵學外,也考部分儒家典籍。總之,程朱理學作爲統治思想,在李朝的500年間,起到了維護和鞏固封建制度的作用。

儒學傳入日本,大約是在5世紀以前。據《古事記》所載,百濟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來到日本的儒學者,並且帶來了《論語》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他們還都曾作爲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師,講授儒家學說。繼體天皇時期(507-531)曾要求百濟國王定期向日本派遣五經博士,傳授儒家思想,於是儒家迅速發展。聖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階”和“十七條憲法”,主要體現了儒家思想,甚至所用的詞彙和資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典籍。

文化的影響 篇五

1.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2.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3.現代企業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主題儒家文化心得體會簡短 篇六

文化在漢語中是“人文教化”的簡稱。前提是有“人”纔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討論人類社會的專屬語;“文化”的本義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養,本屬精神領域之範疇。隨着時間的流變和空間的差異,現在“文化”已成爲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寬廣的*概念,成爲衆多學科探究、闡發、爭鳴的對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發展的主線,以孔、孟爲代表人物,著作有《春秋》、《孟子》、《論語》等。倡導:“仁、義、禮、智、信”。道家以老子爲代表人物,著《道德經》,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等。佛家經典《金剛經》其核心思想是教人們不執着。這些都是公認的智慧經典。儒、釋、道三家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交融薈粹,交相輝映,流傳了幾千年不衰,深深影響着中華民族的發展,成爲中國人的精神支柱,指導着國人的日常行爲和道德準則。可見文化的紮根之深,作用之大,魅力無窮。

一個企業從小到大,想建成百年老店,長治久安,實現“立民族誌氣,創世界品牌”的宏偉目標,在汲取各方文化的同時,必須逐步形成自身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並堅持不懈,不斷髮展和昇華。

鄂爾多斯集團從一九八一年建廠,至今已走過二十七個春秋,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一躍而成爲“五業並舉、協同發展”的國內大型企業集團,行業涉及羊絨、煤炭、電力、冶金、化工等多個領域。總資產達183億元,20xx年銷售收入達123億元,實現利稅17。76億元,品牌價植攀升到了150。67億元。回顧鄂爾多斯集團走過的歷程,可以發現這其中閃爍着許多改革創新思想的光芒。不論是企業文化方面還是管理創新上均可找到。如:八十年代的打破鐵飯碗,率先施行全浮動效益計件工資制;九十年代的產權制度改革;特別是21世紀“集智、放膽、拓荒、創新”,在棋盤井打造的工業園區項目,初步實現了二次創業的宏偉藍圖。類似例子很多,不勝枚舉。企業的發展讓我們認識到,每一步改革的成功都要遵循事物的發展、運動、變化的規律,抓住機遇、做事合度,而不能一成不變、死水一潭,坐以待斃。辨證唯物主義的最基本概念是變,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變即改革創新,是集團企業文化的核心動力源。

鄂爾多斯集團的穩步發展長盛不衰遵循了這樣的規律,是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不斷吸取社會創造的一切新知識、新理論,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成爲企業改革創新的文化動力。如科學管理理論的實踐運用,夯實了我們的基礎管理;國際營銷模式啓迪我們建立了全國的企業營銷網絡;品牌經營戰略爲我們創立世界品牌提供了基本思路;正在推行的比較管理爲我們集團注入了新的活力。集團高層領導班子在戰略決策時能夠*遠矚,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去做事,並能做成事。相比之下,過去曾赫赫有名的秦池,只因走了偏激的路線,孤注一擲奪廣告標王導致不自量力而破產。再如巨人大廈也是頭腦發昏,設計二十多層最後要蓋到七十多層,最終蓋到中途夭折。可見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文化引領方向,理與事合,做事合度是多麼重要啊!

