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醫精誠醫學生讀書心得_大醫精誠精品讀書筆記

大醫精誠醫學生讀書心得_大醫精誠精品讀書筆記

《大醫精誠》論述了相關醫德的兩個異常:第1個是精,要求醫者不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爲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還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大醫精誠》醫學生讀書心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大醫精誠醫學生讀書心得

“博學而後成醫,厚德而後爲醫,謹慎而後行醫”這句話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醫生的博客中看到的,當時感覺說的非常好,就記了下來。今天讀完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發現這句話正是這篇文章的一個非常恰當的縮影,博學而後成醫,厚德而後爲醫,這不正是孫思邈所強調的行醫所必需的“精”與“誠”嗎?在《大醫精誠》中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爲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即爲“精”;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此爲“誠”。不論是這位醫生的話,還是《大醫精誠》這篇文章,兩者都極爲準確的概括出了作爲醫生這兩個最基本的品質--技術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國曆史上出現過很多很多的名醫,像李時珍,孫思邈,張仲景等等,他們不但技術精湛,醫德更是高尚,正因此才被當時的老百姓所推崇,被歷史所銘記。祖國醫學繁榮發展離不開諸如此類的人。他們本着仁術、仁心治病救人,爲後代的醫者樹立了榜樣。像東漢茗儀張仲景以救人活命爲己任,以仁愛救人爲準則,指導自己的醫療實際活動。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著成了《本草綱目》的鉅著,該書吸取了後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糾正了以前的錯誤,並冒着違反統治者意志的危險列舉服食丹藥的害處。該書不僅學術價值高,而且道德價值也很高。

篇二:大醫精誠醫學生讀書心得

《大醫精誠》論述了相關醫德的兩個異常:第1個是精,要求醫者不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爲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還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2個是誠,要求醫者不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並且要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

從古至今,文明社會都非常注重道德建設,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那樣形成的。中國民族素以禮儀之邦文明於世,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道德之準則,從而形成了資料豐盛而獨具特色的道德傳統。本文作者孫思邈先生也是以德養性、以德養身,德藝雙馨的典範,成爲歷代醫錄和百姓景仰的偉大先師之一。

“醫人不得侍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這句話教導我們的大夫不能依仗自我的專長一心謀取財物,只要存有救濟其他人痛楚的想法,(積下陰德)到陰曹地府之中,自會感到是多福的人了。可現實中日益繃緊的醫患關係,又說明了什麼異常?如今的郎中又有幾人可令做得到不經略財物?

在法制化社會日益健全的今天,傳媒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醫療官司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醫院和大夫不斷的捲入到醫療糾紛當中,大夫的事業道德異常已經增強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我們的衛生部門急需解決的首要異常。在物品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在精神文明急需發展的今天,金錢的誘惑力已經征服了各個PRO和階層。大夫收紅包,藥品回扣,醫院亂收費,大夫亂開體檢費等不良狀況的呈現,加劇了醫患關係的繃緊度,給原本聖潔的事業蒙上了一層陰影。老百姓害怕生病,害怕去醫院,害怕面對大夫冰冷的表情,但是又不得不去面對,於是他們動不動就求助於法律;而大夫呢,爲了明哲保身,經常作出不確鑿的診斷,這正是衛生PRO的傷心,大夫們的無奈啊!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的否定大夫這個事業,在現實日常中也有好多的技術精湛,醫德高尚,全心全意的爲人民服務的好大夫!

作爲醫學生的我們,一要素,要加強學習醫學PRO知識,增強技術水平;另一要素,現時就要培養自我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從實踐中吸取教訓和心得,做1個樂於奉獻,忠於人民的健康衛士。發揚醫者救死扶傷,不辭艱辛,身先士卒的大無畏精神,無愧於“白衣天使”的光榮稱號。

篇三:大醫精誠醫學生讀書心得

寒假在家應學校要求學習中醫先賢孫思邈所著的《大醫精誠》,我從中領悟到了爲什麼《大醫精誠》被稱之爲“東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其文作爲中國古代行醫準則,明確地說明了要成爲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光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爲患者解除病痛,還要擁有良好的醫德讓生命得以敬畏。若每個醫生都秉承“大醫之心”,行“大醫之道”,全心全意地爲患者服務,我想這個社會會少了些許糾紛多了幾分和諧。

外科鼻祖裘法祖先生曾感嘆:“德不近佛者不可爲醫,術不近仙者不可爲醫”,醫學的根本任務在於濟世救人,良好的醫德必須以精湛的醫術爲載體。中國曆代醫家都十分重視把“精術”作爲“立德”的根本和基礎,而精湛的醫術本身也是醫德內涵中的重要一部分,醫生的醫德應體現在熱愛生命、對生命充滿敬畏和實行人道主義。

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首先強調了醫學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一個醫生若無精良醫術,即使厚德仁心,也不能被認爲是一個合格的醫生;不能救人於疾患危難之中,醫德縱然也是一句空話。健康所繫,性命相托。醫生的服務對象是人,人命大於天,分秒中的診斷便決定着一條性命的去留、一個家庭的悲歡,因此作爲醫生需時刻謹慎,一絲不苟,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認爲一個“大醫”要在有有精湛的醫術的基礎上,“大醫治病”“大醫之體”“爲醫之法”三個方面全面達標才能稱的上是合格的大醫。下面是我對這三方面的理解。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的意思是說“品德醫術俱優的醫生在治病的時候,一定要安定神志,無慾念,無希求,首先表現出慈悲同情之心,決心拯救衆生的痛苦”。醫生在面對病人的時候要集中精神,不要讓病人覺得醫生不重視他,要懷有菩薩心腸和端正的態度,給予病人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服務,不收紅包,更不能索取紅包,這幾點於現在的醫生也是適用的。2009年的徐寶寶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醫生的過失並不是那麼大,事後屍檢也證實患兒患有先天胸腺功能不全,患兒較正常人更易感染,而這件事之所以鬧的如此沸沸揚揚是因爲醫生的態度,可以說在這場事件中“態度決定一切”啊!如果態度好一點,多關心下患兒情況,將心比心,體諒患兒父母親的痛苦,即使患兒死亡,也不會鬧成一場糾紛。

“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的意思是說“一個德藝兼優的醫生的風度,應該是思想純淨,知我內省,目不旁視,看上去很莊重的樣子,而且要氣度寬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醫生的形象總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這說明醫生在羣衆心目中的形象是充滿浩然正氣,並非俗人能及。再看看現在的醫療行業,收紅包,吃回扣等負面報道接連不斷,嚴重影響了醫生在羣衆心目中的形象,醫患之間的對立情緒也隨之積聚,早晚一天會有爆發的一天。希望每位醫生,醫學生自省。

“夫爲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譁,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的意思是說“醫生的準則,應該是慎於言辭,不能隨意跟別人開玩笑,不大聲喧譁,談說別人的短處,炫耀自己的名聲,誹謗攻擊其他醫生,藉以誇耀自己的功德”。爲人處世,重在堅持自己的原則,行醫則更爲重要。現在的醫療行業比較敏感,甚於言辭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爲人謙恭,也是一個醫生必備的品德。

學習了《大醫精誠》,我從中學到了先賢對於醫生這個高尚職業的認識和要求,也理解了老師之所以強烈要求我們去寫讀後感的良苦用心。聯繫自身,我明白瞭如何去學醫、行醫、爲醫,我懂得了如何才能成爲“大醫”,就是那“精誠”二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