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名著閱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教育名著閱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教育名著閱心得體會篇1

最近,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現,儘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儘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推進了那麼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首先,學生從國小到中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下來,等於一個吸了煙的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黃肌瘦,弱不禁風,再加上要經過那些月考、學期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一個大學畢業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大學畢業就進棺材,這叫做讀書死,生活教育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學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讀書。

由此,作爲一名教師要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着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衆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

作爲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爲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教育名著閱心得體會篇2

最近我拜讀了美籍華人留美博士黃全愈先生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此書敘述行雲流水一般,讓讀者輕鬆、悠閒、隨性,這裏沒有繁瑣的、乾澀的教育觀念,也沒有長篇累牘的論述,我厭倦那種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測的論理書。作者以自己的兒子在美國的學習中的“小故事”爲素材,通過一個又一個立體生動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闡明瞭美國素質教育的特點,在對比中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目前教育所面臨的困窘,發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黃先生書中的許多問題很有價值,很有見地,值得我們探討。如“創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懲罰孩子?”等等。

第一章《創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國內,作者就開始讓三歲的兒子接受中國畫的啓蒙教育,兒子的國畫有板有眼、像模像樣。來到美國後,作者把有着繪畫天賦的兒子送進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學習班,可是在這個班裏,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爲老師什麼也不教,只讓學生塗鴉似的亂畫,甚爲不滿的作者立即讓兒子退出了這個“誤人子弟”的繪畫班。可後來,作者通過觀察,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我想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中國的孩子就根本無法下筆。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師,參加課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質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們的素質教育和美國的素質教育究竟有何區別呢?帶着這些問題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看完這本書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國的孩子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科選擇不同的學段進行學習,而我國的孩子只能按年級學習各門功課,可見美國教育重視個性發展;美國的孩子在國小五年級就開始寫調查報告,而中國的學生在上大學時,纔開始學習寫調查報告,可見美國認識到社會對孩子成長作用很大;美國的孩子每到一個地方,社區裏都有球隊可以參加,而中國的學校裏很少有自己的球隊,看來美國比較清楚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培養團隊意識;美國的孩子從國小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搞一個“職業日”,請社會上各行各業,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學校來給孩子們介紹各自的工作,什麼律師啦、拍賣行的拍賣師啦、汽車推銷員啦、消防隊員啦、警察啦、運動員啦、作家啦,等等等等。

從“職業日”裏,孩子們學到的並不主要是幹什麼能賺多少錢,他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社會上的人到底是怎樣存活的?因而,孩子們對職業的選擇從小就是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也能瞭解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受幾千年的陳舊思想觀念影響,“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對社會的瞭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護下把社會想象的過於美好,長大後社會競爭力低下。從這些對比中不難看出美國在教育真正是以人爲本的教育,他們把人看成教育的主體,那麼教育面對的“人”就是學生,也就是現在我國討論的“誰是教育的主體”的問題。當我們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人。

我們正在進行課改,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組織者,以學生爲主體,採用開放式、啓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己動手動腦動手,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極度輕鬆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與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例如我們現在開設的活動課或綜合實踐課就是要培養學生創造力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活動,還可以增加一些瞭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選擇體驗的職位,學會承擔、學會接受。但是,我們對學生所進行的素質教育還僅僅只限於各個學校,學校不可能包容整個社會,它不可能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環境讓他們去感受,去體驗,而社會又沒有積極有效地配合學校,建設相應的設施,開展各種相應的活動,所以,中國素質教育只浮於表面,還沒有深入。

素質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開放的視野,有創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創我者生”,陶行知先生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創造是教育的核心、靈魂,願中國教育創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樣開得更美更豔!

教育名著閱心得體會篇3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它不僅僅是停留在“教科書的更換”等技術層面的革新,而是課程理念的創新與深化。它將實現我國中國小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歷史性轉變。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是實施課程改革的主渠道,所以課程改革必須以課堂教學改革爲突破口。改變傳統教學以教爲中心,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成爲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是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內容。其中,“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理論。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麼做就怎麼學,怎麼學就怎麼教,教與學都以“做”爲中心。”“教學做合一”教學理論是在“教學合一“的教學觀念上發展形成的”。這是我國近代新教育產生以來,教學觀念,教學思想的一個重大變革。在今天國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實施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習和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教學思想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它不僅能爲課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理論養分,更有助於廣大教師深刻理解和認同新課改的理念,內化新課改的目標和要求。

1、“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

陶行知說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種:“第一種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兒童來讀它,記它,把那活潑的小孩子作個書架子,字紙簍。”“第二種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他所注意的中心點,從書本上移在學生身上來了。”把學生需要的知識給學生,這比前一種好,但先生仍以教爲中心,不是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去學,學生仍然是在“被動的地位”,接受教師傳授現成的知識。陶行知認爲“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因爲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學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所有的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盡把天地間的奧妙爲學生一一發明?”所以,“教學”的本質即“教學生學”。“教學生學”首先必須樹立“以學生爲中心”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實施要求從以教師爲主的教學向以學生爲中心的學習轉變,設計教學時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二是要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具有掌握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授之以漁”。現代社會由於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信息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週期加快,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必須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現代社會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三是要重視教學過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作爲師生合作的一個學習共同體,其核心應是一個探究真知的過程,是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是一個心與心交融的過程。