集團現在正大張旗鼓的搞比較管理,這也是我們現階段管理方面的一個重大舉措,但比較管理的性質是剛性的,以排名獎懲爲核心,還應將企業文化同步建立起來,剛柔相濟、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物質有限只能以文化激勵人,最終是要以企業文化管理爲管理的境界。搞好企業文化的關鍵是各層級領導和管理骨幹人員,包括我們基層的班組長,都要率先垂範、關心職工,營造出上下同欲、同心同德的團隊氛圍,才能形成強有力的戰鬥集體。現階段職工流動性大的現狀已很突出,那麼在經濟困難不漲工資無法留住熟練工的情況下,我們在實施比較管理或日常管理工作中,各級領導是否要思考一下呢?是否要改變一下過去偏重考覈管人、嚴詞歷語管人的方式方法呢?是否在此時同步抓好企業文化中的“感情留人”方面?所以提高企業管理骨幹的個人文化水平,特別是修養意識的水平是搞好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修養意識是一個人安身立命,謀求發展的根本基礎。做好企業的重點是要堅持“以人爲本”思想,以人爲本首要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管理人員更要注重個人文化素質的提高。很多大企業是靠人搞好的,也有很多大企業是被人搞垮的。如:三鹿奶粉事件,是“人”忽略了質量是食品企業生命的根本規律,違背了它而受到了懲罰。一則短信是這樣諷刺的:其它奶粉企業對三鹿說:我們是奶粉裏摻三聚氰*,你這傢伙是三聚氰*裏摻奶粉。發人深省,說明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忽視了最根本的東西:基本素質。再如:三株口服液,受到一名消費者的投訴,不能寬容而妥善解決,最後訴諸法庭,官司打了幾年,後三株雖勝,但因“計較”小小的得失,不懂把握大局而落了個名聲掃地,退出了市場的結果。對企業來講素質是“企業的基本財富”,對一個單個的人來講“素質是人生資本”。去年,在呼市發生過一起公安分局局長槍殺市委副書記案,從中可以感嘆人生,修養意識和具有良好心態是多麼重要。在現今社會,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一定程度上刺激的人們心態浮躁,貪求*強烈、追名逐利。好高務遠,大事幹不了小事幹不好,外求心嚴重。中國儒家傳統文化著述《大學》中教人們“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學或說人生的根本是要內求。只有內求,反省自己,虛心實腹,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衆善奉行,諸惡莫做。融利己於利他人之中,懂得先舍後得。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計較。知足常樂。才能降服己心,平靜那顆躁動的心。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用功,踏踏實實做人做事,纔會有輝煌的事業,和諧的家庭,健康的體魄,幸福的人生。在鄂爾多斯集團工作才能履行好“講忠誠、講責任、講追求”的精神綱領。

比如:創造出“神七”飛天的那些功臣們,力志科研,爲祖國爭光。敢於“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抓鱉。”他們的人生觀和志向是偉大而有價值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人活着,不要一切爲了錢而成爲錢的奴隸。要知道:“人佔有了物,物也就佔有了人。”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志願,盡好自己的責任。在單位做好自己的工作,爲事業而拼搏。在家庭孝敬好長輩。夫妻相敬如賓,尊老愛幼。對自己要潔身自好,克己慎獨,勤學好進,活到老,學到老。努力提升個人文化水平,勝己者勝人,內聖才能外王。

企業是由個人組成的,企業文化的形成來源於個人文化的集智。在企業文化的發展中,每個員工的個人文化也要與時俱進。個人和企業,都需要在發展中追求自身價值觀的昇華,根據一項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的調查表明:之所以全球500強企業能長久保持旺盛活力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善於給自己的企業文化注入活力。每個員工的價值是建立在企業價值之上的,脫離了企業的成功,自我價值的體現便成爲空談。同時,員工實現自我價值也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們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拉動的關係,良好的企業文化必須兼顧企業文化與個人文化的共同發展,認識到這一點的企業才能獲得長足的進步。

主題儒家文化心得體會簡短 篇七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爲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着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爲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那麼什麼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謂傳統文化呢?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爲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複合整體,總稱爲文化。”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談到“在一個理性生物中,一種對任意選頂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選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產生,就是文化。” 黑格爾“文化是絕對精神對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過程,也即絕對精神自我認識的過程。”日本國小館《萬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語的文化即文明開化”。《法國大百科全書》(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個社會羣體所特有的文明現象的總和。”

在我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係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爲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爲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易·繫辭下》),其引申義則爲改造、教化、培育等。文與化並聯使用,則最早見於《周易·賁卦》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將“文化”合爲一詞而用的是西漢的劉向,他在《說苑·指武》中寫道:“凡武之興,爲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束皙《補亡詩·由儀》稱:“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南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雲:“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着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爲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繫,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說明的是,“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不很流行,現代意義的“文化”一詞源於日本。近代以來,人們對文化概念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梁啓超在《什麼是文化》中說,“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也。”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說:“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龐樸主張從物質、制度和心理三個層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內涵,其中“文化的物質層面,是最表層的;而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屬於最深層;介乎二者之間的,是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20世紀40年代初,毛澤東在論及新民主主義文化時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式上的反映。” 《現代漢語詞典》則把文化定義爲:“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從以上關於“文化”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文化”內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說,是“人類生活的樣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極其廣泛的方面。狹義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創造活動,是意識、觀念、心態和習俗的總和。一般而言,我們更多的是在狹義文化的意義上使用“文化”這個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態的特徵。如根據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爲禮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等;根據文化的不同形態,又可分爲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心態文化;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還可分爲西方文化、東方文化、中國文化、美國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等等;也可從文化的歷史演變,將其分爲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後現代文化等等。

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探究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中國文化生成與演進的環境。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亞洲內陸,是一個海路兼備的國家。中國傳統觀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內的諸夏和“四夷”共同構成。《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傳統的“四海”範圍內具有多民族內向凝聚力,並且奠定了中國文化獨立發展的格局。《詩經·小雅·北山》中就寫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傳》中:“普天率土,歡欣鼓舞。”中國古代歷史上由於歷代王朝總是以大國自居,並不重視在海洋的發展,在清朝時更是實施閉關自守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半封閉型的大河內陸文化。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爲農業區,西北部主要是遊牧區,也由此使中國傳統文化中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並存又相互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佔優勢,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經濟基礎。中國古代傳統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爲本”、“重農抑商”,從而也形成了輝煌的農業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爲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爲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着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爲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在其久遠博大之中,卻“統之有宗,會之有元”。若由著述載籍而論,經史子集、萬億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莊子》)、“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爲其淵藪;如由學術統緒而言,三教九流、百家爭鳴,則以儒、道二家爲其歸致。東晉以後,歷南北朝隋唐,由印度傳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釋氏之典籍〔1〕與統緒因而也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儒、釋、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輔相成,構成了唐宋以降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語,轉引自元劉謐著《三教平心論》),明白地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基本結構特徵。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裏,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識形態領域佔據着正統地位,對中國文化發生着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以說,儒學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稱爲“儒”?據《漢書·藝文志》說:“儒家者,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就是說“儒”是舊時對學者、讀書人的稱呼。《後漢書·杜林傳》也曾說道:“博洽多聞,時稱通儒。”

儒家創始人爲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思想裏,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裏,“禮”是與“德政”相結合的。在《爲政》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即主張禮治德化與政令刑罰相輔而行。另一重要內容即是“仁”。如《論語》中的“克己復禮爲仁”、“仁者愛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實踐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爲一種精神品質,包含了多方面的倫理道德原則。除了是一種使人們自覺、主動地遵循禮的道德素養之外,還是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倫理準則。天命觀,把天視爲主宰一切的權威,並把它作爲思想體系的終極依據,“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現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張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強調在人事活動中去體認天命,強調人事有爲。“不怨人,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學習方法與認識論上也總結了不少經驗。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識來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華的是關於學習的問題,孔子認爲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強調要反覆地學習實踐才能鞏固所掌握所學的知識要“學而時習之”(《學而》)“溫故而知新”(《爲政》)。他還主張學與思並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還有就是其的“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稱讚舜“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孫子,他繼承和發揮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誠”爲核心的人生哲學。孟子,名軻,子思的學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說。仁政裏的“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是樸素的民本主義觀點。還有就是他的關於人的浩然之氣即“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荀子,名況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惡論”,人爲人性本惡。主張隆禮重法。到了漢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爲中心,吸取黃老之學以及陰陽、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應”說,還根據他的神學的人性論,建立起“三綱”、“五常”的道德觀念,他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他所提出的這個思想文化專制方針,確立了儒家在我國封建社會意識形態中的核心地位。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人。他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理學系統。首先是“理本氣末”的理本體論。“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其次,是“格物窮理”的認識論,即格物致知,要知道抽象的理必要通過具體的物。他在知行關係上主張力行致知,“論先後,知爲先,論輕重,行爲重。”還有學而知新的創新理論,“新是故中之事,故是舊時底,溫起來以尊德性,然後就裏面討得新意,乃爲道問學。”朱熹特別強調“天理人慾之辨”,認爲人性有兩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仁義禮智的天命之性,這是天理,即孟子所謂性善;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飲食男女的氣質之性,這是人慾,即荀子所謂性惡。二者是對立衝突的,主張“革欲復理”。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體系充分體現在《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總的說起來就是,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述治國方略,求天下爲公,最終實現天人和諧的境界,即從哲學的高度認識宇宙,以倫理準則規範人生,落實到治國平天下,最終實現天人和諧。