2、“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

陶行知批評教學分離的教師“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才能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其結果造成“先生收效少”,“學生苦惱多”。他深刻批判了“教授法”,極力主張把“教授法”改爲“教學法”。他說:“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他提出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生學的法子。“傳統教學中,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學生不需要思考,只要學會就行。在課堂上,只有少數受歡迎的學生得到了鍛鍊的機會,大多數的學生安靜地聽講,從小坐到大,生命在不斷重複中過去。這不僅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更失去了體驗生命成長的過程。這種課堂教學,忽視了作爲教學主體的學生的主體價值,忽視了學生多種需要與潛在能力,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這就“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進而使教學本身也成爲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因素,連傳統課堂教學視爲最主要的認識性任務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實現。”而真正有價值的課堂則是在教學過程中充滿了刺激和興奮的東西,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下,進行着正確或錯誤的嘗試,經歷着新鮮和刺激的東西,自由地表達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教師的尊重賞識下,體驗着獲得新識的喜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興奮;同時,也體驗着面臨問題的困惑,遭遇挫折與失敗的痛苦。這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要求。

教育名著閱心得體會篇4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這部書,就彷彿跟著作者進入到了教學中未知的“自我”領域進行一次旅行。美國教育家帕克。帕爾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說服力且充滿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們對什麼是教育與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中這樣說: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很多教師非常熱愛教學,但他們卻時常遇到很多困難,並因此感到無助和恐懼。是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初上講臺時如履薄冰的緊張,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應回報時的煩惱,滿腔的熱忱得不到理解時的苦悶,在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面前的無奈。有時,那熱愛教育的心會懷疑、會動搖、會退縮。

作爲一個教師,該如何在熱愛教學的同時又不失勇氣呢?這種勇氣又來自哪裏呢?帕克以他的實踐經驗給出了我們答案:他提出了作爲一個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技巧之外一個特殊的、不被人重視的領域——教師的內心。他指出了好老師與不好老師的區別:他認爲,好老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而不好的老師把自己置身於他正在教的學科之外——在此過程中,也遠離了學生。而好老師則在生活中將自己、學科和學生聯合起來,也就是說,好的教師具有聯合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複雜的聯繫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好老師形成聯合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在於他們的心靈——即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這樣生動地描述這種聯合能力的:“當優秀教師把他們和學生與學科結合在一起編織生活時,那麼他們的心靈就是織布機,針線在這裏牽引,力在這裏繃緊,線梭子在這裏轉動,從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編織伸展。”他進一步闡述,對熱愛教學的教師來說,教學牽動着教師的心,打開教師的心,甚至傷了教師的心——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教學的勇氣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作爲一個教師,我們很容易理解他的這種所謂的“聯合力”,每一個教師,不論他優秀與否,肯定都過幾節自己滿意的課,這些成功的課是他把自身、學科和學生結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認爲:好的教學來源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對優秀教學而言,解決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問題比技巧更重要。

作爲教師,想要成長,想要做個好教師,該怎樣才能找到自身、學科和學生的最佳結合點呢?以我對本書的理解及自己的教學經驗,我認爲主要有以下三點:

1)勤學習。

作爲一個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教學理論。不僅要向書本學習,還要向生活學習,向我們的學生學習。談到向學生學習,許多老師可能會皺起眉頭感嘆:我們的學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們的學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嗎?當我們的學生坐在電腦前嫺熟靈巧玩着遊戲,嘴裏唱着周杰倫的說唱詞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有優於我們的能力。帕爾默的發現是:教師要讓自己處於不斷的自我更新、自我變革之中。如果不學習,教師很快就會陷入不適應、不穩定、不平靜的恐懼之中。正如《孫子兵法》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裏的知己、知彼主要通過學習。

2)多鑽研。

教師要鑽研教材、教法、研究我們的學生,特別是在備課的時候,要把握教材的要求、重點、難點,瞭解學生的實際認知,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正如那些名師所說:一堂精彩的課,功夫在課外。例如,聽名師於漪老師的課,可看出她的功夫全在課外,首先是修身、好學,而後是管理自己的課堂。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實踐是教學的主要陣地,帕爾默就是以他的導師爲榜樣,在漫長的實踐中不斷反思,尋找到一種與他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學方式的。

3)保持心靈的開放。

帕爾默認爲:對優秀教學而言,解決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比技巧更重要,作爲教師,我們要成長,就必須作一些學術以外的事:交流內心生活。“今天我們怎樣當教師?”——許多人都問過於漪這個問題。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須追求人格的完美。於漪的這種人格的完美與帕爾默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應該是一致的。一個優秀的教師,他的心靈應該是開放的,他有勇氣把他的一切展示給學生,包括他的思想、他的內心世界,他不僅在教學科,而是在教自己——即展示自己。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有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帕克告訴我們,教師的威信、教師在課堂的那種泰然自若的定力,來自教師的內心。當教師喚回了自身的認同和自身的完整時,也就是他的人格趨於完美時,就有機會在學生們的內心獲得默契的迴應和共鳴。因此,教師應該經常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傾聽來自心靈內部的聲音,這樣我們纔有資格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這不只是爲了我們的工作,更是爲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正如帕克所說:“方法固然重要,然而,無論我們做什麼,最能獲得實踐效果的東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們內心發生的事情。我們越熟悉我們的內心領域,我們的教學就越穩健,我們的生活就越踏實。”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熱愛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願我們都熱愛自己的工作,願我們都能找到教學的勇氣、保持教學的勇氣——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教育名著閱心得體會篇5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對於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於我們的教育事業。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這本書,受益匪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纔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爲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爲中心,認爲不以生活爲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現實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學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對學生的教師教學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同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繫的知識;學生喜歡能用生活的事件來解釋學科知識的老師。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着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於開啓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計算,學會學習。教師應該像一個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後者性一個有生命的蠟燭,以便燃燒,一邊又在生長。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這樣纔有可能在有限的從教生涯中,爲祖國,爲民族的教育事業,爲千百萬人的成長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