道家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國哲學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遙灑脫人生的精神資源。道家特別是《老子》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思想外化發展影響極大,可以說,《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啓白代之學,中國歷史上各家學派,無不從其汲取學術思想養分。例如,它的天地觀,經過孔子的發揮,成爲魏晉玄學,又影響到宋明理學;它的無爲觀,應用於西漢政治,成爲歷代之;它的玄德觀,經孔子發揮,成爲中國兩千多年來德治主張的主要內容;它的用兵之道,經過孫、吳的發揮,成爲變化莫測的軍事理論;它的柔雌觀,成爲詭辯家的理論基礎,造成了蘇秦張儀爲代表的縱橫家;甚至中華武術、內家武功以及歷代氣功家,也無不從中受益。

什麼是道家?所謂道家,最初見於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爲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變,因變,應變”可謂道家之特長。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關於老子的姓氏與生活年代,歷來說法不一,一般認爲老聃即是老子,大約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關於“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簡明的概括:“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論,“道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法自然”,是說“道”是按自己的樣子爲法則的。老子還有其樸素的辨證思想。關於對立統一方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關於量變質變,“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關於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則全,枉則直、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感”。以“靜觀”、“玄鑑”爲特徵的直覺認識論。還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學,包括無爲而治,所謂“小國寡民”,“不得已”而用兵。“無爲而治”就是統治者應該少一點慾望,少一點作爲,對人民聽其自然,這樣,統治才能穩固。

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爲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爲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脫作爲自己的最高理想,爲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說和倫理道德準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它的道德倫理思想,尤其是它的衆生平等、出離家庭和超越當前社會秩序的觀念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引發了不斷的摩擦鬥爭。佛教由於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制約和決定,也受到儒家傳統觀念的抵制和左右,從而沿着適應中國文化特點的軌跡演變和發展,形成了調和儒家思想、宣傳忠孝觀念的中國佛教倫理道德學說。佛教的一套心性修養途徑也爲唐以來儒家學者所吸取,並熔鑄爲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佛教從出世的角度論述了孝的極端重要性,從人生解脫角度闡發了禁慾主義思想,還從認識論和人性論相聯繫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體、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爲倫理道德的出發點,這種道德訓條和儒家的“惻隱之心”、性善論相通,和我國的國家本位與民本思想的文化傳統相近,因而在歷史上影響頗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着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羣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繫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係;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儘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條件下,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爲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的影響和意義 篇八

儒家思想從春秋戰國萌生以來,輾轉流傳了幾千年。並作爲無數帝王治國依據的核心,以仁愛爲本的儒家思想治國,最終都迎來了較好的盛世局面。比如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迎來了漢朝最強大的時期。唐宋時期雖然兵力懸殊,但是文人輩出,也是受到了儒家學風的積極影響。孔子提出的君臣以禮相待,也成爲了歷代君王的道德約束標準。唐太宗禮賢下士,魏徵多次以死相諫卻沒有得到怪罪,表面反映的是唐太宗的帝王胸襟,其背後的深層因素,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精神影響。

當然,任何一種學說都不是絕對完美的。儒家思想受到封建環境的限制,有些理論也是很受限的。比如孔子認爲男尊女卑,曾經提出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樣的言論。言下之意就是貶低女性的地位。再比如,孔子認爲君貴民輕的思想,與人人平等的核心理論相違背,這都是受到了大環境影響所致。但是不得不說,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極大程度上推動了新思想的萌生。爲之後封建社會的覆滅,打造了堅實的基礎。儒家思想發展至今,儼然成爲了中國極具特色的文化思想,在無論是古今,儒家思想都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時刻影響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